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的感受(三篇)_第1页
登山的感受(三篇)_第2页
登山的感受(三篇)_第3页
登山的感受(三篇)_第4页
登山的感受(三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登山的感受(三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登山的感受作文篇一

我的几个好友是铁杆队员,除非家有要事,从不缺席,此项活动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他们的煽动下,这周我报了名,这是我酷暑天气第一次加入登山活动。

XX连续几天高温,这天高达37度,驱车到了70公里外的周至县大曲沟,没想到山里也是又闷又热,队员们个个身负背包,走在山路上,汗流浃背,特别是一些爱美的女士,怕紫外线照射,蒙头包脸,从上到下裹了个严实,这更增加了灼热的煎熬。然而,路上大家有说有笑,看得出来,火热的天气丝毫没影响队员们的登山热心。

可能是我第一次酷暑中爬山的原因,只觉得汗水骨碌碌地往下滚,浑身都湿透了,又热又累,真有些不适应,甚至有些懊悔加入。山里风景十分漂亮,欣赏青山绿水,在深山中的农家小屋歇歇脚,和纯朴的山民拉拉话,自然另有一番情趣,多少减轻了一些身体上的不适。

以往爬山总是不达山顶不罢休,这次登山,烈日当头,越往上爬,高大的植被越少,越就无遮无掩,爬到山顶生怕是更遭罪了,所以到了半山腰就和几个朋友在山沟里转悠。山大沟深,小路边想找块阴凉又开阔的地方很不简单,最终在一条小溪旁坐下,在那里休息、闲聊、野餐,由于离集合的时间很远,只有不断找话题打发时间,我真想睡一觉,却找不到适合的地方,好难受。

在我感觉不爽的时候,看到其他人兴致勃勃的样子,我突然想到了人的差异,人的耐力,人的兴趣,可能他们历尽数百次的登山,已练就了一身不怕酷暑的功夫,想到这些,不由得让我佩服。

大部队下山时,我们一起返回,不曾想,在山下有了意外的收获,这里有很大几片果园,园里果实累累,有鲜桃、李子、猕猴桃,在这里购水果,都是自己在园中选摘,然后在老乡那里称重付款,享受了自摘果实的开心,价格很低廉,我们每人提着大大小小的水果袋,满载而归。

这次爬山显然不如前几次那样高兴,灼热难耐和未达山顶令人有些扫兴,我喜欢风和日丽,喜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在我看来,没有它们,登山就显得没有意义。

登山的感受作文篇二

零点,朋友在上关切地对我说:“这么晚,怎么还不休息?发现你这几天都下的很晚,忙什么呢?〞

我回:“我在整理周日爬山的照片。一会儿就下。〞

最近,我感觉自己的时间不够用了。一回到家,就忙着处理照片,发送照片,接收照片,发空间,听群里的朋友们的评论,时不时也去冒上一泡。还有向我发出申请的好友邀请,这个群、那个群不停地闪,这个头像那个头像此起彼落。想在博客上写流水日记的时间都没有了,计算机还稀奇地慢,一坐半天也没看见什么成绩。但心里却是充实的。

上午有同学电话我,问我第一次徒步的感受,说怎么没见你写博客啊?第一次的感受还是记录一下的好。

不知道什么时候,周末徒步登山去,成了一种时尚健康的生活。周末骑车、暴走只能在附近转转,就有聪明的经营户外用品的旅友开发了周末徒步登山的活动。也是在网上先发贴,有具体的线路和介绍,包车把加入活动的旅友带到目的地,然后带领着他们徒步一天。然后再坐车返回。

我们自行车群里有朋友上周去加入了一次这样的活动,回来反映不错,这周忽悠群里所有人都去加入一次。我早听说过这样的活动,也早想体会那么一次,加上最近自己一直在骑车锻炼,跟群里的朋友混的还不错,而且这周的线路据说强度不大,于是也欣然报名了。

我们这次的线路是林州高家台——蒙眼道——阱底村步行。通知上说该线路风景幽美、强度中等。要求自带午餐,由濮阳派乐天户外店组织,是非赢利的集体户外活动,自愿加入,风险自负。组织者把需要注意的事项、身体和装备要求、费用提醒以及安全声明全都写在条约里了,写的很全面也很合理,只要报名,你就接受了他们的条约。

我们群一共22人,就报了18个名。周六晚上我想早点睡觉,可不知怎么,十点不到上床却总是睡不着,一夜看表好几次,四点多就爬起来,给自己做了早饭,饱饱地吃完了,就等着群里朋友电话我了。5点20,电话终究来了,我拎着新买的登山杖,下楼,跑到约定的地点,上了车,到了集合地点,我们属于到的早的。先在店里转了转,现在玩户外的真多,装备也是应有俱有,一个朋友在那现买了手套,他说爬山用的着。

两辆中吧整齐地停在店外,群里朋友招呼我们上车了。六点钟车准时开了。到了市里,又接上市里的朋友,车子坐满了,据说这次出行本来准备组织40人一辆大吧呢,结果报了70多人,只好两辆车了。

三个小时车程,且不说车上朋友们喧嚷的打趣和欢乐,一路高速,就到了我们的目的地。

下了车,就有人领着大家开始登山,很陡的石阶,上面铺满了落叶,脚下不提防就滑,这时候你就感觉登山鞋和拐杖的好来。一行人蜿蜿蜒蜒,一路上去,也没发现什么太好的风景。但这时走路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大家在一起就开心。一路笑语,有时碰见棵果树,就有几个属猴的爬高上低,所以我们路上也有吃不完的野果。

群里的朋友统一了服装,我们就象特种兵一样,人人一套迷彩服,一个个老酷了,我喜欢照相,就不停地按动快门。我是幸运的,同伴只带了吃的,没带背包,于是他把东西放进我的包里,我乐的连背包都不用背了,只拿着相机。说实话,我觉得这里的山景很一般,路到是挺艰险,有时需要手脚并用,不过险段的地方都有驴友接应,上拉下拖的,让你感觉集体的力量,上山上山,脑子里就这一个念头,爬上一段心里就有一种征服的兴奋。

忽而险峻,忽而平坦,前面有开路的,后面有收尾的,队伍里有年纪稍大的长者,也有5岁的顽童。我发现,孩子的体力往往比大人好,几个孩子都跑在前面。同去的驴友忘了总被自己10岁的女儿甩在后面,那么险的山路,我老为她担忧孩子的安全问题,她说,没事,前面的朋友会帮着照料孩子。这个队伍给人的感觉就象是个大家庭,大家相互帮助,相互勉励,沉寂的群山被我们惊醒,五颜六色的户外服装把这山点缀的特别喧嚷。我觉得有了这些远足的人,才有了我镜头里漂亮的风景。

中午十二点,我们登上了山顶,找一处平坦的地方,就地野餐了。大家开启自己的背包,拿出准备好的丰富午餐,凑在了一起,比自己在家的大餐还丰富呢,你喂我一口,我喂他一口,我掰开一个面包,这个给我一筷子自家炒的肉丝榨菜,那个给我一勺香喷喷的花生米,还有个给我夹了一大块牛肉,百家餐的滋味就是香啊。更有甚者,有个驴友由于头天的繁忙没时间准备吃的,我见他时,他正举着荷包烧鸡大口啃着,吃饭时我还四处找他,怕他没吃的呢,他说他吃的比谁都多,看他那吃像好可爱啊,我赶快为他定格一下。

开始下山,一路平坦的坡道,这时候我可以细心端详这座山了,细看,还是很漂亮的。落满了秋梨的树上还挂着丰硕的果,零星的没有摘完的柿子象一个个的小红灯笼,大量不知名的娇艳的野果,间或还能看见个可爱的稻草人。山上的住家好象不多,房子也都很简陋,有户人家的门前用几根树棍拦着,同伴说那树棍就是锁了。山上空着的地上大片大片地晒着山楂,看上去一点防范的心理都没有,好老实的山民啊。路上看到一对夫妇,正在自家屋顶忙着,我们问他们山楂能卖吗?他们热心地说可以啊。他们的山楂价格公平,质量不错,真有几个朋友买了些。

我们的队旗上写着“保护地球资源〞,队员们正是这样做的。收尾的组织者和几个队员一路收拣着人们遗弃的饮料瓶纸盒什么的。有经验的驴友带了好多的塑料袋,这时都拿出来派上了用场。所以队伍里好多这样拎着废物垃圾的人,有朋友戏称自己要拿着回家卖钱。我由于自己没有背包,也学着他们样捡起了垃圾,看着自己的塑料袋越装越满,还有点成就感呢。

以为下山的路越来越好呢,没想到最终一段山路让我想起来都后怕。直上直下的,就象村名阱底村一样,我们好象从井口下到井底,那个陡,那个险,我们貌似就站在下面人的头顶上。天色也逐渐地晚了,体力这时候也消耗的差不多了,有的朋友说腿开始不听使唤了。我收起了相机,拄着拐棍,每一步都提防翼翼。队伍貌似移动的很慢,我发现是有个队员出现了状况,有几个朋友扶着她逐渐地在走。她的包已经被另外的驴友背走了,她貌似有恐高症,不敢往下看,整个身体都虚脱了。朋友说:“你们先下吧,我们会和她一起安全下山的。〞

下到了山底,天已经黑透了。在村边又补充了点东西,就看见山上有灯光打向我们,算着他们下来的时间,我们决定等他们下来一起再走。终究等来了我的队友,他们把虚脱的队员安全架了下来。上车时,那队员一个劲地道歉自己耽搁了大家的时间,大家说:“本来我们就是一家人,就该一起来一起走。〞

晚上7点40,我们离开了山区,10点半安全到家。认识了一群新朋友,锻炼了自己的体能,感觉是累并开心着,我的第一次徒步登山完美地画了个句号。

看了璞儿的文章,本来不计划记录了,但有朋友的刺激,我还是留点文字吧。

登山的感受作文篇三

说实在的,这么多年上山的机遇确实少了,也特别想登山,登高远望心胸开阔,感觉确实好,是一种享受。但苦于这些年没有那个时间也没有那个闲心。站在鹫峰上远望,心旷神怡

这三十年在城里工作,上山的机遇少了,即便上山也是纯属游玩,但不是自己喜欢去山上游玩,而是要陪伴事或者朋友上山游玩。不像在家乡农村劳动的时候,每年有好多的时间上山,不是割草打柴,就是刨药材打荆条,那时候上山不是玩,也谈不上什么登山,可没有那个闲工夫和雅兴登高游玩。上山的时候不算什么,下山的时候要背着百十来斤沉重的柴草,累是自然的,但也没有感到像现在纯粹的游玩那么辛苦。看样子一个人一旦进了城,长时间缺乏体力劳动的锻炼,上山确实感到力不从心。倒不是说年岁增长了多少,人还是怂了大量,不服不行,还比不上那些早晨每日挤公共汽车,从城里来上山背水的老头老太太。

记得刚进城上学的那年放暑假,几个同学来我们这里爬山,我带着他们上山,呼哧带喘感到很吃力,离开农村才几个月,这上山的劲头就不行了,自己都感到很颓丧,不应当啊!我现在怎么变得这样娇了呢?才几个月的工夫,山上如猛虎,下山如猛虎的我怎么那气势都跑到哪里去了呢?

我们登的山是鹫峰,海拔才四百多米,离我们村也不远,从家里出发到鹫峰也就八里地,再从山脚下上鹫峰也不过十几分钟的工夫,比我过去割草打柴去的地方近多了,山也矮多了。再说也不是干活,身上也没有任何的负重,就这回来不过十几里的路程把我累得贼死,真是豪杰不能再提当年勇了。不过当年也不过才过了三四个月的时间,自己怂的也太快了。

近年又有几次登山的机遇,还是陪伴事和朋友来老家的山上游玩;假如不是陪伴事和朋友玩,我是不会上山的,一是没那个劲头,二是没那个心气。从小时候就上山割草打柴,家乡的山我都踏遍了,譬如说假如你上过泰山几十次甚至上百次,你还想再去吗?就像我一年要路过颐和园五十屡屡,已经进去游玩不止十次了,我没事还上颐和园干啥?

鹫峰是北京有名的国家森林公园,山峰就像展翅的雄鹰,山势屹立峻峭,确实很有特点,吸引了不少登山游玩的城里人,但对于我这个本乡本地的人来说,鹫峰在我的眼里也没有什么新鲜感了。再说原来那种上山的劲头确实没有了,说到登山游玩倒没有什么兴趣和劲头了。

说实在的,这么多年上山的机遇确实少了,也特别想登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