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画家清-华喦_第1页
中国名画家清-华喦_第2页
中国名画家清-华喦_第3页
中国名画家清-华喦_第4页
中国名画家清-华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名画家(清)-华岳华岳(1682-1756):字德嵩,号秋岳、又号新罗山人、新罗生、白砂山人,别号东园生、布衣生、老年自喻“飘篷者”。工画人物、山水、花鸟,草虫,脱去时*"力追古法,写动物尤佳。善书,能诗,时称“三绝”,是一位明清时代不可多得的绘画全才。《写生册》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写生册》未署年款,综合画法、书风及用印等元素判断,应属华岳六十岁之后的晚期制作。各幅所绘,题材广泛,囊括人物、鸟禽、草虫、畜兽与水族等。相互间虽然并无关联,但形象各曾幽默生动,表情俱足,诚可谓一图一境,完全流露自家性情,大异於纯粹追摹物象的拟真之作。此所作小写意画,笔墨松秀淡雅,题材丰富多元,形象诙谐而妙趣横生,确实为写意画极品之作。《花鸟》私人藏 此卷在构图上采用分段总合,一共有四段,既有完整性,又有局部的体现,画法上既有细节描写的精微性,又不失笔墨上的简逸生动,禽鸟毛羽细致,蓬松的毫毛毕现,树石、竹林背景又极简略,粗笔写意,设色淡雅,境界清幽,每段均有题画诗,形成乐诗书画三绝的独特风格,不失为新罗山人晚年的代表作之一。此幅花鸟卷从嘉道至民国历经广东鉴赏家、收藏家罗天池、何邃盦、潘健庵、邓实递藏,可谓流传有序。《瞰荔图》中国辽宁博物馆27.6Qx76.40cm 全卷画山石淡

墨晕染,树木钩点兼施。人物衣纹,用铁线与钉头笔法,**劲健,人物面部刻划精工,端庄可人,极为传神。笔法多姿,设色清秀,是作者早年之得力作品。**《钟馗醉雪图》私人藏129.50x63.00cm 此图写钟馗醉卧草阁,看隔江雪色,笔墨简率苍拙,然钟馗的朦胧醉态,山间云凝冰冻的荒寒之趣,皆令人触目难忘。华岳是扬州画派中最有天才的一个,出笔便有奇趣,不落凡响,此作便这样,构思立意皆出人意表,一点都没老年人江郎才尽的枯俭之态,无怪方梦园赞之不绝,“丹青妙腕人人殊”,当时画家难有能与比肩者。《洞口听箫图》私人藏132.00x45.00cm 画中题识日:“洞深春早透兰芽,窗晓云香乱海霞。万丈红尘飞不到,紫箫吹绽碧桃花。新罗山人写。。”此图人物衣纹圆转流畅,尚有王氏规模,脸部刻划用笔轻松简约却十分精准,特别是听箫老人下垂的眼睑和眼角的一点红色,可说是神来之笔,一个得道高土的老态及超然尘外的气度以及专注的神情由此而跃然绢素。山石用解索皴并兼唐寅勾斫法,桃树则用中锋使转写出,独具一格。从画法及款字看,当是他中年成熟期用意之作,颇精彩,识者自能赏其佳妙。《鸲鸽双栖图》中国辽宁博物馆135.00x70.90cm 在清中期画坛上,长期寓居扬州的华岳是一位富有创新精神,成就卓著的实力派画家。他善用粗笔、渴笔,图中所画花鸟,形象自然逼真,活泼生动。整幅图构图恰到好处,对于树枝的描绘看似、简单几笔却富有动感,对于鸟喙和爪的刻画又细致传神,为整幅画面之中添了几抹红色,使之更加富有生趣。《金谷园图轴》中国上海博物馆178.70x94.40cm 此图取材于西晋时曾任荆州刺史的石崇在所营建的金谷园内,坐听侍妾绿珠吹箫的故事。画家在表现这两个悲剧人物时,选择了金谷园中和谐相处的情节,反映了二人坚贞不沦的情感。图中绿珠正在吹箫,石崇团坐蒲席,专注聆听,人物情态刻画细腻。上题[金谷园图。壬子小春写于研香馆之东窗。新罗山人同。下钤[华同、[秋岳]白文印。人物线条用笔工整。景物兼工带写。技法纯熟。情与景融为一体。《观泉图》私人藏100.00x30.00cm 此图绘一老者,坐倚于岩石之上,手拿芭蕉扇,眼观清泉下泻,有一种潇洒自如、怡然自得的旷世之情。生动地表达了一种世外高人的情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的领悟。《隔水吟窗图轴》中国上海博物馆96.60x39.90cm整幅构图精巧,左右山岗对峙,左岗山隈处绘屋宇院落,四周梧桐高轩,柳竹成荫。画家运用没骨设色法,以石青、石绿、朱红、赭石罩染山峦岩石,以石绿、朱红点叶,以白色勾染云霭,明丽雅洁,是作者晚年青绿山水的精品。图中自题[隔水吟窗若有人,浅蓝衫子墨绫巾。檐前宿雨团新绿,洗却桐阴一斛尘。乾隆己巳春新罗山人写于解弢馆并题]。下铃[秋岳]朱文印,[岩**之士]白文印。为作者六十八岁时所作。《白描仕女图》中国北京故宫博物院81.40x32.00cm此白图以白描手法,绘一娟秀娴静的仕女坐于藤木榻之上。前有一侍女手捧书卷而立,背景无不着一物,线条流畅细劲,连绵不绝,人物刻画细致生动。构图简洁,画面流露出清冷、孤寂之感。此图属早年白描,工细谨严,一丝不苟。《海棠禽兔图》中国北京故宫博物院135.20x62.50cm 画中树枝栖一山鹞,蓄势下击秋海棠丛中的黑兔。禽、兽野逸之姿,刻画入微;动态活泼,眼睛传神,质感颇强。用干笔枯墨,简括几笔,勾出树枝。花叶色彩浓艳。清代花鸟画在雍正、乾隆之际出现了转折。这个时期画坛出现了一个重要的画家群体——“扬州画派”,他们的作品不守成法、标新立异、豪放自由,呈现出极强的文人笔调和不俗的个性风格,给中国画坛带来极大的震撼。这些画家是以“扬州八怪”著称的汪士慎、黄慎、金农、李耀、郑板桥、李方膺、闵贞、罗聘,以及华岳、高凤翰、边寿民等人。实际上所谓“八怪”不是指某八位画家,而是指当时包括这些人在内的群体画风。在这个多擅花鸟画的群体中,华岳可谓花鸟、山水、人物画兼能。他的花鸟画影响之大可与恽南田相比。其创作既有深厚的传统功力,又善于汲取民间艺术的营养,他的花鸟画纵逸跌宕,富有变化,生气勃勃,风格独具。画幅中自识“丙子春正月,新罗山人呵冻写,时年七十有五,,。铃“华岳,,、“秋岳,二印。丙子年为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松鹤图》美国私人藏192.00x136.50cm 此画中一截老松,枝盘多变,形同龙爪,以细毫浓墨写松针。栖止其上的一群丹顶鹤,造型生动写实,设色清丽柔和,在质感与色彩上与松针形成鲜明对比。瑞鹤举止优雅,顾盼生情。精致处愈见其工,而不失笔情墨趣。写意处用笔洒脱,而不失含蓄蕴藉。此幅力作显示了华岳在小写意花鸟画方面的非凡造诣。《桂树绶带图》中国上海博物馆168.90x99.00cm此卷中华岳将工笔与写意、没骨与勾染融汇一体,运用自如。画中以墨笔勾画、渲染桂树枝干、山石,以没骨法写叶,得清韵在疏枝间浮动之意。翠竹近似双钩白描而用笔形断意连,淡墨写脉,俊瘦硬朗。绶带鸟以细毫将羽毛细细绘出,喙、爪以胭脂点染,姿态优雅,圆润鲜活。整幅画以工带写,自成舒朗之气。《万壑松风图》中国沈阳博物馆200.00x114.00cm此图淡色绘林海松涛,远山风岚烟云缭绕,沟壑间一片苍松茂密,虬曲盘折。松干鳞结,松根深扎岩隙,老干新枝,挺秀俊拔。松针繁茂,其针如芒,密而不乱。浓淡远近,层次鲜明,睹其松似闻风声,其势雄壮。《花鸟图》中国南京博物院55.00X37.50cm此花鸟屏共三幅,图中为《红叶鸣禽图》,写二雀停立于下垂的红枫枝头,以湿笔淡墨,极简练传神地绘出枝叶。小鸟以浓淡墨色点写,生动活泼,动势飞扬。用笔筒括,却笔笔传神,纵横豪宕,机趣天然。充分体现出华岳花鸟大家的风范。《天山积雪图》中国北京故宫博物院159.10x52.80cm是幅描绘晦暗阴霾的天空下,云幕低垂,仿佛又在酝酿着新的一场暴风雪。雪峰陡峭重叠,闪着洁白晶莹的寒光。此图最突出的特点是构图简洁大胆,设色对比强烈。它不仅展现了古代传统文人画很少涉及的天山雪域的自然风光,将山水、人物及走兽等题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而且更以凝练秀劲的笔墨营造出一种孤寂悲凉的意境,具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