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先生阅读答案现代文_第1页
大先生阅读答案现代文_第2页
大先生阅读答案现代文_第3页
大先生阅读答案现代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里之行,始于第2页/共2页精品文档推荐大先生阅读答案现代文读书,读好书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特别重要的。就如雨果说的:“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考在火上一样,慢慢地溶化。”一般,它在一个人的人生中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下面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大先生(阅读答案)现代文,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大先生

赵威

①先生姓凌,有绝活儿,能把戏里的场景搬到木头上,一块巴掌大的破木板,只需半炷香的工夫,就能让人瞧明白刻的是“桃园三结义”还是“三英战吕布”。所以凌先生起初是凌木匠。

②凌木匠不是本地人,早年间逃荒来的。凌木匠来到村里的日子,是那年冬天日头最短的时候。北风裹挟着雪片,在空中横扫。风雪中,先是一根打狗棍进了三叔家的院门,继而是一个身影,像用那根棍子挑进来的,破衣旧絮,褡裢挂在肩头,趿拉着一双单布鞋的脚,有一只好像受了伤,缠着破布条。正在院里喂鸡的三婶,委实被吓着了,以为大白天撞到鬼。刚要喊人,“鬼”却先开口,怯生生地道:“大娘啊,给口水喝吧。”三婶认真一瞧,只见他端着搪瓷缸子的手捂在胸口,请求就是从那里发出来的。三叔三婶看他可怜,天又冷,就留他在磨坊里过夜。凌木匠望着三叔三婶的眼睛变得浑浊了。天亮后,他见磨坊里堆着打磨了一半的木料,知道这家要盖房。就对三叔说,他会做(木工),可以帮忙。三叔寻思,正好雇的木匠有事,就让他试试吧。没想到,凌木匠的手艺精得很,不但会做门窗,还会木雕,窗棂花饰、门簪颂语,好看极了。就这样,凌木匠留在了我们村,成了远近著名的大先生。

③后来,村里人知道他不光有好手艺,还装着一肚子墨水。嘿,正好村理学校缺个先生。于是,他就成了凌先生。“手艺人”在村人口中非常尊贵,而凌先生的尊贵,一部分来自他的手艺,一部分来自肚子里的墨水。因此,“手艺人”和“先生”好像都配不上凌先生了,村人便称他为“大先生”。

④大先生活儿细,字儿好,可闷头做活儿可以,写信(作文)也行,只是嘴太笨,肚子里的学问也便像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来。而大先生却总认为自己的理儿多,不光要讲个“知其然”,还要讲个“知其所以然”,于是越讲越糊涂,化简洁为简单了。慢慢地,就不受娃们待见,老是戏弄他。

一开头,大先生气得直跺脚,骂道:“朽木不行雕也!孺子不行教也!”后来,习惯了,也便没了火气,只顾讲他的,哪管下面乱成一锅粥?大先生是文人,文人最瞧不上文人,他总是跟我们讲,历代风流才子中只佩服李白,还是半个。他说李白一半是诗,一半是酒,他最厌烦喝酒,也便只佩服半个李白了。

⑤大先生喜爱讲唐诗,尤其是李白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大先生说李白的床不是床,而是井栏。说这话时,身为木匠的大先生显得颇有把握。我们却哄堂大笑,床就是床,怎么可能是井栏呢?每次我们一笑,他就一窘,嗓门提高了,说:“你们想想,床在屋里,窗户是木头的,还贴着纸,哪会看得见月光?在院子里,就着月光,看到井栏,才会思乡,背井离乡嘛!”

⑥讲到这里,他突然停住了,扭头望着窗外,我们也停止了谈论,只有窗外不知谁家的羊在不知趣地叫着。大先生陷入深思,眼睛变得浑浊。然后,他又扭过头来,说:“这是思归之辞也!”教室里又是一片笑声,“‘死鬼之词’,大先生骂李白是个死鬼哩……”不知从哪冒出来的灵感,我站起来说了一句:“就是想家了嘛!”大先生点点头,叨念了一句:“孺子可教也。”

⑦农村撤点并校后,大先生也退了。教了几十年的书,一下子闲下来,不知所措,于是,大先生又捡起了木匠活儿。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国家针对民办老师的新政策出台后,给他补上了退休待遇。头次领到工资,他就跑到支书家里,说:“我教书时,每月不到300块,现在不教了,怎么还拿3000块呢?不能白拿这钱。”支书命令道:“国家的政策,拿着!”大先生的眼睛又浑浊起来。

⑧后来,大先生用每月领到的钱设了助学金,村里谁家的孩子考上高校,他就赞助一笔。直到有一天,他心满足足地躺进自己打制的棺材。

⑨大先生死的那天,我特地查了《辞海》,其中一条写:“床,井上围栏。”

13.阅读选文,依次概括大先生为村里人所做的有益的事。(3分)

14.选文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5.选文第②⑥⑦段共三次写到大先生眼睛的“浑浊”,请分别说出“浑浊”流露出他内心怎样的情感。(3分)

(1)凌木匠望着三叔三婶,眼睛变得浑浊了。

(2)大先生陷入深思,眼睛变得浑浊。

(3)大先生的眼睛又浑浊起来。

16,阅读选文,(说说)大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17.选文结尾言简意丰,独具匠心。谈谈这一结尾的妙处。(4分)

18.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3分)

A.第②段的景物描写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人物出场做铺垫

B.村里人改称“手艺人”和“先生”为,“大先生”,表现了他们对大先生的敬重。

C.文中的“我”是主要人物之一,“我”的所见和所感多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进展。

D.本文文风朴实,朴实中又不乏淡淡的幽默,读来饶有兴味。

答案:

13.为村里人做木工活;在村里学校做先生,教孩子读书;用退休工资设立助学金,赞助村里考上高校的孩子。

14.外貌描写。描写凌木匠的衣着,表现了他的穷困、窘迫(落魄),为下文三叔三婶怜悯、关心他作铺垫。

15.(1)对三叔三婶的感谢。(2)对家乡的思念。(3)对国家给他补上退休待遇的感动、感动。

16.大先生是一个手艺精湛、学识渊博、知恩图报、和善(乐于助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