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西运城大禹中学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山西运城大禹中学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山西运城大禹中学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年山西运城大禹中学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年山西运城大禹中学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七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下列营养物质都能给人体提供能量的是()A.水分、无机盐、淀粉 B.糖类、脂肪、蛋白质C.水分、蛋白质、脂肪 D.维生素、纤维素、无机盐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A.谈虎色变B.看梅分泌唾液C.鹦鹉学舌D.草履虫逃离放有盐的水滴中3.某病人因肠胃疾病而需要全静脉注射补给营养,则所配制的营养液应含有()A.淀粉、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B.葡萄糖、脂肪酸、甘油、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C.葡萄糖、脂肪酸、甘油、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D.淀粉、脂肪酸、甘油、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4.图是耳的基本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直接传到大脑形成听觉B.听觉感受器位于[②]耳蜗中C.若突然暴露在极强的噪音下,鼓膜可能会破裂D.鼻咽部感染,病菌可通过③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5.图为显微镜下观察的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视野,根据血液流动方向和分支情况,标号①、②、③分别是()A.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B.动脉、毛细血管、静脉C.静脉、动脉、毛细血管 D.静脉、毛细血管、动脉6.胎儿不进行的生理活动是()A.气体交换 B.排泄废物 C.消化食物 D.血液循环7.小李患有肺炎需静脉点滴青霉素,药物先后经过哪些循环过程才能到达患部?A.体循环—肺循环B.肺循环—体循环C.体循环—肺循环—体循环D.肺循环—体循环—肺循环8.下图中,A、B分别表示脂肪滴在消化道不同部位的状态。在消化道的________位置,脂肪滴呈B状态A.口腔 B.食道 C.胃 D.小肠9.某人在吃肉时,牙缝里卡了一点瘦肉丝,经过了两天仍然没有被消化,这是因为()A.瘦肉不易被消化B.口腔里没有消化酶C.唾液里不含消化酶D.唾液里不含蛋白酶10.下列各组疾病中,是由同一种激素紊乱引起的是A.肢端肥大症和巨人症B.甲亢和糖尿病C.侏儒症和呆小症D.糖尿病和坏血病11.下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a与b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B.气体c代表二氧化碳,气体d代表氧C.与血管乙相比,血管甲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氧D.血管乙中的血液进入心脏时最先进入右心房12.损伤下列哪种结构,呼吸将会停止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13.生物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生物学知识运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饭后立即剧烈运动,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B.发芽的马铃薯去芽后可食用C.遇到有人溺水时,先保持呼吸道畅通,再实施人工呼吸D.小刚上肢受伤,血液呈暗红色并缓慢而连续地流出,可指压伤口远心端止血14.通过下列哪个环节,使动脉血变为静脉血A.肺通气 B.肺的换气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组织换气15.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反射弧 B.胞体 C.突起 D.神经元16.平时见到的手臂上一条条的“青筋”,这是()A.毛细血管 B.动脉 C.静脉 D.神经17.天花病毒对人体来说是()①抗原;②抗体;③传染源;④病原体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18.维生素和无机盐在人体中需要量虽然很少,却起着“人体运作的润滑剂”和“健康的基石”的作用。下面所列物质与缺乏症,不相符的是()A.A B.B C.C D.D19.下列反射活动中不是人类特有的是A.望梅止渴B.看一篇感人的文章,小明流下了眼泪C.谈虎色变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20.男、女性生殖系统中,既能产生生殖细胞,又能分泌性激素的器官分别是()A.睾丸和卵巢 B.附睾和子宫C.附睾和阴道 D.前列腺和卵巢21.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由于()A.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肾小管的分泌作用 D.膀胱的暂时储存作用22.逃生演练中,某同学作出的部分反应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X表示感受器B.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C.若传出神经②损伤,则肌肉无法收缩D.听到警报声音快速奔跑属于复杂反射23.我国民间有许多传统的食物,如“腊八粥”、“鱼肉粥“‘荤素饺”等。从营养学的角度看,这些食品的共同特点是()A.烹饪精良 B.营养成分单一C.色香味美 D.营养成分较全面24.有人因溺水停止呼吸时,下列有关急救措施应遵循的顺序是:①使溺水者仰卧平躺②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③清除口鼻内污物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25.女性生殖系统中产生生殖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的结构是A.卵巢B.输卵管C.子宫D.脐带26.下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人体摄入的蛋白质分解成后,才能通过小肠的a过程进入血液运往全身。如果一边吞咽食物一边说笑,会导致食物误入气管,这是因为吞咽时来不及盖住喉口。(2)血管②中的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后,②血液中的减少。(3)某人患肺炎后,医生在其上肢静脉注射消炎药,药物到达肺部至少要经过图中A腔次。27.为了分析中学生近视原因,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对近千人的八年级开展了调查。表1调查项目性别正常近视男生100100女生11090表2近视原因性别玩手机看电视玩电脑近距离看书男生608293女生4513284(1)该研究小组釆用的是_____法(填“抽样调查”或“普查”)。(2)由表1可知,在女生中,近视率为_____%。(3)从表2看出,中学生近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和_____,其实是长时间近距离看屏幕,导致_____曲度过大,物象落到视网膜_____(填“前方”、“后方”或“上”)28.小明研究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时,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他把上述四支试管放在盛有37℃温水的烧杯内保温10分钟,取出后,向每支试管滴入两滴碘液。乙试管中的液体没有变蓝色这是因为乙试管中的淀粉糊被唾液中的唾液________分解为____________;比较乙和丙两支试管,可知唾液中物质的催化作用受_________影响。29.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近年来,中国许多地方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PM2.5大大超标,其中以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最为严重。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的传统习俗,但烟花爆竹燃放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烟雾和污染物,既严重污染环境,又严重危害人体健康。2019年春节前夕,玉林市人民政府印发了《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玉林市禁止烟花爆竹燃放管理规定的通知》,我市教育系统多管齐下开展了一系列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主题教育活动,为全市人民营造安全、干净、安静、文明的城市环境而努力。广大师生争当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宣传者、动员者、践行者和监督者,以“通过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通过一个个家庭,影响全社会”为主要宣传途径,全面提高群众的“禁燃”意识,携手共建美丽玉林。(1)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气体,这些有毒有害气体是无形的“杀手”。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刺激性和腐蚀性极强的酸性氧化物,与水结合形成的_____,对动植物的危害极大。(2)燃放鞭炮地区的声音高达135分贝,远远超过人的听觉范围和耐受限度,这种声音属于____。它也属于环境污染范畴,它对听觉影响极大。(3)PM2.5等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因为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细颗粒物进入人体到肺泡后,直接影响肺与________的气体交换,造成机体缺氧。(4)PM2.5可以由硫和氮的氧化物转化而成。而硫和氮等气体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不包括____A.化石燃料燃烧B.焚烧垃圾C.汽车尾气D.生活污水(5)雾霾天气,呼吸系统疾病增多,在生活中如遇到雾霾天气,如何应对?请举一例。___30.雨是指煤、石油和天然气燃烧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与水分结合而形成的pH值小于5.6的降水。酸雨给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都带来严重的影响和破坏,所以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某学生想探究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A组为清水培育小麦种子萌发,B组为模拟酸雨培育小麦种子萌发。根据实验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包括__________;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__________;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2)该实验中实验组是________。(填“A”或“B”)(3)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4)A、B两组实验均用了等量多粒小麦种子来进行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5)B组小麦种子发芽率低可能是受________的影响。(6)为进一步说明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有影响,该同学重复了多次实验。(7)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资料分析:2019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馨香的文字滋养着我们的心灵,陪伴着我们成长。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阅读过程是这样完成的(见下图):(1)文字反射来的光线进入眼球内,在____上形成物像,最终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形成视觉。(2)一般形成视觉后,再经由大脑的理解,当我们____(填“吸气”或“呼气”)时,气流就能引起声带的振动使我们有感情地读出文字。(3)声波引起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____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再沿相关神经传递到听觉中枢,形成听觉。(4)文学作品中的情节常常让我们感悟良多,受益匪浅,这属于____反射,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大脑皮层的____中枢的参与。

参考答案1、B【解析】试题分析: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它们各具有一定的作用。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也能提供少量的能量;脂肪是备用能源,一般存储在皮下备用。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其中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人体的废物和营养物质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运输。考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2、D【解析】试题分析:反射是指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活动。谈虎色变是人类通过大脑皮层形成的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看梅分泌唾液,是知道梅子的滋味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的作用下形成的条件反射;鹦鹉学舌是通过神经系统形成的条件反射;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体内没有神经系统,所以草履虫逃避食盐的刺激不属于反射,为应激性。考点: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3、C【解析】

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淀粉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淀粉类、脂肪、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要经过消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淀粉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蛋白质最终被消化成氨基酸,脂肪最终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人体吸收;水、无机盐、维生素是小分子物质,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和利用。某病人因肠胃疾病而需要全静脉注射补给营养,则所配制的营养液应该是消化的最终产物。【详解】A.此选项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不能被吸收,要经过消化。不符合题意;B.葡萄糖、脂肪酸和甘油已经是消化的最终产物,维生素和无机盐是小分子无机物,都能被人体直接利用,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不能被直接吸收。不符合题意;C.葡萄糖、脂肪酸、甘油和氨基酸已经是消化的最终产物,维生素和无机盐是小分子的无机物。符合题意;D.淀粉经过消化才能被利用。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了解人体的六大类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情况,明确有机物的最终产物。4、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注意产生听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详解】A.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产生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感觉细胞,再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产生听觉,错误;B.听觉感受器位于[②]耳蜗中,正确;C.若突然暴露在极强的噪音下,鼓膜可能会破裂,正确;D.鼻咽部感染,病菌可通过③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正确。故A符合题意。【点睛】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5、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①血管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③是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②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故而是毛细血管,故标号①、②、③分别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点睛: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6、C【解析】胎儿在母体子宫内通过胎盘与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胎盘呈扁圆形,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与脐带内的血管相通,绒毛与绒毛之间则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胎儿与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进行物质交换。胎盘中有子体与母体各自独立的两个循环系统,绒毛可视作半透膜,当母体的血液在绒毛间隙以及子血在绒毛内流动的同时,即能进行物质交换。

因此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的发育过程中就已进行血液循环、排泄废物、气体交换等生理活动,不进行消化食物和消化等生理活动。7、A【解析】

(1)体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为含氧少的静脉血。经过体循环,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2)肺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就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详解】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对照血液循环图可知,静脉注射药物,药物进入血液经上腔静脉→右心房(体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患处(肺循环),因此,药物在人体内经过的路径是体循环→肺循环。故选A。【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血液循环图来分析解答。8、D【解析】试题分析: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所分泌的消化液胆汁经胆管流入小肠.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不能对食物进行化学性消化,只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加大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图示中脂肪由A状态的大颗粒,变成了B状态的小颗粒,是小肠内胆汁的作用,所以在小肠内脂肪成B状态.考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9、D【解析】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食物消化是在消化道内完成的。【详解】瘦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在胃内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在小肠内被最终消化成氨基酸;所以瘦肉被消化的场所依次是胃和小肠。而口腔的唾液里只含有消化淀粉的唾液淀粉酶,不含消化蛋白质的蛋白酶,因此牙缝里卡的瘦肉丝,经过了两天仍然没有被消化,D正确。【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食物的消化过程。10、A【解析】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详解】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异常症状如图所示:A、肢端肥大症是成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巨人症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故A符合题意;B、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甲亢产生是成年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多造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侏儒症是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呆小症是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故C不符合题意;D、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坏血病是由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与激素的分泌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人体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调节。理解掌握人体激素的功能和分泌异常症状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1、B【解析】

a、b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A错误.c表示二氧化碳、d表示氧气。血管甲是肺动脉,血管乙是肺静脉,与血管乙相比,血管甲的血液是含有二氧化碳多的静脉血,B正确,C错误.血管乙表示肺静脉,血液进入心脏时最先进入左心房,D错误.12、C【解析】试题分析: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A不符合题意;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B不符合题意;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中有许多能够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和心血管运动中枢等。如果脑干受到损伤,将直接影响呼吸和心脏的活动甚至危及生命,C符合题意;脊髓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低级中枢,D不符合题意。考点:脊髓和脑的结构及其功能。13、B【解析】

(1)饭后立即剧烈运动,会使肌肉内的血流量增大,流经消化器官的血液减少,导致胃、肠蠕动减弱,消化腺的分泌功能降低,分泌的消化液减少,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2)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3)病人在生命遇到意外事故如溺水、触电时,会出现突然停止呼吸的现象,若不及时进行抢救大脑和心脏供氧不足会造成死亡,所以要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来进行急救。(4)体动脉是将心脏的血液流向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压力大,血流速度快,因而外伤出血时成喷射状或一股股的流出;而体静脉是将全身各处的血流回心脏的血管,压力小,血流较缓。【详解】饭后立即剧烈运动,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A正确;

发芽的马铃薯内有剧毒物质龙葵素,去芽后,龙葵素仍存在,不能食用。B错误;

遇到有人溺水时,先保持呼吸道畅通,再实施人工呼吸,C正确;

小刚上肢受伤,血液呈暗红色并缓慢而连续地流出,可以判断是静脉出血,应指压伤口远心端止血,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多个知识点,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14、D【解析】

本题考查血液循环的途径,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等知识。【详解】A.肺的通气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没有血液的变化;B.肺的换气,就是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同的通气,血液没有发生变化;C.气体在血液中运输时血液不发生变化;D.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组织里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终上所述:A、C、B选项错误,只有D选项正确。【点睛】血液循环的途径,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等知识。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情况。是基础题。15、D【解析】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详解】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兴奋。

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16、C【解析】负责把心脏的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为动脉,管内压力大;负责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为静脉,管内压力较小;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为毛细血管。故血管可以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类。动脉一般埋藏在身体较深的部位,不易从体表中看到,静脉有的埋藏较深,有的埋藏较浅,在体表容易看到,呈“青色”,俗称“青筋”,输液以及抽取血液时都是在静脉内进行。17、D【解析】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由于病原体的分布比较广和散播能力比较强,所以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容易流行也很难治愈。天花病毒属于病原体。抗原是指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抗原的基本能力是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免疫原性又称为抗原性,是指能够刺激机体形成特异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反应原性是指能与由它刺激所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所以,天花病毒是抗原。故D符合题意。18、B【解析】

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图:维生素种类主要功能缺乏症维生素A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皮肤粗糙、夜盲症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神经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脚气病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佝偻病、骨质疏松无机盐对人体也很重要,如果缺乏,也会引起相应的病症,如缺铁会造成缺铁性贫血,缺乏含钙的无机盐,儿童会造成佝偻病等。【详解】A、缺乏维生素A会患夜盲症,故A正确;B、缺乏维生素B1会患脚气病和神经炎,故B错误;C、缺乏含钙的无机盐,儿童会造成佝偻病,骨成人患骨质疏松症。故C正确;D、缺铁会造成缺铁性贫血,故D正确。【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不同无机盐和维生素的作用、缺乏症等;这部分内容是中考的热点,注意比较记忆。19、D【解析】望梅止渴、看一篇感人的文章,小明流下了眼泪、谈虎色变,都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形成的人类特有的反射,ABC不符合题意;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具体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射,人和动物共有,D符合题意。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的特点是有语言中枢参与的反射。20、A【解析】试题分析: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卵巢的功能是产生卵细胞以及分泌雌性激素,所以卵巢又属于内分泌器官;子宫是女性的生殖器官,它是胚胎发育的场所,也是定期形成月经的地方;阴道是婴儿分娩的通道;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睾丸的功能是产生精子以及雄性激素,所以睾丸又属于内分泌器官.附睾紧贴睾丸的上端和后缘,分泌附睾液,有助于精子的成熟,具有贮存和输送精液的作用.前列腺能分泌前列腺液,是精液的成分.可见A符合题意.故选A考点:人体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人体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1、D【解析】

(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3)膀胱暂时储存尿液。【详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物质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尿液。由于血液循环不停的流动,因此尿的形成是连续不断的。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的排出是间歇的。因此形成尿液的过程是连续的,而尿液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膀胱能暂时储存尿液。

故选:D。【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尿液的形成过程以及膀胱的作用。22、C【解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详解】A、根据图中箭头可见:X是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A正确;B、据图可见: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即X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①→肌肉、X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②→内分泌腺,B正确;C、若传出神经①受到损伤,则肌肉无法收缩,若传出神经②受到损伤,则不能分泌激素,C错误;D、据图可见: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属于复杂反射,D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23、D【解析】

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据此解答。【详解】我们要注意均衡膳食、合理营养,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健康食谱,要合理营养、均衡膳食,食物应多样化,荤素搭配要合理,营养全面合理。我们所吃的“腊八粥”、““鱼肉粥”、”荤素饺子”等中国传统美食,能为人体提供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较为全面,有利于身体健康。可见D符合题意。【点睛】掌握人体需要的主要的营养物质,结合题意,灵活答题。24、C【解析】

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我们要首先拨打120急救电话,并采取科学的自救办法,人工呼吸以及胸外心脏挤压是常用的两种急救措施。【详解】当你遇到某人因溺水导致呼吸和心跳停止时,一定要尽快②拨打“120”急救电话,在急救车到达前,根据病情和伤情,采取一些必要的救治措施,做人工呼吸时,①使病人仰卧,头向后仰,有利于气体进入;将病人的衣领解开,腰带放松有利于呼吸道畅通和胸部的扩张;如果③口腔内有泥土、血块等异物和污物,必须先清除干净,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然后再②进行口对口的吹气。所以遇到有人因溺水停止呼吸时,应采取的措施正确的顺序是①③②。故选C。【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人工呼吸以及胸外心脏挤压这两种常用的急救措施,即解决题目,最好又会在必要的时候能用于救助他人。25、A【解析】女性生殖系统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的作用是输送卵细胞,也是受精作用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是精子进入女性体内和婴儿出生的通道。因此,在女性生殖系统中,既能产生卵细胞又能分泌雌性激素的器官是卵巢,A正确。26、(1)氨基酸会厌软骨(2)重吸收尿素(3)两【解析】略27、抽样调查45玩手机玩电脑晶状体前方【解析】

(1)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造成近视。

(2)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详解】(1)抽样调查法是指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为了分析中学生近视原因,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从近千人的八年级开展了调查,只是抽取部分同学调查,可见:该研究小组采用的是抽样调查法。

(2)在200个调查的女生中,有90个是近视,可见在调查女生中近视率是:90÷200=45%。

(3)据调查,在100个近视男生中,因玩手机造成近视的是60个,可见比例是:60÷100=60%。在90个近视女生中,因玩手机造成近视的是45个,玩电脑的分别占29个和28个。因此从表2看出,中学生近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玩手机和玩电脑。其实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变凸的晶状体不能恢复,使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点睛】此题是借助图表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只要利用有关的数据进行对应分析即可。28、淀粉酶麦芽糖温度【解析】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的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中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详解】分析实验数据,甲试管里的清水对淀粉无作用,淀粉没有被分解,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丙试管加入的是煮沸的唾液,由于温度过高,淀粉酶失去活性,淀粉没有被分解,因此滴加碘液后仍然变蓝色;丁试管有稀盐酸,酸性高,淀粉酶失去活性,淀粉没有被分解,因此滴加碘液后仍然变蓝色;乙试管的淀粉被唾液中的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因此加入碘液不变蓝。由于丙试管加入的是煮沸的唾液,温度过高,淀粉酶失去活性,而乙试管中的唾液在盛37℃温水的烧杯内保温,淀粉被唾液中的淀粉酶分解,因此比较乙和丙可知,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影响。【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掌握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的因素才能灵活解答。29、酸雨噪声血液D戴口罩、关门窗、少出门等【解析】

(1)酸雨的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硫,酸雨成分比较复杂,它能使土壤酸化,对人体产生危害,腐蚀建筑物、金属、橡胶等.因此,酸雨被称为“现代空中死神”。人类活动造成的酸雨成分中,以硫酸为最多,一般约占60%一65%,硝酸次之,约30%,盐酸约5%,此外还有有机酸约2%左右。(2)中国提出环境噪声容许的范围是:夜间(22时至次日6时)噪声不得超过30分贝,白天(6时至22时)不得超过40分贝。(3)大气污染物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即天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引起公害的往往是人为污染物,它们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和大规模的工矿企业。【详解】(1)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气体,这些有毒有害气体是无形的“杀手”。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刺激性和腐蚀性极强的酸性氧化物,与水结合形成的酸雨,对动植物的危害极大。(2)燃放鞭炮地区的声音高达135分贝,远远超过人的听觉范围和耐受限度,这种声音属于噪声。它也属于环境污染范畴,它对听觉影响极大。(3)PM2.5等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因为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细颗粒物进入人体到肺泡后,直接影响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造成机体缺氧。(4)PM2.5可以由硫和氮的氧化物转化而成。而硫和氮等气体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燃烧、焚烧垃圾、汽车尾气等,生活污水中没有气体污染物。故选D。(5)雾霾天气,呼吸系统疾病增多,在生活中如遇到雾霾天气,我们可以戴口罩、关门窗、少出门等。【点睛】考查燃放烟花爆竹所产生的气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