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器学习课件_第1页
呼吸器学习课件_第2页
呼吸器学习课件_第3页
呼吸器学习课件_第4页
呼吸器学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呼吸器学习课件第1页/共32页第2页/共32页2、鼻腔(1)鼻前庭:复盖皮肤、长有鼻毛(2)固有鼻腔:1)嗅部:粘膜内有嗅神经纤维和细胞体,可嗅到空气中的气味。2)呼吸部:供空气进出的通道。3、鼻旁窦:除复盖有粘膜外,结构如前述。二、咽(如前述)三、喉1、喉的软骨:甲状软骨1个环状软骨1个杓状软骨1对会厌软骨1个第3页/共32页第4页/共32页第5页/共32页2、喉软骨间的连结(1)间接连结:环甲关节1对环杓关节1对(2)直接连结:即弹性圆锥

*弹性圆锥—紧张于环状软骨上缘、甲状软骨前 角后面和杓状软骨声带突之间的 三角形结缔组织膜,其上缘游离, 称为‘声韧带’;前缘增厚,称为 ‘环甲正中韧带’。*声带—声韧带、声带肌及其表面所复盖的喉粘 膜一起称为声带。3、喉腔:喉口—由会厌软骨上缘等结构构成喉前庭—前庭裂以上的空间第6页/共32页第7页/共32页第8页/共32页第9页/共32页第10页/共32页第11页/共32页第12页/共32页喉中间腔(含喉室)声门下腔(喉下腔)**注意:声门下腔粘膜下组织+分疏松,炎症时 极易发生水肿,梗塞喉腔造成窒息死亡。4、喉肌与声音的关系:

作用

对声音的影响

紧张声带

使音调升高

松驰声带

使音调降低

环杓后肌

开大声门裂

使音量增大

环杓侧肌

关小声门裂

使音量减小甲杓肌环甲肌第13页/共32页第14页/共32页第15页/共32页四、气管和左、右主支气管:气管分叉处的特点及异物易落入右主支气管的原因:①右主支气管比左主支气管粗;②右主支气管比左主支气管更近垂直位;③气管隆嵴偏向左侧。五、肺1、外形:一尖肺尖一底肺底(又称‘膈面’)两面胸肋面纵隔面三缘前缘(锐薄)后缘(圆钝)下缘(锐薄)第16页/共32页第17页/共32页第18页/共32页2、肺门处肺根结构的安排:前后:VAB上下:左肺ABV右肺BAV五、胸膜和胸膜腔1、胸膜的划分:(1)脏胸膜(紧贴于肺表面)(2)壁胸膜:肋胸膜顶胸膜(胸膜顶)膈胸膜纵隔胸膜2、胸膜腔--由脏胸膜和壁胸膜相互移行所形成的间隙,内呈负压,利于呼吸运动。第19页/共32页第20页/共32页第21页/共32页第22页/共32页第23页/共32页*胸膜窦(隐窝)--

相邻两部分壁胸膜相互移行所形 成的潜在裂隙,即使在深吸气时肺的边缘也 不能 伸入其中,此裂隙称为胸膜窦(隐窝)。附:纵隔1、纵隔的概念—

膈肌之上、两侧纵隔胸膜之间 的空间和结构的总称为纵隔。2、纵隔的划分:(1)上纵隔:内容胸腺、主A弓及分支、上腔V等(2)下纵隔:1)前纵隔:内容胸腺或其退化后的疏松C、T2)中纵隔:内容心脏、心包等3)上纵隔:内容大血管、N、食管等。第24页/共32页第25页/共32页第26页/共32页

附:支气管肺段和肺段支气管附:胸膜和肺的体表投影图1,2第27页/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