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设施试验方法_第1页
交通安全设施试验方法_第2页
交通安全设施试验方法_第3页
交通安全设施试验方法_第4页
交通安全设施试验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隔离栅的结构尺寸标准规范:GB/T26941.1-2011《隔离栅第1部分:通则》GB/T26941.3-2011《隔离栅第3部分:焊接网》环境要求:温度:23℃±5℃,相对湿度:50%±10%仪器设备:游标卡尺0-300mm0.02mm、钢卷尺0-5000mm1mm、量尺0.5mm样品尺寸:试验方法:结构尺寸的试验方法序号项目试验方法1钢丝直径用分辨率不低于0.02mm的游标卡尺在网面的上、中、下三个部位的横丝和纵丝上进行量取,每根钢丝量取两个相互垂直方向的钢丝直径,分别计算横丝钢丝直径和纵丝钢丝直径的平均值2网面长度用分辨率不低于1mm的钢卷尺在网面的左、中、右三个部位各量取一个网面的长度,计算平均值3网面宽度用分辨率不低于1mm的钢卷尺在网面的上、中、下三个部位各量取一个网面的宽度,计算平均值4网孔纵向长度用分辨率不低于0.5mm的量尺在网面的上、中、下三各部位各量取一个网孔的纵向长度,计算平均值5网孔横向长度用分辨率不低于0.5mm的量尺在网面的左、中、右三各部位各量取一个网孔的横向长度,计算平均值注:此表为单一网面结构尺寸的试验方法精度要求:钢丝直径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钢丝直径1.60<Φ≤3.003.00<Φ≤6.00允许偏差±0.04±0.05网孔尺寸的允许偏差为网孔尺寸的±4%。卷网横丝波高不小于2mm。片网网面长度、宽度允许偏差为±5%;卷网网面长度、宽度允许偏差为网面长度、宽度的±1%。隔离栅焊点抗拉力标准规范:GB/T26941.1-2011《隔离栅第1部分:通则》GB/T26941.3-2011《隔离栅第3部分:焊接网》环境要求:温度:23℃±5℃,相对湿度:50%±10%仪器设备:焊点抗拉力试验机样品尺寸:试验方法:焊点抗拉力的拉伸卡具,在网上任取3个焊点,进行拉伸,拉伸试验机拉伸速度为5mm/min,拉断时的拉力值计算平均值。焊点抗拉力钢丝直径/mm2.52.72.953.03.54.05.0焊点抗拉力/N520600720750101013202060隔离栅的镀锌层附着性能标准规范:GB/T26941.1-2011《隔离栅第1部分:通则》环境要求:温度:23℃±5℃,相对湿度:50%±10%仪器设备:锤击装置样品尺寸:用直径与网片钢丝直径相同的钢丝,与网片在同一工艺条件下镀锌(锌铝合金),同时镀3根,每根试样长度不小于表的规定,试验前可对试样进行矫直,当用手不能矫直时,可将试样置于木材、塑料或铜的垫板上,以木锤或橡胶锤轻轻打直,矫直后试样表面不应有损伤。试验方法:使用镀锌层附着性能测定仪进行锤击试验,镀锌层附着性能测定仪应稳固在木制台上,试验面应保持与锤底座同样高度并与其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试件应放置水平,锤头面向台架中心,锤柄与底座平面垂直后自由落下,以4mm的间隔平行打击五点,检查锌(锌铝合金)层表面状态。打击点应离端部10mm以外,同一点不得打击两次。试验结果的判定锤击试验后,镀锌(锌铝合金)层不剥离,不凸起。隔离栅涂塑层附着性能标准规范:GB/T26941.1-2011《隔离栅第1部分:通则》环境要求:温度:23℃±5℃,相对湿度:50%±10%仪器设备:钢直尺0-500mm1mm、刀片样品尺寸:试验方法:热塑性粉末涂层采用剥离试验。用锋利的刀片在涂塑层上划出两条平行的长度为5cm的切口,切入深度应达到涂层附着基底的表面,板状或柱状试样两条切口间距为3mm,丝状试样的两条切口位于沿丝的轴向的180︒对称面。在切口的一端垂直于原切口作一竖直切口,用尖锐的器具将竖直切口挑起少许,用手指捏紧端头尽量将涂层扯起。以扯起涂层状态将涂层附着性能区分为0~4级,如下:1)0级:不能扯起或扯起点断裂;2)1级:小于1cm长的涂层能被扯起;3)2级:非常仔细的情况下可将涂层扯起1cm~2cm;4)3级:有一定程度附着,但比较容易可将涂层扯起1cm~2cm;5)4级:切开后可轻易完全剥离。热固性粉末涂层采用划格试验当涂层厚度小于0.125mm时,按GB/T9286-1998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切割间距为2mm。当涂层厚度不小于0.125mm时,在试样上划两条长40mm的线,两条线相交于中部成一30︒~40︒的锐角。所划线要直且划透涂塑层。如未穿透涂塑层,则换一处重新进行,不应在原划痕上继续刻划。试验后,观察刻痕缘涂层脱落情况。隔离栅防腐层抗弯曲性能标准规范:GB/T18226-2015《公路交通工程钢构件防腐技术条件》环境要求:温度:23℃±5℃,相对湿度:50%±10%仪器设备:芯棒直径为试样直径的4倍,样品尺寸:300mm长的试样浸塑涂层抗弯曲性能取300mm长的试样,在15s内以均一速度绕芯棒弯曲180︒,芯棒直径为试样基体直径或厚度的4倍。金属涂层抗弯曲性能取300mm长的试样,在15s内以均一速度绕芯棒弯曲180︒,芯棒直径为试样基体直径或厚度的1倍。涂塑(涂)层耐冲击试验标准规范:GB/T17332-1993《漆膜耐冲击测定法》环境要求:温度:23℃±2℃,相对湿度:50%±5%环境条件下至少调节16h。仪器设备:4倍放大镜、冲击试验器样品尺寸:试板为马口铁板,尺寸为:50mm×120mm×0.3mm;薄钢板尺寸为:65mm×150mm×0.45mm~0.55mm。试验方法:将涂漆试板漆膜朝上平放在铁板上,试板受冲击部分距边缘不少于15mm,每个冲击点的边缘相距不得少于15mm。重锤借控制装置固定在滑筒的某一高度(其高度由产品标准规定或商定),按压控制钮,重锤即自由地落于冲头上。提起重锤,取出试板。记录重锤落于试板上的高度。同一试板进行三次冲击试验。试板的检查:用4倍放大镜观察,判断漆膜有无裂纹、皱纹及剥落等现象。防眩板结构尺寸标准规范:GB/T24718-2009《防眩板》环境要求:温度:23℃±2℃,相对湿度:50%±5%环境条件下至少调节24h。仪器设备:钢卷尺1mm、钢板尺1mm、千分尺0.02mm、塞尺0.01mm、游标卡尺0.01mm、万能角度尺样品尺寸:塑料防眩板及玻璃钢防眩板耐溶剂性能试样应尽可能从防眩板平缓部位截取,试样面积大小应不小于100cm2。试验方法:1、高度H将试样做平面投影,用分度值1mm的钢卷尺,在试样投影的最大长度位置量取3个数值,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2、宽度W将试样做平面投影,用分度值1mm的钢板尺,在试样投影的上、中、下3个部位分别量取3个测量值,取算术平均值为测量结果。3、厚度t对板材厚度均匀的试样,用分度值0.02mm的千分尺分别在板的中部及边缘部分量取3各测量值,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对厚度不均匀的试样,对其板面的极限厚度值各量取3个测量值,取算术平均值作为厚度区间的测量结果。对于中空型的防眩板,厚度t为材料实壁单层厚度。4、固定螺孔直径Φ用分度值0.01mm的游标卡尺在不同方向量取3个测量值,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5、纵向直线度在试验平台上,用分度值为0.01mm的塞尺,量取板侧与试验平台间的3个最大缝隙值d,取算术平均值d,则纵向直线度按公式求出:纵向直线度=d/H×100%式中:d-最大缝隙值算术平均值,单位为毫米(mm);H-防眩板高度,单位为毫米(mm)。6、端部不垂直度对于规则方形防眩板,以万能角度尺在其板端量取3个测量值,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对于非规则方形防眩板,不作要求。防眩板主要尺寸高度H宽度W厚度t固定螺孔直径Φ700~100080~250中空塑料板体型≥1.58~10钢质金属板体型2~4玻璃钢及其他实体型2.5~4a)高度H的允许偏差为+50b)宽度W的允许偏差为±2mm;c)钢质金属板体型等规则厚度防眩板,其厚度t的允许偏差为±0.3mm,其他非规则厚度板体的厚度允许偏差应满足表中的上下限要求;d)固定螺孔直径允许偏差为+50e)纵向直线度不大于2mm/m。防眩板拉风荷载标准规范:GB/T24718-2009《防眩板》环境要求:温度:23℃±2℃,相对湿度:50%±5%环境条件下至少调节24h。仪器设备:电子拉力机样品尺寸:塑料防眩板及玻璃钢防眩板耐溶剂性能试样应尽可能从防眩板平缓部位截取,试样面积大小应不小于100cm2。试验方法:将防眩板底部固定与试验平台上,板的中部用标准夹具夹持,以标准夹具的中点为力学牵引点,用刚性连接介质通过定滑轮与力学试验机牵引系统牢固连接,牵引点应与固滑轮下缘在同一直线上,且牵引方向应垂直于防眩板面没在连接介质完全松弛的情况下,以100mm/min的速度牵引,直至板面破裂或已经达到最大负荷时,停止试验,所受最大牵引负荷即为试样的抗风荷载。如此共进行3组试验,取3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试结果。技术要求:F应不小于C与S的乘积,其中C为抗风荷载常数,取值为1.647N/m2,S为该规格防眩板的有效承风面积。防眩板抗变形量标准规范:GB/T24718-2009《防眩板》环境要求:温度:23℃±2℃,相对湿度:50%±5%环境条件下至少调节24h。仪器设备:电子拉力机样品尺寸:塑料防眩板及玻璃钢防眩板耐溶剂性能试样应尽可能从防眩板平缓部位截取,试样面积大小应不小于100cm2。试验方法:试验设备设置同抗风荷载,将防眩板固定于试验平台上,并与试验机良好连接。标记出板上端到操作台平面投影S0启动试验机,以15mm/min的速度进行牵引,当牵引负荷达到表中相应规格的抗风荷载时,停止牵引,卸掉施加负荷,使防眩板自由弹性恢复,5min后作板上端到操作台平面的投影,标记为S1则防眩板抗变形量R可用公式表示为:R=(S1-S0)/H式中:R-抗变形量,单位为毫米每米(mm/m);S1-终了投影位移,单位为毫米(mm);S0-初始投影位移,单位为毫米(mm);H-板高,单位为毫米(mm)。技术要求:如此共进行3组试验,取3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试结果。抗变形量R≤10mm/m。防眩板抗冲击性能标准规范:GB/T24718-2009《防眩板》环境要求:温度:23℃±2℃,相对湿度:50%±5%环境条件下至少调节24h。仪器设备:1Kg钢球样品尺寸:塑料防眩板及玻璃钢防眩板耐溶剂性能试样应尽可能从防眩板平缓部位截取,试样面积大小应不小于100cm2。试验方法:试样应平整放置于硬质地面或试验台上,用重量为1Kg钢球从距板面高度1m处自由下落,冲击试样,保证在冲击的过程中钢球与试样只接触一次,每件试样冲击点选择上、中、下3个部位进行冲击试验,观测试验结果。技术要求:经过冲击性能试验后,以冲击点为圆心,半经6mm区域外,试样表面或板体无开裂、剥离或其他破坏现象。防眩板耐低温坠落性能标准规范:GB/T24718-2009《防眩板》环境要求:温度:-40℃±3℃仪器设备:低温试验箱样品尺寸:长度为500mm试样试验方法:将长度为500mm试样放置在低温试验箱中,温度降至-40℃±3℃,恒温调节2h后取出试样,板面平行于地面由1m高度处自由坠落至硬质地面,观察试验结果。技术要求:经低温坠落试验后,产品应无开裂、破损现象。1、波形梁钢护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弯曲试验标准:GB/T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232-2010《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试验环境:试验一般在室温10℃~35℃范围内进行,对温度要求严格的试验,试验温度应为23℃+5℃样品大小:仪器设备万能材料试验机、游标卡尺试验方法:屈服强度:如仅测定下屈服强度,在试样平行长度的屈服期间应变速率应在0.00025s-1~0.0025s-1之间。平行长度内的应速率应尽可能保持恒定。如不能直接调节这一应变速率,应通过调节屈服即将开始前的应力速率来调整,在屈服完成之前不再调节试验机的控制。任何情况下,弹性范围内的应力速率不得超过下表规定的最大速率。材料弹性模量E/Mpa应力速率R/(Mpa·s-1)最小最大<150000220≥150000660测定屈服强度或塑性延伸强度后,试验速率可以增加到不大于0.008s-1的应变速率(或等效的横梁分离速率)。如果仅仅需要测定材料的抗拉强度,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可以选取不超过0.008s-1的单一试验速率。断后伸长率为了测定断后伸长率,应将试样断裂的部分仔细地配接在一起使其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并采取特别措施确保试样断裂部分适当接触后测量试样断后标距。这对小横截面试样和低伸长率试样尤为重要。按下式计算断后伸长率A:A=LU-L0/L0×100L0----原始标距LU----断后标距应使用分辨力最够的量具或测量装置测定断后伸长量(LU-L0),并准确到+0.25mm。如规定的最小断后伸长率小于5%,建议采取特殊方法进行测定。原则上只有断裂处与最接近的标距标记的距离不小于原始标距的三分一一情况方为有效。但断后伸长率大于或者等于规定值,不管断裂位置处于何处测量均为有效。如断裂处与最接近的标距标记的距离小于原始标距的三分之一时,可采用附录H规定的移位法测定断后伸长率。能用引伸计测定断裂延伸的试验机,引伸计标距应等于试样原始标距,无需标出试样原始标距的标记。以断裂时的总延伸作为伸长测量时,为了得到断后伸长率,应从总延伸中扣除弹性延伸部分,为了得到与手工方法可比的结果,有一些额外的要求(例如:引伸计高的动态响应和频带宽度)。原则上,断裂发生在引伸计标距Le以内方有效,但断后伸长率等于或大于规定值,不管断裂位置处于何处测量均有有效。如产品标准规定用一固定标距测定断后伸长率,引伸计标距应等于这一标距。试验前通过协议,可以在一固定标距上测定断后伸长率,然后使用换算公式或换算表将其换算成比例标距的断后伸长率。注:仅当标距或引伸计标距、横截面的形状和面积均为相同时,或当比例系数(K)相同时,断后伸长率才具有可比性。1、波形梁钢护栏拼接螺栓连接副整体抗拉荷载试验标准:GB/T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试验环境:试验一般在室温10℃~35℃范围内进行,对温度要求严格的试验,试验温度应为23℃+5℃样品大小:仪器设备试验方法:1、波形梁钢护栏防腐层厚度试验标准:GB/T18226-2015《公路交通工程钢构件防腐技术条件》试验环境:室温样品大小:试样尺寸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条件下,用于性能试验的试样在成型产品上截取。比对试验所需样品应尽可能在相邻位置截取,并做好标记,以保证试验结果前后的可比性。在试样尺寸不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时,应根据标准要求选用与产品相同原材料及工艺制备所需试样样品。仪器设备板厚千分尺、磁性测厚仪试验方法:涂层厚度钢构件基体上的单涂层厚度、复合涂层总厚度钢构件基体上的单一涂层及复合总涂层厚度按GB/T4956的规定进行,以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测试结果,若测试值中10%以上的值超出技术要求范围,即使算术平均值符合技术要求,但该结果仍为不符合本标准的技术要求。复合涂层厚度显微镜法:对于环氧锌基聚酯复合涂层的内外涂层厚度按照GB/T6462执行。脱层法:对于复合涂层内外层厚度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测量:准备试验器具:板厚千分尺或分辨率1μm的超声波测厚仪、磁性测厚仪、手术刀、划格器、竹片或硬塑料片、放大镜、记号笔、脱模剂、无水酒精、清洁抹布;测试总厚度:用记号笔在被测试样上做好标记,用板厚千分尺或超声测厚仪测量标记处的总厚度(直径)3次,取3次的算术平均值为该点的总厚度,记为T;脱塑:先用加热或机械法除去热塑性外涂层,或用脱塑剂除去热固性外涂层后,再用竹片或硬塑料片,无水酒精、清洁抹布对裸露出的内涂层作适当清洁;测量内涂层厚度:用磁性测厚仪按GB/T4956的规定测量裸露出的内涂层厚度3次,取3次的算术平均值为该点的内涂层厚度,记为T1;5、计算外涂层厚度(单面)T2:T2=T-T1。换算法:对于金属涂层厚度可按以下方法换算为厚度:1、热浸镀锌涂层,涂层密度取7.14g/cm3,涂层厚度T=单位面积附着量M/7.14(μm);2、热浸镀铝涂层,涂层密度取2.70g/cm3,涂层厚度T=单位面积附着量M/2.70(μm);3、热浸镀锌铝合金涂层,涂层平均密度取6.60g/cm3,涂层厚度T=单位面积附着量M/6.60(μm);4、热浸镀铝锌合金涂层,涂层平均密度取3.75/cm3,涂层厚度T=单位面积附着量M/3.75(μm)。判定依据GB/T18226-2015《公路交通工程钢构件防腐技术条件》1、波形梁钢护栏镀层附着量试验标准:GB/T18226-2015《公路交通工程钢构件防腐技术条件》试验环境:室温样品大小:仪器设备电子天平(0.01g)、游标卡尺试验方法:试样如下:钢丝:每根试样长度300mm~600mm;钢管:每根试样长度30mm~60mm;钢板:试样的面积不小于4000mm2。对于不规则的样品,用一定直径的钢丝或一定厚度的钢板与被测样品在同一工艺条件下镀铝,钢丝、钢管长度或钢板面积满足上述要求。用纯净的溶剂如苯、石油苯、三氯乙烯或四氯化碳洗净表面。再用乙醇淋洗,清水洗净,然后充分干燥。试验溶液的配制将化学氢氧化钠120g溶于水中,配制成1000mL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温度为60℃~90℃。试验操作方法用天平称量清洗并干燥后的试样的质量,精确到0.01g。将称量后的试样浸入试验溶液中,每次浸入一个试样,液面应高于试样。网片试样比容器长时,可将试样做适当弯曲或卷起来。试样不允许与试验容器壁接触。当试样浸于溶液中,氢的发生变得很少,镀铝层已消失时,取出试样。在清水中冲洗并用棉花或净布擦干。待干燥后再在天平上称质量,精确到0.01g。如果试样干燥后发热,将其重又浸入测试溶液中,溶解残留于金属层上的铝,重复上述操作,直至不再引起发热。连续的气体发生减弱后,试样留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时间不应超过10min。如果需要较长的时间来除去铝层,则应更新氢氧化钠溶液。对于钢丝试样,测量去掉铝层后的直径,两个相互垂直的部分各测1次,取其平均值。对于钢管试样,测3个壁厚,取平均值。对于钢板试样,测3个板厚,取平均值。试验结果的计算镀铝钢丝试样附着量计算mA=m1-m2/m2*d*1960mA-----钢丝单位表面上的铝层质量,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m2)m1-------试样剥离铝层前的质量,单位为克(g)m2-------试样剥离铝层后的质量,单位为克(g)d---------试样剥离铝层后的直径,单位为毫米(mm)1960--常数镀铝钢管、钢板试样附着量计算mA=m1-m2/m2*t*3920mA-----镀铝层的质量,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m2)m1-------试样剥离铝层前的质量,单位为克(g)m2-------试样剥离铝层后的质量,单位为克(g)t---------钢管剥离铝层后的壁厚,或钢板剥离铝层后的板厚,,单位为毫米(mm)3920--常数1、波形梁钢护栏防腐层附着性能试验标准:GB/T18226-2015《公路交通工程钢构件防腐技术条件》GB/T5210-2006《色漆和清漆拉开法附着力试验》GB/T26941.1-2011《隔离栅第1部分通则》试验环境:室温样品大小:仪器设备试验方法:涂层附着性金属涂层对钢基体的附着性金属涂层对钢基体的附着性按GB/T26941.1-2011附录B执行。非金属涂层的附着性浸塑涂层采用剥离试验法用锋利的刀片在浸塑层上划出两条平行的长度为5cm的切口,切入深度应达到涂层附着基底的表面,板状或柱状试样两条切口间距为3mm,丝状试样的两条切口位于沿丝的轴向的180°对称面。在切口的一端垂直于原切口作一竖直切口,用尖锐的器具将竖直切口挑起少许,用手指捏紧端头尽量将涂层扯起。以扯起涂层状态将涂层附着性能区分为0级~4级如下:0级:不能扯起或扯起点断裂;1级:小于1cm长的涂层能被扯起;2级:非常仔细的情况下可将涂层扯起1cm~2cm;3级:有一定程序附着,但比较容易可将涂层扯起1cm~2cm;4级:切开后可轻易完全剥离。聚酯涂层采用划格试验法当涂层厚度小于0.125mm时,按GB/T9286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切割间距为2mm。当涂层厚度不小于0.125mm时,在试样上划两条长40mm的线两条线相交于中部成30~40的锐角。所划线要直且划透涂层。如未穿透涂层,则换一处重新进行,不应在原划痕上继续刻划。试验后,观察刻痕边缘涂层脱落情况。环氧锌基聚酯复合涂层的附着性按GB/T5210规定的拉开法执行。环氧锌基聚酯复合涂层的阴极剥离试验按附录C执行。1、波形梁钢护栏防腐层抗弯曲性能试验标准:GB/T18226-2015《公路交通工程钢构件防腐技术条件》试验环境:室温样品大小:300mm长的试样仪器设备芯棒直径为试样基体直径或厚度的4倍、芯棒直径为试样基体直径或厚度的1倍试验方法:浸塑涂层抗弯曲性能取300mm长的试样,在15s内以均一速度绕芯棒弯曲180°,芯棒直径为试样基体直径或厚度的4倍。金属涂层抗弯曲性能取300mm长的试样,在15s内以均一速度绕芯棒弯曲180°,芯棒直径为试样基体直径或厚度的1倍。判定依据GB/T18226-2015《公路交通工程钢构件防腐技术条件》热浸镀锌涂层:镀锌构件的锌层应与基底金属结合牢固,经弯曲试验后,弯曲部位锌层不剥离、不凸起,不得开裂或起层到用裸手指能够擦掉的程度。热浸镀铝涂层:镀铝构件的铝层应与基底金属结合牢固,经弯曲试验后,弯曲部位锌层不剥离、不凸起,不得开裂或起层到用裸手指能够擦掉的程度。静电喷涂聚酯涂层:涂层经弯曲试验后,应无肉眼可见的裂纹及涂层脱落现象。流化床浸塑涂层:涂层经弯曲试验后,应无肉眼可见的裂纹及涂层脱落现象。环氧锌基涂层:经ø3圆柱轴弯曲试验后,试样应无肉眼可见的裂纹、剥离、脱落等现象。环氧锌基聚酯复合涂层:经弯曲试验后,试样应无肉眼可见的裂纹、剥离和脱落等现象。反光膜光度性能试验标准:GB/T18833-2012《道路交通反光膜》JT/T690-2007《逆反射体光度性能测试方法》试验环境:试样测试前,在温度为23℃±2℃,相对湿度50%±10%的环境中放置24h以上,然后进行各项测试工作。测试工作宜在温度23℃±2℃,相对湿度50%±10%的环境中进行。样品大小:1、随机抽取整卷反光膜试样。2、从整卷反光膜试样中,随机沿幅宽裁取1m反光膜,沿对角线从其左、中、右位置分别裁取反光膜试样,并按生产厂商提示在背面做出基准标记。3、150mm×150mm的单色反光膜试样仪器设备:反光标志逆反射系数测试仪试验方法:比率法:1、选择适合的最小孔径,满足从光接收器中可观测到整个逆反射体,也可从逆反射体观测到光源。2、将光接收器的入射孔径放置在试样位置,用光接收器取代试样来测量试样表面的法向照度,记为m2.(同样也可用光源来代替放置在测试距离处的试样,不必移动光接收器就可以测量入射法向照度)3、将光接收器和试样放回到原来的位置,测试试样的反射照度,记为m1。4、用一个形状和面积与试样相同。其表面光泽度不会影响读数的黑色表面来取代试样,测量杂散光的大小。黑色表面的光泽度最好小于4%。从读数m1中减去杂散光读数m0,得到m1直接发光强度法将已知光强并已经过校准的标准光源放置在逆反射体的位置,以校准光接收器的刻度。测量逆反射体的发光强度。计算:1、发光强度系数:R1=I/E1试中:I-在光接收器位置测量的试样的发光强度;E1-垂直于试样位置的光源的照度。逆反射系数:RA=I/(AE1)试中:A-试样的面积。逆反射亮度系数:RL=I/(AE1cosγ)试中:γ-视角,cosγ=(β1-α)结果判定:依据GB/T18833-2012《道路交通反光膜》反光膜色度性能试验标准:GB/T18833-2012《道路交通反光膜》GB/T3978-2008《标准照明体和几何条件》试验环境:试样测试前,在温度为23℃±2℃,相对湿度50%±10%的环境中放置24h以上,然后进行各项测试工作。测试工作宜在温度23℃±2℃,相对湿度50%±10%的环境中进行。样品大小:1、随机抽取整卷反光膜试样。2、从整卷反光膜试样中,随机沿幅宽裁取1m反光膜,沿对角线从其左、中、右位置分别裁取反光膜试样,并按生产厂商提示在背面做出基准标记。3、150mm×150mm的单色反光膜试样仪器设备:色彩色差仪试验方法:采用GB/T3978-2008规定的CIE标准照明体D65光源,测量的几何条件取45︒α:0︒,分别按GB/T3979和JT/T693规定的方法,测得各种反光膜昼色的色品坐标和亮度因子。采用GB/T3978-2008规定的CIE标准照明体A光源,入射角0︒、观察角0.2︒的照明条件,按JT/T692规定的方法,测得各种反光膜夜间色的色品坐标。结果判定:依据GB/T18833-2012《道路交通反光膜》路面标线涂料色度性能试验标准:JT/T280-2004《路面标线涂料》试验环境:样品大小:用300µm的涂膜涂布器将试料涂布于水泥石棉板(200mm×150mm×5mm)上,涂成与水泥石棉板的短边平行,在长边中心处成一条80mm宽的带状涂膜,涂面向上放置24h;仪器设备:色彩色差仪试验方法:然后在涂面上任取三点,用D65光源45/0色度计测定其色品坐标和亮度因子;试验结果:其色品坐标x,y值和亮度因数符合JT/T280-2004《路面标线涂料》中表6和图1的规定的范围。突起路标色度性能试验标准:GB/T24725-2009《突起路标》GB/T3978GB/T3979JT/T692-2007试验环境:测试前将样品放置在温度23℃±2℃,相对湿度50%±25%的环境中放置24h以上,然后进行各项测试工作。一般的测试工作在温度23℃±2℃,相对湿度50%±25%的环境中进行。样品大小:仪器设备:色彩色差仪试验方法:表面色:采用规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