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1:感受科技的魅力_第1页
教学设计1:感受科技的魅力_第2页
教学设计1:感受科技的魅力_第3页
教学设计1:感受科技的魅力_第4页
教学设计1:感受科技的魅力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感受科技的魅力教学设计一、设计依据(一)客观依据1、课标要求: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2、教材内容:①特点:这一框节其实是第一个内容的延伸,进一步对第三次科技革命进行展开,把学生带入到神奇的科幻世界里。本框没有太多理论知识,主要是跟学生一起来体验、感受科技的神奇。②重点:通过学习,使学生充分现代科技的神奇。③难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3、教学手段:多媒体(二)主观依据1、教学目标:①情感、态度、价值观:帮助学生学会理性地看待科技革命的作用,确立科技以人为本的观念,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树立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②能力:通过教师的引导,同学们的相互争论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及敢想敢干的创新精神;③知识:通过引导复习三次科技革命的知识,通过教师提供的背景材料及学生们根据相关问题查找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在相互启发、讨论中了解科技革命给世界和中国带来的利弊影响。2、教学方法①教法:辩论、讨论、启发②学法: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研究探索3、教学模式走进生活——明确观点——深入体验——学会运用二、设计理念第三单元从科技与教育这一人类所关注的共同话题,特别是今天中国要发展,中国要以积极的状态、强劲的势头来迎接世界竞争,就必须实施科教兴国的国策。该单元仍从世界的角度,以大量感性的、学生容易接受的事例来加以说明,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科技、教育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继而联系到中学生自身,了解发展科技、发展教育与中学生的联系,引导学生创新精神、珍惜受教育权,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适应未来发展的新世纪人才。三、过程设计【走进生活】情境一:汽车史话师:日新月异的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科技的魅力吧!汽车的诞生,汽车的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故事。汽车自上个世纪末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一百多年。从卡尔.本茨造出的第一辆三轮汽车以每小时18公里的速度,跑到现在,从速度为零到加速到100公里/小时只需要三秒钟多一点的超级跑车。这一百年,汽车发展的速度是如此惊人!同时,汽车工业也造就了多位巨人,他们一手创建了通用、福特、丰田、本田这样一些在各国经济中举足轻重的著名公司。汽车不仅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写着许多鲜为人知的创业史。让我们一起来回望这段历史,品味其中的辛酸与喜悦,体会汽车给我们带来的种种欢乐与梦想……如:劳斯莱斯的发展“世界汽车中可称为贵族的,惟有劳斯莱斯。”劳斯莱斯成为英国王室专用车已有数十年历史,爱德华八世、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玛格丽特公主、肯特公爵等众多英王室成员的座驾都是劳斯莱斯。沙特国王、日本王子都对劳斯莱斯情有独钟。劳斯莱斯名车系列:1907:第一代名车“银魅”问世1936:第一辆12缸发动机、时速100英里的“幻影Ⅲ”问世1955:一代名车“银云”面世1971:第一部敞篷跑车Corniche面世1980:加长轴距的“银驹”面世1998:颇具现代气息的“银天使”面世2000:推出豪华旅行房车“ParkWard”从汽车的发展史,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生: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明确观点】师:出示图片(透过照片看科技·中国交通变化)并进行讲解。武汉长江大桥远眺(2022年7月27日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交通资源不仅稀缺,而且非常单一且缓慢。现在,中国铁路进行了5次大提速,直达列车已可在两个遥远的城市间实现夕发朝至。随着供选择的交通方式的增加,中国人的足迹和视野亦日益拓展。

这是第一列客车在群众欢呼声中,驶进了青海民和车站(1959年

汽车行驶在清镇高速公路上(2004年9月14日摄)。有“贵州第一路”之称的清镇(清镇至镇宁)高速公路将于9月

这是在湖北汉口至长江埠段通车典礼上,第一列彩车在群众的欢呼声中由汉口开出。你从中国交通变化,能得到哪些结论?生:科技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创造着人们的生活。【深入体验】情境二:比尔·盖茨对我们的影响教师:是啊。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世界到浩翰的宇宙空间,从信息技术到纳米技术,科技无处不在地散发着它无穷的魅力。你还能列举出哪些事例?学生:相互讨论,回答。(提示:MP4、文曲星、手机、商务通、电脑……)教师:请大家说说教材051中比尔·盖茨及他发明的操作系统对人类的影响。学生:略。(提示:比尔·盖茨;发明WINDOWS视窗操作系统,创办微软公司。)【学会运用】情境三:科技畅想教师:引导学生阅读051“信息平台”并提出下列问题:1、大胆设想,人类可能居住的第二、第三个星球是什么?2、你知道全世界现今被克隆的动物除了羊之外,还有哪些吗?3、在你身边还有哪些“数字化”产品?4、你知道1纳米是多长吗?学生:略。(针对不同问题进行解答)四、板书设计二、感受科技魅力1、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风景2、科技影响、改变、创造着人们的生活五、训练设计1、说一说我们身边的高科技产品,并说说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变化?2、设想一下,50年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附一、设计后反思本框节没有具体理论,主要是跟学生一起来体验、感受科技的神奇。所以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很大挑战。必须通过多媒体把大量资料、图片、视频展示出来,让学生对科技的发展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感受科技带给我们的变化,在变化中领略科技的魅力。最大的问题:教育教学资源匮乏,特别是视频材料。附二:教学资源链接1、现代科技前沿领域:《九年级思想品德》(湘师大版P51信息平台)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