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鉴赏散文语言特色_第1页
高考语文复习:鉴赏散文语言特色_第2页
高考语文复习:鉴赏散文语言特色_第3页
高考语文复习:鉴赏散文语言特色_第4页
高考语文复习:鉴赏散文语言特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鉴赏散文的语言特色自主探究:1、语言特色鉴赏题常见命题形式有哪些?2、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赏析语言特色?

常见命题形式:1、这篇文章在语言上有何特色?(简析本文的语言特色。)2、某某段从语言上看有什么特点。请举例分析。3、分析本文的语言风格或谈谈文章的语言艺术4、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文中××两处分别加以赏析。赏析角度用词之美句式之美风格之美手法之美

我每至西雅图,下榻士耀文蔷家。我六楼上寝室有两个窗子,从南窗远眺,晴朗时可以看到高一万四千余呎的瑞尼尔山峰清清楚楚地浮现在天空中,山巅终年积雪,那样子很像日本的富士山,而其悬在半空的样子又有一点儿像是由我们的岳阳楼之遥望君山。西窗外,则有两棵大树骈立,一棵是杉,一棵是枫,根干相距约有十呎,枝叶则纠结交叉,相依相偎如为一体。两棵树都高约五丈,虽非参天古木,亦甚庄严壮观。尤其是那株枫树,正矗立在我窗前,夕阳西下,几缕阳光从树叶隙处横射出来,把斑斓的叶影筛到窗幕上面。窗外的树,窗内的人,朝夕相对,默然无语。(节选自梁实秋《哀枫树》)题目一: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画线文字进行赏析题目一: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画线文字进行赏析答案①运用拟人手法,“相依相偎如为一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两棵树的心心相印,互为依存。②巧妙使用动词,“横射”“筛”赋予了阳光动感,“筛”极形象地写出了树影的婆娑斑斓。③长短句、整散句相结合,使表达错落,有情趣。(答出两点即可)

(2015·天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阳光迎面扑来,俯视崇头镇外的山中梯田,好似面对着一座宽大露天体育馆。若是早几个时辰,此处可见著名的“云和梯田日出”奇景。无论冬夏——太阳每天都攀着湿淋淋、银闪闪、绿油油或是金灿灿的梯子,从山间的水田里升起来。

(节选自张抗抗《云和梯田》)题目二: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叠音词的运用有何效果?

答案①比喻、拟人、排比。②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增强形象感。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画线句子的修辞运用情况及叠音词的运用效果。第一问难度不大,比喻:将“梯田”比喻成“梯子”。拟人:太阳“攀”上梯子。排比:湿淋淋、银闪闪、绿油油、金灿灿。第二问连用“湿淋淋”“银闪闪”“绿油油”“金灿灿”四个叠音词,韵律和谐,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使梯田的形象真实可感,如在眼前。题目二: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叠音词的运用有何效果?归纳:如何鉴赏散文语言表达艺术?遣词造句用词之美:句式之美:动词、形容词 叠音词、拟声词长句和短句结合

整句和散句结合题目:请简要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2014·天津)虽说是棵枣树,它的意义于我来说却是朝夕相处、不离不弃的童年玩伴。春天,顽皮地在它疙疙瘩瘩的身上攀来爬去;夏天,撑一个木床,在它绿色庇护伞下纳凉;秋天,肆意摘取它的果实;冬天,又把所有积雪堆在它的脚下。它和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构成了我童年美好图画中最不可或缺的记忆。一年又一年,奶奶和爷爷为这个大家庭日夜操劳着,枣树发芽、开花、结出最大最红的枣子;一年又一年,奶奶粗糙的手上布满了淤黑色的老年斑,枣树的树皮翘起甚至开始一块块地脱落;一年又一年,爷爷健壮的身体日渐衰弱,枣树的果实也越来越少。

(节选自洪丽丽《枣香醉人》)请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答案:①运用了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和衬托的表现手法;②句式整齐,语意层进,情感浓烈;③借枣树感念爷爷奶奶日复一日的辛勤付出,表达了对他们日益衰老的感叹之情。(2015·湖南)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一阵摇晃,渐闻橹声欸乃,碧波像大匹软缎,荡漾舒展,船头的水声,船梢摇橹者的断续语声,显得异样地宁适。我不愿进舱去,独自靠前舷而坐。夜间是下过大雨,还听到雷声。两岸山色苍翠,水里的倒影鲜活闪袅,迎面的风又暖又凉,母亲为什么不来。(节选自木心《童年随之而去》)分析文中画波浪线段落景物描写手法。答案①运用比喻(碧波像大匹软缎)、反衬(橹声、水声、语声反衬“异样地宁适”)等手法描写景物,形象生动,动静相宜。②从听觉(橹声、水声)、触觉(风“又暖又凉”)、视觉(碧波、山色苍翠、水里的倒影鲜活闪袅)描写景物,有声有色,使人如身临其境。解析:本题考查对景物描写手法的赏析。“碧波像大匹软缎”是明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碧波的舒展柔软;橹声欸乃,船头水声,断续语声,声音多而杂,正是这行船中的琐碎细小之声反衬出周围环境的“异样地宁适”,以动衬静,动静相宜。同时,综合运用多种感官写景,橹声、水声、人语声是从听觉角度写景,风“又暖又凉”是从触觉角度写景,碧波、山色苍翠、水中倒影鲜活闪袅是从视觉角度写景,听觉、触觉、视觉相结合,有声有色,形象具体可感,使人如身临其境。文中画线句子描写了作者眼中秋日黄昏的景象,请加以赏析。答案:①视听结合,以蒿草、浮萍为主体形象,以秋日风声为背景,全方位地表现了秋日黄昏的衰败景象。②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枯草比作乱发,说浮萍也有愁绪,想象丰富,给无情感的自然景象以人的思想情感。③语言形象,描写中带有渲染,虚实结合,由眼前的蒿草、浮萍联想到岁月荣辱、繁华尽处的落寞。这的确是个好地方,阳台的脚下,一条小河蛇一样地蜿蜒爬过。两岸的蒿草已显衰败,顶着一蓬枯黄的乱发,在略有凉意的秋风中沙沙作响。河里紫褐色的浮萍随风漂游,翻来覆去的是无根的愁绪。岁月蹉跎,荣辱枯荣,繁华尽处的落寞,在这秋风秋色里浓浓淡淡、牵牵绕绕。临窗看秋,秋意盈胸,何况在这日落西山时,更易多愁善感,竟忍不住轻叹,衰黄了太多的岁月,还有多少生命的绿可以支撑那些未曾实现的梦呢?(节选自《秋日黄昏》)归纳:如何鉴赏散文语言表达艺术?手法之美修辞之美:比喻、排比、拟人、对偶、反问等。描写之美:象征、渲染、衬托、对比、联想和想象、抑扬、动静结合、多感官结合、虚实结合、正侧面相结合等等。

(2012·山东)③林的妻子早晨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鸡栅,一群鸡涌到院子里。她撒一把米,鸡们怀着感激之情扑动翅膀,争夺地上的米粒。然后她开始拿起扫帚打扫庭院,就像每天洗脸一样,对生活的敬畏含于其中。村庄的独特声息渐渐大了起来,那种类似于琴瑟的音乐之声,优雅,古老,节奏鲜明。这与城市庞大、庞杂的噪音能量不同,它代表着清淡、恬淡、恬静的基本秩序。林和大儿子一起,到院外的柿树上采摘柿子。邻居们做各自的事情,狭窄街道旁边的一块空地上,古老的笨重石磨转动起来,金黄的玉米被缓缓磨成面粉。一切劳动几乎没有语言的参与,似乎没有什么事情值得交谈。然而,这一点儿也没有损害劳作中的默契,仿佛一出戏剧的出演,已经经过了预先的排练。题目:以③④段为例,简要分析本文语言的两个主要特点。

④秋天就要过去,天气仍很暖和。地里的活儿已经做完,再有一场雨,就可以把冬小麦种好,那时的庄稼人就可以享受一年中最安逸的季节了。林这些天的习惯性动作,就是仰望天空,蓝,蓝,白云停留一会儿,就又很快散尽,剩下的,仍然是蓝。趁着这样的间隙,邻居开始盖房,林和妻儿前去帮工。他的老父亲则挑着柿子到河边的石头上晾晒,顺手用小刀将柿子皮削掉,以利于它的水分很快蒸发,以便在冬天贮存。河边的大石头献出了自己的平面,供老人坐下。他眯起眼睛发呆地望着远方,他在想什么?我们谁也不可能猜到。也许他所想的仅仅是眼前的一片蓝,天边的蓝。(节选自张锐锋《被时间决定的讲述》,有删改)题目:以③④段为例,简要分析本文语言的两个主要特点。

答案(1)形象生动。如“她撒一把米,鸡们怀着感激之情扑动翅膀,争夺地上的米粒”,在精致的细节描写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鲜明生动。(2)优美抒情。如“古老的笨重石磨转动起来,金黄的玉米被缓缓磨成面粉”,运用多个抒情性意象,给人诗情画意之感。(3)含蓄蕴藉。如“这一点儿也没有损害劳作中的默契,仿佛一出戏剧的出演,已经经过了预先的排练”,语言含意丰富,从而具有了多重思想情感。(4)简洁而细腻。如“蓝,蓝,白云停留一会儿,就又很快散尽,剩下的,仍然是蓝”,语言简洁凝练,描写细腻。(答出两点或类似意思,并分析得当,即可)题目:以③④段为例,简要分析本文语言的两个主要特点。归纳:如何鉴赏散文语言表达艺术?语言风格语体色彩(方言俗语、口语书面语)质朴与华丽、豪放与柔婉、庄重与诙谐、简洁与细腻、清新明快、朴素自然、含蓄蕴藉等。豪放与柔婉豪放所表现的题材多为雄心伟业;所描写的景象境界开阔;所运用的动词富有力度,形容词和副词色彩鲜明;有时又激越昂扬地抒情;多用排比、夸张、反复、反问等修辞手法柔婉所表现的对象纤巧细致,所表现的情感细致缠绵,所描写的画面色调柔和,修辞上少用排比、夸张、反问直露与含蓄直露表达作者的感受和观点比较直接含蓄不直接表达情意,而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多用象征、设问、比喻等修辞质朴与华丽质朴(平实)语言通俗化、口语化,少用修辞,少描绘性语言华丽(典雅)讲究节奏和韵律,多描绘性语言;多用引用、排比、对偶、用典等修辞手法庄重与诙谐庄重文章的话题较为严肃、语言凝重,句式整齐、完整而绵长;关联词运用完整准确诙谐语气轻松幽默,多夸张、反语、比喻、有趣味简洁与细腻简洁语势流畅,多用短句细腻多用长句,多用对比和辩证性语言如何鉴赏散文语言表达艺术?规范答题模式概括特点(一两个词即可);(抓角度:用词、句式、修辞、风格等角度);0102指出效果(运用术语)03举例分析(结合文本)扣内容(析关键词、看上下文)析作用(主旨、情感)答题步骤古韵深深里,我会让自己的思绪随意地飘荡。想那青山绿水间,垂柳依依,小河潺潺。斜阳里,看渔舟唱晚、倦鸟低回。夏夜里,明月高悬在画楼的一角,梅花的疏枝在被月光映照出的银白的水面弄着清影。此刻,该有一轻舟从那枕河的桥底悠悠荡出,船头一长衫纶巾的公子,齿白唇红,冠上一定要嵌块白玉,腰间也要悬一青绿的丝绦,这就是我幻想的丰满形象了,在他轻启的唇齿间,吟出三两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来,伴随着寒山古寺飘渺沉静的禅钟,此情此境,醉了我是必然的。当堂测试:赏析语言特色①使用叠音词,如:垂柳依依、小河潺潺、悠悠荡出,使语句朗朗上口,富于音韵美。(用词)②使用长短句结合的句式,如:斜阳里……弄着清影,使语句错落有致,节奏富于变化。(句式)③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如“梅花的疏枝……弄着清影”,“弄”赋于水以人的动作,形象生动。(修辞)④运用引用的修辞手法,如“月落……对愁眠”,增强了文采和诗意。(修辞)规范答题

⑫那些缭绕碧波的绿茵,那些水中游戏的鱼鸟,那些湖面泛舟的渔人,那些环湖晚炊的村庄,都随着湖的消失而泯灭了。⑬通过同伴的结局,艾比湖一定看到了自己悲情的归宿,所以,湖才有了泪的咸涩。如果能发出呐喊,我想,湖是一定要向上天控诉的,控诉那贪婪者、破坏者、无知者、傲慢者,控诉他们以自己的短视,替子孙们挖掘着墓穴。⑭时常看到一些赞美艾比湖的文章,对它仅剩的三分之一的水域,进行热情歌颂,听上去就像是对着一个病入膏肓的人,赞美她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不知道在鱼缸里长大的鱼,会不会朗诵有关海的诗句。⑮我在为一个湖悲哀的时侯,突然想起了那些鸟,那些以湖为生的水禽,它们的翅膀,如何才能越过灾难,飞抵梦想的天堂?——《湖殇》熊久红评析本文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①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如“那些缭绕碧波的绿茵,那些水中游戏的鱼鸟,那些湖面泛舟的渔人,那些环湖晚炊的村庄”,使作者的感情表达得更悲痛、更强烈,使文章的语气更通畅,更流利;

②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艾比湖比拟为人,从而让读者将心比心,更真切地体会环境遭受破坏的严重性,更强烈的表达作者对破坏环境者愤怒;

③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那些盲目赞美艾比湖的文章比喻为“对着一个病入膏肓的人,赞美她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不知道在鱼缸里长大的鱼,会不会朗诵有关海的诗句”,委婉地对这些文章进行批评;

④运用联想的方法,由此及彼,由人联想到鸟,联想到鸟面临的灾难,使环境被破坏的恶劣影响更加具体可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