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实施指南第1页/共313页2023/3/292JJF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10702005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20051009发布200601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第2页/共313页2023/3/293目录第一节基本情况介绍第二节计量检验第三节结果评定与报告第四节除去皮重的方法第五节以质量(重量)单位标注净含量商品的计量检验方法第3页/共313页2023/3/294
第六节以体积单位标注净含量商品的计量检验方法第七节以长度单位标注净含量商品的计量检验方法第八节以面积单位标注净含量商品的计量检验方法第九节以计数标注净含量商品的计量检验方法第十节贯彻《办法》与《规则》应该注意的问题第4页/共313页2023/3/295第一节基本情况介绍
一、《规则》修订的主要内容
一是调整了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计量要求和检验批的评定准则;二是增加了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的统计和控制准则;第5页/共313页2023/3/296三是提高了对定量包装商品计量检验的测量不确定度要求;四是增加了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标注的检查和评定内容;五是增加了以面积、计数标注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检验方法;六是增加了抽样单和检验原始记录格式,修改了检验报告格式。具体修订的情况见下表。第6页/共313页2023/3/297JJF1070-2005与JJF1070-2000对照表JJF1070-2005条款JJF1070-2000条款备注1范围1适用范围2引用文献2引用文献3术语和符号3术语、符号增加部分术语和符号4计量要求4.1总则4.2净含量标注要求新增加内容4.3实际净含量要求平均实际含量要求有变化5计量检验5.1总则第7页/共313页2023/3/2985.2测量不确定度5.4计量器具的选择提高了测量不确定度要求5.3统计与控制准则
新增加内容5.4检验实施4检验程序、5检验实施的准备抽样方案有变化5.5原始记录与数据处理6结果评定与报告7检验批的结果评定6.1结果评定评定要求有变化6.2检验报告检验报告格式有变化附录A随机抽样方法5.3样本的抽取附录B除皮方法5.5测定皮重的抽样抽样方法有变化第8页/共313页2023/3/299附录C以质量(重量)标注净含量商品的计量检验方法6.1以质量标注净含量商品的计量检验方法附录D体积标注净含量商品的计量检验方法6.2以体积标注净含量商品的计量检验方法附录E以长度标注净含量商品的计量检验方法6.3以长度标注净含量商品的计量检验方法附录F以面积标注净含量商品的计量检验方法新增加内容附录G以计数标注净含量商品的计量检验方法新增加内容第9页/共313页2023/3/2910附录H定量包装商品监督检验抽样单格式新增加内容附录I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检验原始记录格式附录A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报告附录B固、液两相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报告新增加内容附录J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检验报告格式检验报告格式有变化第10页/共313页2023/3/2911
二、《规则》的适用范围
1、
适用检验的范围在本规则的第一章“范围”中明确规定了本规则适用检验的范围。适用范围涉及计量监督检验、仲裁检验、委托检验以及生产者或销售者的自行检验。对于这些不同类型的检验,适用的情况也是各不相同的。第11页/共313页2023/3/2912
本规则的主要适用范围是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实施的计量监督检验。包括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委托的定量包装商品的仲裁检验。在签定委托检验合同时,可参考本规则的有关要求。本规则不适用于预防性检验,但是可作为生产者或销售者在制定验收检验方案时参考。定量包装商品的生产者或销售者制定的验收检验方案应该严于本规则规定的要求。第12页/共313页2023/3/29132、适用商品的范围在本规则第一章“范围”中还明确规定了适用定量包装商品的范围,范围涉及生产领域的定量包装产品和流通领域的定量包装商品。
(1)
在生产领域接受检验的定量包装商品应是生产者自检合格的产品,包括从生产线上得到的已经自检合格的产品或者是从生产者仓库得到的已经自检合格的产品。第13页/共313页2023/3/2914(2)
在流通领域接受检验的定量包装商品是销售者销售的商品,包括从国外(境外)进口的定量包装商品或国内生产的定量包装商品。第14页/共313页2023/3/2915
三、计量要求
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计量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标注的计量要求,二是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计量要求,定量包装商品必须同时符合这两个方面的要求,才是合格的定量包装商品。第15页/共313页2023/3/2916
二、净含量要求
(一)、单件商品净含量的计量要求在《规则》4.2.1“单件商品净含量的计量要求”中明确规定:单件定量包装商品的实际含量应当准确反映其标注净含量。标注净含量与实际含量之差不得大于表3规定的允许短缺量。第16页/共313页2023/3/2917(二)、检验批净含量的要求在《规则》4.2.2“批量商品净含量的计量要求”中明确规定:
“批量定量包装商品的平均实际含量应当大于或者等于其标注净含量。”第17页/共313页2023/3/2918
在检验方案中,对每个档次,都已经给出了确定的修正因子。该数据是根据抽取样本量和检验方案的置信度(99.5%),在国际标准ISO2854检索获得的。
样本实际含量标准偏差为:s=该数据是根据实际检验的结果,对数据进行计算后获得的。第18页/共313页2023/3/2919
(三)、抽样方案的几个特点本规则规定的抽样方案与原来的规则相比较具有以下的几个特点:
1)置信度高、误判率小即降低了对企业的错判风险,又保证了对消费者的漏判风险,兼顾了企业和消费者的双方利益。本抽样方案选择了99.5%的高置信概率,同时对抽样采用了较大的样本量方案,如(100—500)件的检验批,样本为50件;大于3200件的检验批,样本为125件。本抽样方案对消费者的漏判风险也保证在10%以下。第19页/共313页2023/3/29202)适用面广,操作性强本抽样方案既适合在生产企业对大批量商品抽样检验,又能满足在流通领域对小批量商品抽样检验。该抽样方案是在R87号国际建议仅能满足100件以上检验批抽检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的实际,补充了100以下商品检验批的抽样方案。从而使得这个抽样方案,从1—3200)件乃至更大的批量均可以实现抽样检验。第20页/共313页2023/3/29213)充分保护消费者利益检验批中单件商品的标注净含量,不能有任何大于2倍允许短缺量的商品,即不允许检验批中含有T2类短缺性的商品。这一规定是在检验批中允许存在个别T1类短缺商品限制条件的基础上,对检验批商品含量的进一步限定。这一增加的限定可避免消费者因定量包装机的超大误差而带来的损失,达到进一步保护消费者利益的目的,同时,可以促进企业加强对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管理。保持定量包装机计量性能良好稳定,避免带病作业。第21页/共313页2023/3/29224)
合理保护生产者利益为了降低生产企业的风险,增加了允许对平均实际含量进行必要修正的措施。当初,在制定原规则时,我国参考了当时的国际法制计量组织第87号建议。原建议中就有关于允许对平均实际含量应该进行必要的修正的规定。由于当时我国定量包装商品生产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为了强化对企业的计量要求,就没有采用有关修正的规定。第22页/共313页2023/3/2923
现在,我国的定量包装商品生产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而且我国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采用国际法制计量组织的国际建议是我国制定相关法规时应遵循的原则。为此,本规则全面采用了国际建议中有关允许对平均实际含量进行必要的修正的规定。照此规定,会将因抽样检验而带来的风险降到最低限度,从而使抽样检验工作更趋科学和合理,从而更好地保护了生产者的正当利益。第23页/共313页2023/3/2924第二节计量检验
计量检验是根据抽样方案从整批定量包装商品中抽取有限数量的样品,检验实际含量,并判定该批是否合格的过程。要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计量检验必须按照规定的检验程序和检验方法实施检验。本节重点介绍计量检验的基本程序和基本要求。第24页/共313页2023/3/2925净含量的检验程序确定检验批抽样确定检验方法检验是否有T2的件数无有是否有多于T1的件数结束检验,判该检验批净含量不合格。有无平均偏差是否小于0是否数据修正后平均偏差是否小于0是否
结束检验,判该检验批净含量合格。第25页/共313页2023/3/2926
(一)、检验批的确定检验批的确定即批量的确定,检验批商品应是生产者自检合格的产品,或者是销售领域的商品,根据检验批的定义和商品生产、贮存地点的不同,批量的确定分为以下两种情况:第26页/共313页2023/3/29271、生产或包装现场抽样的检验批在生产或包装现场抽样,由于商品是刚刚包装待下生产线或刚下生产线的,当在某一点或从某一件开始计算批量时,这个批量是不断增加的量。为实施检验,必须将一个变化的批量,按一定的生产时间或一定的生产数量(相对检验而言),确定为一个不变的量,方可对这个确定的批量实施检验。第27页/共313页2023/3/2928
为此,一般规定1h包装的单位商品数为一个检验批。1h的时间规定可避免检验批量过大,同时也可避免检验批量过小。过小的批量不容易反映生产企业的正常包装水平。当然在1h内包装的商品量应是在相同或不变的生产条件下生产的商品,且应是通过生产线检测系统不被拒收的商品。抽样时还应注意防止任何有意改变正常生产条件的行为。第28页/共313页2023/3/29292、仓库和零售现场抽样的检验批在生产企业、进口商、批发商、零售商的仓库以及零售现场的抽样。对于这类堆放的商品,检验批规定为在企业抽样地点现场存在的同种商品的全体。即观察到的同种的商品均为一个检验批。至于同批入库但已经出售或转移存放地点的商品,不应再累加到已经确定的检验批中。如果仓库现场堆放的单位商品数量过大,大于几万件或十几万件,这时为了保证检验的准确性,应将所见的一个大批量适当分为几个批量,每个批量一般为1万件左右,然后对每个批量分别进行计量检验。第29页/共313页2023/3/2930
(二)、检索抽样方案在确定检验批后,应根据批量按《规则》表4计量检验抽样方案,进行检索,确定应抽取样本的数量及样本的评定指标。第30页/共313页2023/3/2931
(三)、样本的抽取样本的抽取是抽样检验的基础。抽样的核心就是随机抽样。随机抽样的最基本的要求是无倾向性地从批中抽取样本。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确保检验批中的每一个单位商品都应有相等的作为样本的机会。有倾向性抽取样本的表现为:习惯从同一部位取样;从容易取样处取样;专门从质量不好处取样;从特殊加工应付检验的产品中取样。抽样的具体方法将在下节中作具体介绍。第31页/共313页2023/3/2932
(四)、样本的检验对抽取样本的计量检验,包括净含量标注的检查和净含量量值的检验两部分。这两部分的检查或检验,都是净含量计量检验的不可缺少的内容。第32页/共313页2023/3/29331、净含量标注的检查净含量标注的检查,应根据《规则》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检查时法定计量单位主要以目测为主,字符高度检查应借助测量设备,如卡尺、钢直尺等来完成检验。检查主要包括净含量标注的三部分内容是否规范,是否清晰齐全,标注位置是否适当,计量单位是否正确,字符高度是否符合规定等内容。具体的方法见表1和表2。检查应做好记录。第33页/共313页2023/3/29342、净含量量值的检验净含量量值的检验是净含量计量检验的重点,其检验的结果是判定商品净含量是否合格的主要依据。因此,我们在检验时必须保证商品实际含量的准确性,保证检验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在规定的范围内,这是净含量计量检验结论正确与否的关键之所在。净含量计量检验应针对不同的定量包装商品采用不同的计量检验方法,这些方法将在下面的章节作具体的介绍。第34页/共313页2023/3/2935
(五)、原始记录和数据处理
1、原始记录检验的原始记录就是对检验过程中,所得到的有效数据和信息进行的记载,以备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出具检验报告之用。为了保证数据处理和检验报告的准确完整,每份检验的原始记录应包含足够的信息,应使用规范的原始记录格式,记录检验数据和信息。记录中列出的项目应准确填写。观测结果、数据和计算应在工作时予以记录。第35页/共313页2023/3/2936
记录应包括负责抽样人员、检验执行人员和结果核验人员的签名,并按规定的期限保存(检验原始记录格式见规则附录I)。记录发生错误时,只能划改,不能涂改。对记录的所有改动应有改动人员的签名或盖章。对电子存储的记录也应采取同等的措施,以免原始数据的丢失或更改。第36页/共313页2023/3/29372、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就是依据检验所得到的数据和规定的计算方法,计算与判定检验结果有关的数据,以便检验人员对照计量检验规则,对检验批做出评价。因此在进行数据处理时,要求必须准确无误。负责检验的核验人员应认真核验已处理的数据,保证所处理的数据真实有效。
《规则》对数据处理的基本要求,是应按照检验方法和单件实际含量及样本平均实际含量等有关规定的方法进行。具体检验时,可按《规则》规定的方法和有关数据处理的规定执行。第37页/共313页2023/3/2938
(六)、评定检验批应根据计量检验和数据处理的结果对照规则的评定准则,对检验批的净含量标注和净含量分别作出合格与否的结论。如果评定为不合格,则必须明确的指出不合格的项目。评定的具体方法和要求可见下面章节的内容。第38页/共313页2023/3/2939
(七)、检验报告计量检验工作完成后,承担定量包装商品计量检验的计量检定机构应准确、清晰、明确、客观地报告计量检验结果。检验报告的格式应符合规则规定的要求,检验报告的内容应包括样品抽样、计量检验、结果评定等全部信息。检验报告的具体要求可见下面章节的内容。(建议检验报告为三份,被抽企业、任务下达方或者委托方、自己留存)第39页/共313页2023/3/2940
二、计量检验的基本要求
为了保证检验的准确性,达到检验的目的,计量检验必须按规定的程序实施检验,并达到《规则》的规定要求。为实现此目标,计量检验时应保证满足以下要求。第40页/共313页2023/3/2941
(一)、检验数据应准确可靠计量检验数据的准确性是检验成功与否的关键,对此《规则》规定,对商品的实际含量实施检验,其计量检验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不应超过0.2T,其检验的置信水平为95%。为保证这个检验结果,我们在检验时应选择恰当的测量仪器(计量器具)和适当的检验方法。其中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和重复性等计量特性、包装材料的变化,以及由于温度的变化引起的商品密度波动等。第41页/共313页2023/3/2942
为了保证计量检验的准确性,必要时应对检验的结果进行测量不确定度分析,通过这种分析来评价检验的水平,评价所选的测量仪器(计量器具)和检验方法的正确性等。第42页/共313页2023/3/2943(二)、检验方法应适当合理净含量检验选择方法时,应根据检验批商品净含量标注和商品特性,选择附录中给出的适当方法,对抽取的样本进行计量检验。如,以质量标注净含量的,常用称重法检验;以体积标注净含量且较粘稠的液体商品,常用相对密度法检验等。第43页/共313页2023/3/2944
为保证检验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规则》给出了常见商品的净含量计量检验方法,供我们在对商品实施检验选用,其中包括,以质量(重量)单位标注净含量商品的计量检验方法见附录C;以体积单位标注净含量商品的计量检验方法见附录D;以长度单位标注净含量商品的计量检验方法见附录E;以面积单位标注净含量商品的计量检验方法见附录F;以计数标注净含量商品的计量检验方法见附录G(对上述检验方法的具体介绍可见以下有关章节的内容)。第44页/共313页2023/3/2945
对于附录给出的检验方法所不适用的商品计量检验时,可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国家计量行政部门规定的方法执行。第45页/共313页2023/3/2946
需要说明的是:(1)净含量计量检验时,应考虑由储存和运输等环境条件可能引起的商品净含量的合理变化。(2)因水分变化等因素引起净含量变化较大的商品,如面粉、肥皂、香皂等商品,对其实施的计量监督检查应当在生产企业进行。但生产企业有义务采取措施保证在规定条件下商品净含量的准确性。第46页/共313页2023/3/2947(三)、测量仪器应满足检验需要测量仪器主要指测量用计量器具,其选择的正确与否,是影响计量检验准确性的关键。检验选择测量仪器的总原则就是,应保证检验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不应超过0.2T(置信水平为95%)。(JJF1033-2001规定,无特殊说明,K=2)第47页/共313页2023/3/2948
我们在选择时为了保证这个总要求,主要应从以下各项进行考虑:(1)满足检验方法的需要不同的检验方法对检验用的测量设备各有不同,如,以体积标注净含量的商品,在以绝对体积法检验时,一般可选用专用的量筒;在以密度法或相对密度法检验时,一般常选用电子密度计、密度杯,并配以电子秤、天平等。在选择其他的检验方法时,也应注意所选测量设备同检验方法的配套性。第48页/共313页2023/3/2949
(2)根据被测对象的特性进行选取被检验商品的物理化学特性,包括商品的粘度、流动性、形状、膨胀性、挥发性等特征,均影响检验对检验方法和测量仪器的选取,如,流动性好不易挥发的液体商品,可选用绝对体积法或密度法检验,而黏度大流动性差的商品,就应选择密度法或相对密度法检验,不同的方法所选择的测量仪器也不同。第49页/共313页2023/3/2950
(3)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均应符合要求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分辨率以及测量范围等计量性能,是选择测量仪器的重点要求。标注净含量大小的不同,允许短缺量的不同,其检验对计量器具的有关计量性能要求也不同。第50页/共313页2023/3/2951
如,Qn=50kg的商品和Qn=500g的商品,因前者标注净含量大,后者标注净含量小,其允许短缺量分别为T=500g和T=15g,故此,在选择测量仪器时,按照检验的要求,其所选秤的测量范围、最大允许误差等性能均不同,前者秤的最大称量范围不得小于50kg,其使用中的最大允许误差不得大于100g(0.2T);后者秤的最大称量范围不得小于500g,其使用中的最大允许误差不得大于3g(0.2T)。第51页/共313页2023/3/2952
如果在检验时,还须有其他测量仪器的配合,这时在选择称量衡器时,对其测量误差及其他性能的要求,还应更高一些。其他商品的检验,对测量仪器的选择要求原则也是如此,只是对于具体商品检验应具体的分析。对于检验方法复杂,要求计量器具准确度等级高,且须多件计量器具配合,才能实现检验的,可通过进行检验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分析,来最终选定所要的检测设备。第52页/共313页2023/3/2953(四)、皮重的测量应准确对于采用间接的测量法检验商品时,往往要通过除去皮重的方法完成检验。如,以质量标注净含量的称重法,以体积标注净含量的密度法等,均需要检验商品的皮重,通过去皮完成净含量的检验。因此皮重的测量也是影响计量检验的准确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规则》中对于商品皮重的测量检验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只有在检验时严格按规定的要求除去商品的皮重,才能保证检验的准确性和检验的有效性。关于具体的除去商品皮重的方法见后面的介绍。第53页/共313页2023/3/2954
三、样本的抽取
抽取样本是计量检验的基础,是确保检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的前提。承担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的计量检定机构应该有具体的抽样计划和抽样程序。抽样计划应建立在适当的统计方法上,抽样程序应注意控制影响抽样客观性和随机性的因素,以确保计量检验结果的有效性。本节将重点介绍随机抽样方法,抽样程序的内容可见JJF1069-2003《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第54页/共313页2023/3/2955JJF1069-2003《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7.6抽样”和“7.7检定、校准和检测物品的处置”对抽样的程序与特殊情况的处理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比如“7.6.2当顾客对文件规定的抽样程序有偏离、增加或删节的要求时,应详细记录这些要求和相应的抽样资料,并记录包括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的所有文件中,同时告知相关人员。”
第55页/共313页2023/3/2956
计量检验在进行随机抽样时,根据不同的抽样地点和批量,可分为等距抽样、分层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等三种方法。
1、等距抽样等距抽样适用于在生产企业的生产线的终端抽取合格的产品或产品包装现场抽取合格的产品。第56页/共313页2023/3/2957
抽样方法是按一定单位商品数或一定的时间为间隔进行抽取,其间隔按检验批量和样本量确定,即:商品数量间隔=批量(N)/样本量(n),或时间间隔=生产批量所需的时间/样本量。批量N以1h的产量确定,对于一个正常生产的流水线,其每小时的产量数是确定的。致于样本的第一件抽取哪件商品,检验人员可以自定,也可以由被检单位人员确定。第一件确定后,后续的样本抽取就确定了。第57页/共313页2023/3/2958
例如:当某生产线1h生产2000件商品,确定样本量为80件,则抽样应该是每25件抽1件,在具体抽样时为每隔24件抽1件。
a、当第1件被首先抽取,则被抽的件号是:第1件、第26件、第51件、……直到第1976件,共80件;
b、当第2件被首先抽取,则第1件被放弃,那么被抽的件号是:第2件、第27件、第52件、……一直到第1977件,共80件。总之,抽取的首件确定后,随后的抽取件号确定了。第58页/共313页2023/3/2959
这是商品数量间隔的例子,时间间隔的例子同理。当相同商品有多个生产线时,应分别进行抽取,取得各自生产线的样本,以便分别进行检验。第59页/共313页2023/3/29602、分层抽样分层抽样适用于生产企业、进口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的仓库抽样。抽样方法是对于分为k层垛放的N个单位商品的检验批,以每层占有单位商品的数量,按比例将确定的样本量n分配到各层当中,每层有nt个样本单位;即nt=n/k应保证nt为大于1的整数,且每层中至少应有一个样本单位被抽取(即n≥k)。第60页/共313页2023/3/2961
然后在每层中独立地按给定的样本单位数nt进行随机抽取(一般为简单抽样)。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商品码垛堆放每层单位商品数不等的抽样,可按每层单位商品数的大小,以适当的比例确定每层应抽取的样本单位数量。第61页/共313页2023/3/29623、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也称简单抽样,适用于商品零售现场的抽样。抽样方法是从包含N个单位商品的检验批中,随机抽取n个样本作为检验样本,把检验批中的单位商品按自然数从“1”开始顺序编号(编号可以隐藏),然后用随机数骰子获得的随机数号码进行抽取。抽样时应使该检验批中每个单位商品被抽到样本中的可能性相等。第62页/共313页2023/3/2963
第63页/共313页2023/3/2964
具体的抽样方法可按照国家标准GB/T10111-1988《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GB/T15500-1995《利用电子随机数抽样器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或随机数表法等适当的方法进行抽取。抽样后应填写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检验抽样单。(抽样单格式见规则附录H)第64页/共313页2023/3/2965
抽样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抽样程序应注意控制影响抽样客观性和随机性的因素,以确保计量检验结果的有效性。其中最主要的是体现随机性,避免随意性和有意性。随意性是指:到了现场随便将样本一拿就走人,显示出对此项工作的不负责、不认真;有倾向性是指故意抽取企业净含量好的或者差的(好的往往是企业故意做出一批样品,专门用于抽样;差的就是抽样人员在生产线上故意拿看上去净含量少的)。第65页/共313页2023/3/2966第三节结果评定与报告
一、结果评定
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计量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标注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量值的要求。第66页/共313页2023/3/2967
在《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中,对不合格定量包装商品的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办法》第十七条中规定:未正确、清晰地标注净含量的,责令改正;未标注净含量的,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可处1000元以下罚款;第十八条规定:“生产、销售的定量包装商品,经检验违反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责令改正,可处检验批货值金额3倍以下,最高不超过30000元的罚款。”因此,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评定必须按照净含量标注和净含量量值两个方面分别进行。第67页/共313页2023/3/2968
(一)、净含量标注的评定
1、评定准则在《规则》6.1.1条款“标注评定准则”中规定:“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标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评定为标注不合格。
a)没有在商品包装的显著位置用正确、清晰的方法标注商品净含量的;
b)没有按规定要求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的;第68页/共313页2023/3/2969c)标注净含量字符的高度小于规定要求的;
d)同一预包装商品内含有多件同种定量包装商品的,如果没有标注单件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和总件数,并且没有标注定量包装商品的总净含量;
e)同一预包装商品内,含有多件不同种定量包装商品的,如果没有标注各不同种定量包装商品的单件净含量和件数,并且没有标注各种不同种定量包装商品的总净含量。”
第69页/共313页2023/3/29702、评定方法根据上述评定准则,对于单件定量包装商品必须同时满足a)、b)和c)三项要求,如果其中有一个要求不满足,则评定该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标注为不合格;对于同一预包装商品内含有多件同种定量包装商品,必须同时满足a)、b)、c)和d)四项要求,如果其中有一项要求不满足,则评定该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标注为不合格;对于同一预包装商品内含有多件不同种定量包装商品,必须同时满足a)、b)、c)和e)四项要求,如果其中有一项要求不满足,则评定该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标注为不合格。第70页/共313页2023/3/2971
(二)、净含量的评定准则
1、评定依据在《规则》6.2.1条款“评定依据”中指出:
“如果定量包装商品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或强制性行业标准中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允许短缺量有规定的,按其规定做出评定;如没有规定,则按以下评定准则执行。”
第71页/共313页2023/3/29722、评定准则如果定量包装商品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或强制性行业标准中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允许短缺量有规定的,按其规定做出评定;如没有规定,则按以下评定准则执行。规则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检验的评定准则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第72页/共313页2023/3/2973
“检验批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评定为不合格批次:
a)样本平均实际含量小于标注净含量减去样本平均实际含量修正值λs;
b)单件定量包装商品实际含量的短缺量大于1倍,小于或者等于2倍允许短缺量的件数超过表4第四栏规定的数量;
c)有一件或一件以上的定量包装商品实际含量的短缺量大于规定的允许短缺量的2倍。”
第73页/共313页2023/3/29743、评定方法根据上述评定准则,判断检验批的净含量合格与否的条件有三项,其中一项是关于检验批的净含量平均实际含量的,另外二项是关于单件定量包装商品的实际含量的。如果检验批的实际净含量出现上述三个情况之一的,则判断该检验批的净含量为不合格。第74页/共313页2023/3/2975
二、检验报告
(一)、报告的重要作用检验报告是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委托检验的顾客提供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最终产品,是计量检定机构定量包装商品计量检验工作质量的具体体现。计量检验报告是计量行政执法的依据,检验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行政执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关系到定量包装商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计量检定机构自身的形象和信誉。第75页/共313页2023/3/2976
(二)、报告的基本要求对报告的基本要求有两条:一是,机构对每份计量检验报告都应按照计量检验规则的要求进行准确、清晰和客观地报告;二是,计量检验报告的格式应符合计量检验规则规定的要求,计量检验报告的信息应该全面,报告所提供的全部信息应有可靠的原始记录予以证明,并且应保存报告的备份。第76页/共313页2023/3/2977
为确保满足上述基本要求,计量检定机构必须从检验报告的准确性、检验报告的格式、报告的内容、报告的保存和报告的修改等方面加强对检验报告的管理。第77页/共313页2023/3/2978
(三)、报告的主要内容计量检验报告应包括抽样情况、检验条件、检验依据、检验结果、总体结论、报告说明等六个方面,每个方面的信息应该完整、准确。
1、抽样情况有关抽样的情况,应提供商品名称、标注净含量、标注生产企业、批号或生产日期、抽样地点、抽样方法、批量、样本量、抽样人/送样人、抽样时间等信息。第78页/共313页2023/3/29792、检验条件有关检验条件的信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关检验用主要测量设备的信息;二是有关检验时的环境条件的信息。有关检验用主要测量设备的信息应包括测量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不确定度、量程、最小分度值、设备编号和检定有效期等。这里所说的主要设备是指对计量检验的结果有影响的所有设备。有关检验时环境条件的信息包括环境条件的项目(例如环境温度、湿度等)、规范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计量检验时实际的环境条件、以及必要的备注或者说明。第79页/共313页2023/3/29803、检验依据有关检验依据的信息应包括依据文件及编号、检验方法、允许短缺量、平均实际含量修正因子等。如果国家或者行业的强制性标准对被检验的定量包装商品有相应的净含量要求的,依据的文件就是相应的国家或者行业的强制性标准;如果没有上述标准的,依据文件就是JJF1070-2005《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第80页/共313页2023/3/2981
检验方法按照国家或行业的强制性标准的规定,或者按照JJF1070-2005《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的规定进行确定。允许短缺量、平均实际含量修正因子等则在标准或者规则规定的抽样方案中检索确定。第81页/共313页2023/3/29824、检验结果检验结果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净含量标注的检查结果;二是净含量的检验结果。有关净含量标注的检查结果应包括检查项目、检查结果、检查结论和必要的说明等信息。检查的项目中包括标注正确、清晰;计量单位、字符高度等内容,如果是多件包装商品,还应提供多件包装标注的检查信息。第82页/共313页2023/3/2983
有关净含量检验结果应包括有关平均实际含量、标准偏差(s)、修正值s)、修正后的平均实际含量、大于1倍,小于或者等于2倍允许短缺量的件数以及大于2倍允许短缺量的件数等项目检验结果的信息,以及这些项目的检验结论。需要注意的是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必须以结论检验的原始记录为依据,并确保报告数据与原始记录数据的一致性。
第83页/共313页2023/3/29845、总体结论总体结论应根据检验结果,按下列情况给出:
a)如检验批的标注和净含量均合格的,总体结论为:该检验批的净含量标注和净含量均合格;
b)如检验批的标注合格、净含量不合格,总体结论为:该检验批的净含量标注合格,净含量不合格;第84页/共313页2023/3/2985c)如检验批的标注不合格、净含量合格,总体结论为:该检验批的净含量合格,净含量标注不合格;
d)如检验批的标注和净含量均不合格的,总体结论为:该检验批的净含量标注和净含量均不合格。检验报告应由检验执行人员、报告审核人员和报告批准人员签名,并保留检验报告的副本。检验报告统一使用纸张(检验报告的格式见附录J)。第85页/共313页2023/3/29866、报告说明当计量检定机构在报告中需要提供说明时,机构必须表明其说明是根据有关的文件作出的。说明可以包括以下内容(但不限于):-关于结果符合(或不符合)要求的说明意见;-如何使用结果的建议;-用于改进的指南。第86页/共313页2023/3/2987
(四)、报告的管理
1、报告的签发报告必须由负责主检的人员编制,经审核人员审核,由计量检定机构负责人批准,并且主检人员、审核人员和批准人员在报告上签字后生效。
2、报告的修改修改已经发出的报告,必须出具一份完整的新报告,应对新的报告重新编号,并声明该报告代替“计量检验报告XXXX号”,原报告作废。第87页/共313页2023/3/29883、报告的控制机构应制定检验报告以及证书专用章的管理程序,并指定专人负责保管,以确保报告和专用印章得到有效控制。第88页/共313页2023/3/2989第四节除去皮重的方法
一、除去皮重的基本原则
(一)、基本原则对于商品计量检验,需要除去皮重时,应保证皮重测量的准确性,同时应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商品打开包装的浪费。也就是说,应以最少的商品皮重测量,得到准确的皮重测量结果。这就是除去皮重方法的基本原则。第89页/共313页2023/3/2990
(二)、主要方法按照这个原则,《规则》给出了两种除去皮重的方法即方法一和方法二。方法1主要适用于检验批的数量在100件以上的商品计量检验时除去皮重;方法2主要适用于检验批的数量在100件以下的商品净计量检验时除去皮重。我们在检验时应根据实际的情况加以选择使用。根据除去皮重的方法最后得到的皮重值,可能是平均皮重,也可能是样本中的单件皮重。这主要决定于检验批样本皮重的均匀性,皮重均匀的商品一般为平均皮重,否则为样品的单件皮重。第90页/共313页2023/3/2991
在测量皮重选择包装皮时,可以用已经在商品上使用的包装皮,也可以用未在商品上使用过的包装皮。如果用已经在商品上使用的包装皮,应该将包装皮上的残留物除净擦干。除净擦干时应以包装皮上肉眼看不见残留物为准。第91页/共313页2023/3/2992
(三)、准确度要求皮重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也应保证商品的计量检验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不超过0.2T。因此,对于皮重的测量,尤其是不均匀的商品皮重和较轻的皮重,一般应使用比检测商品质量(重量)准确度等级较高的计量器具进行测量。
注意:皮重的均匀性应该在开始检验前作一判断,比如压制与成形的皮一般讲是比较均匀的,其他的比如玻璃瓶是吹制的,均匀性就是比较差的。这一点一定要引起大家的注意。第92页/共313页2023/3/2993第93页/共313页2023/3/2994第94页/共313页2023/3/2995
二、除去皮重方法一(批量100件以上的)
使用本方法除去皮重的步骤如下:(一)、确定除去皮重的方案对检验批样本的检验,可根据检验方法的需要,按下表的规定除去皮重。第95页/共313页2023/3/2996除去皮重的方案1
皮重平均值()和皮重标准差(sp)除去皮重的方法≤Q×10%以为皮重,测定净含量qi其中
np
≥10
>Q×10%且sp≤0.25T
以为皮重,测定净含量qi其中np
≥25
>Q×10%且sp>0.25T以样品各自的皮重,测定净含量qi其中np=n第96页/共313页2023/3/2997
(二)、皮重平均值()和皮重标准偏差(sp)的确定方法(1)抽取测定皮重样品及测定皮重在检验的样本中,至少随机抽取10件样品;然后将皮与商品内容物分离,然后逐个称出皮的重量。如果是在商品包装现场进行抽样,可直接随机抽取不少于10件待包装的皮,然后逐个称出皮的重量。第97页/共313页2023/3/2998
(2)计算皮重平均值和皮重标准偏差根据测得的单件皮重,计算皮重平均值和皮重标准偏差。=第98页/共313页2023/3/2999式中:pi
是单件皮重;
是平均皮重;
sp是皮重标准偏差;np是皮重的抽样数。第99页/共313页2023/3/29100
上述即为本方法的皮重测量步骤,商品检验时,可将按上述步骤测得的平均皮重或样品的单件皮重值,应用于商品的检验即可。第100页/共313页2023/3/29101
三、除去皮重方法二(批量为(1~99)件)
使用本方法除去皮重的步骤如下:(一)、确定除去皮重的方案对检验批样本的检验,可根据检验方法的需要,按下表的规定除去皮重。第101页/共313页2023/3/29102
除去皮重的方案2比值Rc/Rt测定皮重抽样数ntn=10n=13≤0.210130.21~1.0010131.01~2.008102.01~3.00563.01~4.00344.01~5.00235.01~6.0023≥6.0122第102页/共313页2023/3/29103
(二)、使用上表的步骤和要求
1、样品量大于或者等于10件时的步骤和要求
a)在样本中随机抽取2件,测定其净含量重量之差(Rc)和其皮重之差(Rt)。
b)以Rc/Rt的比值和样本量n为索引,从上表查出测定皮重抽样数nt,该抽样数包括步骤a)中已抽取的2件样本单位。第103页/共313页2023/3/291042、样本量小于10件时的步骤和要求当样本量n<10件时,其皮重抽样数nt可按以下的方式确定:
a)样本量为1~2件时,按样本量抽取。
b)样本量为3~9件时,可参照上表中样本量n=10的抽样方案进行抽样,当n≤nt时,抽样数为样本量n(算出的皮比样本量还要大)。
建议:这种情况下就用单件皮重,不再用平均皮重。第104页/共313页2023/3/291053、皮重的测量要求
a)当nt=N时,应以样本单位的各自皮重,测定实际净含量。
b)当nt<N时,以nt个样本单位皮重的算术平均值,测定实际净含量。上述即为本方法的皮重测量步骤,商品检验时,可将按上述步骤测得的平均皮重或样品的单件皮重值,应用于商品的检验即可。第105页/共313页2023/3/29106
在什么情况下,皮重的抽样数会比较大:
(1)皮重不均匀的情况下,皮重的抽样数比较大;(2)皮比较均匀,而净含量更均匀时则皮重的抽样数比较大。第106页/共313页2023/3/29107第五节以质量(重量)单位标注净含量商品的计量检验方法
一、概述
(一)、基本概念以质量标注净含量的定量包装商品是指在定量包装商品上标注其物品的净含量的计量单位是质量单位,也就是使用的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克(g)或千克(kg)来标注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第107页/共313页2023/3/29108
在质量计量单位中有一些是非法定计量单位,例如市斤、磅(磅为英美重量单位,1磅=0.4536公斤),未经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批准,不得采用非法定计量单位标注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以质量标注净含量的商品通常是以称量的方式进行计量的,特殊情况下也可用其它方法(如容积、体积)进行计量。第108页/共313页2023/3/29109
(二)、商品分类以质量标注净含量的定量包装商品按商品生产加工和贮存的方式,可分为一般商品、冷冻商品(包括干冷商品和水冷商品)、固液两相商品等几大类。一般商品的品种多、数量大,占以质量标注净含量商品的绝大多数,其典型的代表商品是奶粉、糖果、饼干。第109页/共313页2023/3/29110
冷冻商品是指在低于0℃以下生产贮存的凝固商品。冷冻商品按是否加水可分为干冻商品和水冻商品两种。“干冻”即商品不加水直接冷冻;“水冻”是商品为便于存放或保鲜,经加水后进行冷冻贮存,包括镀冰衣的商品。固、液两相商品多见于罐头等食用商品,其内容物包括固体和液体两种均可食用的物品。第110页/共313页2023/3/29111下面我们将分别给出这几类商品净含量的计量检验方法。
(三)、检验原理以质量标注净含量的定量包装商品其净含量计量检验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称量的方式得到定量包装商品的总重和皮重,然后利用减法原理计算出总重减去皮重后的差值,该差值就是商品的实际含量,即:实际含量=总重-皮重第111页/共313页2023/3/29112
确定质量(重量)准确量值的计量仪器是衡器。衡器的定义是“利用作用于物体上的重力来确定该物体质量的计量仪器”。衡器是利用了地球上物体的质量与重量在数值上近乎相等的原理进行称量,同样本章检验方法中均以重量值代替质量值进行计算。(重量W=mg/g标,因为g≈g标,故商品的重量W≈商品的质量m)。由于电子衡器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对物体质量进行称量的主要计量仪器,所以本章检验方法中使用的主要计量器具均为电子衡器。第112页/共313页2023/3/29113
二、电子衡器的选择
(一)、原则要求进行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检验所用的设备,应包括主要计量器具和辅助设备。检验以质量标注净含量的定量包装商品所用的主要计量器具是秤或者天平,通常也就是电子秤或者电子天平。如何正确选择电子秤或者电子天平是计量检验工作的关键。第113页/共313页2023/3/29114
选择电子秤或者电子天平的原则要求有三条:
a)电子秤(或电子天平)应经检定合格,并且在有效期内;
b)电子秤(或电子天平)的准确度等级、检定分度值、示值误差等均应符合本规范的要求,最大允许误差应小于或等于被检商品允许短缺量的五分之一;
c)电子秤(或电子天平)的有效秤量范围应满足检验净含量的要求。第114页/共313页2023/3/29115电子称选择的推荐表测量范围g选择电子称分度值g0-500.01-0.550-100≤0.5100-2000.5-1200-300≤1300-5001-2500-1000≤21000-150002-2015000-5000020-50第115页/共313页2023/3/29116
表中推荐计量检验用的电子秤,是基于电子秤的绝对准确度(分度值)小于被检商品允许短缺量的五分之一这一原则。随着标注净含量的增大,选择的计量器具分度值也可以相应增大,反之亦然。选择称量皮重的电子秤,其分度值应按称量商品总重所选电子秤的分度值的1/5进行选取。第116页/共313页2023/3/29117
一个商品量实验室要计量检验50kg下的所有以质量标注净含量的定量包装商品,全面有效地覆盖规定范围内的净含量,选择的电子秤既要经济合理,又要确保检验的准确可靠。
1、一台最大秤量(Max)为1kg,分度值d为0.01g的电子天平;2、一台最大秤量(Max)为10kg,分度值d为2g为电子秤;3、一台最大秤量(Max)为60kg,分度值d为10g为电子秤(这是一个基本的配置,当然如果需要,还要配备更多的电子秤或电子天平)。第117页/共313页2023/3/29118
举例:如果袋装茶叶的净含量是3g,皮重是0.7g,如果我们选择用检定分度值为0.1g,最大称量为100g的电子天平来称量皮重和净含量,能不能满足要求呢?第118页/共313页2023/3/29119
所以,实验室在配备电子秤时,还必须考虑皮重的称量对电子秤准确度的要求、电子秤的最大秤量要覆盖称量商品毛重(净含量+皮重)以及电子秤的分度值应称量皮重等因素。要减少误判应严格按照规定的原则选择电子秤。选择较高准确度的电子秤进行检验误判可能性降低,检验风险小。当然如果电子秤准确度过高也是不必要的,同时会增加检验的难度。根据检验条件以电子秤最大误差为允许短缺量的1/5~1/10为佳。第119页/共313页2023/3/29120
三、一般商品的净含量计量检验通用方法
(一)、适用范围
“一般商品”是相对于同样也是以质量标注净含量的冷冻商品和固液两相商品而言的。该类商品的物理形态多数为固态,也有的商品物理形态为半流体。这类商品的品种多、数量大,占以质量标注净含量商品的绝大多数,其典型的代表商品是奶粉、糖果、饼干。因此,本检验方法是对定量包装商品计量检验中最为常见的方法。第120页/共313页2023/3/29121
(二)、允许短缺量的计算按照《规则》表1中的要求计算出被检商品允许短缺量,并再按照《规则》3.1.18的要求计算出TI类短缺量的大小和T2类短缺量的大小,查表2得出允许出现T1短缺的样品件数。第121页/共313页2023/3/29122
(三)、检验前的准备在完成检验批的确定、样本的抽取、检验用设备的选择等各项检验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进入具体的检验步骤,检验前还要将检验用的秤或者天平置于坚固的平台上,并调整至水平位置。如果是电子秤或者是电子天平,还应通电预热。第122页/共313页2023/3/29123
无论是电子秤还是机械秤,无论是一般的商用秤还是高精度的天平,秤体的倾斜都可能导致衡器产生过大的误差。所以检验前一定要把衡器放在坚固的平台上并调整到水平位置。秤体水平位置是指水平泡处于水平指示器的圆圈的中心位置。电子秤或者电子天平应通电预热。以前电子设备大多是电子管等器件构成,通常预热时间需要20~30分钟。现在的电子衡器都是集成电路预热时间仅需要几分钟,通常就是衡器指示装置开机显示自检程序。第123页/共313页2023/3/29124
(四)、测定皮重通常皮重的测定应对抽样的每一件商品逐个进行测量,若测定的皮重件数小于抽样的样本量,无法做到每件商品的总重与其皮重的一一对应,此时就应计算商品皮重的算术平均值,以此皮重的平均值作为每件商品的皮重,计算商品的实际含量。第124页/共313页2023/3/29125
测量皮重时应将包装物品上的残留物除净,水分擦干。一般可通过振动、擦拭、冲击、风干等方式进行,不能采用烤炉或烤箱烘干的方式,以免损坏或减轻皮重。除净、擦干的程度应以肉眼视觉看不见残留和水滴为止。在生产企业检验或有条件的时候,皮重的测定可直接抽取多件同规格、同型号、同生产批次的待包装的包装物(皮)进行称量,得到皮重的平均值,而不必再打开被检样品的包装进行称量。第125页/共313页2023/3/29126
(五)、皮重一致性较好商品的检验步骤
1、首先在秤或天平上逐个称量每个样品的实际总重(GWi),并记录称量结果。
2、按照附录B皮重确定的原则要求和上述的方法得到商品平均皮重(ATW)。
3、计算商品的标称总重(CGW)
计算的商品总重(CGW)=标注净含量(Qn)+平均皮重()4、计算每件商品的实际含量(q)
商品的实际含量(qi)=实际总重(GWi)–平均皮重()第126页/共313页2023/3/291275、计算商品净含量的偏差(D)称量的商品总重(GWi)与商品标称总重(CGW)的差值,就是净含量的偏差单件商品净含量的偏差(D)=称量的实际总重(GWi)-计算标称总重(CGW)或[单件商品净含量的偏差(D)=实际含量(qi)-标注净含量(Qn)]
注:偏差D为正值时说明该件商品没有短缺;偏差D为负值时说明该件商品存在短缺,偏差D数值的大小为商品的短缺量的大小。第127页/共313页2023/3/291286、计算商品平均实际含量商品平均实际含量按下式计算:平均实际含量:当样本的平均实际含量小于标注净含量时,应计算平均实际含量的修正值λs,样本平均实际含量应当大于或等于标注净含量减去样本平均实际含量修正值λs即≥(Q—λs)第128页/共313页2023/3/29129X=1/49〔(102.0-99.98)2+(100.0-99.98)2+……(100.0-99.98)2〕=3.5344S==1.88修正值=1.88×0.379=0.71
以教材80页的例子来具体讲解一下公式的应用:第129页/共313页2023/3/29130
(六)、其他一般商品的检验步骤
1、测定总重(GW)在秤或天平上按顺序逐个称量每个样品的实际总重(GWi),并记录称量结果。
2、测定皮重(P)在秤或天平上按顺序称量每个已打开包装样品的皮重(Pi),记录皮重称量结果,且与总重称量结果一一对应。由于通常皮重的重量比总重小的多,所以称量皮重时应注意秤或者天平的准确度是否适合。第130页/共313页2023/3/29131
注意由于此方法需要打开每个样品的包装,在皮重差别不大时可以用平均皮重()代替样本单位的皮重(Pi)。
3、计算每件商品的实际含量(q)
商品的实际含量(qi)=实际总重(GWi)-皮重(Pi)或[商品的实际含量(qi)=实际总重(GWi)-平均皮重()]第131页/共313页2023/3/291324、计算商品净含量的偏差(D)单件商品实际含量的偏差(D)=实际含量(qi)-标注净含量(Qn)注:偏差D为正值时说明该件商品没有短缺,偏差D为负值时说明该件商品存在短缺,偏差D数值的大小为商品的短缺量的大小。
5、计算商品平均实际含量商品平均实际含量应按下式计算:实际含量平均值q=Σqi/n
商品的平均偏差△q=1/nΣ(qi-Qn):第132页/共313页2023/3/29133
(七)、检测结果
1)单件商品净含量的判定
a)将获得的每个单件商品净含量的偏差(D)与计算出允许短缺量(T)进行比较,若单件商品净含量的偏差(D)出现负值则属于短缺性包装。第133页/共313页2023/3/29134b)若短缺性包装中净含量偏差的绝对值大于允许短缺量(T)属于T1类短缺。若T1类短缺的件数没有超出表2允许出现的T1类短缺的件数,并且没有出现其他任一商品净含量偏差的绝对值大于T2类短缺的现象,则此检验批的单件商品净含量判定为合格。否则单件商品净含量判定为不合格。要说明的是,在各检验步骤的操作过程中,均应对每个步骤的检验按照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原始记录格式的要求进行记录,尤其应正确记录测得的有关数据,以备检验数据处理或检验报告时使用。原始记录应妥善保存。第134页/共313页2023/3/291352)批量商品平均实际含量的判定
a)若计算出的批量商品的平均实际含量大于或等于商品标注的净含量,商品实际含量平均值的判定为合格。
b)若计算出批量商品的平均实际含量小于商品标注的净含量,应按4.3.2的要求进行修正。若商品平均实际含量大于或等于商品标注净含量减去修正值λ×s,那么商品实际含量平均值的仍判定为合格。否则商品平均实际含量判定为不合格。第135页/共313页2023/3/291363)净含量的总判定若单件商品净含量判定为合格,且批量商品的平均实际含量的判定为合格,则此检验批的商品净含量综合判定为合格。若单件商品净含量和批量商品的平均实际含量中有一项判定为不合格,则此检查批的商品净含量综合判定为不合格。第136页/共313页2023/3/29137
(八)、检验报告及检验结论
1)检验记录应使用《规则》附录I给出的检验报告格式作为检验记录的格式,按照原始记录表中列出的项目正确填写,检验数据的填写应与检验程序和步骤的实施同步进行,并做出检测结论。第137页/共313页2023/3/291382)检验结论按照《规则》第6章的规定给出检验结论。
3)检验报告检验报告应使用《规则》附录J给出的格式,并应与检验记录的项目和数据一致,检验报告应该打印,并保留备份。第138页/共313页2023/3/29139
(九)、检验过程的注意事项
1)影响检验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按照本方法的检验原理和所用的计量器具及检验步骤,可对影响检验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就是测量商品总重和皮重的电子秤或天平的准确度,还有测量方法例如皮重是否除净、擦干,皮重抽样量大小等因素。第139页/共313页2023/3/291402)检验实施的关键点影响检验净含量测量不确定度的关键点就是在实施检验过程中,对检验起主要的、决定作用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可以是计量器具的准确度,可以是检验方法的步骤操作,也可以是检验环境等因素。这些关键点一旦没有达到实施检验应有的条件和要求,整个检验就可能严重失准,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置信程度就会降低,甚至造成整个检验的失败。第140页/共313页2023/3/29141
每种检验方法实施检验的关键点都因商品、检验原理、检测计量器具和检验方法的差异而不同。因此,对于每个具体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都要根据商品的特点、所用的检验方法和检验步骤找出检验的关键点,并严格把握,使检验准确性有可靠的保证。第141页/共313页2023/3/29142
本检验方法,通过对检验过程的误差分析,不难看出其关键点为:
(1)称量总重和皮重的计量器具(秤或天平)的准确度应满足要求。
(2)皮重称量时包装物(皮)的残留物应当除净,并擦干。
特别注意:此类商品禁止直接称量净含量(如下图)!第142页/共313页2023/3/29143计量人员正在对定量包装商品进行检测第143页/共313页2023/3/29144
(十)、湿度敏感型商品的净含量计量检验
1、本方法适用于面粉、香皂等的湿度敏感型商品。
2、检验用的主要设备是秤或者天平,要求同一般商品;另外需要温湿度试验箱,它符合检验要求即可。第144页/共313页2023/3/29145
恒温恒湿箱第145页/共313页2023/3/291463、检验条件是将商品的样品放置在温湿度箱中,使温湿度箱达到该商品标准所规定的检验温度和湿度,注意不要使箱内产生水汽凝结,保持检验温度和湿度2h。
4、在规定的检测温度和湿度的条件下实施检验,其检验步骤与一般商品的检验步骤相同。检测记录与检测报告同一般商品。第146页/共313页2023/3/29147
湿度敏感型商品的计量检验要把握以下三点:
1、《检验规则》5.1.2中规定的面粉、肥皂、香皂的计量检查原则上不再在流通领域抽查,其他的商品如粮食、种子等等可以在流通领域抽查;2、抽查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市西南师大附中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 幼儿园食堂餐饮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考核试题(附答案)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客房服务员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园林绿化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互联网广告精准投放算法在智能零售行业的应用效果评估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海南-海南工程测量员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海南-海南医技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版年会场地出租合同
- 2024版房产抵押的借款合同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北-河北放射技术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4月自考00840第二外语(日语)试题
- 2024年北京客运资格从业证考试内容
- 社区护理学课程说课
- 搅拌类设备单机试车原始记录
- 甘肃省公务员录用审批表
- 成都市第三十八中学校初一新生分班(摸底)语文考试模拟试卷(10套试卷带答案解析)
- 护理品管圈QCC成果汇报之降低中心静脉导管堵管率
- 目标计划行动-PPT
- 信息系统运维方案
- 2023年杭州市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考核
- 劳动关系协调员真题模拟汇编(共1142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