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颜回形象_第1页
《论语》中的颜回形象_第2页
《论语》中的颜回形象_第3页
《论语》中的颜回形象_第4页
《论语》中的颜回形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中的颜回形象读过《论语》,颜回的形象总是让人记忆犹新。作为孔子的弟子,颜回在《论语》中并不是描写最多的一个,但却是受到孔子赞赏最多的一个。孔子将自己的弟子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进行了分类。其中颜回列德行科第一,在孔门弟子中备受青睐。他在《论语》中被称为“子”,孔子称赞他的话很多,这就确立了他是孔门第一大弟子的地位。自唐太宗以来,历代帝王多次对颜回予以封赠,这就又使得颜回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好学聪慧在《论语》中,颜回受到老师的赞赏最多的地方在于他的好学精神,对于学习从不感到疲倦和满足。在上千弟子中,孔子独称赞他“好学”,而且认为除了颜回之外再没有听说好学的人。这在《论语》中反复出现。如在《雍也》篇中,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又如在《先进》篇中,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颜回的“好学”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一是学无止境的追求精神。“吾见其进也,吾未见其止也!”(《论语·子罕》)孔子说颜回一直都在努力学习,并没有懈怠放松过。《庄子》里记载他跟随孔子达到“夫子步亦步也,夫子言亦言也,夫子趋亦趋也,夫子辩亦辩也,夫子驰亦驰也”(《庄子·田子方》)的程度,因此,其学业提高很快。子贡叹服地说:“夫能夙兴夜寐,讽诵崇礼,行不贰过,称言不苟,是颜回之行也”(《孔子家语》)。二是现在学习态度的庄重上,孔子讲课时,他专心致志,认真听讲,从不懈怠,不放过每一个问题。孔子对此倍加赞扬,《论语·子罕》:“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意思是说,听孔子讲学始终不懈怠的,大概只有颜回一个人吧。《论语·颜渊》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回虽不敏,请事斯语。”这里,颜渊向孔子问仁,他并没有止步于孔子“克己复礼为仁”的回答,而是深入下去“请问其目”,要求进一步了解仁的具体内容。向“仰之弥高”的孔子问哲理,他以其毕生的精力“钻之弥坚”“欲罢不能”(《论语·子罕》)。他坚守孔子“不耻下问”的教诲,“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论语·泰伯》)。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冶长》)颜回正是凭借他的聪慧内秀,勤于思索,使其学业进步非常快,孔子也称赞他“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论语·子罕》)老子说:“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颜回无疑就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颜回的忠厚与内向,掩盖了他的聪颖善思,就连孔子一时也难以断定颜回的天资究竟属于那个层次。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观察了解,孔子才指出颜回并不愚。《论语·为政》记载:“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颜回天资极聪慧,就连能言善辩的子贡也坦率地说不敢与颜回相比。《论语·公冶长》记载:“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继而细致地省察,发现颜回日用动静语默之间皆足以发明圣道,事实上并不愚笨。可见颜回并非学无心得,只是不喜欢外露而己。他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认真进行分析研究,抓住本质问题进行深刻领会,加以消化吸收,变为自己的精神财富。这种内省式的自学方法还表现在联系实际,注重个人品德修养,身体力行,把所学的道理转化为实践,做到“不迁怒,不贰过”。即对人对己心平气和,不把自己的烦恼苦痛发泄出来,拿别人出气,一旦发现过失,立即改正,不再犯同类过失。在后来谈论自己的志向时颜回说:“无伐善,无施劳”(《论语·公冶长》),即决不夸耀自己的好处,表白自己的功劳。《论语》中记载颜回言论的章节很少,他给人的印象是性格内向,少言寡语,往往让人有愚钝的感觉,就连孔子也说颜回给他的初步印象是“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但是孔子又说“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为政)在上文我们谈到过,这实际上是颜回偏重内省的学习方法的体现,他并非学无心得,只是不喜欢外露而已安贫乐道颜回以生活清苦而乐学不辍著称于世,他在陋巷“一箪食,一瓢饮”(《论语·雍也》),生活极其窘迫,但他痴迷于孔子的道德、学问,竟在“人不堪其忧”的环境下,做到了“不改其乐”。《庄子》里记载颜回的境界又提升到了“心斋”的层次,《人间世》、《大宗师》中对颜回“修道”达到“心斋”、“坐忘”的境界描写得比较具体。关于“颜乐”也是后来历代儒者为学治身所必然探讨的问题,宋明理学时期最甚。再者是其学、思、用结合的治学方法。颜回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甚至有时候会给人一种“愚笨”的感觉,孔子说:“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论语·为政》)。但他退也省其私”,能够深刻领会老师的道理,并且达到“闻一知十”的程度,在实际生活之中也努力阐发和运用夫子之道,“亦足以发”,曾子说有一种人“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论语·泰伯》)。这就是说颜回努力遵循着孔子的“不耻下问”求知方法,虚心地向别人求教知识。事实证明“回也不愚”,而是一个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人,难怪子贡说“赐也何敢望回?”(《论语·公治长》)也正是由于颜回的好学、深思、致用,孔子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对于他的死也是悲痛万分。“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这句话简单明了,没有什么难解的地方。从这句话的描述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生活清贫的颜回,同时还可以看到一个没有被艰难的生存条件所困扰的颜回,一个乐观的颜回。关于人们所处的物质生存环境和他们的人生态度人生追求之间的关系,不少大思想家都曾做过论述。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子,为之一振,情不自禁地说:“吾以女死矣!”颜回答曰:“子在,回何敢死?”(《论语·先进》)这一问一答,表现出师生之间心心相印、相依为命的真挚感情。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颜回把孔子的安危看得比自己生命更重要,他对孔子的崇拜与追随已超出了一般的师生情谊。孔子本人也曾经说:“回也视予犹父也”(《论语·先进)并认为颜回是众弟子中惟一与自己志同道合之人:“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孔子最欣赏颜回,甚至有意培养他做接班人。但不幸的是颜回英年早逝,孔子悲痛欲绝,连声感叹“RI,!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子罕》)说这是老天要我的命。并违背丧礼中“节哀”之规定而“哭之,}n有人提醒他说:“您太伤心了!”孔子说:“真的太伤心了吗?我不为这样的人伤心,还为什么样的人伤心呢!”(论语·先进)})在筹办如何办丧事时,同学们从对颜回的敬重和友情出发,决定厚葬,去征求孔子的意见,孔子根据颜回知礼节俭的情操,表示“不可”。众人没有听从这一意见,厚葬颜回于鲁城东防山前。对此,孔子认为是违背颜回意愿的,因自己未能有力劝阻而深感内疚,痛惜地说:“回也视予犹父,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论语·先进》)意思是说:“颜回啊,你看待我像看待父亲,我却不能象对待儿子一般地对待你。这并不是我的主意呀,是你那班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