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中期的诗文革新_第1页
北宋中期的诗文革新_第2页
北宋中期的诗文革新_第3页
北宋中期的诗文革新_第4页
北宋中期的诗文革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宋中期的诗文革新宋仁宗时期的欧阳修领导了诗文革新运动,开拓了诗文创作的新阶段,开启了真正属于宋代的文学时期。一方面经过北宋初期复古的探索,古文、诗歌、词等都逐渐形成了宋人的风格,另一方面由于政治改革运动的影响,促成了文人们对现实的关心,引起了文风的变革。我们将会列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家,最终单独介绍苏轼。|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在官场上是宋朝高级官僚,在学术和文学方面也是开一代风气的宗师。在经学上,他对《易经》《诗》《春秋》都有研究,信经而不信传,开以新义解经的新学风,在史学上,他治史颇有成就,还有个人著的《五代史》。在文学创作方面自然不必多说,而在评论上还有《六一诗话》,开辟了诗话这种诗歌评论的新形式。在古文方面,欧阳修上继韩愈柳宗元,近承柳开、王禹偁等人,适应政治改革的需要,成为领导诗文革新的宗师。与他同时代提倡古文的还有伊洙、石介、穆修等,伊洙是欧阳修之前引领文章写作风气的作者,石介也以论道之文著称,有《怪说》,穆修也很受欧阳修推崇。另一位古文运动的领导者则是范仲淹,欧阳修和他的观点基本上相同,都认为文是为了表达道而存在的,道对文有决定作用。不过欧阳修的提法更加具体而实际,一方面他说的论道实际上是论政事,另一方面他认为有道之人不一定能写文章,而传播的彰与不彰则取决于文,道以文传。嘉佑二年欧阳修主持礼部考试,和梅尧臣一起扭转了科举考察的重点,从考察诗词歌赋转向考察政论写作,用行政手段改变了当时的文风。在文章写作的风格上,除了要求文章“中于时病而不为空言”,还要求文章文简而意深,简而有法,主张评议自然,反对尚奇趋险——这种风格在曾巩那里更加明显。他的论说文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为人之道等道理,成就颇高。他有著名的《与高司谏书》,是为维护朋友范仲淹,回击谏官高若讷的诋毁所作,文章理直气壮,表面平和实际上却极为激烈。次年韩琦、富弼、范仲淹等人因“朋党之议”相继被罢官,欧阳修又写作《朋党论》加以辩护,文章立足于“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借以论证,论据充分丰富,很有说服力。另一篇著名的论说文则是其个人史书著作《新五代史》中的《伶官传序》,通过后唐李存勖的事例来论证“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欧阳修在记叙文上有《泷冈阡表》和《醉翁亭记》等名篇,其记叙文质朴而有章法,感情醇厚。《泷冈阡表》是为他父母墓道撰写的碑文,文章通过母亲的话来追叙父亲为官清廉,治狱谨慎的遗事,记叙母亲对他的教育,平易明白自然动人。《醉翁亭记》有诗歌的特色,犹如散文诗,写滁州山水的景色以及山水之乐,更进一步表达了“与民同乐”。他在贬谪之时仍然能保持乐观向上,坦荡大度,选用山水题材却不陷入一般山水文那种寄情山水而消极颓唐的风格,不作戚戚之文,非常难得。欧阳修在抒情散文上有《秋声赋》,是一篇应情的即兴作品,借助种种比喻描摹自己听闻的秋夜之声,然后沉入严肃深沉的思考,其忧伤是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意味的。其作为一篇赋,吸取了古文运动的成果,在六朝骈文赋之外,开辟了古文家赋的新路子新形式。欧阳修的诗歌开创了北宋的诗风,他诗歌的主要特点是“以文为诗”,一方面以文句入诗,另方面用诗歌来议论,整体风格和他的散文一样,都是平易流畅的,这方面的诗歌有写政事的《食糟民》,还有论史的《明妃曲和王介甫作》。他的抒情诗咏怀诗写景诗水平都不错,比如《啼鸟》写遭受流言中伤以后的苍凉心境。欧阳修的词上承南唐风格,同冯延己比较类似,多写离别相思之作,工于抒情。比如蝶恋花有“庭院深深深几许”和“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名句,踏莎行用化用江淹别赋的内容,有“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的名句。虽然他的词整体上尚未脱离南唐影响,但是在内容上又有一些起到了词风转变作用的作品,比如朝中措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思想和《醉翁亭记》相似,风格沉郁而不失放达,已经有苏词的某些气质,起到扭转词坛风格的作用,在词史上地位很重。|范仲淹文学上和欧阳修相近。其在政治上非常有为,是多年守边的地方大员,也是在中央主张政治改革的先锋,曾推动庆历新政。他认为写文章应当“不专辞藻,为明道理”,重视文章的风化教育作用,强调复古。他有著名散文《岳阳楼记》,从写景出发,转向抒情说理,最后抒发了自己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境界,这么高的立意使得本文傲然立于文坛,影响深远。文章主要是散句,也间用骈句,语言参差和谐。他在词作方面有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写边塞生活,意境开阔,悲壮雄浑,突破五代词的局限,是宋词转型期的代表。|苏舜钦苏舜钦,字子美(诶有点熟,这不是杜甫的字嘛)庆历新政带头人杜衍的女婿,在政治立场上同新政人站在一起,后来因政治斗争而被诬陷下野,在苏州过着流寓生活,有《苏学士集》。苏舜钦的文章代表作是《沧浪亭记》,是他去职以后在苏州购买水石作沧浪亭时所作,语言简洁流畅,叙事言情委婉曲折感情真切,有柳宗元文的风格。沧浪取自楚辞所引歌谣,表达隐居与逍遥的情调,以及对污浊官场的鄙弃。他的诗歌和梅尧臣齐名,但风格截然不同,他的诗超迈横绝,常常有高昂的激情,在揭露社会黑暗方面非常大胆,比如《庆州败》《吴越大旱》等。他的抒情写景诗则豪放开阔,有不少气势非凡的句子,比如《扬子江观风浪》中的“日落暴风起,大浪得纵观。凭凌积石岸,吞吐天外山。霹雳左右作,雪洒六月寒”,还有《淮中晚泊犊头》中的“满窗风雨春潮生”,能从中得见作者内心的激荡。|梅尧臣主要在诗歌方面影响深远,北宋文章之变革时人推伊洙,而诗歌变革,时人推梅尧臣。其主张诗歌“因事有所激,因物兴以通”,主张刺和美的诗歌功能,反对浮华雕饰的诗风。其诗歌对宋诗的发展起到开辟道路的作用,影响极深。他的诗歌风格则是以平淡深远为特点,追求意境,也就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他的写景诗笔触细致,开宋诗以新颖工巧取胜的途径,比如《东溪》中的名句“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还有《鲁山山行》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处,云外一声鸡。他写个人遭遇的诗歌重在感情沉痛而真切,比如《书哀》,最后一句“抚膺当问谁,憔悴鉴中鬼”。他的写实诗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比如《陶者》和《汝坟贫女》。|曾巩让我想起亲王那一篇《不该透明的小曾巩》……他的文学主张和写作风格都和欧阳修接近,主要成就在散文上。他的文章雍容平和,稳重严谨,以序记文有名,比如《战国策目录序》。这篇文章是点校《战国策》之后写作的一篇序文,主要驳斥刘向对于《战国策》的批评,但语词平和立论持中,主张法要变但道要一。他还有《墨池记》,回顾王羲之墨池洗笔的轶事,说明要刻苦学习的道理。文章即事生情,深入理奥,而辞气从容。他的书信也很有情致,比如《寄欧阳舍人书》,是写给欧阳修的,欧阳修给他祖父写了墓道碑铭,于是他回信答谢。作为一篇致谢书,本篇从写文章之理着手,认为“畜道德而能文章”,雍容文雅地称颂欧阳修,并不泛泛。|王安石神宗变法的操盘手,著名的改革家,其变法的评价……比较复杂,大概是好心办了坏事,能敏锐地看到问题,能对症下药提出变法方案,但其方案却无法在北宋的政府中如理想一般推行,最后变法彻底失败,新法在元丰八年被彻底废除。他主张文贵致用,其散文和诗歌创作体现了他的主张。他的散文以议论文最为出色,比如《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答司马谏议书》,都是议论多而头绪整,理足气盛却不盛气凌人的文章。再比如《读孟尝君传》,很能体现王安石写作精炼而多转折的特点,短短百字而有四层转折,先说传统的说法,再一笔驳倒,然后跟着议论,最后加以总结,百字之内跌宕变化,雄迈非凡。他的记叙文有议论叙述结合,寓意深远的特点,比如《游褒禅山记》借游记而发表议论,鼓励学子不畏艰难探求“险远”,这样才能有“非常之观”,用笔曲折,寓意深远。他的诗歌学习杜甫,有不少写时事揭时弊的诗歌,比如《河北民》《兼并》《收盐》等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