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语文S版23寓言两则_第1页
四年级下语文S版23寓言两则_第2页
四年级下语文S版23寓言两则_第3页
四年级下语文S版23寓言两则_第4页
四年级下语文S版23寓言两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下语文S版23寓言两则第1页/共48页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新课导入第2页/共48页守株待兔第3页/共48页揠苗助长第4页/共48页亡羊补牢第5页/共48页

寓言,是正义、真理、智慧、善良、美好的化身。无论经历多少个世纪,它们总能像金子一样,放射出灼灼的光芒。因为岁月的风尘是怎么也掩盖不了它们那正义与智慧的魅力的。今天,我们就来品读《滥竽充数》《邯郸学步》这两则寓言,去体味其中的道理吧!第6页/共48页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掌握“滥竽充数、高超、装腔作势、优雅、彻底、机械”等词语。2.朗读课文,理解这两则寓言的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重点)3.学习灵活运用“滥竽充数”“邯郸学步”这两个成语。(难点)目标导学第7页/共48页知识备查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第8页/共48页我会写字词学习第9页/共48页第10页/共48页第11页/共48页第12页/共48页第13页/共48页点击下面的视频开始笔顺学习吧!第14页/共48页【滥竽充数】竽:一种乐器,形状像笙。比喻没有本领的人冒充有本领;次的充作好的。【排场】表现在外面的铺张奢侈的形式或局面。【装腔作势】故意做作,装出某种情态。【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第15页/共48页【优雅】文中指走路的姿势十分优美,有风度。【机械】方式拘泥死板,没有变化。【顽固】思想保守,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继承】依法承受(死者的遗产等)。【姿势】身体呈现的样子。【消息】关于人或事物情况的报道。第16页/共48页滥竽充数第17页/共48页整体感知第18页/共48页第19页/共48页第20页/共48页第21页/共48页

竽(yú):古乐器;形状像现在的笙。第22页/共48页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南郭先生是怎样混在乐队里吹竽充数的,而又不被发现?课文解读第23页/共48页

齐宣王不会识别真正的人才,他给了南郭先生可乘之机。

战国时候,齐宣王喜欢听吹竽,又喜欢讲排场,他手下吹竽的乐队就有三百人。他常常叫这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第24页/共48页

每逢吹竽,南郭先生总是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不会装会第25页/共48页动作描写:“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这些动作的刻画,十分形象地写出了南郭先生吹竽时的样子,表现了南郭先生确实在“装腔作势”,根本没有真实本领。第26页/共48页2、后来,南郭先生为什么偷偷地逃走了?

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ǐ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的爱好与齐宣王不同,不喜欢听大家一起吹竽,他叫吹竽的人一个一个地吹给他听。第27页/共48页滥竽充数成功的原因滥竽充数失败的原因说明了什么齐宣王喜欢讲排场,三百人一齐吹竽。齐湣王喜欢吹竽的人一个挨一个吹给他听。南郭先生很会弄虚作假,钻人家的空子。南郭先生本来就不会吹竽。没有真本领,装腔作势的人迟早会露馅,不会有立足之地。课文小结第28页/共48页滥竽充数:

A、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有才学的人群中欺骗别人

B、比喻以假的冒充真的,以次的冒充好的

C、用来表示自谦,说自己的水平不够,只是凑数而已课堂练习第29页/共48页

1、做买卖要按质论价,讲究信誉,不能以次充好滥竽充数。()

2、不懂就不懂,不能在大伙儿里边滥竽充数不懂装懂。()BA第30页/共48页

3、班长小红谦虚地说:“这次被评为文明班级,都是全体同学干出来的,我不过是滥竽充数,挂个空名而已。()C第31页/共48页课后作业续写故事:

南郭先生逃走以后……第32页/共48页邯郸学步第33页/共48页第34页/共48页第35页/共48页

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

学步:学习走路。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邯郸学步第36页/共48页

燕国有一个人到赵国首都邯郸学走路,最后新的走法没学会,自己原来的走法全忘了,只好爬着回去。

邯郸学步主要讲了什么?课文解读第37页/共48页1、这个燕国人为什么要到邯郸去学步?因为他嫌当地人走路的姿势不好看。2、他是怎样学习别人走路的?

把原来的走法彻底忘掉,抬腿、跨步、摆手、扭腰,机械地模仿邯郸人的姿势。第38页/共48页3、结果如何?他学会别人走路了吗?

新的走法没有学会,原来的走法倒全忘了。当他返回燕国时,只好爬着回去。第39页/共48页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这个燕国人学步的结果告诉我们:盲目模仿别人是学不到真本领的,只会弄巧成拙,最后连自己原来会的东西也忘记了。第40页/共48页

1、结合《邯郸学步》的故事情节,编写课本剧。

2、收集更多的寓言故事。课后作业第41页/共48页板书设计第42页/共48页

同学们,这一课学习的生字你们都掌握了吗?现在大家来检验一下,点击下面的视频开始听写吧!第43页/共48页

人要独立生活,学习有用的技艺。

——

凯德第44页/共48页课后题参考答案朗读课文。朗读指导:朗读《滥竽充数》时应该用讽刺的语气,对一些词语要加以特殊强调。如“不会、很高、总是、鼓、捂、装腔作势、混、充数”等字词,朗读时语调可适度夸张。故事的朗读节奏可以稍慢一些。

朗读《邯郸学步》时语气讽刺,对重点词语应加以特殊强调。如“十分、很有、一扭一摆、太顽固、彻底、抬腿、跨步、摆手、扭腰、机械、没有、倒、爬”等字词,朗读时语调要夸张一些。第45页/共48页2.讨论:这两则寓言包含着什么深刻的道理?参考答案:《滥竽充数》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没有真本领,混进行家里充数的人。《邯郸学步》讽刺了那些机械地模仿别人的人,告诉我们学本领不能机械地模仿,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活学活用。第46页/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