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案-音乐鉴赏_第1页
教师教案-音乐鉴赏_第2页
教师教案-音乐鉴赏_第3页
教师教案-音乐鉴赏_第4页
教师教案-音乐鉴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教案(2006—2007学年第2学期)课程名称:音乐鉴赏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课程名称音乐鉴赏授课专业音乐班级17253班课程编号限定性选修课修课人数80课程类型必修公共基础课/普通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方向课()选修学科基础选修();专业选修();任选课();公选课();理论课();实践课()授课方式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其他:讲授和视听音像考核方式考试()考查()是否采用多媒体授课是是否采用双语教学否学时分配课堂讲授学时;实验学时;上机学时;课程设计学时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21世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丛书音乐欣赏张旭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参考书目李岚清音乐笔谈音乐鉴赏西洋百首名曲详解中外名曲欣赏歌剧概论音乐鉴赏(第二版)交响音乐名作鉴赏外国通俗名曲欣赏词典牛津简明音乐词典李岚清钱仁康等人民音乐集体孙继南钱苑林华王耀华伍湘涛胡企平等罗传开人民音乐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12月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10月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4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8月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3月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11月授课时间第2周——第13周第一章绪论2学时一、教学内容及要求清点人数,组织教学5分钟一、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一点音乐知识(理解)15分钟二、欣赏音乐需要有什么条件(了解)25分钟欣赏音乐有三个阶段:1、官能的欣赏;2、感情的欣赏;3、理智的欣赏。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品的民族特征。作曲家的创作思想和个性。音乐的表现体系。曲式和体裁。三、如何提高音乐欣赏水平(掌握)15分钟1.细心倾听音乐的音响效果2.深入体会乐曲所表现的情感内容3.唤起对音乐的想象和联想4.理解音乐作品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四、欣赏国内部分重点高校学生表演的节目30分钟1.上海交通大学学生交响乐团2.复旦大学学生合唱团3.清华大学学生民乐团4.电子科技大学学生艺术团等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理工科大学生学习和了解音乐重点是掌握欣赏音乐的方法和多了解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在课程中音乐专业术语不可回避,特别应该注意对专业术语不能像教音乐专业学生一样,需用尽可能通俗的语言来说明音乐术语的功能,引导学生对中外经典音乐感兴趣。例如在讲述作品的民族特征时,“调式”特征不可回避,学生在中小学期间一般都学过“宫商角徵羽”是中国古代的记谱法,称为“五声调式”,汉族民歌以do,ri,mi,so,la五个音为主,fa和si被称为“偏音”,一般少用。而日本大和民族的“都节”调式在唐代深受中国的影响,也用la,si,do,mi,fa五个音,但同中国的“五声调式”有本质的不同,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性,如:日本民歌《樱花》。三、作业思考:理工科大学生学习一点音乐知识对自身的全面发展有什么益处?四、参考资料1.李岚清:《音乐笔谈》作者与编辑的对话部分。2.上网浏览:广州暨南大学外国音乐网1/上海交通大学音乐数字图书馆6/music.htm五、教学后记学生学习热情很高,毕业班到课情况较差,课堂补报名有34位,由于电脑太旧经常不读盘,幻灯机质量很差,放出的DVD图像没有颜色,有点影响效果,下次自己准备一个DVD机。第二章音乐的构成3学时教学内容及要求(清点人数,组织教学,提问5分钟)音乐的基本要素:一、音乐的织体(单簧管波尔卡——谱例分析)(掌握)(30分钟)先完整的播放一遍,使大家对这段音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依次把低音、打击乐节奏、和弦节奏、和声背景、主旋律等音乐材料逐个加入。让学生感受这些音乐材料在音乐作品中的功能。五线谱入门知识(10分钟)二、旋律——音乐的灵魂(小星星变奏曲——谱例分析)(理解)(30分钟)用计算机软件即兴编配以歌曲《小星星》为材料的小型乐曲在Encore4.5上开四个声部的新文档。设立各音轨的音色:一轨单簧管(主旋律)、二轨钢琴(分解和弦)、三轨打击乐(排鼓和钹节奏)、四轨低音提琴(低音)。分别在各行五线谱上输入旋律、分解和弦、鼓点、低音。调整各声部的音量大小,使之平衡。三、和声——音乐的风格(了解)(15分钟)播放贝多芬《F大调浪漫曲》和拉威尔《茨岗》两首都是小提琴曲,由于和声风格不同,贝多芬是使用的传统和声进行以和谐和弦为主,而拉威尔使用的是较新的和声,大量使用不谐和和弦,因而音乐风格上有明显的不同。四、音色——音乐的色彩(了解)(20分钟)不同的乐器由于发生体的构造和发声方法不同,所以有不同的音色,作曲家常常把各组不同的乐器对置使用以达到对比的目的。可以演示“乐器博览会”软件。五、曲式——音乐的结构(了解)(25分钟)以贝多芬钢琴曲《致艾丽斯》为例,一边播放,一边在黑板上用字母ABC记录每一个段落,相同的段落用相同的字母,这首钢琴曲的段落记录结果是:ABACA,共五段A被称为“主部”,B和C分别被称为“第一插部”和“第二插部”。这种结构被称为“回旋曲式”。简要介绍二部、三部曲式,变奏曲式,奏鸣曲式。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由于大多数学生不懂五线谱,对五线谱软件上的音符的意义不清楚,对本讲中介绍的几个专业术语还不太明白,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学生理解所讲的内容。解决方法:根据课堂上了解到的学生的情况,根据需要简短的介绍五线谱两个八度C大调的音高、四种常用音符,在屏幕上逐个输入dorimifasolasi,同时要求学生大声的唱,以加强印象。使学生在几分钟内初步搞懂五线谱的识谱法。由于大学生的文化素质较高,很多同学在中小学曾经学过五线谱,只是由于很长时间没有用有些遗忘,经提示大都能很快回忆起来。三、作业有些同学对计算机作曲有兴趣,可以在课后把软件Encore4.5拷贝给他们,根据个人爱好试作一段音乐,不要求每一个学生做。四、教学后记第三章中国民族器乐3学时一、教学内容及要求(清点人数,组织教学,提问5分钟)一、中国民族乐器——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拔乐器、打击乐器(了解)(40分钟)常见的吹管乐器有:笛子、萧、唢呐、笙、管子等常见的拉弦乐器有:二胡、京胡、板胡、高胡等常见的弹拨乐器有:琵琶、三弦、柳琴、大阮、中阮、扬琴、古筝、古琴等常见的打击乐器有:大鼓、小鼓、花边鼓、排鼓、板鼓、堂鼓,大锣、小锣、云锣、十面锣、板、木鱼、大钹、小钹、编钟、编磬等欣赏乐曲:《百鸟朝凤》《二泉映月》《十面埋伏》《鸭子拌嘴》二、中国民族乐队的常见编制及(了解)(30分钟)吹打乐队丝竹乐打击乐队民族管弦乐队欣赏《金色狂舞》《春江花月夜》三、中国民族音乐传统乐种(了解)(15分钟)江南丝竹广东音乐欣赏《雨打芭蕉》苏南吹打四、传统器乐曲曲名的标题性及标意性(作品欣赏)(掌握)(45分钟)中国器乐曲的曲名通常有几种情况,一是标名性,二是标意性,三是曲牌性,四是结构性。要逐一举例说明。标名性乐曲以《二泉映月》为例,标意性乐曲以《十面埋伏》为例,曲牌性乐曲以《满江红》为例,结构性乐曲以《梅花三弄》为例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中国传统音乐经常有标题与内容不一致的情况,例如《二泉映月》《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等,学生在欣赏的时候如果没有弄清一首乐曲的名称的意义,就会走入歧途。例如《二泉映月》表现的是瞎子阿炳通过二胡来表达了自己苦难的一生,是无奈的叹息,是深沉的讲述,但从曲名来看,很容易理解为写景的音乐,曲名仅是这首乐曲的一个标题而已,这样的乐曲称为“标名性曲名。而《十面埋伏》描写的是2000年前刘邦与项羽在垓下决战的情景,琵琶用扫弦、拍击琴身等技巧模拟了万人呐喊,刀枪碰击的战争场景,具有很强的写实性,标题和内容是一致的,因此,《十面埋伏》的标题是表意性的。这些情况要向学生讲明白,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三、作业上网查询有关民族音乐的知识,了解十位中国音乐家的简介。四、参考资料“闲居吟”音乐网站。五、教学后记第四章西洋管弦乐器3学时一、教学内容及要求(清点人数,组织教学,提问5分钟)一、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色彩乐器(认识)(40分钟)演示Microsoft《乐器博览》软件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木管乐器: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铜管乐器:圆号、小号、长号、大号打击乐器:定音鼓、小军鼓、钹、锣、铃鼓、响板色彩乐器:竖琴、木琴、玛林巴、钟琴、钢琴、古钢琴。二、各时期乐队组合(理解)(40分钟)巴洛克管弦乐队欣赏巴赫《d小调小提琴二重奏协奏曲》片断古典时期管弦乐队欣赏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片断十九世纪的管弦乐队欣赏柴可夫斯基《意大利随想曲》片断二十世纪的管弦乐队欣赏格什温《蓝色狂想曲》片断三、室内乐和重奏(了解)(20分钟)钢琴三重奏欣赏蒙蒂《查尔达什》弦乐四重奏欣赏海顿《云雀》第一三乐章木管四重奏(无合适的资料)钢琴弦乐五重奏欣赏舒伯特《鳟鱼》五重奏第四乐章片断四、不同风格的乐种(掌握)(30分钟)1.军乐2.交响管乐3.管弦乐4.爵士乐5.摇滚乐讲解、选播2000年德国莱比锡纪念巴赫逝世250周年广场音乐会“摇滚巴赫”录像DVD。这场音乐会上演奏的都是巴赫的作品,有些作品用了不同的表现手法,比如巴赫最有代表性的乐曲《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就有铜管乐合奏、萨克斯重奏、男声合唱、爵士乐演奏等不同风格的演奏。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这讲的内容比较丰富,同学对各种乐器的音色特点不容易分辨清楚,在欣赏乐曲的时候要随时提醒,这个部分主要是什么乐器在演奏,资料的准备上仅可能找有演奏图像的乐曲给学生欣赏,使他们有一个直观的印象,逐渐过渡到听赏CD唱片,不看图像也能分辨乐种和乐器。三、作业多听一点通俗世界名曲小品,加强感性认识,逐渐把自己的耳朵培养成“音乐的耳朵”。四、参考资料五、教学后记第五章音乐电影欣赏3学时教学内容及要求(清点人数,组织教学,提问5分钟)“音乐家,并不是一种职业,也不是一件工作,更不可以是偶尔为之,那是你的生命,是你深信不疑的奉献。因此,你要先相信这种热诚奉献。随后……人们也会跟着相信你的热诚。”——艾萨克·斯特恩1、米高梅电影公司的音乐故事片《红色小提琴》讲述了一把小提琴真实的传奇故事。意大利小提琴制作大师尼科洛·布索提用尽毕生心血,制作了一把最具代表性的小提琴,要让它成为新生儿诞生的祝福。可是,天不从人意,爱妻死于难产,这个费仅苦心的贺礼转眼间失去了意义。虽然受到这一事件的打击,布索提还是决定完成这件作品,并加注妻子所有特点与他对未来新生儿的期待在这把小提琴上,也因此这把小提琴拥有他今生最深切的思念,红色小提琴传奇于是开始……这把小提琴流传了三个世纪、五大洲、无数国家,让每一个接触过它的灵魂,绽放出耀眼的生命火花。(70分钟)2、获得奥斯卡最佳记录片金像奖的《从毛泽东到莫扎特》,使观众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引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和生活热情,为祖国的进步自豪。(60分钟)1979年,中国大陆刚刚结束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斯特恩当时受中国外交部及美国驻中国大使邀请,出访中国大睦.此举使他成为第一位文化大革命后进入中国的西方音乐家,在中国期间.他所举行的音乐会及大师班讲座、在各城市的参观行程。全被摄制成这部纪录片,每一场大师班或是音乐会前的排练。都可以看到挤满会场的音乐爱好者,从他脸上充满喜悦的神情.可以知道这位十多年来第一位进入中国的西方音乐大师、得到当地人极高的尊崇:而斯特恩对中国年轻音乐家、在诠释作品与演奏技巧方面的指导。更让这些音乐家们受益匪浅,当年受他指导的小小音乐家们,如大提琴家王健、小提琴家徐惟聆、钱舟现在也都己在世界乐坛占有一席之地。2000年,距离拍摄《从手泽东到莫扎特》20年,斯特恩再度回到中国大陆拍摄该片续集。斯特恩说:拍摄续集,是因为他觉得有责任为下一个世纪发掘音乐人才。也想看看过去教过的学生的成就。与现在学生的差异。20年前曾受过斯特恩指导的三位年轻音乐家王健、除惟聆、潘淳。也再次齐聚一堂。说出当年对斯特恩的印象及对他日后的影响。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结合学生喜欢看电影的特点,本讲是音乐故事片和记录片欣赏,通过影片的欣赏,使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特别是通过对一把有三百年历史的名贵小提琴所经历的无数沧桑的描述,使我们理解了音乐家为一把中意的乐器会花去多少心血,由此引出现实生活中,我们不管干一件什么事,只要你认为是有意义的,你就要用心去做,要把它做到极致,做到最好。三、作业四、教学后记我们不仅从这部影片看到音乐巨匠的灿烂光芒,也见证到中国从封闭转向开放的历史心路,更重要的是透过西方人的眼光观察中国人民的文化底蕴与生命力。对于西方人和逐渐远离旧时代的中国人来说,这部记录片所带来的文化冲击与心灵震撼将是永恒的,人们将世世代代借此反思文化的昔路与前瞻。第六章音乐作品的体裁(一)3学时教学内容及要求(清点人数,组织教学,提问5分钟)一、进行曲、舞曲(掌握)(25分钟)1.进行曲根据用途不同有很多种类,每种进行曲的风格是不一样的,如军队进行曲、典礼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凯旋进行曲等。2.舞曲的种类特别繁多,几乎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舞曲,例如圆舞曲、波尔卡、小步舞曲等。名家介绍进行曲之王苏萨的《星条旗永不落》(15分钟)圆舞曲之王约翰·斯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25分钟)二、夜曲船歌摇篮曲(了解)(15分钟)夜曲、船歌、摇篮曲这几种音乐体裁在情绪上有相近之处,节奏舒缓、情绪波动不大。赏析:1.肖邦的夜曲2.奥芬巴赫的船歌3.勃拉姆斯的摇篮曲(15分钟)三、随想曲狂想曲(理解)(15分钟)这两种曲体都比较自由,浪漫乐派的作曲家很喜欢用这两种体裁作曲,以此来表现作曲家自由驰骋的豪放个性。意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和匈牙利钢琴家李斯特他们两人在音乐史上都有杰出的贡献,都属于炫技派音乐家,由于他们在乐器演奏上的贡献,推动了乐器演奏的革命,由于演奏技术的提高,反过来又推动了乐器制造和作曲的进步,十九世纪与他们同时代的艺术家、文学家、政治家都深受其影响,学习他们的样,在自己从事的领域为人类做出了极大贡献。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2.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20分钟)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本讲中提到的各种进行曲,除了用途不同,他们的速度也有很大区别,标准的军队进行曲每分钟120拍,婚礼进行曲的节奏一般就比较稳健、端庄,每分钟在76拍左右。但是,我们在音乐会上听到的进行曲都不是为某个具体事件作伴奏的,是一种纯音乐的作品,所以演奏比较自由。一般认为舞曲就是舞蹈时的伴奏音乐,其实不然,我们今天听到的大多数舞曲都不是伴奏跳舞的,更多的是作曲家根据某种舞曲的基本节奏创作的音乐,常在音乐会上演奏,是一种欣赏性的乐曲。约翰·斯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是一种被称为叫“维也纳圆舞曲”的特定音乐体裁,乐曲一般由前奏+(3-5首小圆舞曲)+尾声构成,同其它的圆舞曲区别的是第二、三拍要往前“赶”一点,不像其它圆舞曲每一拍都很准确。可以选瑞典作曲家约纳森的《杜鹃圆舞曲》与《蓝色多瑙河》作一对比,很容易听出差别来。三、作业学唱《蓝色多瑙河》的主旋律。四、教学后记第七章音乐作品的体裁(二)3学时教学内容及要求(清点人数,组织教学,提问5分钟)一、组曲(了解)(15分钟)1.古典组曲有它的固定格式被称为“舞乐组曲”盛行于17、18世纪。古典组曲由阿勒曼德、库朗特、萨拉班德、吉格、小步舞曲组成2.现代组曲兴起于19世纪,作曲家把歌剧、舞剧、配乐诗,后来又把电影音乐中精彩生动的段落提取出来,根据一定的快慢对比原则加以组合,也被称为组曲。二、交响诗(理解)(20分钟)1.李斯特创立交响诗体裁。在中期浪漫乐派的作曲家们提出一个口号,“要让广大人民群众也能听懂交响音乐”,作曲家根据其它姊妹艺术表现的广大群众熟悉的内容进行创作,李斯特除了在钢琴演奏上由杰出贡献外,他还创立了单乐章的交响乐体裁“交响诗”。这种篇幅较小的交响音乐体裁受到了作曲家的喜爱,很多大师都创作了脍炙人口的交响诗,例如杜卡的《小巫师》,穆索尔斯基的《荒山之夜》,苏佩《轻骑兵》等,都是世界舞台上常演不衰的曲目。2.赏析杜卡的《小巫师》。三、交响曲(掌握)(25分钟)1.海顿确立了交响曲四乐章的原则,把交响曲的形式确立为I乐章——快板,II乐章——慢板,III乐章——小步舞曲,IV乐章——快板的快——慢——稍快——快的对比原则,第一乐章要求用奏鸣曲式结构。奏鸣曲“对比和统一”的美学原则。即:呈示——展开——再现交响曲是一种具有奏鸣曲式体裁特点的,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大型器乐套曲,其审美特征可概括为结构宏大,意蕴深广、色彩绚丽、音响丰满、有着巨大的戏剧性和感染力,通过多种音乐形象的变化来深刻揭示人的思想感情、心情状态、生活体验和社会生活的矛盾冲突。交响曲一般由四个乐章组成,也可多于或少于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分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第二乐章——慢板或稍慢,以抒情见长。第三乐章——快板或稍快。常具有鲜明的舞蹈性。第四乐章——终曲,快板或急板。3.贝多芬的交响曲贝多芬一生只写了九部交响曲,但每一部都可称得上是交响乐创作上的里程碑,他把主导动机作为灵魂贯穿全曲,在音乐中充满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其中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最具代表性。4.赏析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20分钟)四、协奏曲(理解)(15分钟)器乐协奏曲是指独奏乐器与乐队之间的竞奏,这种体裁能在音乐的框架内充分的展示独奏家的演奏技巧,特别是一乐章结束前的“华采乐段”,给独奏者提供了极大的用武之地。有时声乐也有协奏曲,演唱者演唱的歌词内容往往比较简单,重在表现演唱技巧。赏析小提琴协奏曲《梁祝》(35分钟)《梁祝》这首乐曲被称为“世界名曲”,他的成功主要是运用世界通行的音乐形式表现中国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体现了浓郁的民族特色,不光是中国人喜爱,连外国人也称它为“蝴蝶的爱情”。它的出现标明了中国音乐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的方针指导下,音乐民族化道路上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这一章内容比较多,特别是在理解奏鸣曲式结构上,要用图示的办法来讲解它为什么被称为是音乐最完美的结构,对比和统一,是艺术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学生一般在欣赏过程中不容易听出它的主题、展开部、再现部等。因此,在欣赏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时,应该一边听音乐,一边在奏鸣曲式结构图上指出现在奏到什么地方了,帮助学生听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也需要把作品的图示展示出来,帮助学生赏析。三、作业四、教学后记第八章西方音乐家及作品(一)3学时教学内容及要求(清点人数,组织教学,就上讲内容提问5分钟)一、巴洛克时期(了解)(30分钟)欧洲音乐史上,把1600年(歌剧诞生)到1750年(巴赫去世)称为巴罗克音乐时期。巴罗克(Baroque)一词来源于葡萄牙语,原意是指形状怪异的珍珠。文艺评论家用来贬称17世纪以来的意大利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想表明的一种艺术形式。巴罗克音乐的审美特征:巴罗克时期的音乐有一种宏阔的气度,感情强烈求新求变、内涵丰富而结构富于理性,追求气势雄伟而富于动力性、丰富多样而热情如火的音乐美就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审美特点。(掌握)作品赏析: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春》巴赫管风琴曲《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亨德尔清唱剧《哈里路亚》选自《弥赛亚》二、维也纳古典时期(理解)(45分钟)维也纳古典乐派指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20年代在维也纳形成和发展的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音乐流派。维也纳古典乐派创作的年代正是欧洲思想界开展“启蒙运动”的时期。启蒙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政治理想、人生哲学、艺术主张。他们提倡理性、科学经验、个性解放、权利均等,反对神权、封建特权和封建制度。启蒙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对18世纪末和19世纪的西方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维也纳古典乐派的3位作曲家虽然有各自的创作特点,但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创作上体现了启蒙主义时期的时代精神。而18世纪末爆发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则给贝多芬的思想和创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时代的熏陶和哺育,使得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们的音乐充满了生气勃勃、乐观向上的精神气质,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精神面貌和鲜明的世俗性特征。作品赏析:海顿《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贝多芬《致艾丽丝》三、浪漫乐派(掌握)(55分钟)19世纪前半叶出现了早期浪漫主义乐派,代表人物有韦伯、舒伯特、舒曼、门德尔松、肖邦等,早期浪漫主义乐派的特点是继承了古典音乐的传统,不拘一格地创造出热情洋溢、性格鲜明的音乐。19世纪中叶出现了中期浪漫主义乐派,代表人物有柏辽兹、李斯特、勃拉姆斯、柴科夫斯基、约翰·施特劳斯等。这一时期的音乐有一个重要特点,即钢琴小品、艺术歌曲等小型作品已不占主要地位,音乐创作开始转向交响音乐、民族歌剧等大型体裁。标题性交响音乐的确立与“标题交响曲”的出现,为这一时期管弦乐创作开拓了新的道路。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出现了晚期浪漫主义乐派,主要代表人物为马勒,晚期浪漫主义乐派的特点是:乐队技术达到新的复杂水平,以结构庞大的交响乐队取胜。浪漫主义音乐是欧洲音乐史上成果最为丰硕的时期,也是欧洲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作曲家,并推动了欧洲歌剧的发展和民族乐派的兴起,对20世纪的欧洲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至今仍是最受人民喜爱的艺术珍品,它的艺术魅力使千百万人为之倾倒。作品选听:早期浪漫乐派舒伯特歌曲《魔王》、韦伯管弦乐《邀舞》、中期浪漫乐派李斯特钢琴独奏《钟》、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No5.后期浪漫乐派马勒《大地之歌》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本讲涉及的各时期音乐流派各有特点,大多学生对欧洲历史和文化不了解,而音乐家都是生活在某个特定时期,必然会打上这一历史时期的烙印。讲授时要把不同的乐派各自的特点进行对比。如果说古典音乐倾向表现共性,浪漫主义音乐则是更多地表现个性:它重视对大自然景物的表现,通过客观的抒情题材,用音乐艺术手法描写对美丽大自然的热爱,反映主观对未来自由、幸福的向往和渴求,进而抒发心中的理念和幻想;它追求音乐中的民族、民间内容,本民族或其它民族的传说、故事和质朴民间音乐素材,使浪漫主义音乐获得了清新、纯净的气质和格调;它对古典乐派一些严格规范的题材、体裁、风格、表现手法与形式做了大胆的革新,丰富和发展了古典的传统文化;标题性音乐的发展,更体现了音乐与其它姐妹艺术相互融合的浪漫主义美学原则。三、作业浪漫乐派的作曲家比较多,课堂上提到的作曲家其作品不能都欣赏,大家可以在网上下载mp3,也可以到1/作更详细的了解。四、教学后记第九章西方音乐家及作品(二)3学时一、教学内容及要求清点人数,组织教学就上讲内容提问5分钟概述:在十七世纪时,法国、意大利音乐在欧洲占统治地位,到了十八世纪中期,德国、奥地利成为欧洲音乐的主要力量,但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确定的古典风格并无明显的民族特点。在浪漫乐派时期,作曲家认为音乐必须有外在的意义与诗的内容,也就是说,音乐必须是描述性而有标题的。这种思想一直持续到十九世纪中期。另一方面,民间音乐受到人们日益增长的喜爱,是因为作曲家对异国情调和古文化迷恋的结果。民族主义运动对那些缺乏本国深厚音乐传统的国家最为重要和有影响力。在十九世纪以前,俄国、波西米亚、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一些国家以及美国,在音乐上都依靠具有欧洲文化的先进国家,这些国家进口他们的音乐、以及表演这些音乐的演奏家。在十九世纪的欧洲,当时的政治条件促进了民族主义的发展,使之达到了在浪漫主义运动中成为决定性力量的程度。征服民族的傲慢和被征服民族为自由的斗争造成民族关系的紧张,使民族情绪上涨,这种情感在音乐中找到了理想的表达方式。(10分钟)一、俄罗斯民族乐派(掌握)(45分钟)俄国是开创独特民族音乐的国家。格林卡从俄罗斯的丰富民歌和礼拜仪式圣歌中吸取养料写成了歌剧《伊万·苏萨宁》,在1836年首次上演。格林卡的后继者组成了名为“强力五人团”的民族乐派。杰出成员有:鲍罗廷、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和穆索尔斯基。“强力五人团”用面向国内的方式去寻找灵感,而另一些俄罗斯作曲家则用面向国外的方式,从占统治地位的西欧传统音乐中寻找灵感。这种世界主义乐派中的杰出入物柴科夫斯基是第一位获得国际声誉的俄国作曲家。1.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格林卡2.俄罗斯五人团3.柴可夫斯基4.肖斯塔科维奇2.乐曲赏析:格林卡《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鲍罗丁《霍洛维茨人的舞蹈》、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巴格达的节日·海·沉没的航船》、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二、捷克民族乐派(理解)(30分钟)1860年,波西米亚获得了政治自由。斯美塔纳为发扬民族音乐文化而奔波,以捷克的体裁创作了民族歌剧《被出卖的新娘》,然而,这些作品却受到极严厉的批评。有人说他模仿瓦格纳,因此而激烈地反对他。这些困惑影响了史美塔纳心智的健康,完全失去听觉。仍写出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讴歌祖国的山河、历史和人民的伟大与不朽。其创作突出标题性,形象生动而富有激情。在他的歌剧与交响诗中,他表达了捷克人民的精神,创造了一种气氛来反映人民的期望“自尊心与文化背景。他以亲切而含蓄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标题都取材于捷克的民族精神,由于他对捷克民族音乐所做的贡献而被称为“捷克近代音乐之父”,为捷克民族乐派的创始人,德沃夏克通也是通过自己的音乐创作,为发展捷克民族音乐,提高捷克音乐文化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和斯美塔纳一样,是捷克民族乐派的创立者。斯美塔那与《伏尔塔瓦河》选自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德沃夏克《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三、北欧民族乐派(理解)(20分钟)格里格的民族主义主要是借用民间音乐的抒情性来表现的,他的歌曲和舞曲、钢琴小品表现出浓郁的挪威乡土气氛。格里格热爱朴素的民间曲调,不仅把表现他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民族音乐用在他的全部作品之中,也用许多民族特有的音乐语言如嗡嗡声的低音声部、交叉节奏和很多其它富有特征的调式旋律和和声用于其中,从而影响了其他后来的作曲家。他被尊为挪威最伟大的音乐家,格里格使挪威音乐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挪威格里格《培尔·金特》组曲芬兰是历史上有名的多难之国,由于地广人稀,缺乏抵抗外来敌人的力量,因此经常受到邻国的侵略,从而丧失自由与独立。由于天气寒冷,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人民必须与自然搏斗才能生存,这造就了芬兰民族的团结与不畏强暴的强韧精神。西贝柳斯从小就受到这种民族性格的影响。他的音乐虽然显著地受到德国浪漫乐派的影响,仍不失豪壮辽阔的气魄,风格独特,结构严谨。他使用了北欧固有的厚重、阴暗的和声,以及芬兰民俗音乐中特有的节奏,从而产生强烈的乡土色彩与独特个性。西贝柳斯《芬兰颂》四、东欧民族乐派(了解)(25分钟)罗马尼亚艾乃斯库《罗马尼亚狂想曲》艾乃斯库十三岁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作曲和小提琴。毕业时获得了学院历史悠久的大奖,作为一位小提琴家,艾涅斯库的足迹几乎遍及欧洲所有国家的首都和美国所有大城市,他以纯熟的技艺、朴素自然的演奏风格和对所演奏作品的深刻理解而赢得听者的热烈欢迎。艾涅斯库是罗马尼亚交响音乐的奠基者,其创作对近代音乐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由于他对罗马尼亚做出杰出的贡献,他出生的利汉尼村、布加勒斯特交响乐团、布加勒斯特音乐学院,都以他的名字命名。从1958年开始,每隔三年举行一次的“乔治·艾涅斯库国际音乐节”,已经成为世界各地音乐家和文化界人士对艾涅斯库和他的音乐遗产表示尊重和敬意的盛会。匈牙利巴托克《弦乐器、打击乐器与钢片琴音乐》巴托克的旋律写作有时具有民歌风的特点,但他很少具体采用民歌。他的成熟时期的风格严谨、简洁。他惯常运用的节拍与节奏是西欧传统音乐未曾有过的。巴托克进行了独树一帜的革新,但他牢牢植根于民间音乐传统,这使他得以截然有别于西方现代派音乐家。巴托克主要是一位器乐作曲家,除了一部歌剧、一部舞剧和一部音乐哑剧、一首大合唱、少量艺术歌曲和改编的民歌集外,他所作的全是器乐作品。巴托克的创作对二十世纪音乐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音乐评论家把他同勋伯格和斯特拉文斯基都尊为“二十世纪早期富于创造性的伟大作曲家”。1955年,为纪念巴托克逝世十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特授予他国际和平奖金。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东欧、北欧民族乐派的音乐家都是以弘扬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为特点,有人说:“越是民族性的文化,越具有世界性”。要合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音乐中的民族性。三、作业以上曲目在课堂上不能赏析完,要求同学在1/网上在线欣赏四、参考资料李岚清:《音乐笔谈》相关部分部分。五、教学后记第十章二十世纪的音乐3学时一、教学内容及要求清点人数,组织教学5分钟一、一、印象主义(掌握)(40分钟)“印象主义”是十九世纪下半叶在欧洲兴起的一种新的艺术思潮。它开始只是在文学和绘画领域中存在,而后来则逐渐发展到音乐领域中。印象主义音乐的产生,是与十九世纪欧洲社会的政治制度和阶级力量的急剧变化紧密相连的。印象主义音乐可以说是进入现代音乐的开端,它在音乐形式、和声织体、表现手法、艺术风格以及基本美学观点等方面都和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音乐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与差别。它本身带有一种完全抽象的、超越现实的感觉。其主要特点是:作品刻画细致,善于表达内心的幻变;大量采用全音阶、教会调式及平行和弦、不解决的七九和弦、叠置和弦,造成调性的迷离扑朔;旋律也趋向片断零散;在和声、配器手法上,力图精致纤细,注重调节音乐丰富的明暗层次和浓淡色彩,在朦胧的光色之中表现物体的气氛和情调,表现出高深的艺术技巧。印象主义音乐盛行的时间不很长,但却是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因为音乐艺术由此开始了一个具有根本意义的改变。赏析:1.德彪西《牧神午后》2.拉威尔《波莱罗》二、新古典主义(了解)(20分钟)新古典主义是针对后期浪漫主义在音乐上的标题性、主观性而产生的一种创作思潮,是继印象主义音乐以后出现的又一种现代音乐流派。它主张音乐创作不必去反映紊乱的社会和政治,应回到“古典”中去,它反对当时那种过分夸张、多愁善感、充斥变音的浪漫主义音乐,它强调织体清晰、配器恬淡、意态冷静,回到18世纪(特别是巴赫)那样尊重对位和紧凑的曲式,在音乐上力求模拟古代音乐风格,而在创作手法上则用现代技术,形成一种新型的拟古音乐风格。这种主张由意大利的布索尼首次提出,但影响最大的、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俄国的著名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对新古典主义感兴趣的还有亨德米特、奥里克、普朗克、卡塞拉和马利皮耶罗等。欣赏:1.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三、表现主义(了解)(20分钟)表现主义音乐是现代音乐的流派之一,产生于二十世纪初。最早是在美术上针对印象派而提出的一种艺术理论。印象主义主张对客观世界的“所见之物”作纯客观的描写;而表现主义则强调直接表现人的心灵世界和心灵所见的客观姿态,在创作上通过艺术家的主观内省、运用变化、夸张、象征等手法来表现创作题材。表现主义音乐的创立者是奥地利音乐家勋伯格,他的学生柏格和威伯恩则加以继承和发挥。由于三人的主要活动地点都在维也纳,所以又称“新维也纳乐派”。在勋伯格表现“心灵世界”的音乐中,渲染着紧张、恐惧的气氛,反映出一种悲观、变态的倾向。欣赏:(片断)1.勋伯格《一个华沙的幸存者》2.《佩利亚斯与梅里桑德》四、序列主义(了解)(15分钟)序列主义音乐是在二十世纪中期开始流行的一种音乐创作的新体系。是西方现代派作曲技法之一。早在四十年代,俄国作曲家席林格(1895––1943)就在音乐的理论和创作上提出了一些新的原则,认为音乐形式与数学有关系,艺术的创作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数学记号、方程式,或是图式、表格来创作和解释。其具体方法为:先确定一个或几个音高、力度、时值的参数及其编排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