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观潮》教学方法 观潮教学效果(七篇)_第1页
2023年《观潮》教学方法 观潮教学效果(七篇)_第2页
2023年《观潮》教学方法 观潮教学效果(七篇)_第3页
2023年《观潮》教学方法 观潮教学效果(七篇)_第4页
2023年《观潮》教学方法 观潮教学效果(七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2023年《观潮》教学方法观潮教学效果(七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观潮》教学方法观潮教学效果篇一

一、导入新课。

1传看相关资料,要求学生讲诉自己心目中的钱塘潮。

探讨,描述。

2要求学生了解时代背景和当时的风俗,导入课文。

二、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并翻译。

1指导学生朗读。

(1)放录音带,示读。

(2)自由朗读。

(3)抽取一名学生范读,并加以指正。

(4)学生齐读。

2指导翻译。

(1)学生参照解释以及工具书自行翻译。

(2)由学生举出难以理解的语句,探讨,教师小结。

(3)抽取部分学生翻译重点语句。

(4)抽取部分学生翻译段落,一学生翻译全文。

(5)齐读课文。

三、梳理文章结构。

1学生思考文章的行文思路及结构安排。

2探讨并抽取几名学生回复。

3教师小结。

一、回想上节课学习内容,深入学习。

1导入课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观潮的主要内容,形成了一个初步的印象。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本文所用的一些修辞手法、艺术技巧及有关的民风民俗。

2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上节课的把握状况。

二、品味修辞。

1速读一遍文章,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修辞方面的内容。

2逐段分析讲解修辞的运用,及其对文章内容的表达作用。

三、民风民俗的延伸

1陈述一些民风民俗的知识。

2陈述的过程中一起翻译文中的段落。

四、指导完成课后练习题。

1学生自主完成。

2探讨交流。

《观潮》教学方法观潮教学效果篇二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潮起潮落吗?下面就跟随这段视频了解一下涨潮时的壮阔景象吧。

播放大海潮起潮落的视频。要求学生:细心看,认真去感受海潮的壮阔。

大自然就像个魔术师,他的杰作往往令人惊叹与震撼。方才我们看到的只是海边常见的涨潮景象,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观潮》这一课向我们展示了世界上最壮阔的潮水——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请大家先读一遍课文,想象一下钱塘江大潮的壮阔景象,说说钱塘江大潮有哪些特别之处。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课文的生字生词。(小组汇报)

(2)学生自我阅读课文一遍,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②课文的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对比深刻?原因是什么?

2、学习小组间相互交流自主学习状况。

1、浏览课文,请用一个词成语来概括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1)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天下奇观〞)

(2)对比理解“天下奇观〞和“观潮〞中的“观〞的意思。

“观〞

a、看,观察;b、看到的景象或样子;c、对事物的看法、认识。

选择对应的释义,理解“观〞字在不同词语里的意思。

2、自我阅读课文,对照插图,重点理解“奇观〞的含义。

3、播放钱塘江大潮录像。

4、学生谈观后感,师给予评价,解释“天下奇观〞,同时商讨“奇〞在哪些方面。(生小组交流、探讨)

1、再次朗读课文,思考:

是依照怎样的顺序描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终写什么?(抓住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2、研读,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本文采用分镜头摄影的笔法,按时间顺序分别写了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盛况。

3、赏读,欣赏课文的佳词美句:你觉得哪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你特别喜欢,把它读得精彩些。(学习小对子之间进行听、评活动)

(1)学生先自我尝试。

(2)指明学生进行阅读,并且介绍朗读的技巧,其他同学进行评议。

(3)教师小结后范读。

注:积累运用的主要词语为

(1)描写钱塘江潮水气势的四字成语4个;描写人多的词语4个)

4、全班品味钱塘江潮水降临时的“奇〞。(重点理解第四段“横贯〞、“浩浩荡荡〞、句子“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1)(小黑板出示描写大潮声音和外形的4个句子)站起来,指给教师看,潮水多高?(用手比画)巨浪从天而降,声音像什么?(用嘴模拟)

(2)默读4个句子,探究:是按怎样的顺序,从哪些方面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3)此时此刻,你面对如此的情景,你会想些什么?会做些什么?(学生探讨、评论)

(4)归纳、总结:钱塘江大潮与一般的海浪有什么不同?(声音大、浪罕见)

5、想象潮水壮观的情景,指导朗读。

(1)录音机朗读,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

(2)潮水从哪儿来?气势是如何的?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来表达吗?(引导学生读出潮水由远而近的变化,读出大潮涌来时的雄浑气势)

6、学生朗读,教师按时间顺序引读,同时播放相应的潮水变化的录象情景。

7、集体朗读,感受“美〞

8、语言实践:同学们经过这么一段时间的学习,积累了大量幽美的词句,请你当一回导游,把大潮景象介绍给“旅游团〞的“旅客〞们听听。(见005页课后稳定提升)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情境练习。

(2)选派代表进行评说。

1、质疑:

(1)为什么把农历八月十八定为一年一度的观朝日?

(2)为什么盐官镇是观潮最好的地方?

(3)潮水没来之前,海塘大堤上有哪些奇异的景象?请用笔画出相关的语句。

2、轻声读第2自然段,说说站在海塘大堤上,观测了哪几处地方?你哪个地方最吸引你?

3、此时的江面由于在雨后,所以有一层薄雾掩盖着,蒙蒙胧胧的,使江面更漂亮了,远处的小山一会儿看得清,一会儿又隐依稀约看不清,这个奇异的景象,文中是用哪个词来形容的?(朗读“若隐若现〞)

4、此时,观潮的人怎样?(朗读“人山人海〞)他们的心情如何?从哪些词可以看出?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渐渐(),(),()。再近些,只见(),形成()。浪潮越来越近,犹如(),()飞奔而来;那声音宛如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哆嗦起来。

(1)在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词语(可以是自己的想象)

(2)造句。犹如

(3)这段话从()和()两方面来写大潮到来时的景象,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观潮》教学方法观潮教学效果篇三

一、“潮来前〞,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生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点拨学生理解“观潮〞与“天下奇观〞中的“观〞字。

⑴师引生答:当教师说出由于“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之后引导学生说出:“所有吸引了大量人到这里来观潮〞。

⑵教师一再诱导提问,让学生理解“观〞在不同的词语中,表达的意思不同:

“观潮〞中的“观〞与“天下奇观〞中的“观〞意思一样吗?在教师的一再提问中让学生讲出“观潮〞中的“观〞是看的意思,“天下奇观〞中的“观〞是景象的意思,在这里是指潮来时的景象。进而讲解课题《观潮》即观天下奇观。

2、让学生了解“潮来前〞钱塘江面的景象及观潮人的心情:

⑴读中找:让学生依照教师的问题,找出写潮来前江面景象及人们心情的句子。

⑵读中听:在一名学生朗读出“宁静的江面,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掩盖着一层蒙蒙的薄雾〞句子之后,让基他学生在听读中说出潮来前江面上很宁静。在一名学生朗读出“大家抬头东望,等着,盼着〞句子之后,让其他学生说出观潮人的心情急忙。

二、精学“潮来时〞,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

1、看课件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教师提出:“假如你们就在观潮的人中,你们的心情急不急呢?老师找来了大潮到来时的课件你们想不想看呢?〞

在师生的问答中,教师让学生带着“潮来时有哪两点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问题看课件。

2、学生看完课件,回复出“潮的声大,浪高这两点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之后,教师指导学生自读课文第3、4自然段,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三处“写潮来时的声音〞和四处“写潮的样子〞。

⑴知潮声:

让学生读出三处写潮声的句子后,指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其声的方法:“声像什么?响声怎么样?〞在学生回复后,将学生回复得最确凿的“闷雷〞、“越来越大〞、“山崩地裂〞板书在黑板上。

⑵知潮形:

用以上的方法,将学生概括最全面又确切的“一条白线〞、“拉长变粗〞、“白色城墙〞、“白色战马〞板书在黑板上。

⑶知其序:

①先让学生观测黑板上板书的潮之声和形的词语,并让学生回复出:

从潮声与形的变化中可知是由远及近地观潮。

②再让学生从第3、4自然段中找出由远及近这一观测顺序的词语:

“远处〞、“过了一会儿〞、“水天相接〞、“向前移动〞、“再近些〞、“越来越近〞。

⑷训其说:

训练学生把潮来时声、形有条理地说。先让全体按板书内容练习说,再让学生加上表示观测顺序的词练习说,然后请一个学生有条理地说出以下内容: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闷雷滚动的声音。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在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白线向前移动变粗拉长,再近些,形成了白色城墙。那浪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战马齐头并进,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

⑸解其声:

让学生从远听如“闷雷〞,近闻如“山崩地裂〞使人听到“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感觉“大地好像哆嗦〞这些词语中,理解钱塘大潮其震耳欲聋,声势之大动人心魄。

⑹解其形:

让学生逐句分析:

先认清比喻句:

“一条白线〞、“白色城墙〞、“白色战马〞。

再理解其义:

“一条白线远看潮细、长的样子〞;“白色城墙〞说明浪高(六米),潮头直立向前移动,可见潮水是汹涌而来;“白色战马〞齐头并进,说明后浪涌前浪,一排浪刚过另一排浪紧跟,可见水势既大,速度之快,给人以势不可挡之感。这不是一般的浪,罕见的浪,这不是一般的潮,是罕见的潮。

⑺解其情:

教师先发问:“假如你们就在观潮的人之中,此时你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看课件。

镜头之一:

闻其声不见其形。让学生理解此时观潮者是“人声鼎沸〞,四处都在喊“潮来了〞的声音。

镜头之二:

闻其声见其形。让学生理解此时潮声是“人群沸腾〞,比方才的喊声更高,情绪高涨。

镜头之三:

声如“山崩地裂〞,形如“白色城墙〞、“白色战马〞。此时教师问为什么书中不写人的声音了呢?让学生理解水势浩大好过人声而人闻此声见此形张口咋舌,惊而无语。

三个镜头,在形象与语言的结合中,让学生理解观潮人的“喜〞、“惊〞之情。

⑻表其情:

教师先小结:

钱塘大潮声巨大、浪罕见令人又惊又喜使人惊心动魄。然后让学生用这样的感情朗读“潮来时〞这部分。

三、自析“潮过后〞,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

知其余威,进一步理解潮势:

教师让学生带着“潮过江面景象会是什么样〞的问题自学、自析。

学生从潮头“奔腾而去〞、“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分析中理解潮头汹涌,余威犹在。

学生从“霎时〞一词的分析中,理解潮头一眨眼就过,进一步理解江潮速度之快。

学生从“江水涨了两丈来高〞的分析中进一步理解大潮这奇。

学生从“仍旧〞一词的分析中,进一步理解“潮前这静〞——“潮来之动〞——“潮过之静〞的变化。

学生从平日是江水流向大海,现在是海水往江里倒灌,这一罕见的奇景中,分析出观潮人对钱塘大潮宏大、奇观的自然现象的称赞之情。

四、再忆“潮来前〞,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天下奇观〞

1、在教师提出的“潮过后〞江水突涨,高出两丈来高;“潮来时〞声势浩大、浪高罕见都说明大潮之奇,而“潮来前〞是不是也能说明奇这一问题,让学生再读“潮来前〞这一段。

学生从“八月十八〞时间上找出大潮时间上与平日的潮不同,从时间比一般的潮推后三天说明“奇〞。

2、教师从这些奇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大潮“午后一点左右〞才到,而清早观潮者已“人山人海〞的描述中,让学生理解以人潮衬海潮——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特别的潮引人入胜。

五、师生归纳板书

1、从“思想线〞的归纳中教给学生解词的方法,“天下奇观〞中的“奇〞是指特别,声形巨大,海水倒灌异于一般。

2、从潮的“形、声、线〞的归纳中让学生理解“动——静——动〞的写法以及以静衬动的描写手法。

3、请三个同学有感情朗读“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其他同学听读中再次看课件。站让学生的心情与同“急〞、同“喜〞、同“惊〞,同“赞〞。变称赞钱塘大潮天下奇观、热爱祖国山河的笔下之情,为学生的心中之情。

《观潮》教学方法观潮教学效果篇四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多媒体显示:钱塘江潮实况录像

2、导语:

3、背景介绍

4、简介

二、摸索研究学习课文

(一)学习生字词

1、读准字音:

雷霆(tínɡ)杨诚斋(zhāi)艨艟(ménɡchōnɡ)如履平地(lǚ)

倏尔(shū)一舸无迹(ɡě)善泅(qiú)僦赁(jiùlìn)

罗绮(qǐ)鲸波(jīnɡ)

2、辨析中学生字

蒙ménɡ混过关柠檬ménɡ朦ménɡ胧艨艟ménɡchōnɡ向往chōnɡjǐnɡ

罗绮(qǐ)倚yǐ靠崎qí岖

(二)读顺文章,感知内容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学生听读,把握正确的读音,听清节奏。

2、学生大声读课文,对照解释,疏通文意。

(三)质疑解疑,读懂文章

1、学生个人质疑字、词、句,全班探讨解疑。

2、学生二人合作翻译课文。

3、抽查翻译状况

三、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复习重点字词的解释和全文翻译

2、积累与钱塘江潮有关的名人诗歌

其次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检测上节课学习状况

2、背诵与钱塘江潮有关的名人诗歌

二、继续摸索研究学习课文

1、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段意

学生齐读课文,逐段概括段意。

明确:第一段写海潮的雄伟壮观。其次段写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第三段写弄潮健儿的英姿。第四段写观潮之盛。

2、根据文章内容,展开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各段壮观的场面。

选四位同学描述,其余同学补充。

3、感受壮观的画面、赏析精彩的描写

4、小结

5、指导学生背诵喜欢的句或段

三、拓展思维,迁移延伸(课后作业)

1、熟读课文,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

2、赏析“潮来溅雪欲浮天,潮去奔雷又寂然。〞这两句诗,并请在本文中画出与这两句诗描写相一致的语句。

3、假使你是海宁市人民政府的秘书长,由你负责海宁市有关钱江潮申报“世界遗产〞一事,由你起草申请报告,你计划从哪些方面谈起,申报理由是什么。

《观潮》教学方法观潮教学效果篇五

知识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把“想到的〞写进句子使表达具体形象的方法,初步领悟“留心周边的事物〞的要求。

2.背诵三、四自然段。

能力

1.能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阅读课文,理解内容。

2.能说出把“想到的〞写进句子的好处。

3.有感情朗读课文。

特性品质

1.体会钱塘江大潮的宏大雄伟,激发热爱和摸索大自然的情感。

2.大胆表达自己对语句的理解和体会。

领悟“留心周边的事物〞的要求。

能说出把“想到的〞写进句子的好处,了解把“想到的〞写进句子使表达具体形象的方法。

powerpoint幻灯片、钱塘潮录像

一、复习导入

1.导语: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字词,读准、读通了课文,好像让把我们带到了浙江省杭州湾,亲眼观看了一年一度的钱塘江大潮。这节课,我们继续让带我们欣赏钱塘江大潮,好吗?

一边播放录像,一边用课文的语句讲解。(再一次整体感受钱塘潮的壮观,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

2.学生谈观感。(自由发表见解,板书:天下奇观)

为什么能用手中的笔把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宏大的景观写下来,是怎么样写下来的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学习目标。现在,就让我们一块来学习课文。

二、分层达标

(一)自读探究,感悟词句,体会大潮壮观。

1.出示学习提纲:

(1)读课文,划出描写钱塘大潮壮观景象的语句。

(2)读语句,“一边读一边想〞,理解内容,体会大潮的`壮观。

(3)读语句,把自己的理解、体会读出来。

请同学们依照学习提纲,先读读课文,把描写钱塘江大潮壮观景象的语句划下来。然后,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读读这些语句,看自己从语句中理解到什么,体会到什么。最终,有感情地朗读,把你的理解、感受读出来。

2.学生依照学习提纲先个体学习,然后小组交流。

(二)汇报交流,引导精读,品味感悟。

1.汇报划出的语句。(引导注意顺序)

2.交流理解、体会,引导精读,品味感悟。(重点引导细读课后练习2的语句;在此过程中,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师生共同评价,引导学生达标,熟读成诵。)

(1)课后练习2语句的教学。

1)在这些语句中,你认为最能够表现钱塘大潮壮观景象的句子是哪一句?

2)学生汇报语句后,示填空,完成填空。

3)自由读语句,注意填空的部分,思考这个句子好在哪里;小组合作解决。

4)交流汇报。(重点引导谈出好处:想像部分能把大潮的形、声、推进的速度写形象、具体。)

5)小结归纳:在观测钱塘江大潮来到时,做到了留心周边的事物,不但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用脑子想,所以课文读起来,让我们有如身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我们也要像那样做个有心人,时时留心周边的事物,养成多看、多听、多想的好习惯。

(2)其它语句的教学。

1)江面很宁静,……一层蒙蒙的薄雾。

2)午后一点左右,……闷雷滚动。

3)过了一会儿……出现了一条白线。

4)那条白线很快……白色城墙。

5)霎时,……两丈来高了。

三、总结归纳

这节课,我们通过读文,宛如亲身欣赏到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深深地感受到钱塘江大潮雄伟磅礴的气势。下一节课,我们也学着,展开想像,依照潮来前、潮来时和潮退去的顺序,说说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假如大家也能像那样,用眼、用耳、动脑,多看、多听、多想,做到留心周边的事物,做到注意积累,就同样能写出一篇篇幽美的文章。

《观潮》教学方法观潮教学效果篇六

诗仙在《将进酒》中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国有句俗语叫“水到东海不回头。〞可钱塘江的水则不然,每年八月要趁良辰美景从东海回趟娘家,她回来时,气势非凡,真是天下最雄伟壮观的景象,从皇帝到平民百姓,都要先睹为快。

钱塘江观潮,历史悠久。有文献记载的就有两千多年,为宋朝时最盛。现在观潮在浙江海宁,但在宋代,观潮胜地却在临安,就是今天的杭州市。南宋定都XX,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都要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表演,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喧嚷。

1、认读。

(1)读准字音。

艨()艟()倏()泅()舸()雉()

溯()僦()绮()溢()

(2)读懂词义。

①同义词释义联读。

略:略不相睹()略不沾湿()

虽:虽席地不容闲也()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皆:皆披发纹身()皆出酒食()

既而:既而渐进()既而儿醒()

②生词释义点读。

珠翠罗绮溢目________________倏尔黄烟四起_____________方其远出海门________________

③通读句子,指出其修辞方法。

a.出没于鲸波万仞中()b、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1、从“既望〞看古人对某些日子的特别称谓。

——“望〞是古人对阴历十五这一天的称谓,“既〞是已经过去的意思,“既望〞是指过了阴历十五,因此是十六这一天。类似的称谓还有“晦〞(指阴历每月的末一天)、“朔〞(阴历每月的初一)

2、本文采用分镜头摄影的笔法,分别写了涨潮、水战、弄潮、观潮的盛况。按“自然美〞和“人情美〞的板块,将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段自然美,第2——4段人情美。从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的角度,可将文章分为两层,第1——3段正面描写,第4段侧面衬托。

3、第4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以人多马众侧面衬托出浙江潮的壮阔。

4、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机雄豪。

——写涨潮,由远而近,顺势而下,挽狂澜于笔端。用比喻和夸诞的手法,写尽了大海的威仪和气派。对潮水从形、色、声、势四个角度进行描绘,如:“仅如银线〞写其形;“玉城雪岭〞状其色;“大声如雷霆〞描其声;“际天而来〞“震撼激射〞“吞天沃日〞绘其势。

《观潮》教学方法观潮教学效果篇七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一)导语:同学们看过涨潮的壮观景象吗?农历八月中旬是钱塘江潮最壮观的时候,

古往今来吸引了不少的文人墨客前来欣赏。有一天迎来了宋朝的文学家周密,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周密眼中的钱塘江潮是怎样的景观。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检查学生预习状况。

1、学生介绍状况。周密,字公谨,号草窗。原籍济南,后迁吴兴。南宋文学家。宋末曾做过义乌县官等职,宋灭之后不再做官。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书画。《观潮》选自《武林旧事》,是他进入元朝后所写。

2、给下面的生字注音。(投影显示)

霆斋艨艟履倏舸泅鲸绮僦赁

3、教师补充:简介南宋观潮盛事:杭州在南宋时称临安,是国都。观潮地当时在临安城南(今由于江水改道已移至浙江海宁),每年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狂热。本文描写的水军演习、弄潮表演以及观潮情景,既衬托了钱江涌潮的奇伟宏大,又共同组成了南宋都城生活的风景画、风俗画,表现了人与自然搏斗的大胆精神。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

2、指2—3名学生读课文,正音。

3、探讨:

(1)读了课文之后你对钱塘潮有什么印象呢?

(2)从哪些方面来写钱塘江大潮的?

4、学生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5、学生试着交流对词语、句子的理解,教师强调以下文字的理解:

方:刚刚,开始。既而:一会儿。出:来到。倏尔:一会儿。

皆:都。略无:毫无;略:大约,大致。夸能:夸耀才能。

三、精读文章,深入探究。

请大家齐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学生共同朗读第一段。

引导探讨以下问题。

①第一段是怎样写海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象的?

明确:先用一句“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总领全文,点示题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