9《说“木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9《说“木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9《说“木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9《说“木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9《说“木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木叶﹄学习目标:1.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2.学会把握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感情色彩,学会比较同一意象在不同诗作中的细微差别,提高诗歌赏析的能力。3.培养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之情,养成良好的读诗习惯。林庚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28年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1933年毕业后留校。1934年起在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燕京大学任中文系教授,1952年任北京大学教授。著有《中国文学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诗人李白》、《唐诗综论》等十一部文集。2006年10月4日林庚先生病逝于北京,享年97岁。

叶犹如此,花何以堪?默读课文划出生字词归纳每段大意一: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层次。从屈原的《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钟爱的形象。(1段)“木叶”就是“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2段))“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木”字(3段)一: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层次。“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4段)“木”为何有这个特征(5段)“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清秋气息(6段)“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7段)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3)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关键在一个“木”字。第二部分(4--6)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第三部分(7)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阅读训练题1、“木”与“树”的意味有何异同?2、说说“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的意味的不同。3、“木”在形象上有哪些艺术特征?4、课文所阐释的是诗的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而标题却拟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认为如何?5、作者既是一位深谙诗歌妙道的学者,又是一位畅游诗歌海洋的高手,文中大量援引古诗人关于“木叶”的诗句,揣摩一下这对于阐发道理起了怎样的作用?二:理解内容,弄清“木”的艺术特征。参考答案:

1: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本植物的通称。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会使人更多的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现象以外去,这样,“木”也就给人以“落叶”之感。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能给人以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参考答案:

2、“树叶”“树”“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互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都给人以枝繁叶茂、浓阴匝地的感觉;而“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这还让人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游子的漂泊。“木叶”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是属于沉沉的阴天,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木叶”是“木”和“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遥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而“落木”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来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参考答案:

3.“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其一,“木”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其二,“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到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参考答案:

4.

(一)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成为理论性很强的学术论文。(二)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有关“木叶”的诗句中品读玩味,并逐层深入,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题目应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