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钢线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策略_第1页
碳钢线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策略_第2页
碳钢线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策略_第3页
碳钢线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策略_第4页
碳钢线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碳钢线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策略原材料成本占比较高从生产工艺看,金刚线目前主流工艺为电镀。通过电镀工艺在母线上沉积一层金属镍,金属镍层包裹金刚石微粉颗粒,使得金刚石颗粒被固结在母线上,从而具备高速运动下的切割能力。树脂工艺由于金刚石固结度低、切割效果较差,目前已基本被淘汰。电镀金刚线主要原材料为母线和金刚石微粉,辅材包括镍、化学品(氨基磺酸镍、硼酸等)、包装材料(工字轮)等。母线:固结金刚石颗粒的基线,一般为高碳钢丝,由拉丝厂商将盘条拉制为不同直径的钢线(即黄丝),再将黄丝进一步拉为微米级钢丝(即母线)。核心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母线预处理、母线预镀镍、上砂和加厚镀镍四个步骤十、市场空间广阔,复合增速40%以上。下游:行业应用上,硅片切割上金刚线渗透率从2019年开始已经实现100%,作为金刚线的主要下游,光伏需求高增叠加硅片环节加速扩产为金刚线行业带来巨大市场空间。根据CPIA预测,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乐观情形下达到330GW,考虑容配比及硅片加速扩产带来的超产,对应495GW硅片需求。线耗:硅片细线化、大尺寸、薄片化发展趋势确定,有望带动线耗不断提升。2017年单晶硅片主流线径65μm,2021年降至43μm,目前主流线径在38μm左右,部分龙头已实现36μm产品批量出货,预计到2025年金刚线线径下降至28μm。目前线耗在50万公里/GW以上,按线径每下降10%、切割速度变慢引起的线耗提升10%计算,细线化导致切割速度下降引起的线耗提升预计在13万公里/GW以上,叠加细线化导致切割力下降以及大尺寸、薄片化带来良率降低等因素,预计到2025年金刚线线耗提升至72万公里/GW。价格:行业低谷时刻已过,未来细线化有望带动单价提升。加上市场格局优化、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预计到2025年,平均价格小幅提升至42元/公里。预计到2025年,光伏领域金刚线需求3.6亿公里左右、市场空间达150亿以上。2021-2025年,金刚线复合增速预计在40%以上。光伏行业持续保持高景气度,上游切割材料环节也受到高度关注。近期,多家金刚线生产企业披露业绩预告,均实现大幅增长。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持续推动光伏行业市场需求的增长,进而带动金刚线行业的发展。金刚线,按应用领域分,包括面向半导体行业、蓝宝石行业、磁性材料行业应用的金刚线,切割对象分别为半导体硅片、蓝宝石材料及磁性材料。目前业界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金刚线树脂金刚线和电镀金刚线。金刚线采用如电镀或树脂等特殊技术手段,将坚硬的金刚石均匀的固定在钢线上,利用镶嵌有金刚石的钢线和待切割材料之间的相互摩擦作用对硬脆材料进行切割。相对于传统砂浆切割,具有切割速度快、切片品质高、切割损耗小、切割液更环保等优点。随着电镀金刚石线的制造成品的降低和规模化效应的显现,树脂金刚石线的成本优势也将不复存在。特别是MCCE技术(金属催化化学腐蚀法,即湿法黑硅技术)成功解决了多晶电池表面反射率高的难题,为电镀金刚石线在多晶切片领域大面积推广铺平了道路。金刚线把金刚石的微小颗粒固结在切割钢线上制成的切割线,使用时将金刚线安装于切割机上,启动切割机使金刚线高速转动,固结于其上的金刚石颗粒进行切割,用于硅棒截断、硅锭开方及硅片切割,其切割性能直接影响硅片质量及组件光电转换性能。据统计,金刚线占单晶硅片的成本比重仅1%,占非硅成本仅6.51%。目前金刚线的母线材料为高碳钢,高碳钢丝线径进一步降低可能出现力学性能不足的等问题,实验室证实钨丝线径可以更细、承受更大拉力,是未来金刚线母线材料可能的发展方向之一。2021年以来,随着硅料价格不断上涨,光伏硅片、电池片、组件等下游环节硅成本压力持续增加,迫使下游各环节进一步降本。在此背景下,硅片薄片化与金刚线细线化加速推进。金刚线直径及微粉粒度同硅片切割质量及切削损耗量相关,较小的线径和微粉粒度有利于降低切削损耗和生产成本,符合硅片生产环节大尺寸及薄片化的发展趋势。目前受材料特性限制,碳钢母线线径逐步接近其材料的物理极限,进一步细线化存在困难。金刚线行业发展趋势相较于碳钢线,钨丝线具备高破断拉力值、高扭转值等优异性能表现,在使用更细的线径后,能够有效降低硅片生产环节的碎片率。在目前硅料价格较高的背景下,尽管钨丝线相较碳钢线单价更高,硅片生产企业使用钨丝线,仍能通过减少切割的硅损耗提升生产效益。金刚线线径越细,锯缝越小,切割时产生的锯缝硅料损失越少,同样一根硅棒可切割加工出的硅片数量越多,制造硅片所需的硅材料越少。金刚线母线直径已由2016年的80μm降至2019年的50μm,相应降低了切割料损。全球范围内,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不断上升成为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发展方向。全球金刚线行业现状及竞争分析金刚线是金刚石切割线的简称,还被称为之为钻石切割线或者钻石线。工业上许多硬质材料都是用切割钢线或者更高质量的金钢线来切割的,比如光伏领域的多晶硅切片,单晶硅,晶棒,金钢线是光伏硅片切片过程中的重要耗材,已实现全面应用。光伏目前已成为金刚线最大的应用市场,占总需求量90%以上。金刚线价值量在1-2分/W,略高于硅片生产过程中的坩埚、热场等其他耗材。2020年全球金刚线需求量达5595万公里,金刚线产值达26.66亿元。硅片细线化、大尺寸、薄片化发展趋势确定,有望带动线耗不断提升。预计2025年全球金刚线需求量达18010万公里,金刚线产值达48.52亿元。金刚线制造与应用最早起源于美、日等发达国家。从早期全球范围来看,日本和美国的金刚线供应商具有国际竞争优势。日本旭金刚石工业株式会社(Asahi)、日本联合材料株式会社(ALMT)、美国DMT等国际知名企业在金刚线制造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15年以来,中国企业生产规模及生产效率逐渐提高,生产成本逐渐下降,实现了反超。目前美畅股份、高测股份、恒星科技、三超新材、岱勒新材等中国企业已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其中美畅股份金刚线出货量遥遥领先,2021年达4540.82万公里,行业呈现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光伏硅片行业概况(一)光伏硅片产量持续扩张光伏行业装机需求持续增长,带动上游原材料市场需求攀升。在光伏硅片制造环节,硅片生产企业持续扩增硅片产能,满足下游市场需求。2011-2021年,全球及中国硅片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20.53%、27.50%,硅片产量快速增长。同时,随着国内硅片生产企业逐步扩产,市场光伏硅片产能逐渐向中国集中,2019-2021年,中国硅片产量占全球硅片产量的比例均在95%以上。(二)硅片生产企业硅料采购成本持续攀升2020年以来,受光伏发电逐步实现平价上网、行业投资回暖、叠加多晶硅产能扩张周期较长等因素影响,多晶硅价格持续上涨,多晶硅价格在2019年初至2020年一季度保持稳定;2020年4月初至2022年6月末,多晶硅致密料价格由7.3万元/吨上升至27.2万元/吨。硅片生产企业硅料采购成本持续攀升。(三)硅片产品向大尺寸、薄片化方向迭代鉴于硅料成本在硅片成本结构中占80%以上,在光伏行业持续推进降本增效的背景下,大尺寸有助于摊薄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加工成本,薄片化有利于降低硅耗和硅片成本。因此,硅片生产企业产品向薄片化、大尺寸方向迭代。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数据,2020年158.75mm和166mm尺寸合计约占80%,2021年硅片大尺寸化进程加快,166mm、182mm、210mm尺寸合计占比超过80%,其中182mm和210mm尺寸合计占比由2020年的4.5%迅速增长至45%。同时,截至2021年末,166mm、182mm产品的主流厚度已降至160μm,210mm产品的主流厚度已降至165μm;预计在2022年内,166mm、182mm产品的主流厚度有望达成150μm,210mm产品的主流厚度降至155μm。硅片生产企业上游行业亦紧跟薄片化、大尺寸技术发展方向,进行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其中,金刚线为硅片切割环节主要耗材,金刚线行业生产企业亦积极响应下游硅片生产企业降本增效需求,不断推进细线径金刚线产品,降低硅片切片环节硅料耗用量。金刚线行业快速扩产,规模化降本叠加需求放量金刚线行业进入扩产周期,格局一超多强。光伏晶硅切割用金刚线行业目前处于一超两强格局。行业一超为龙头美畅股份,行业两强为公司与高测股份。岱勒新材、三超新材及东尼电子等企业也具备一定规模产能。行业龙头美畅股份成立于2015年,并引进日本爱德技术及设备开始金刚线研发生产业务,后与隆基、晶科、晶澳及协鑫光伏硅片环节头部企业深度合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