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鞋山遗址文化意义_第1页
草鞋山遗址文化意义_第2页
草鞋山遗址文化意义_第3页
草鞋山遗址文化意义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草鞋山旧址研究价值及其影响草鞋山旧址位于苏州城东15公里处的唯亭镇陵南村。此处原来有两处土墩,一处土墩外形像草鞋,故被称为草鞋山或草履山;另一处土墩是与草鞋山隔路相望的夷陵山。这两处土墩及其四周,东西长约260米,南北宽约170米。在这面积约为44000平方米的范围内,就是曾惹起史学界极大关注的草鞋山古文化旧址。1972年和1973年两次挖掘,发现这里的古文化聚积厚达1米,共分为10个文化地层,从上到下挨次的叠压分别为吴越文化、良诸文化、崧泽文化、马家浜文化等。换言之,这里记录了太古先民从距今约7000年至距今约4000年的生活历史。这是除三山岛外,当前已知的最早的苏州人生活过的地方。不单这样,他们在这里生活的时间长达3000多年,远远超出了苏州城的年纪。仅仅,足以令今天的苏州人不可以不怀着一种古典的情怀,忠诚地倾听先人在这里迈向文明的脚步声了。1972年春南京博物院及原吴县文管会对旧址进行的两次大规模的挖掘。该旧址文化聚积厚达1米,分为10层,是当前我国古旧址文化层聚积最厚的一处,在世界也属稀有。草鞋山文化旧址的文化聚积分属不一样的文化时期,其先后序次是:最下边的第十、九、八层属马家浜文化,其次的第七、六、五层属崧泽文化,再其次的第四、三、二层属良诸文化,而覆盖在上边的第一层则属春秋时期的吴、越文化。这个序列重新石器时代的较早阶段开始到太湖地域初期国家的繁华阶段,几乎超越太湖地域和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历史的所有编年。草鞋山旧址最基层(第十层)距今约7000年,发现有炭化稻谷粒,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判定除籼稻外还有粳稻,这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人工种植稻之一。草鞋山旧址发现的马家浜文化水稻田,是中国发现最早有浇灌系统的古稻田。草鞋山旧址的发现为中国稻作农业的发源、种植稻发源的研究供给了实物依照,是中国水田考古与研究获得的一项重要成就。1/3在这一文化层,还出土了三小块炭化纺织品残片,这是我国迄今所知年月最早的纺织品实物,经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上海市丝绸工业企业判定,以为纤维原料可能是野生葛,属于纬线起花的罗纹编织物,花纹为山形和菱形的斜纹。它不一样于一般的平纹粗麻布,显示了很高的织造工艺水平。据学者研究,吴地的原始时期织造、纺织“不论在种类或技术方面,都远超黄河流域。”吴越地域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发源地,到春秋战国时期,吴国的丝织业已很发达,《左传》中有“吴地贵缟”的记录,告诉我们那时吴地所产丝织缟已有较高的名誉。草鞋山旧址出土的“葛布”残片,创始了苏州织造工艺之先河,堪称是姑苏繁华纺织丝绸织造之雏形,难怪今后的苏州,其苏绣、缂丝(刻丝)等精良的传统丝绸织物手工艺品会名扬国内外,成为“国宝”级名品,苏州也就成为全国丝绸业的中心,成为我国近代轻工业特别是纺织业发展最早的城市之一。据清《元和唯亭志》记录:古代(明、清)时的唯亭“东隅业织夏布,东南隅业织毛毯,南隅业织蒲蒌,西南隅业织芦席,西北隅业织,,”织出夏布,外埠有运销到朝鲜去的;织出毛毯“彩画、人物、山川、花卉、禽兽并极精良。”而“女红业纺纱缫丝”,“在唯亭蔡顾巷比户习织”,“生纱,有花素,夏月可代烯(细葛布)络(粗葛布),惟唯亭蔡顾巷有之。”另据民国22年(1933年)12月苏州青年会施中一所写的夷陵山村《旧乡村的新气象》和《苏州明报》的报导,在民国20年(1931年)11月,唯亭乡副业改良会的陆仁明,应邀去南京,在全国农产品博览会上,表现缂丝(刻丝)技术,荣获特等奖状。总之,一句话,唯亭不愧为草鞋山织造文化的发源地和传承地,在过去曾有“踏进唯亭镇,家家织机声”之谚。草鞋山旧址出土的3小块距今6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葛布”,为认识、还原我们先人当时生活情形,供给了屈指可数的实证。草鞋山旧址的第10层,挖掘发现一处由一圈10个柱洞围成的圆形居住遗迹。居住面土质坚固,房内面积约为6平方米,木桩(房子柱子)直立地面,最高约2/31.5米,每桩下垫有一至两块木板。同一层中另有大批零落的柱洞发现,有很多保留着相当完满的木桩和柱下垫板,有的木板上有清楚可见的砍劈、锯截的加工印迹;同时在残留的居住面上广泛发现印有芦苇印迹的成堆烧土块,还有芦席、篾席、草绳捆扎的草束等实物。这些古迹说明当时我们先人已能直接在地面上建筑房子,流行木架构造,在柱洞底衬垫一两块木板,以芦苇杂草为筋涂泥成墙,实用芦苇、竹席或草束盖顶。这类木建立筑房子,其平面布局近似从前江南乡村田间看瓜棚、水车棚、牛棚一类。这类居住建筑拥有既合适当地水多的自然条件又切合就地取材、因材制宜的建筑特色,这也说了然我们的先人在6000多年前就创建了这类木建立筑的比较先进的居民文化。同时,这也告诉了我们,那时的先民已经开始过定居的生活,他们以原始农耕为主,渔猎为辅,牲畜饲养也已起步,且当时在种植稻谷、织布、制陶等方面已经有相当高的成就。草鞋山旧址在相当于崧泽文化时期和良诸文化时期的文化层中,还发现了彩陶、黑陶及玉器等。对于研究环太湖流域史前文化散布及发展有重要意义。草鞋山旧址的发现,完好地展现了太古时期的不一样阶段长三角地域人类的生计和生活状态。以实证的方式,展现了苏州地域的太古先民超越文明门槛的历史过程,进而以雄辩的事实证明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民族产生的摇篮,证明中国文明发源的多元性。对于草鞋山旧址挖掘的重要意义,汪遵国《草鞋山旧址发掘追记》一文记录了一些有名学者评论。如考古学者石兴邦说,草鞋山旧址“是江南地域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到奴隶制末期的一部通史,十分可贵。”而苏秉琦教授在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学术议论会上发言时,称草鞋山旧址是古吴越地域的“典型打破口”。1977年他还说:“草鞋山上层的良诸文化玉琮,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