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三年级人教版的教学设计案例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5篇)_第1页
语文三年级人教版的教学设计案例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5篇)_第2页
语文三年级人教版的教学设计案例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5篇)_第3页
语文三年级人教版的教学设计案例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5篇)_第4页
语文三年级人教版的教学设计案例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语文三年级人教版的教学设计案例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共享阅读。

语文三年级人教版的最新教学设计案例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篇一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稳定汉语拼音,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知道人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是很大的,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课文、识写汉字。

教学难点:1、美观地书写本课生字;

2、让学生知道人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是很大的,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习惯。

三。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图文结合。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11月4日累计教时:60

教学要求:复习稳定汉语拼音,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透露新课

1、导入新课:小朋友,请大家想一想,世界上谁的才干最大?

2、继续引导:是啊|我们吃的粮食,穿的衣服,住的房子,走的大路,还有汽车、火车、轮船、飞机,还有各种各样的机器等等,都是人类劳动创造出来的。(板书:人)再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才干呢?

3、出示课题:人有两个宝

(1)认读生字,读题。

思考并回复问题。

(2)“宝〞什么意思?

从图上你能看出来人有哪两个宝?

二、初读指导

人有哪两个宝?怎样用好它们呢?书上有首儿歌,我们读一读就知道了。

1、配乐范读。

2、学生自由读儿歌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这首儿歌共几句话?

4、指名分句读课文,正音,指导停顿。

三、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

(2)人有哪两个宝?

(3)出示:双手大脑

“双手〞就是人的左右两只手。举起你们的双手,拍拍自己的脑袋。

(4)指导朗读第一句。

2、自学生字。

看笔顺图,记忆字形、笔顺,并分别给它们找个朋友。

交流。

3、指导写字。

教师范写。

学生描红。

四、作业设计

在田字本上抄写本课生字。

其次课时

教学时间:11月5日累计教时:61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让学生知道人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是很大的,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双手大脑两个宝人

2、人有哪两个宝?

二、继续精读训练

1、学习其次句。

为什么说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

(1)指名读其次句。

(2)出示:会

(3)双手会干什么?

出示:做工

教师讲解:“做工〞这儿指做事情,干活儿。

观测书上的插图,问:图上的小朋友的双手会做哪些事呢?

出示:双手会()。

双手会做这么多事,真是人的一个宝啊。

(4)大脑会干什么呢?

“思考〞什么意思?

观测课本上的插图,问:图上的小朋友做这些事时,大脑里会思考什么?做航模的小朋友在想什么?拉手风琴的小朋友又在想什么?

做事时,不仅要用手,还要用脑,双手和大脑真是人的两个宝。

(5)指导朗读其次句。

2、学习第三句。

我们怎样才能用好这两个宝呢?

(1)指名读第三句。

认读。

(2)出示:才能创造

“创造〞就是想出、做出的事情。譬如以前没有电灯,爱迪生做了上万次试验,把它创造出来了。

(3)怎样才能有创造?

出示:用手又

(4)手脑并用,创造是大有希望的。你能说说你做事时是怎样用手又用脑的吗?有没有什么创造呢?

(5)指导朗读第三句。

三、总结全文

这首儿歌告诉我们双手和大脑是我们身上的两个宝,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用手又用脑的好习惯,把事情做好。

四、朗读、背诵全文

五、学习生字

1、出示:人个手大工用又才

2、自学生字。

看笔顺图,记忆字形、笔顺,并分别给它们找个朋友。

交流。

3、指导写字。

(1)教师范写。

(2)学生描红。

(3)学生在《习字册》上练写。

六、作业设计

朗读并背诵课文。

练习设计:

朗读并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1、人有两个宝

双手

两件宝思考做工创造

语文三年级人教版的最新教学设计案例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设计:

大海睡了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2、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9个二会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想象走入诗的意境,体会大海的恬静、温柔。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1、简介大海。

师:你们见过大海吗?能说一说你见过的大海是怎样的吗?(学生交流发言)。

2、师:听了小朋友们有声有色的介绍,老师对大海更加充满了憧憬,下面我们一起走近大海,去看一看,去听一听。大海想送给你们一些好听的词语。想要吗!课件出示大声地读:(开火车读)

3、师:白天,风儿闹着,追赶着浪儿,浪儿笑着,向前奔跑着。(出示大海的夜景)天逐渐暗下来了,月亮升上了天空,星星露出了笑脸,大海进入了梦想。

4、教师范读。

二、美读课文,进入意境

1、师:告诉我深夜里,大海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呢?(

(点击课件:出示课文第一句: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了。)

2、指导朗读第一句。

师:深夜里的大海多么恬静呀!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练一练

(1)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读,老师评价。(字音、感情)

(3)大海睡着了,让我们一起轻轻地读一读,可别吵醒了大海妈妈。(齐读)

过度:你们读得真好,大海睡得真香啊!夜真静啊,只有月亮和星星还在眨着眼睛,看!

3、指导朗读其次句上两行。

(1)(点击课件近景:月亮和星星倒映在海里。)这情景多美啊,谁来描述一下。说说你看到了些什么?

(随着学生的回复出示其次句话: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

读一读这两句话,想想大海像是谁?(一位妈妈)

(2)师:对呀!能躺在妈妈的怀里多安逸呀!谁来读读!指名读老师评价。

(3)齐读。(让我们一起躺进大海妈妈的怀抱里,感受那种幸福。!

4、指导朗读其次句下两行。

(点击课件出示: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睡熟的鼾声。)

(1)师:听:(潮声),你们听到了什么呀?

(2)师:对呀,这就是轻轻的潮声。就像大海妈妈熟睡后发出的鼾声。多么平静,多么温柔阿!(3)师:你来读读这两行诗。

师:声音柔柔的,你读的真好听!谁再来试一试!

(2)你把轻轻的读得真不错,我们也来轻轻地读一读,千万别吵醒了大海妈妈。(齐读)

生:齐读全诗

三、表演背诗

语文三年级人教版的最新教学设计案例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篇三

一、复习稳定

1、今天我们继续去公园《看菊花》,读题。

2、去公园之前,我们要把门票准备好了,瞧!这张门标上有一句话(出示第一自然段),谁能读好了,谁就可以得到这张门票。

二、感悟课文,指导朗读

(一)学习其次自然段

1、过渡:你们真了不起,都得到了门票,抓好门票,赶快坐上汽车出发吧!嘟嘟——,嘀嘀——

2、(出示第三幅图)公园到了!你看到了什么?除了图上的颜色,你还见过哪些颜色的菊花?这么多颜色的菊花在一起,用一个词说——(相机出示:五彩缤纷、五颜六色)

3、你们能用这样的句子说吗:菊花穿着五彩的衣裳,有——……还有——……它们穿得那么美丽,好像在——……

4、么多颜色的菊花中,我最喜欢白的和紫红的,你们听!(出示:黄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范读。你喜欢什么颜色的菊花?能读出来吗?

5、加入比美的菊花可真多呀,我们来数一数。

a

(出示“朵〞字)用“朵〞来数。呀!一朵朵的菊花数也数不清。

b

怎么办呢?(

出示“丛〞字)送你这个“丛字,谁乐意上来数?

c

一丛一丛也数不过来,那我们只能用片字来数了(出示“片〞字)。谁上来数?

d

是啊,菊花“一朵朵,

一丛丛,

一片片〞(出示,范读,

声音逐渐变高),数都数不过来呢!我们一齐来数。

6、前段时间,天气突然变冷了,寒风吹在脸上,你有什么感觉?小朋友们都穿上了厚厚的衣服,我们来看看这些菊花,它们有没有穿衣服?多大胆的菊花呀!谁来读这句话?(出示: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练读。

7、一片片五颜六色的菊花迎着寒风开放,谁来把这句话连起来读一读?

8、一片片的菊花在一起,四处都是花的海洋,你们想夸夸菊花吗?相机出示:“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

9、眼前一片片这么好看、这么不怕酷寒的菊花,大家都很爱好它,人们——……

10、我们边看边走,边走边看,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公园门口,还没看过瘾呢!让我们再回过头欣赏一番吧!自由读其次自然段。

11、指导背诵:这么美的菊花,我们再来欣赏一番吧!(出示图)引背: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

(二)学习三、四自然段

1、看到这些迎着寒风怒放的菊花,爸爸是怎么说的呢?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2、你能学着爸爸平日说话的样子把第3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吗?

3、听了爸爸的话,我觉得——

(三)介绍相关诗不光是我们觉得菊花好看,好多人都喜欢菊花,他们还写了好多诗来称赞菊花大胆呢!让我们来看看陈毅爷爷写的一首诗:

秋菊

陈毅

秋菊能傲霜,

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

风霜其奈何。

领读。

三、指导书写

过渡:你们想不想和这些漂亮、大胆的菊花交朋友?告诉你们,菊花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但是她们要先考考大家,谁通过了考验,谁就可以和她握握手,交朋友。瞧!她带来了三个字。出示:许、放、听,谁把字写得好,谁就可以和她交朋友。

1、菊花姐姐为什么把这三个字放在一起呢?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左右结构)

2、我们先来看“许〞,这里面有一个新的笔画:横折提,细心看怎么写的:先顿一顿,向右上横着行笔,再顿一顿,向下直着行笔,再顿一顿,提上去。这个字里还有一个新的偏旁:言字旁。在写这个字之前,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左窄右宽,点与横折提要在一条线上,右边顶天立地,右边其次横在横中线上,竖要写正,是悬针竖。

范写。

学生描红。

3、再来看“听〞:左窄右宽,口字旁写在横中线上方,右边第一笔是平撇,竖撇写在竖中线上,横比平撇长。范写。学生描红。

4、“放〞:左右等宽,左边的“方〞写得稍微低一点,注意笔顺,右边的反文旁稍高一点。范写。学生描红。

四、作业设计

1、搜集有关菊花的诗。

2、抄写生字。

语文三年级人教版的最新教学设计案例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稳定汉语拼音,学会读文中9个生字,学会“放、点〞两个生字。

3.激发学生对菊花的爱好之情,感悟菊花不畏酷寒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识写本课9个生字。

3、指导朗读其次自然段。

教学难点:

1.“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的指导朗读与理解。

2.“放〞的笔顺。

教学准备:

1.课件。

2.周末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公园去看菊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今天我们学校迎来了大量客人,虽然天气很冷,但校园里盛开的菊花就像我们此时的心情一样,在强烈的欢迎客人们的到来。你们喜欢菊花吗?喜欢它什么?

2.课件出示小芳一家出门去的画面:瞧,星期天早晨,芳芳一家也出门了,他们去干什么呢?

3.揭题,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书写课题“8.看菊花〞,小朋友们把小手伸出来跟老师一起写题目;想一想:怎样记住这个“看〞字?师做手势帮助理解

4.指导读题。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过渡:看菊花?芳芳看到了什么样的菊花呢?下面请小朋友们借助汉语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生自由读文,师行间巡查,了解学生朗读状况。

3.初学生字。

(1)课件出示一组生字(都会读了吗?别慌张,我们先来看看生字把握得怎么样了)。

(2)自由练读;指名读,相机指导;再指名读;齐读。

(3)去音节读,课件出示一组词语:菊花爸爸妈妈紫红的开放离去大量一点儿

(4)开火车读;齐读。

4.检查读书状况,指名分节读文,师相机正音。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一)第一自然段。

1.谈话:星期天爸爸妈妈带你去公园玩,你的心情怎么样?瞧你说得多开心呀!能不能把这种高兴的心情带到第一自然段中呢?你来试试。

2.指名读第一段;自由练读;再指名读。

(二)其次自然段。

1.过渡:要到公园看菊花了,多愉快呀,让我们赶快出发吧!

2.课件出示一大片菊花及文字_________呀,公园里的菊花_________。

公园到了,看到菊花,你想说……指名说。

老师也想说了: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画面出示: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

3.指导读,你也想这样说吗?指名读,说一说“好看极了〞什么意思;再读读看。

4.课件出示:黄、白、淡绿、紫红色的菊花。

师:是呀,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它们都穿着五彩的衣裳,有黄的,有白的,有淡绿的,有紫红的,真美丽呀!谁乐意来试着读读看。

5.扩展:你还看过其它颜色的菊花吗?

6.指名读,齐读。

7.导入下一句:它们穿得那么美丽,在干什么呢?……的菊花可真多呀,让我们来数一数吧。

8.课件出现一组画面,板书“朵〞,请学生上来用“朵〞数最上面一幅;再数下面一幅,数不过来呀,怎么办呢?板书“丛〞,别慌张,老师送你一个词,再数;数第三幅,一丛丛也数不过来了,那我们只能用“片〞了,板书“片〞。是啊,菊花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数都数不过来,让我们发挥集体的力量一起来数吧,齐读。

9.谈话:咦,这儿怎么只有菊花?其它的花都到哪去了呀?原来它们都怕冷,有的谢了,有的……只有菊花,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指名读: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

10.看着这么美的,这么不怕酷寒的菊花,人们怎么舍得离去呢?指名读:人们边走边看,边看边走,舍不得离去。

11.课件出示其次自然段内容,齐读。

12.尝试背诵(师范背,你能学着老师这样吗?)。

(三)三、四自然段。

1.人们边走边看,边看边走,他们会想些什么呢?指名说。

2.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内容,我们来听听爸爸是怎么说的,放录音。

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4.听了爸爸的话,你有什么感想?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内容。

5.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指导读好“更好看了〞。

四.学写生字,把握写法。

1.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认读,读后用生字口头组词。

2.自学书后笔顺,指名说,课件出示笔顺,帮助记忆。

3、师范写生字,讲清书写要求。

4、在书上描红。

5、完成《习字册》。

自我评析: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语文,要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我觉得我的教学设计中就重视了新课标的这种精神,能够让学生经历这种学习的过程,让他们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去学习。

语文三年级人教版的最新教学设计案例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篇五

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起组织和引导的作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下面是我整理的语文三年级人教版的最新教学设计5篇,欢迎大家阅读共享借鉴,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稳定汉语拼音,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知道人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是很大的,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课文、识写汉字。

教学难点:1、美观地书写本课生字;

2、让学生知道人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是很大的,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习惯。

三。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图文结合。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11月4日累计教时:60

教学要求:复习稳定汉语拼音,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透露新课

1、导入新课:小朋友,请大家想一想,世界上谁的才干最大?

2、继续引导:是啊|我们吃的粮食,穿的衣服,住的房子,走的大路,还有汽车、火车、轮船、飞机,还有各种各样的机器等等,都是人类劳动创造出来的。(板书:人)再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才干呢?

3、出示课题:人有两个宝

(1)认读生字,读题。

思考并回复问题。

(2)“宝〞什么意思?

从图上你能看出来人有哪两个宝?

二、初读指导

人有哪两个宝?怎样用好它们呢?书上有首儿歌,我们读一读就知道了。

1、配乐范读。

2、学生自由读儿歌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这首儿歌共几句话?

4、指名分句读课文,正音,指导停顿。

三、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

(2)人有哪两个宝?

(3)出示:双手大脑

“双手〞就是人的左右两只手。举起你们的双手,拍拍自己的脑袋。

(4)指导朗读第一句。

2、自学生字。

看笔顺图,记忆字形、笔顺,并分别给它们找个朋友。

交流。

3、指导写字。

教师范写。

学生描红。

四、作业设计

在田字本上抄写本课生字。

其次课时

教学时间:11月5日累计教时:61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让学生知道人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是很大的,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双手大脑两个宝人

2、人有哪两个宝?

二、继续精读训练

1、学习其次句。

为什么说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

(1)指名读其次句。

(2)出示:会

(3)双手会干什么?

出示:做工

教师讲解:“做工〞这儿指做事情,干活儿。

观测书上的插图,问:图上的小朋友的双手会做哪些事呢?

出示:双手会()。

双手会做这么多事,真是人的一个宝啊。

(4)大脑会干什么呢?

“思考〞什么意思?

观测课本上的插图,问:图上的小朋友做这些事时,大脑里会思考什么?做航模的小朋友在想什么?拉手风琴的小朋友又在想什么?

做事时,不仅要用手,还要用脑,双手和大脑真是人的两个宝。

(5)指导朗读其次句。

2、学习第三句。

我们怎样才能用好这两个宝呢?

(1)指名读第三句。

认读。

(2)出示:才能创造

“创造〞就是想出、做出的事情。譬如以前没有电灯,爱迪生做了上万次试验,把它创造出来了。

(3)怎样才能有创造?

出示:用手又

(4)手脑并用,创造是大有希望的。你能说说你做事时是怎样用手又用脑的吗?有没有什么创造呢?

(5)指导朗读第三句。

三、总结全文

这首儿歌告诉我们双手和大脑是我们身上的两个宝,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用手又用脑的好习惯,把事情做好。

四、朗读、背诵全文

五、学习生字

1、出示:人个手大工用又才

2、自学生字。

看笔顺图,记忆字形、笔顺,并分别给它们找个朋友。

交流。

3、指导写字。

(1)教师范写。

(2)学生描红。

(3)学生在《习字册》上练写。

六、作业设计

朗读并背诵课文。

练习设计:

朗读并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1、人有两个宝

双手

两件宝思考做工创造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稳定汉语拼音,学会读文中9个生字,学会“放、点〞两个生字。

3.激发学生对菊花的爱好之情,感悟菊花不畏酷寒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识写本课9个生字。

3、指导朗读其次自然段。

教学难点:

1.“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的指导朗读与理解。

2.“放〞的笔顺。

教学准备:

1.课件。

2.周末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公园去看菊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今天我们学校迎来了大量客人,虽然天气很冷,但校园里盛开的菊花就像我们此时的心情一样,在强烈的欢迎客人们的到来。你们喜欢菊花吗?喜欢它什么?

2.课件出示小芳一家出门去的画面:瞧,星期天早晨,芳芳一家也出门了,他们去干什么呢?

3.揭题,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书写课题“8.看菊花〞,小朋友们把小手伸出来跟老师一起写题目;想一想:怎样记住这个“看〞字?师做手势帮助理解

4.指导读题。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过渡:看菊花?芳芳看到了什么样的菊花呢?下面请小朋友们借助汉语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生自由读文,师行间巡查,了解学生朗读状况。

3.初学生字。

(1)课件出示一组生字(都会读了吗?别慌张,我们先来看看生字把握得怎么样了)。

(2)自由练读;指名读,相机指导;再指名读;齐读。

(3)去音节读,课件出示一组词语:菊花爸爸妈妈紫红的开放离去大量一点儿

(4)开火车读;齐读。

4.检查读书状况,指名分节读文,师相机正音。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一)第一自然段。

1.谈话:星期天爸爸妈妈带你去公园玩,你的心情怎么样?瞧你说得多开心呀!能不能把这种高兴的心情带到第一自然段中呢?你来试试。

2.指名读第一段;自由练读;再指名读。

(二)其次自然段。

1.过渡:要到公园看菊花了,多愉快呀,让我们赶快出发吧!

2.课件出示一大片菊花及文字_________呀,公园里的菊花_________。

公园到了,看到菊花,你想说……指名说。

老师也想说了: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画面出示: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

3.指导读,你也想这样说吗?指名读,说一说“好看极了〞什么意思;再读读看。

4.课件出示:黄、白、淡绿、紫红色的菊花。

师:是呀,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它们都穿着五彩的衣裳,有黄的,有白的,有淡绿的,有紫红的,真美丽呀!谁乐意来试着读读看。

5.扩展:你还看过其它颜色的菊花吗?

6.指名读,齐读。

7.导入下一句:它们穿得那么美丽,在干什么呢?……的菊花可真多呀,让我们来数一数吧。

8.课件出现一组画面,板书“朵〞,请学生上来用“朵〞数最上面一幅;再数下面一幅,数不过来呀,怎么办呢?板书“丛〞,别慌张,老师送你一个词,再数;数第三幅,一丛丛也数不过来了,那我们只能用“片〞了,板书“片〞。是啊,菊花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数都数不过来,让我们发挥集体的力量一起来数吧,齐读。

9.谈话:咦,这儿怎么只有菊花?其它的花都到哪去了呀?原来它们都怕冷,有的谢了,有的……只有菊花,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指名读: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

10.看着这么美的,这么不怕酷寒的菊花,人们怎么舍得离去呢?指名读:人们边走边看,边看边走,舍不得离去。

11.课件出示其次自然段内容,齐读。

12.尝试背诵(师范背,你能学着老师这样吗?)。

(三)三、四自然段。

1.人们边走边看,边看边走,他们会想些什么呢?指名说。

2.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内容,我们来听听爸爸是怎么说的,放录音。

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4.听了爸爸的话,你有什么感想?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内容。

5.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指导读好“更好看了〞。

四.学写生字,把握写法。

1.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认读,读后用生字口头组词。

2.自学书后笔顺,指名说,课件出示笔顺,帮助记忆。

3、师范写生字,讲清书写要求。

4、在书上描红。

5、完成《习字册》。

自我评析: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语文,要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我觉得我的教学设计中就重视了新课标的这种精神,能够让学生经历这种学习的过程,让他们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去学习。

一、复习稳定

1、今天我们继续去公园《看菊花》,读题。

2、去公园之前,我们要把门票准备好了,瞧!这张门标上有一句话(出示第一自然段),谁能读好了,谁就可以得到这张门票。

二、感悟课文,指导朗读

(一)学习其次自然段

1、过渡:你们真了不起,都得到了门票,抓好门票,赶快坐上汽车出发吧!嘟嘟——,嘀嘀——

2、(出示第三幅图)公园到了!你看到了什么?除了图上的颜色,你还见过哪些颜色的菊花?这么多颜色的菊花在一起,用一个词说——(相机出示:五彩缤纷、五颜六色)

3、你们能用这样的句子说吗:菊花穿着五彩的衣裳,有——……还有——……它们穿得那么美丽,好像在——……

4、么多颜色的菊花中,我最喜欢白的和紫红的,你们听!(出示:黄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范读。你喜欢什么颜色的菊花?能读出来吗?

5、加入比美的菊花可真多呀,我们来数一数。

a

(出示“朵〞字)用“朵〞来数。呀!一朵朵的菊花数也数不清。

b

怎么办呢?(

出示“丛〞字)送你这个“丛字,谁乐意上来数?

c

一丛一丛也数不过来,那我们只能用片字来数了(出示“片〞字)。谁上来数?

d

是啊,菊花“一朵朵,

一丛丛,

一片片〞(出示,范读,

声音逐渐变高),数都数不过来呢!我们一齐来数。

6、前段时间,天气突然变冷了,寒风吹在脸上,你有什么感觉?小朋友们都穿上了厚厚的衣服,我们来看看这些菊花,它们有没有穿衣服?多大胆的菊花呀!谁来读这句话?(出示: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练读。

7、一片片五颜六色的菊花迎着寒风开放,谁来把这句话连起来读一读?

8、一片片的菊花在一起,四处都是花的海洋,你们想夸夸菊花吗?相机出示:“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

9、眼前一片片这么好看、这么不怕酷寒的菊花,大家都很爱好它,人们——……

10、我们边看边走,边走边看,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公园门口,还没看过瘾呢!让我们再回过头欣赏一番吧!自由读其次自然段。

11、指导背诵:这么美的菊花,我们再来欣赏一番吧!(出示图)引背: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

(二)学习三、四自然段

1、看到这些迎着寒风怒放的菊花,爸爸是怎么说的呢?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2、你能学着爸爸平日说话的样子把第3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吗?

3、听了爸爸的话,我觉得——

(三)介绍相关诗不光是我们觉得菊花好看,好多人都喜欢菊花,他们还写了好多诗来称赞菊花大胆呢!让我们来看看陈毅爷爷写的一首诗:

秋菊

陈毅

秋菊能傲霜,

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

风霜其奈何。

领读。

三、指导书写

过渡:你们想不想和这些漂亮、大胆的菊花交朋友?告诉你们,菊花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但是她们要先考考大家,谁通过了考验,谁就可以和她握握手,交朋友。瞧!她带来了三个字。出示:许、放、听,谁把字写得好,谁就可以和她交朋友。

1、菊花姐姐为什么把这三个字放在一起呢?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左右结构)

2、我们先来看“许〞,这里面有一个新的笔画:横折提,细心看怎么写的:先顿一顿,向右上横着行笔,再顿一顿,向下直着行笔,再顿一顿,提上去。这个字里还有一个新的偏旁:言字旁。在写这个字之前,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左窄右宽,点与横折提要在一条线上,右边顶天立地,右边其次横在横中线上,竖要写正,是悬针竖。

范写。

学生描红。

3、再来看“听〞:左窄右宽,口字旁写在横中线上方,右边第一笔是平撇,竖撇写在竖中线上,横比平撇长。范写。学生描红。

4、“放〞:左右等宽,左边的“方〞写得稍微低一点,注意笔顺,右边的反文旁稍高一点。范写。学生描红。

四、作业设计

1、搜集有关菊花的诗。

2、抄写生字。

教学设计:

大海睡了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2、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9个二会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想象走入诗的意境,体会大海的恬静、温柔。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1、简介大海。

师:你们见过大海吗?能说一说你见过的大海是怎样的吗?(学生交流发言)。

2、师:听了小朋友们有声有色的介绍,老师对大海更加充满了憧憬,下面我们一起走近大海,去看一看,去听一听。大海想送给你们一些好听的词语。想要吗!课件出示大声地读:(开火车读)

3、师:白天,风儿闹着,追赶着浪儿,浪儿笑着,向前奔跑着。(出示大海的夜景)天逐渐暗下来了,月亮升上了天空,星星露出了笑脸,大海进入了梦想。

4、教师范读。

二、美读课文,进入意境

1、师:告诉我深夜里,大海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呢?(

(点击课件:出示课文第一句: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了。)

2、指导朗读第一句。

师:深夜里的大海多么恬静呀!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练一练

(1)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读,老师评价。(字音、感情)

(3)大海睡着了,让我们一起轻轻地读一读,可别吵醒了大海妈妈。(齐读)

过度:你们读得真好,大海睡得真香啊!夜真静啊,只有月亮和星星还在眨着眼睛,看!

3、指导朗读其次句上两行。

(1)(点击课件近景:月亮和星星倒映在海里。)这情景多美啊,谁来描述一下。说说你看到了些什么?

(随着学生的回复出示其次句话: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

读一读这两句话,想想大海像是谁?(一位妈妈)

(2)师:对呀!能躺在妈妈的怀里多安逸呀!谁来读读!指名读老师评价。

(3)齐读。(让我们一起躺进大海妈妈的怀抱里,感受那种幸福。!

4、指导朗读其次句下两行。

(点击课件出示: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睡熟的鼾声。)

(1)师:听:(潮声),你们听到了什么呀?

(2)师:对呀,这就是轻轻的潮声。就像大海妈妈熟睡后发出的鼾声。多么平静,多么温柔阿!(3)师:你来读读这两行诗。

师:声音柔柔的,你读的真好听!谁再来试一试!

(2)你把轻轻的读得真不错,我们也来轻轻地读一读,千万别吵醒了大海妈妈。(齐读)

生:齐读全诗

三、表演背诗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海的温柔可爱;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写生字“月、背〞。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大海的温柔可爱;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生字“月、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今年夏天,老师去海边走了一趟,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几张大海的照片,你们想不想看啊?那得先读准小黑板上的生字词,照片才会出来哦!

1、(小黑板出示本课生字词)

闹深夜里睡觉她抱着明月那鼾声背着

(开火车读)

2、小朋友们读得真棒,那下面咱们一起来欣赏这些漂亮的照片吧!

(课件出示图片1:宁静的大海一望无际。

图片2:浪花轻轻拍打着岩石。

图片3:蔚蓝的天空,蔚蓝的大海,多么迷人!

图片4:波涛滚滚的大海,让我们感觉到它的宏伟力量!

图片5:阳光轻抚的海面,又是多么轻柔!)

大家觉得这些照片美吗?

是啊,真是漂亮极了!白天,风儿追赶着浪花,浪花开心地笑了。那么夜晚呢,夜晚的大海又是怎样的呢?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近大海,看看夜晚的大海是怎样的情景。

二、精读课文:

(一)、(课件出示:大海睡了)

谁来读一读课题?想想怎样才能把课题读好。

(指名读)

你的“睡〞字读得真好,真轻!我们一起来学把课题读一遍。

(二)、请小朋友们开启课本到第112页,自由地读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