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课件_第1页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课件_第2页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课件_第3页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课件_第4页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第一节

中药的产地

★1、何谓道地药材?

所谓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优质纯真

药材的专用名词。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

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

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

2、确定道地药材的主要因素

除与药材产地、品种、质量、产量等因素

有关外,临床疗效是确定道地药材的关键因素。

著名道地药材举例:

四川——黄连(川黄连)

广东——陈皮(广陈皮)

著名道地药材

东北——人参(吉林参)

云南——茯苓(云茯苓)

河南——山药(怀山药)

山东——阿胶(东阿胶)

第二节

中药的采集

采集的原则

在药用部位有效成分含量最高的时候采集。

一般是药用部位生长

最旺盛的时候

一、植物类药物

二、动物类药材

三、矿物类药材

全草入药

叶类入药

花类入药

果实和种子类药材

根和根茎类药材

树皮和根皮类药材

(一)全草入药

一、植物类药物

充分生长期

枝叶茂盛的花前期

刚开花时

采集时间

采集方法

1.从根以上割取地上部分

2.连根拔起全株

全草入药

蒲公英

以带根全草入药,连根拔起全株

全草入药

薄荷

藿香

不用根全草入药,割取地上部分

(二)叶类药材

采集时间

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的时候采收

枇杷叶

叶类药材

特殊:

桑叶

霜桑叶须在深秋或初冬经霜后采集。

(与养蚕业不冲突)

(三)花类药材

1.花正开放时

采集时间

2.含苞欲放时

3.花朵盛开时

花类药材

花正开放时采收菊花

花蕾入药

花冠由黄转为橙红色时红花

辛夷花粉入蒲药黄

(四)果实和种子类药材

1.果实成熟后

采集时间

2.果实将成熟时

3.未成熟幼果(少数)

果实和种子类药材

瓜蒌

在果实成熟后采收

果实和种子类药材

青皮

未成熟幼嫩果实

果实和种子类药材

将晴熟天时的清晨或傍枸

见果熟壳即易采开裂

牵牛子

(五)根和根茎类药材

采集时间

早春,新芽未萌。

或深秋时节植物地上部分枯萎时采收。

春宁宜早,秋宁宜晚——以农历二、八月为佳

根和根茎类药材

(六)树皮和根皮类药材

通常在春、夏时植物生长旺盛,植物体内浆液充沛时采集

多在深秋后采收

树皮采集时间

根皮采集时间

树皮和根皮类药材

肉桂

在十月采收,此时油多容易剥离

动物类药材

刀螂

应在三月中旬采收,

过时,则虫卵已孵化。

卵鞘

动物类药材

阿胶

应在冬至后剥取,此时皮厚质佳。

动物类药材

斑蝥

应在夏秋季清晨露水未干时捕捉。

三、矿物类药材

矿物类药材大多可随时采收。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

炮制的定义

中药在应用前,根据医疗、调制、制剂的需要,所进行的加工处理的过程。

其中部分药物要在修治整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深化的特殊处理,称为“炮炙”。

一、炮制的目的

1纯净药材,分拣药物,区分等级。

2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

3干燥药材,利于贮藏。

炮制的目的

4矫味、矫臭、便于服用

5降低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

6增强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炮制的目的

7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

8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用药

二、炮制的方法

一、修治:浅层加工,只影响药材外观形态、体积等,不影响其性能。

⑴纯净处理——除去杂质、非药用部分。

⑶切制处理——将药材制成一定规格、形态的饮片,以

⑵粉碎处理——减小药材体积,以增大与水的接触面积。便于进一步深加工或调剂。

名词:镑:用镑刀将药材切成极薄片。

镑刀——木柄上平行镶嵌许多锋利刀片的中药炮制工具。

二、水制:用水或其它液体辅料加工处理药物,

目的在于:洁净药材;调整药性;软化药材。

1、漂洗:又称“淘洗”。以清水洗涤或快速洗涤药材,以除去杂质。

2、喷淋:用清水喷淋或浇淋药材,以软化药材,适宜于芳香、质地疏松药材的软化。

3、浸泡:将药材用清水浸泡一定的时间,使其吸入适量水分,也以软化药材为主要目的,适于质地坚硬,水分较难渗入的药材。

4、闷润:将经泡、洗、淋的药材,以器具盛装或堆集专用台上,以湿物覆盖或喷洒适量清水,使水分缓慢渗入药材组织,也为便于切制。常用方法有浸润、伏润、露润等。

★5、水飞法

将不溶于水的矿物、贝壳等类药物适当破

碎后置于乳钵、球磨机等容器中,加适量清水反

复研磨、沉淀……,从而利用粗细粉末在水中悬

浮性的区别,以提取极细腻粉末的方法。

如:水飞朱砂、滑石等

三、火制:通过以火加热的方法炮制药物,系深层

加工的主要形式,一般均以影响药物性能为目的。

1、炒:目的是增效、改性、减毒或矫味、矫臭等。分为清炒、拌炒(加固体辅料)两类。

清炒:按火候又分为:

①炒黄——目的:增效、缓性、减毒。

②炒焦——目的:消食健脾或减轻刺激性。

③炒炭——即“存性”,目的: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保留药物原有的气味

⑵拌炒:即烫法(加固体辅料炒)——多用中火或武火。辅料有麸、米、土、砂以及较少用的蛤粉、滑石等。

米炒斑蝥

砂烫龟板

蛤粉炒阿胶珠

2、炙:液体辅料拌炒药物。为改变药物性能最常用的方法。

常用辅料

其他

酒炙川芎、当归

醋炙柴胡、香附、甘遂

盐炙黄柏、杜仲

姜炙半夏、竹沥

蜜炙百部、款冬花

胆汁、鳖血、童便、石灰水等

3、煅:用猛火煅烧药物。分为两种:

⑴明煅(直接煅):药物放炉火上或置入容器但不加盖加热,使药酥脆,用于炮制矿物及贝壳类药物。煅龙骨、牡蛎

⑵焖煅(密闭煅、间接煅):药材置入密闭容器内加热,用于药物的炭化。血余炭、棕榈炭

4、煨:目的是除去药材中挥发性或刺激性成分,降低副作用,或缓性、增效等。煨生姜、煨木香

5、烘焙:以文火间接或直接加热,使之充分干燥。

四、水火共制:综合应用火和水(或液体辅料)加工药物。

⑴蒸:目的:改性、减毒、利于贮藏、软化。

⑵煮:目的:减毒、改性、清洁。

⑶炖法:药物加入一定液体辅料置于器皿中,盖严后,放

入水锅中加热。

⑶淬:将矿物药煅红后立即投入液体辅料中骤然冷却。

目的:使药酥脆、减毒、增效、洁净。

⑷燀:将药材放入沸水中短暂浸煮,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