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国西药制剂出口额创历史新高_第1页
2022年我国西药制剂出口额创历史新高_第2页
2022年我国西药制剂出口额创历史新高_第3页
2022年我国西药制剂出口额创历史新高_第4页
2022年我国西药制剂出口额创历史新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我国西药制剂出口额创历史新高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统计,2022年我国西药制剂出口连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出口额为11.98亿美元,同比增长7.76%,在全球金融危机仍在连续的背景下出口额创历史新高;出口数量为54.24万吨,同比增长9.71%;出口平均单价同比微降1.77%,总体上呈现“量增价稳”的良好局面。

出口运行平稳

政策效应显现,出口震荡盘升。2022年以来,我国为应对金融危机而推出的促进出口进展的政策开头逐步显效,特殊是2022年6月1日,我国西药制剂出口退税率由13%提高到15%,刺激了企业出口热忱。上半年西药制剂单月出口额始终在低位徘徊,从下半年开头,西药制剂单月出口额均在1亿美元以上,12月份单月出口额达1.3亿美元,环比大幅增长21.59%,全年走势呈震荡盘升格局,进展后劲十足(详见图1)。

外资企业领军,出口集中度高。2022年,我国西药制剂有出口实绩的企业达1299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181家,虽然它们只占我国西药制剂出口企业总数的14%左右,但其出口额比重却高达51.92%,占据我国西药制剂出口的半壁江山。在西药制剂出口十强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就有3家,分别是辉瑞、礼来和武田。在华跨国药企凭借其自主学问产权和品牌渠道等优势,已经成为我国西药制剂出口的领军企业。在本土企业中,江苏江山制药有限公司、石药集团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华北制药集团进出口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等表现引人注目,出口额排前20名企业所占比重达41.49%,出口集中度较高。

亚非仍是主市场,市场分布呈多元化。2022年,我国西药制剂出口到167个国家和地区,亚洲和非洲是出口主要目的地,对这两个地区出口额比重合计达69.58%(详见图2)。按经济进展程度划分,我国西药制剂出口到进展中国家市场占比60%左右,出口到欧美和日韩等发达国家市场约占40%。特殊需要指出的是,目的地为发达国家的西药制剂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转口贸易,最终还是被转往进展中国家市场。从近年来出口市场变化趋势看,出口金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在逐年增多,2022年为12个,2022年为20个,2022年为27个,到2022年增至34个,比2022年多了22个。随着开拓市场力度的增加,对俄罗斯、埃及、阿尔及利亚、洪都拉斯、克罗地亚、厄瓜多尔等市场的出口也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十大伙伴比重高,外资本土泾渭明。外商投资制药企业生产的西药制剂由于根据国际主流市场的质量标准生产的,且有完善的国际营销渠道,其西药制剂主要出口到发达经济体。而我国本土制药企业由于自主研发力量弱,少有自主专利药,产品多为仿制药,出口主要集中在欠发达经济体。

2022年,我国西药制剂出口额前十大贸易伙伴所占比重达45.02%(详见表1),其中对韩国出口主要是在华跨国药企所拉动,其中辉瑞制药有限公司、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占比达50.37%。对美国出口的产品主要是以食品补充剂身份进入的维生素类药品。对日本的出口主要由天津武田药品有限公司、青岛华钟制药有限公司和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3家日资独资和合资企业垄断,占比高达81.87%,其中武田就占43.34%。而对尼日利亚的出口则全部由本土90家企业包揽,出口额前二十名企业占比高达87.15%。值得留意的是,一些本土企业也开头进入欧美等市场,打破了外商投资企业垄断这些市场出口的局面。

抗生素比重大,口服剂比重低。总体来看,出口品种主要是抗生素类制剂,包括青霉素制剂、氨苄青霉素制剂、羟氨苄青霉素制剂、头孢菌素制剂、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制剂等(详见表2),抗疟药制剂在出口中也占有相当比重,包括青蒿素制剂、奎宁等。此外,维生素类制剂、激素类制剂、磺胺类制剂等出口也占有肯定份额。在剂型结构上,粉针剂占绝大部分,口服剂所占比重偏低。对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出口品种以维生素类制剂和抗生素制剂为主,而对尼日利亚等欠发达国家出口品种则以抗疟药制剂和抗生素制剂为主。

问题不容忽视

目前,我国有1200多家企业从事西药制剂出口,许多不是专业西药制剂经营企业,难以全面保证西药制剂出口质量,在部分国家和媒体对我国西药制剂出口质量不断提出质疑的背景下,如何维护我国西药制剂出口的质量和信誉至关重要。

我国出口的西药制剂中有97%为仿制药,创新少,技术含量低,缺乏自主学问产权,市场同质化竞争激烈,我国至今没有能在国际市场上叫得响的本土西药制剂品牌。这导致大部分企业缺乏核心竞争优势,不仅无法与国际跨国药企抗衡,在与印度的激烈竞争中也处于劣势,我国传统出口市场非洲正受到印度的挤压,而进军高端市场更是无明显的成效。

国内药企对出口目标市场的药政法规了解不多,投入不够,不是从国际市场的需求动身,而是我有什么就出口什么,市场营销模式单一,不留意终端销售网络的建设和维护。更有甚者,一些企业为求得短期经济利益,不惜以低价竞销的手段来争取市场的一席之地,在欠发达经济体相互压价等不合理竞争现象非常严峻,过度的低价造成出口西药制剂质量的下降,一些企业为了争取客户,在用样品报价时有意压低价格,交货时以次充好,到货药品与样品不全都,很多西药制剂有效成分含量达不到疗效要求,造成较恶劣的影响,扰乱了我国西药制剂的出口秩序,其结果是既损害了国家利益,损害了行业形象,也损害了企业的自身利益。

促进出口的建议

西药制剂事关使用者的生命和健康,确保西药制剂出口的质量平安是政府、行业和企业的共同责任。产品的信誉至关重要,只有以经营资质限制来提高出口经营企业素养,以多部门协同监管、企业自身强化来保证西药制剂生产质量,以行业组织的行业诚信建设和行业自律来规范西药制剂出口经营秩序,净化出口经营队伍,才能保证我国西药制剂出口才有持续快速进展。

我国应抓住新一轮全球医药产业向亚洲转移的机遇,提高承接国际医药产业转移和吸纳的力量,加大引进外资和技术的力度,鼓舞和支持国外大型医药公司到国内投资技术水平高、规模大的项目,特殊是鼓舞国外先进的技术和国内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临床医院结合起来,共同开发新产品。同时,我们可以借助政府经济外交等平台推动,通过参加中国政府援外项目的招标选购,乐观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并在有关国家加快注册,如埃及需要治疗糖尿病和肝炎的药品,埃及政府曾剧烈要求中国政府供应关心,这就是机遇。

我们要在连续扩大西药原料药出口的同时,积累资金,加大研发力度,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创出几个有自主学问产权的新药打入国际市场。在现有经济条件下,“创新与仿制相结合”对我国医药企业来讲是一种经济实惠的好方法,可在不违反学问产权爱护的前提下,仿制一些专利刚刚到期的比较新的药品,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