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假字 通假字的判别_第1页
通假字 通假字的判别_第2页
通假字 通假字的判别_第3页
通假字 通假字的判别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通假字通假字的判别通假又叫通借,前人也称为假借,是古人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临时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或通借字(简称借字)。例如:庄公寤生,惊姜氏。(《郑伯克段于鄢》)古书中大量使用通假字,是造成古书难读的理由之一。碰见通假字定要打破其字表的束缚,“以声求义”,找同它的本义,不能望文生义而“硬解”。清代学者王念孙说得好:“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之以本字,那么涣然冰释;如其假借之字而强为解,那么诘为病矣。”前人将上面所举例“庄公寤生”的“寤”即如其字面解为“寐寤”,“谓武姜寐时生庄公,至寤时始觉其生。”一觉醒来孩子已生下,又何“惊”之有?所以这样的解释是“以文害辞”,可见明通假对阅读古书的重要。

古书用字的通假现象是繁杂的。从不同的角度查看,通假字与被通假字之间具有不同的关系。主要有:

1.从声音上看,通假字与被通假字具有或同音、或双声、或叠韵的关系。例如:

①信以结之,那么民不倍。(《礼记・缁衣》)

②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公孙丑》)

③故九万里那么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庄子・逍遥游》)

④没死以闻。(《战国策・赵策》)

⑤登是南邦。(《诗经・大雅・云汉》)

⑥从弟子十人所。(《史记・滑稽列传补》)

例①的“倍”和例②的“畔”分别是“背”和“叛”的借字,倍与背、畔与判同音;例③的“培”和例④的“没”分别是“凭”和“冒”的借字,培与凭、没与冒是双声;例⑤的“登”和例⑥的“所”分别是“成”和“许”的借字,登与成、所与许叠韵。

2.从字形上看,通假字或被通假字假设是形声字的话,那么多具有一致的声符。由于汉字中形声字占的比例极大,通假以音同音近为前提,所以通假多见于形声字,而于形声字中又特以具有一致声符者居多。例如:财―材、涂―途、常―尝、倡―唱、底―砥、鄂―愕、匪―斐、静―净、�―戳、说―脱、讼―颂、廪―懔、锡―赐、刑―形、政―征、悟―晤,等等。当然,声音一致相近的字并不限于声符一致的形声字,因而通假字与被通假字也并非都如此,譬如:由―犹、时―伺、趣―促等,那么是另外的情形,只是所占的比例较小罢了。

3.从借代关系上看,通假字与被通假字有单借和互借之别。所谓单借,是指甲能借乙,乙却不能借甲。譬如:“屈伸”的“伸”能借用“诚信”的“信”来替代,而“诚信”的“信”却不能借用“伸”字来替代;“背弃”的“背”能借用“倍数”的“倍”来替代,而“倍数”的“倍”却不能借用“背弃”的“背”来替代。例如:

①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是贵乎?(《报任安书》)

②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肉二十年,酒五斗。(《汉书・文帝纪》)

③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论积贮疏》)

④江河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皓皓乎不成尚乎。(《许行》)

例①“以”是借字,“已”为其本字;例②“已”为借字,“以”为其本字。“以”与“已”互为通假。例③“上”是借字,“尚”为其本字;例④“尚”为借字,“上”为其本字。“尚”与“上”互为通假。类似的例子还有:爱―哀、才―裁、故―固等。古书用字的通假现象以单借为多,互借较少。

4.从对应字数上看,通假字与被通假字一般是一对一的关系,即一个字仅被另一个字借用,但也有不少的字可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借用,形成一对几的关系。例如“辨”字:

①主齐盟者,谁能辨焉?(《左传・昭公元年》)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③望于山川,辨于众神。(《史记・五帝纪》)

④其于宗庙朝,辨辨言,唯谨尔。(《史记・孔子世家》)

例①杜预注云:“辩,治也。”治办之意,即借为“办”;例②郭庆藩《集释》云:“辨,读为变”;例③今《尚书・舜典》“辩”作“�”(遍);例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