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临城县2022-2023学年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北省临城县2022-2023学年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北省临城县2022-2023学年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北省临城县2022-2023学年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北省临城县2022-2023学年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七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1.下列关于人体“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的相关知识,某同学整理笔记有误的是()A.人体呼吸系统中完成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肺B.含细菌和灰尘的痰液产生于气管和支气管黏膜C.吃饭时不能大声谈笑是因为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遮住喉的入口,食物误入气管

D.呼吸道比口有许多特殊结构,所以对空气的处理是无限的2.下列有关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中医给病人“切脉”时,感受的是静脉的搏动B.病人右侧躯体偏瘫时,最可能是左侧躯体运动中枢受损C.在人臀部肌肉注射青霉素时,吸收药物的主要是肌肉细胞D.有些神经分布较浅,肉眼就可以分辨,如手臂上的“青筋”3.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或严重的贫血病时,应该分别输给()A.鲜血和红细胞 B.血浆和白细胞C.血浆和红细胞 D.鲜血和白细胞4.下列有关人体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液中的气体都是由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来运输B.肾小管重吸收作用消耗的氧气是通过扩散作用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C.经体循环,血液因营养物质减少,代谢废物增多,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D.人能够控制呼吸运动暂时停止,这说明人的呼吸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上5.以下有关血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血浆中含有蛋白质、氨基酸、葡萄糖、尿素、激素、无机盐、二氧化碳等物质B.血浆约占血液的55%,淡黄色、半透明C.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会比红细胞多一些D.紧急情况下,一个健康的O型血的成年人可以给A型血的人献血200-300ml6.下图是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b为肾小管毛细血管,则c内血液中尿素的含量比a少B.若b为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则c内营养物质比a多C.若b为肾小球,则c内流的是静脉血D.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则a内流的是静脉血7.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A.只要反射弧完整,就能产生反射活动B.抓起一个烫馒头迅速松手,这个过程大脑没有参与C.激动时血压升高、心跳加快主要是肾上腺素分泌增多的原因D.与神经调节相比,激素调节迅速而准确8.下表中的物质是从肾小囊中提取出来的是:()蛋白质(g/100ml)葡萄糖(g/100ml)无机盐(g/100ml)水(g/100ml)尿素(g/l00ml)A8.000.100.72900.03B0.030.100.72980.03C0.000.001.10961.80D8.000.001.10960.03A.A B.B C.C D.D9.小明同学对神经系统的知识做了如下总结,你不赞同的是()A.调节心跳、血压等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脑干B.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C.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脑发出的神经组成D.长的突起外表套上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10.关于排尿的意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调节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平衡 B.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C.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D.排出代谢终产物11.某人生长迟缓、身材矮小,经医院检查属于侏儒症患者。其病因是A.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B.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C.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秘不足 D.成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12.下列物质中,属于代谢废物的有()①水②蛋白质③无机盐④葡萄糖⑤尿酸⑥尿素⑦粪便A.②③④⑤ B.①③⑤⑥ C.①⑤⑥⑦ D.③⑤⑥⑦13.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人呼出气体中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其根本原因是A.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B.组织里的气体交换C.肺的通气 D.组织细胞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14.在植物细胞中存在,而动物细胞中没有的结构是()A.线粒体B.叶绿体C.细胞膜D.细胞核15.猫是一种纯粹的肉食性动物,从不吃蔬菜和水果;但它们从不会患坏血病。研究发现这是因为猫可以自己合成某种营养物质,这种营养物质是()A.碘 B.钙 C.维生素C D.维生素D16.结合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表示肺泡与血液间进行气体交换B.B处流出的是动脉血C.肺泡壁薄利于气体交换D.氧气从肺泡进入毛细血管只需经过一层细胞17.下列有关食品安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用清水浸泡、冲洗被农药污染的蔬菜和水果B.买肉时一定要看其是否检疫合格C.不吃发芽的马铃薯和毒蘑菇等有毒食品D.被农药污染的食物要充分煮熟再吃18.下列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不属于排泄的是()A.粪便的排出B.尿素经泌尿系统排出C.汗液的排出D.二氧化碳和少量水经呼吸系统排出19.下面是人体几种组织中血液内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情况,组织甲为75%,组织乙为85%,组织丙为60%,组织丁为40%,其中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是()A.组织甲 B.组织乙C.组织丙 D.组织丁20.如图为人体某处的血管结构和血流方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b为肺泡处毛细血管,则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B.若b为消化道壁毛细血管,则饭后1小时,c内流动脉血C.若b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则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D.若b为肾小管处毛细血管,则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21.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心脏各腔。请据图回答问题:(1)在①和②、③和④之间,存在着防止血液倒流的_____________。(2)与②____________相连的血管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3)人体内含氧浓度始终保持最低的血管是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4)B为__________________,其内流动着______________血。(5)某人患急性肾炎,静脉注射青霉素后,在心脏中最先发现药物的是图中标号_____________所示的结构。22.随着人们观念的更新和手术器械的提高,微波消融术作为一种辅助肿瘤治疗、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新型手术,已经被逐渐应用到越来越多的医学领域。微波消融术包含热消融、冷消融和化学消融等方法,其具体操作是利用微波消融针的高温、低温等特殊条件将结节(肿块)进行原位灭活,手术无需开刀,降低对患者的伤害,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微创治疗。在治疗肿瘤时,医生找到肿瘤所在的位置后,注入某种血液栓塞剂,阻断肝脏血液供应,使肿瘤缺乏营养而“饿死”;还可以采用零下135℃的低温疗法,将肿瘤“冻死”。(1)医生找到肿瘤所在的置后,注入某种血液栓塞剂,阻断肝脏血液供应,使肿瘤缺乏营养而“饿死”,说明细胞的生活需要______。(2)采用零下135℃的低温疗法,将肿瘤“冻死”,说明细胞需要生活在适宜的______下(填一种环境条件)。(3)由于某地区的土壤、饮水和食物中缺少碘,造成______激素分泌不足,从而导致甲状腺补偿性增生,又称“地方性甲状腺肿”。为预防疾病,我们可以常吃______(填一种食物名称)等含碘丰富的食物。(4)在充分了解甲状腺肿大患者病情的基础上,医生会建议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与传统的切除手术相比,利用微波消融术方法治疗肿瘤的优点是______。

参考答案1、D【解析】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详解】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人体呼吸系统中完成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肺,A正确;痰产生于气管和支气管的粘膜,B正确;吃饭时不能大声谈笑是因为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遮住喉的入口,食物误入气管,C正确;呼吸道内有纤毛和粘膜等结构,因此对空气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但对空气的处理是有限的,D错误;【点睛】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B【解析】中医给病人“切脉”时,感受的是动脉的搏动;臀部肌肉注射时,吸收药物的主要是是臀部的平滑肌肌细胞;有些血管分布较浅,肉眼就可以分辨,如手臂上的“青筋”。3、C【解析】试题分析: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皮肤受损,体液丢失严重,所以应该输入血浆;贫血指的是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严重贫血是因为缺乏红细胞,血液结合氧能力不足,因此应该输红细胞。考点:输血的原则。4、B【解析】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在含氧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与氧容易分离,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红细胞还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血液中的大部分二氧化碳是通过血浆运输的,A错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消耗的氧气是通过扩散作用,完成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B正确;经体循环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而不是因为营养物质减少,代谢废物增多,C错误;呼吸中枢位于脑干,而不是大脑皮层,D错误。尿液的形成。【名师点睛】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5、C【解析】分析: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O型是万能输血者,AB型是万能受血者。详解:血浆中含有蛋白质、氨基酸、葡萄糖、尿素、激素、无机盐、二氧化碳等物质,A正确;正常人的血液中血浆约占55%,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有运输作用,B正确;人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会比平时多,但不会比红细胞多,C错误;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AB型的人,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D正确。点睛:知道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及输血原则是解题的关键。6、C【解析】

毛细血管是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的成分不同。【详解】A、血液流经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的无机盐等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其他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从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若b为肾小管处毛细血管,则c为肾静脉内血液中尿素的含量比a出球小动脉中的少。A正确。B、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血液流经小肠的毛细血管时吸收营养物质,营养物质含量增多,若b为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则c肠静脉内的营养物质比a肠动脉多。B正确;C、球小动脉和入球小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若b为肾小球处毛细血管,则a为入球小动脉,c为出球小动脉内流的都是动脉血,C错误。D、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则a为肺动脉,内流的是静脉血,c为肺静脉,内流动脉血,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要求学生掌握肺泡、小肠和肾脏的功能。7、C【解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根据反射形成的过程可将其分为两类: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条件反射)。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详解】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不能进行,虽然反射弧完整,还需要受到刺激才能产生反射,故A错误。B.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是一种非条件反射,但是非条件反射要受大脑皮层的控制,手感觉馒头烫是将刺激传到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形成,所以抓起一个烫馒头迅速松手,这个过程需要大脑需参与,故B错误。C.当人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就会特别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并且促使皮肤因血管扩张而显得面红耳赤,故C正确。D.神经调节从中枢发出神经冲动快,作用更迅速,更准确,激素调节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持续的时间更长,故D错误。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反射弧的组成,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特点,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比较。8、B【解析】

尿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在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血浆、原尿和尿液在成分上具有明显的区别。【详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即原尿的成分是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即尿液的成分是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液体B中含有葡萄糖,基本上不含有蛋白质,因此应该是肾小囊中的液体-原尿。

故选:B【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悉血浆、原尿以及尿液的成分。9、C【解析】考点: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解答:A、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如呼吸中枢、吞咽中枢)在脑干,A正确;B、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B正确;C、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C错误;D、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D正确。故选C10、A【解析】

尿的成分包括多余的水分、无机盐以及尿素尿酸等物质,这些物质在人体积聚多了对人体会造成危害,因此必须排尿。排尿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还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详解】健康人每天摄取的水量和排出的水量必须维持在相对的平衡。所以我们每天应该喝适量的开水,这样不但有利于体内的废物随着尿液及时的排出体外,而且还可以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故A符合题意。【点睛】关于排尿的意义,多以选择题或是填空题的形式考查,难度较小。11、A【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生长激素的作用以及分泌异常的症状,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详解】A、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得侏儒症,故符合题意。B、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得巨人症,故不符合题意。C、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得呆小症,故不符合题意。D、成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影响生长发育,故不符合题意。【点睛】激素在分泌异常时的症状是考查的重点,可通过列表比较掌握。12、B【解析】

代谢废物指的是经过人体内环境代谢过的物质,只有进入过内环境才算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而粪便等由大肠排出的废物并没有进入内环境,所以也就不算是代谢废物,只能算消化废物,排便的过程也只能叫做排遗,而非排泄。【详解】代谢废物指的是经过人体内环境代谢过的物质,只有进入过内环境才算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而粪便等由大肠排出的废物并没有进入内环境,所以也就不算是代谢废物,只能算消化废物,排便的过程也只能叫做排遗,而非排泄。排泄是指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无机盐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出汗、呼吸、排尿等是排泄的途径。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它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不属于排泄。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排泄的概念、途径和意义。13、D【解析】

此题考查了人体呼吸时气体成分的变化,解答此题要从人体呼吸最终目的去分析呼出气体和吸入气体成分的变化。【详解】人体呼吸时,从外界吸入空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二氧化碳增多了,氧减少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吸入的氧要提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此过程可以用表达式表示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这个过程是在细胞中的线粒体内完成的。所以这个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经过一系列的途径被运输到肺,由人体呼出,导致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被消耗,D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呼出气体中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14、B【解析】试题分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除外),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细胞核、叶绿体等,而动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所以动植物体的细胞结构为:细胞质、细胞膜和细胞核,植物细胞壁动物细胞多的是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此题需熟记动植物细胞的结构。15、C【解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图: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详解】食物能为人体提供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碘、钙和维生素D可以从食物中获取,维生素C在蔬果中含量丰富,但是猫是一种纯粹的肉食性动物,从不吃蔬菜和水果;但它们从不会患坏血病。研究发现这是因为猫可以自己合成某种营养物质,这种营养物质是维生素C。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食物中营养物质及作用,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各种维生素的缺乏症。16、D【解析】

人体的呼吸包括四个过程: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细胞内的气体交换,图中显示的是肺泡和毛细血管中的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详解】图示表示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时,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因此属于肺泡与血液间进行气体交换过程,A正确;当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时,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则A为肺动脉中流静脉血,C为肺静脉中流动脉血,B正确;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进行气体交换,C正确;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层层上皮细胞构成,肺泡中的氧气进入毛细血管,只需经过两层细胞,D错误。【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解掌握呼吸的过程以及肺的结构和功能。17、D【解析】

食品安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问题,二是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人为的改变其性质而生产的安全问题。【详解】生的蔬菜或水果的表面可能残留着农药,应用清水浸泡、冲洗后再食用,A正确;现在很多肉是注水的,或是肉里面有病菌的,这些肉都对人体有害,都不允许出卖。因此买肉时应检查看肉是否符合检疫标准,B正确;发芽的马铃薯和毒蘑菇里面都含有对身体造成危害的毒素,食后会造成食物中毒,因此不能吃,C正确;被农药污染的食品里面已经存在了毒素,煮熟也不能食用,否则会对身体造成危害,D错误。【点睛】食品安全是关乎人们健康与否的大事,多以选择题或是材料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18、A【解析】试题分析:排泄是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如水、无机盐和尿素,排泄的途径有三条:皮肤排出汗液;泌尿系统排出尿液;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水,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考点:排泄的概念、途径和意义。19、D【解析】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越少,说明新陈代谢越旺盛,氧气分解有机物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含量增多,血红蛋白就会与氧分离。20、D【解析】

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就是血液循环。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图中由血流方向可以判断a为动脉,b为毛细血管,c为静脉。【详解】若b表示肺,则a是肺动脉,流静脉血,c是肺静脉,经过肺泡和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后的血液,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由毛细血管汇集成的肺静脉,肺静脉流的是动脉血,A错误;若b为消化道壁毛细血管,由于消化器官要进行消化和吸收等生理活动需要消耗氧气,所以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B错误;若b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由于组织细胞要进行生理活动,消耗氧,所以a内应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C错误;若b表示肾小管,则a表示出球小动脉动脉,c表示肾静脉,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a内流是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D正确。【点睛】熟练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是解题的关键。21、房室瓣左心室主动脉A肺静脉动脉③【解析】

(1)观图可知:心脏中的①是左心房,②是左心室,③是右心房,④右心室。(2)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C、F)→组织里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D、E)→上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