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室外给水排水工程课件_第1页
建筑设备-室外给水排水工程课件_第2页
建筑设备-室外给水排水工程课件_第3页
建筑设备-室外给水排水工程课件_第4页
建筑设备-室外给水排水工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室外给水排水工程概述主要内容:室外给水工程

室外排水工程

给排水工程规划一、水源及取水工程1、地表水――江水、湖水、水库水、河水及海水。取水方便,但是地表水受地表污染物影响大。取水构筑物:河床固定式岸边缆车浮船活动式取水构筑物第一节室外给水工程概述第一节室外给水工程概述一、水源及取水工程1、地下水――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泉水等。水质澄清、水温稳定,分布面广等优点,但径流量较小,矿化度和硬度较高,长期开采会引起地面沉陷。取水构筑物:管井第一节室外给水工程概述人体需要的主要元素(11种):人体需要微量元素:碳、氧、氮、氢、钙、硫、磷、钠、钾、氯、镁铁、碘、铜、锰、锌、钴、铬、硒、钼、氟、硅、锡、矾、镍、溴、铝、硼等17种二、水处理水中物质与人体健康第一节室外给水工程概述微量元素(适量)有机物、重金属、无机化合物、放射性物质、病原体有利健康物质二、水处理不利健康物质第一节室外给水工程概述水中杂质分类杂质溶解物(低分子、离子)胶体悬浮物颗粒尺寸

0.1nm1nm10nm100nm1μ10μ100μ1mm分辨工具电子显微镜超显微镜显微镜肉眼水的外观透明浑浊浑浊

第一节室外给水工程概述原水常规水处理方法:第一节室外给水工程概述原水加药常规方法:第一节室外给水工程概述混合原水加药常规方法:第一节室外给水工程概述混合反应沉淀原水加药常规方法:第一节室外给水工程概述混合反应沉淀过滤原水加药常规方法:第一节室外给水工程概述混合反应沉淀过滤消毒原水加药常规方法:第一节室外给水工程概述混合反应沉淀过滤消毒原水加药澄清池常规方法:第一节室外给水工程概述混合反应沉淀过滤消毒原水加药澄清池预处理方法:预沉淀深度处理方法:吸附、膜过滤等常规方法:第一节室外给水工程概述最早应用的栅条网格絮凝池湖北洪湖新堤水厂中国市政中南设计研究院研究,1982年投产。最大的辐射沉淀池兰州西固水厂

第一节室外给水工程概述一级泵站:把水源的水抽上来,送到净化构筑物。设计流量按最高日平均时用水来考虑。二级泵站:把净化后的水从清水池中抽吸上来送入输配水管网。设计流量按最高日最大时用水来考虑。中途加压泵站:远距离或向较高地势输水时,所需要压力较大,压力不能一次性由二级泵房提供,要中间加压。四、泵站返回第二节室外排水工程概述任务:收集各种污水并及时输送到适当地点。设置处理厂进行必要的处理。包括排水管网系统和城镇和工业企业污水处理厂。第二节室外排水工程概述第二节室外排水工程概述排水按其污染物质的种类和程度分为:

生产废水生产污水生活污水生活废水雨水第二节室外排水工程概述排水体制1、合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和在同一个管渠内排放的系统。2、分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排放,一般是雨污分流。第二节室外排水工程概述第二节室外排水工程概述排水体制的选择依据:

根据城镇及工矿企业的规划、环境保护的要求、污水利用情况、原有的排水设施、水质、水量等条件,从全局出发,在满足环境保护的条件下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新建的城镇排水系统应该采用分流制。第二节室外排水工程概述排水管网的布置正交截流式平行式分区式放射式

第二节室外排水工程概述布置原则:污水尽可能以最短的距离并以重力流的方式排泄到污水处理厂。管道尽可能平行地面的自然坡度埋设,以减少管道埋深。尽量避免穿越河道、铁路及其他地下构筑物。第二节室外排水工程概述污水处理工艺

实质:采用各种手段和技术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分离出来,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使得污水得到净化。第二节室外排水工程概述1)物理法:

筛滤、沉淀、气浮、过滤一级处理2)化学法:中和混凝、电解、氧化还原及离子交换3)生物法

好氧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物接触氧化法厌氧生物处理污泥和高浓度有机废水第二节室外排水工程概述城市污水典型的处理工艺分为两部分:

一级处理:污水――隔栅――沉砂池――初沉池二级处理:曝气池――二沉池――出水污泥――消化池――脱水干燥返回第三节城镇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概要规划目的:

保证所规划的城镇有良好的供水、排水条件。水是人类生命之源,水源不足,无法提供足够和水量和合格的水质,排水不畅,城市环境污染都会严重阻碍城市经济的发展。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节城镇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概要给水工程规划内容:(1)确定用水量的定额(2)估算城市总用水量(3)确定给水水源(4)确定供水方案(5)选定水厂位置及净水工艺(6)确定管网布置形式(7)确定水源卫生防护的技术措施

第三节城镇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概要(1)确定用水量的定额:城市(镇)生活用水定额:城市的大小,居民住房的卫生器具及水设备的完善程度、器具类型和器具负荷人数,居民生活习惯和经济水平,气件条件,供水方式,用水计量收费办法及售水水价,给水设备维护管理,供水资源满足程度。工业用水定额:由工业性质决定。第三节城镇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概要(1)确定用水量的定额:城市(镇)生活用水定额区域划分第一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第二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第三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福建第四区:广西、广东、海南第五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第六区:新疆、西藏、青海

返回第三节城镇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概要(2)估算城市总用水量生活用水量:一般按规划居住人口数乘以所选定用水定额确定;工业用水:一般根据所属工业类别(不同产品工业企业用水量有很大差别)单位万元产值耗水量确定。消防用水:根据设置的城市室外消火栓数量确定。返回第三节城镇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概要(3)确定给水水源水源选择综合考虑3个原则:A水量充足B水质良好C便于防护返回第三节城镇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概要

(4)确定水源卫生防护的技术措施:地面水:

取水点周围半径100m的水域内,严禁停靠船只、游泳、捕捞和从事可能污染水源的任何活动,应设有明显的范围标志和严禁事项的告示牌。

第三节城镇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概要(4)确定水源卫生防护的技术措施:地面水:

河流取水点上游1000m至下游100m的水域内: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不得堆放废渣;

不得设立有害化学物品的仓库、堆饯、装卸垃圾、粪便和有毒物品的码头;

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及施用持久性或剧毒的农药;

不得从事放牧等有可能污染该段水域水质的活动。

第三节城镇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概要(4)确定水源卫生防护的技术措施:地面水:以河流为给水水源的集中式给水,水源保护区为:取水点上游1000m以外的一定范围河段。严格控制上游污染物排放量。排放污水应符合现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和《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有关要求,以保证取水点的水质符合饮水水源水质要求。单独设立的泵站、沉淀池和清水池的外围10m的区域内,其卫生要求与水厂生产区相同。第三节城镇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概要对于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防护范围,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取水构筑物的形式和附近地区的卫生状况进行确定。其防护措施与地面水水厂生产区要求相同。

第三节城镇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概要对于地下水:在单井或井群的影响半径范围内:

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和施用持久性或剧毒的农药;

不得修建厕所、渗水坑、堆放废渣或铺设污水渠道;

不得从事破坏深层土层的活动。如取水层在水井影响半径内不露出地面或取水层与地面水没有互相补充关系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较小的防护范围。第三节城镇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概要对于地下水:

水井的影响半径:指水泵抽水时,地下水位下降区域的半径。抽水时,影响半径范围内的地下水从四周向井中流动,其流速一般较大,自净作用较差。根据实验,一般泥沙土壤内在土壤浸透水份的情况下,地面或土坑积水中的大肠菌群可垂直渗入土壤内l一2m,并向水流方向扩散25m左右,因此如井水水位离地面大于23m,则防护范围以水井周围30m即可。第三节城镇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概要对于地下水:在水厂生产区范围内,应按地面水水厂生产区的要求执行。分散式给水水源的防护地带,以地面水为水源时,参考上述集中式给水对地面水的要求;以地下水为水源时,水井周围30m范围内,不得有渗水厕所、渗水坑、粪缸、垃圾堆及工业废渣堆等污染源,并建立卫生检查制度。返回二、排水系统规划概要设计原则符合环境保护要求排水工程规划要求应在城镇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并符合城镇建设的整体方面要求与邻近区域内的污水和污泥的处理和处置协调处理好污染源治理与集中处理的关系考虑污水再回用的方案综合考虑给水和防洪问题从实际出发,在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的排水工程措施,满足使用要求应全面规划,按近期设计,考虑远期发展有扩建的可能必须按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制定的现行有关标准、规范或规定、规划与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