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管理》_第1页
《宏观经济管理》_第2页
《宏观经济管理》_第3页
《宏观经济管理》_第4页
《宏观经济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宏观经济管理

第一专题

中国经济发展状况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中国经济改革发展历程回顾1、建国后照搬苏联模式,建立了高度集权的计划管理体制

2、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1)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改革(2)1982年起,从农村改革转向城市改革(3)国有企业改革:承包制、租赁制,企业破产试点;小的国有企业出售,股份制试点;现代企业制度建立(4)国退民进,民营与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5)对外开放与外资引进,特区建设

(6)证券、金融市场改革与发展,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发展(7)农业产业化与农村二次改革,等3、改革深化与经济转型(转型期的问题)(1)由经济改革逐步推向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的全面改革(2)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质量!)(3)快速城市化与人口流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城市经济4、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考验5、中国入世与全面的开放: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全球视野看问题,国内问题国际化与国际问题国内化制造业全球转移,中国成为新的制造业中心和全球采购中心,目前又面临着制造业向其他国家的转移和世界服务业的转移6、由美国引发的新一轮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二、理论的突破与创新1、社会主义计划经济2、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3、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公有制为主体,民营经济是有益补充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有制为主体、民营经济(私营经济)是重要组成部分

三、“十七大”有关经济方面的新提法

1、经济“发展”方式代替了经济“增长”方式

2、注重协调、调控和规划3、翻两番由“总量”到“人均”4、“生态文明”首次写入报告5、关注初次分配中的公平

6、“四化”上又加了一个“信息化

7、首次提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和“主体功能区定位”8、提出“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9、“财产性收入”首次写入报告10、首次在党代会报告中写入“廉租房制度”

四、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工业化、国际化时期2、中国正向消费型国家过渡,处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关键时期3、转轨时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1)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

(2)环境保护问题任务艰巨(3)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在扩大,城乡、地区统筹发展(4)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充分就业产生新的就业群体:如大学生就业群体(每年近600万)(5)公平分配与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农民工问题、城市贫民问题,社会公平与正义(6)经济稳定与通货膨胀控制问题(7)汇率改革与金融安全问题(8)市场体系与法律完善(9)经济增长、全球经济变化与宏观调控全球粮食、石油等涨价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经济快速增长与结构失衡并存,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的趋势未有效缓解,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胀风险加大,资产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导致的资产泡沫不断积累,货币信贷扩张压力加大。(10)农业产业化与农村二次改革,等。五、关于中国发展模式的探讨“中国模式”是国际上对中国发展经验的最新概括,主要是相对于美国模式、德国模式、日本模式和亚洲四小龙模式而言的。它探讨的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到底是如何组织的,以及中国经验对世界其他国家的适用性问题。各国学者认为“中国模式”大致有以下特点:

1、强调一个国家的发展模式应该由一个主权国家独立自主地进行探讨;2、强调发展的包容性、兼容性,努力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经济高速增长与社会全面发展协调起来,把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微观运行结合起来,把效率与公正协调起来;

3、强调发展的人民性,坚持以人为本;4、强调本民族的文化和文明传统;5、强调发展的累积性、渐进性。

六、山东省“十二五”需重点研究的课题

“十二五”研究要围绕践行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大主题,关注的重点是在持续高速增长后的经济理性增长和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更加强调质量、结构、效益和社会协调,实现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目标。1、实现山东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持续发展研究2、实现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研究3、经济结构调整与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4、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高发展质量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研究5、山东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农村区域协调发展与县域经济实力增强研究)

6、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中、东、西部和两翼协调发展问题研究7、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增加农民收入与解决三农问题研究8、产业升级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9、推进我省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和信息化进程研究10、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城市)研究11、节能降耗、可再生资源利用和替代资源发展与能源安全对策研究12、我省发展现代流通业对策研究13、开放条件下的中国金融业风险管理与国家金融安全14、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15、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与风险防范16、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建设与发展对策研究

17、应急管理(巨灾风险保险体系、应急物流等)研究18、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省(城市)研究19、城市公共服务与市民社会建设研究20、实现区域创新体系一体化研究21、强势政府下如何规范政府行为,深化政府管理体制,实现政府职能转变与高效、廉洁政府建设研究(政府治理体系改进与重构研究)22、政府在制定可持续发展推进大纲和实施细则中的作用研究23、政府规制与垄断部门改革问题研究24、社会安全(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等)与危机管理研究25、社会群体间重大利益冲突问题研究26、经济发展、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问题研究27、企业社会责任与提升企业发展质量研究28、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的对外贸易发展问题

29、基于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发展研究(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环境研究)30、充分就业与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31、人口老龄化及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问题研究32、老龄化、农村养老与计生政策的调整问题研究33、覆盖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研究34、行业标准制定与产业政策研究35、宏观经济的调控手段作用弱化及其重塑研究(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研究)36、山东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研究37、产业集聚带的辐射带动作用研究38、地方特色产业结构(特色经济)问题研究39、农业产业化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29、基于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发展研究(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环境研究)30、充分就业与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31、人口老龄化及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问题研究32、老龄化、农村养老与计生政策的调整问题研究33、覆盖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研究34、行业标准制定与产业政策研究35、宏观经济的调控手段作用弱化及其重塑研究(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研究)36、山东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研究37、产业集聚带的辐射带动作用研究38、地方特色产业结构(特色经济)问题研究39、农业产业化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40、国有企业改革与垄断行业退出问题研究41、规范房地产业发展与廉租房建设研究42、弱势群体问题研究43、工资上涨、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研究44、提高我省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45、山东城市群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研究46、山东区域间产业转移及承接研究47、山东水资源保障问题研究48、政府信息公开与网络信息传递模式研究与应用49、分配与收入差距调整,实现社会公平问题研究50、应对服务业国际转移对策研究

51、城市群联动与区域竞争力提升研究52、主体功能区格局下的区域发展战略研究53、居民增收与消费结构升级关联度研究54、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构建研究第二专题

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市场与政府

一、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要素与总量指标经济运行是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各种经济资源的相互流动。1、基本要素物质载体:物质产品(生产资料和消费品)、劳动力;非物质载体:服务、货币资金、信息、其他金融资产等。劳动力、物质产品和服务、货币资金和信息是经济运行的基本载体,股票、债券、基金券等各种有价证券以及各种金融衍生产品是在基本载体的基础上派生的。

2、宏观经济运行状况首先表现为总量之间的平衡关系

总供给与总需求:潜在总供给和潜在总需求;意愿总供给和意愿总需求;实际总供给和实际总需求;有效总供给和有效总需求。

总量均衡与非均衡:不均衡是经济运行的经常状态,均衡则是一种理想的目标状态。3、经济运行的总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工业增长率、广义价格、就业与失业率、固定资产投资率及增长率、消费率及增长率、物价指数(CPI、PPI)、进出口额、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及增长、国际收支、外汇储备、外国直接投资、货币供应量、财政收支、财政赤字、外债规模等。

二、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市场与政府

政府与市场共同发挥作用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特征。

(一)市场机制的局限和缺陷

1、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1)供求机制——市场经济的组织功能(2)价格机制——市场经济的信息功能(3)竞争机制——提升市场经济效率的功能(4)信用机制——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功能(5)局部均衡机制——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很有限的当市场的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信用机制、局部均衡机制所激发的经济发展能量尚未突破社会所能承受的非均衡极限时,市场机制被形容为“看不见的手”。2、市场机制的局限和缺陷(1)市场运行的条件不能达到假设状况而引起市场机制功能不到位。可以通过改进市场条件、健全市场机制来减少。如,法制不健全(2)市场运行的条件已经达到假设状态但功能依然有缺陷——内在缺陷。无法通过市场机制的自身完善能够避免。如,社会公正(社会保障)(3)在某些领域市场机制不能或不宜发挥作用。——市场机制的盲区。如,自然灾害、战争(军队、应急机制)

市场缺陷不仅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发生,且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也有所发生。(二)市场经济下的政府职能

市场缺陷内生于市场,但又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需要一种超市场的力量进行弥补,这种力量来自于政府。

亚当·斯密《国富论》:政府是“守夜人”;凯恩斯:政府像街道居委会老太太,三个职能:维护社区安全,维护社区稳定,服务;弗里德曼:让政府成为仆人,就是纳税人从劳务市场上请回来的保姆。

1.宏观经济管理是政府的重要经济职能,是政府干预市场经济运行最显著的标志(宏观调控)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是政府依据一定的宏观经济理论,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制定和实施财政、货币等宏观经济政策,针对市场经济运行中带有全局性的问题所进行的调节、控制、组织和协调,以保证宏观经济运行的效率、稳定和公平。

2.基本功能(1)补缺功能,即弥补市场缺陷。如:公共服务、公平竞争规则、收入再分配、稳定经济等。(2)替代功能,即在市场机制不健全时,暂时替代市场对资源进行配置。(3)对外功能,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提高国家竞争力。

3.具体职能(1)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2)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3)调节收入和财富分配,防止两极分化;(4)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减缓经济周期波动的幅度,减少失业和通货膨胀,保持经济运行的稳定性;(5)保护国家利益。根据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入世贸易规则,采取各种战略和政策保护本国市场,促进本国经济发展,保护本国知识产权等,同时协调国际间的经济关系。

(三)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特性1、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尽管经过多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国有经济的比重有所下降,国有企业的数量大大缩减,但国有经济在有关国计民生的众多领域仍处于绝对控制地位。政府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守夜人”。——政府宏观调控与国有经济之间存在着与众不同的经济关系。2、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体制转型国家,实行渐进式改革。市场发育还不成熟,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很不平衡,法制尚不健全,人口众多,国民素质与现代化市场经济的要求有较大距离,目前不具备完全靠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的环境和条件。发展模式是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需要依靠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干预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政府的干预程度与市场机制的发育和完善程度密切相关。

3、长期实行计划经济,政府惯有的管理方式需要逐步地调整和完善。目前正处于经济结构急剧变化阶段,对发展中国家来讲,经济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如果仅仅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不仅成本高、时间长,还可能永远处于落后地位。因此,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发挥主导作用。

(四)政府干预经济的局限性通过政府干预弥补市场的缺陷,并不是否认和限制市场机制在提高效率和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而是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完全替代关系,而只能是互补的关系。1、政府行为目标决策偏离社会公共利益;2、政府干预经济活动往往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如,国家多次发文控制房地产价格上涨,未见成效。

3、政府机构膨胀,效率低下;——政府机构的自我扩张冲动,经济职能的日益扩大,导致对经济活动的过多干预,损害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4、政府行为派生的外在负效应。如寻租现象、权贵经济。产生政府干预缺陷或失灵的原因:(1)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经济改革,政府作用发挥带来负面影响;(2)政府职能错位,部分公务人员素质不高,不能履行应有的职责;(3)对政府组织的监管不到位,强势政府权力过大。(4)习惯性的工作方式。三、宏观经济管理目标体系1.西方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2.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是一个内容较广的目标体系,既包括市场经济国家宏观调控的一般目标,也包括作为发展中国家和体制转轨国家的特定目标;不仅包括具有短期性质的调控目标,还具有中长期性质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目标。主要有:经济增长,经济稳定,社会发展和公平,经济体制改革等。中长期目标包括:产业结构、科技进步、收入分配、可持续发展等;社会发展目标包括:教育、医疗、科技等改革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四、中国经济运行中政策制定与实施遇到的“两难”问题(1)既想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又想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2)既想改变资源消耗的粗放增长方式,又不愿大幅提高资源价格和环境损害的成本;(3)既想抑制投资增长过快,又不愿大幅提高投资成本;(4)既想减少贸易顺差,又怕人民币升值过快,影响国内就业。怎样在“两难”中找到均衡点,将是经济运行当中政府决策面临的考验。

案例:中国经济与国企垄断

2008年中国企业500强,与往年一样,中石化、中石油、国家电网、工商银行、中移动等垄断国企占据榜单前10名。500强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349家,占全部企业总数的69.8%;私营及私营控股企业89家,比2006年增加2家,占企业总数的17.8%。国企不仅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更在营业收入上遥遥领先。2007年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17.49万亿元,占2006年GDP的比例高达87%。说明,国有经济不仅继续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控制了对国民经济整体具有重要影响的主要行业,而且中国经济还被牢牢地控制在少数国企手中。世界500强企业大多数是私营企业或家族企业,并处于竞争性行业。

评论:(1)对国民福利而言,垄断总是以剥削消费者剩余为代价的。经济学理论证明,自由竞争会降低该行业的产品和服务的平均价格,降低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从而减少消费者的开支。垄断行业借助垄断权获得大大高于市场竞争的价格,以高额的行业租金形式,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转移给生产垄断部门,在其行业内分享,并不能给普通百姓带来福祉,更不会自动增进社会的剩余。(2)垄断国企还会阻碍技术的进步,长远而言将会损害中国经济的竞争力。长远看,垄断企业越发展壮大,对社会整体利益的损害也将越严重。第三专题宏观经济调控微观基础与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一、宏观经济调控的微观基础1、微观基础是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居民和企业

2、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意味着宏观经济调控的效力将依赖于微观经济主体的能动反映

微观主体是否独立、市场体系是否完善、市场机制是否健全,将决定宏观调控的实际效果。

3、宏观经济调控集中在各种间接机制对经济人行为的影响。宏观经济调控虽然是对整个国民经济总体的调节与控制,但必须以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为研究的出发点。

4、中国经济社会制度的特殊性,决定微观基础的特殊性。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依靠微观主体的自发力量,微观主体在市场中的行为可能受到限制,不平等的市场待遇仍在相当长时期内存在,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不仅仅是个“守夜人”。

二、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宏观经济管理体系长期以来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国家管理与调控是通过计划来实现的。计划成为配置资源的唯一手段。

(二)现阶段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转变(1)从偏重于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转到宏观调控(2)从对经济的直接调控转为间接调控;(3)从局限于对国有经济的管理转为引导全社会经济的活动上来;(4)从大量的行政审批转到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上来。

2、国家宏观调控的力量

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专业管理机构、或担负一定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国特有),社会中介组织

3、宏观调控目标

短期目标:消除不利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稳定的短期因素,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主要是各种形式的总量失衡,如通货膨胀、总需求不足、国际收支失衡等。既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控制失业率,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中长期目标:主要包括经济发展目标、产业发展目标、区域发展目标、收入分配目标等,核心是致力于经济效率与经济公平以及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三)宏观经济调控手段

1、发展规划政府主导制定的规划反映了政府在特定环境下对国家发展前景的预测以及政府的愿望与意图,但规划的实现程度和实施的效果则取决于市场的力量。因此,规划实施一定要建立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基础性调节作用的基础上,逐步淡化行政管理和行政命令的色彩。2、经济手段是政府利用所能控制的市场参数或经济资源,通过调整其他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影响其经济行为,从而达到特定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各种手段。具有间接性、诱导性特点。主要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3、法律手段是以国家权威为基础,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手段。

法律手段本身并不直接体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是一种间接手段),主要是通过鼓励和限制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来实现调控目的,由于多数法律具有相对稳定性,因而它构成了各类经济主体行为比较稳定的制度基础。

4、行政手段以国家权力为依托,以行政隶属关系为基础,依靠行政组织体系和行政责任制度,通过行政命令、行政规定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具有纵向性、强制性特点,是宏观经济调控的直接手段。

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行政手段在调控范围、调控对象、调控力度等方面应严格控制。

5、信息宣传手段6、各种手段的综合运用(四)宏观经济政策

1、经济政策类型(1)微观经济政策主要是直接调节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经济政策,包括反垄断政策、公共产品和公共选择政策、外部影响和环境保护政策等。(2)宏观经济政策着眼于减轻经济波动、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等宏观经济目标,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就业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外经外贸政策、农业政策、能源政策等。2、财政政策(1)财政政策目标:经济适度增长、物价相对稳定、资源合理配置、收入公平分配。(2)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公债和财政预算(中央和地方预算)。(3)财政政策传导工具:从实施财政政策工具到实现财政政策目标的过程,即通过财政工具影响收入分配、货币供应、价格等媒介来达到财政政策的目标。(4)财政政策类型:自动稳定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扩张的财政政策、紧缩的财政政策和中性的财政政策。

例如,1993年前后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本次金融危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案例:税收是宏观调控的最佳工具之一

“节能减排”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在降低对资源和能源的高消耗方面,以往的调控措施或流于领导讲话、文件号召,或采用考核式的行政手段,未见好的效果。经济的问题最好用经济手段来解决。降低能耗、节约资源,最好的办法是提高其成本,税收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提高“三高”产品的出口关税,等于提高了其成本,也就等于降低了这些出口产品的利润率。成本增加,盈利减少,企业出口积极性自然会降低。同理,为了平衡贸易进出口,要扩大进口,最好的办法是拿税收作为杠杆。

3、货币政策(1)货币政策目标:与整个宏观经济调控目标一致,即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2)中介目标:连接货币政策工具与政策目标之间的金融变量,分为中介指标(基础货币和存款准备金)、远中介指标(利率、货币供应量和汇率)。

M0——流通中的现金;M1(狭义货币)——M0加活期存款;M2(广义货币)——M1加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它存款等)(3)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中国还包括中央银行存款、中央银行外汇操作和中央银行存贷款利率等。(4)货币政策功能:稳定通货、动员和配置储蓄资源、维护金融体系安全。货币政策是总量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作用越来越强。

(5)货币政策改革的重点和方向:利率市场化

三、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与货币政策调控(一)中国存在通货膨胀的诸多条件1、存在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的压力

2、存在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压力3、经济增长速度过高形成价格上涨压力4、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实现会在一定时期内造成成本价格的上升5、国际市场某些主要商品价格上涨会对我国国内市场价格产生影响(二)通货膨胀:越穷的人受害越大(三)政府直接管制价格,并不能遏制通胀(四)流动性过剩与货币政策1、衡量流动性过剩主要有两个指标一是M2(广义货币)与M1(狭义货币)增长速度超过GDP增长比例。

二是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以存贷差与贷存比衡量。

2、央行的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的效果评价!按照金融学理论,调整存款准备金会影响银行间资金供求,从而会自然带来利率的变化。为何还要在频繁调整准备金率同时主动调整利率?

3、中国股市的大变化,如何看待?(五)遏制通货膨胀的对策货币过多是“因”,物价上涨是“果”。恢复价格平稳,主要依赖宏观经济管理政策,尤其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1)减少货币发行量,提高资金价格以减少它的流动性。通常做法:银行加息——中央银行的职责。(2)人民币升值。一方面,可以降低进口价格,减轻通胀压力;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会减少出口和贸易顺差,减少外汇流入,从而减少中央银行为收购外汇而增发基础货币,进而减轻国内的流动性和因货币供应过多而造成的通胀压力。人民币升值多少合适?(3)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直接对少数收入最低的人口发放临时性货币补贴,帮助渡过难关。(4)及时提供市场信息,以打消民众对供应紧张的顾虑,从而抑制民众的恐慌性需求,降低价格上涨压力。

四、地方政府的调控职能(一)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

1、为市场运行乃至社会发展提供政策法规等无形公共产品和基础设施等有形公共产品;

2、进行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并以各种手段确保再分配的公平有序;

3、进行地方社会经济事务的综合协调管理。(二)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是确保宏观调控正常运行的关键当前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中的主要问题:

1、中央宏观调控能力严重弱化;

2、地方保护主义普遍存在,“诸侯经济”现象严重;

3、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短视现象严重;

4、地方政府的“寻租”问题,等。

五、中央与地方财税关系面临严峻困境

1、财政总收入中中央的集中能力越来越强,集中比例越来越高,中央财政宽余、地方财政紧张、居民收入占GDP比例持续下降。2、地方财税收入比例持续下降,收入来源不稳定,正规和稳定的税源趋于枯竭,收费罚款收入严重影响创业和就业,致使社会失业率越来越高,而且收费罚款养人、养人收费罚款导致机构和人员循环式恶性膨胀,格局是建设无资金、公共建设无财源,许多地方是吃饭养人型政府,如果清算显性和隐性债务,相当一部分市县级政府实际上已经破产。

3、中央向地方的转移支付,支出分散,极不透明,截留漏损严重,成本很高,并且导致进京跑部钱进,给权力寻租和腐败提供了负面的制度条件。第四专题收入分配及政策一、判断收入差距的指标(

(一)洛伦兹曲线为了研究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问题,美国统计学家M.O.洛伦兹提出的了著名的洛伦兹曲线。它先将一国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队,然后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将这样的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即得到洛伦兹曲线。洛伦兹曲线用以比较和分析一个国家在不同时代或者不同国家在同一时代的财富不平等,该曲线作为一个总结收入和财富分配信息的便利的图形方法得到广泛应用。

图中横轴OH表示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分组)的累积百分比,纵轴OM表示收入的累积百分比,弧线OL为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讲,它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反之亦然。特别是,如果所有收入都集中在1人手中,而其余人口均一无所获时,这时洛伦兹曲线为图中对角线下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OHL。另一方面,若任一人口百分比均等于其收入百分比,从而人口累计百分比等于收入累计百分比,这时洛伦兹曲线为正方形对角线,则收入分配是完全平等的,洛伦兹曲线成为通过原点的45度线OHL。(二)基尼系数将洛伦兹曲线与45度线之间的部分A叫做“不平等面积”,当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时,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OHL,OHL与45度线之间的面积A+B叫做“完全不平等面积”。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称为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一个衡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被西方经济学家普遍公认为一种反映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方法。也被现代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作为衡量各国收入分配的一个尺度。设G为基尼系数,则

G=A/(A+B)(0≤G≤1)

A=0,G=0,收入分配绝对平等;

B=0,G=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按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基尼系数小于0.2表示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基本合理;0.4—0.5表示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一般用0.4作为警戒线,而超过0.6以上就存在社会动乱的危险。基尼系数的缺陷

(1)基尼系数反映了居民的货币收入差距,但是并不能反映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的差距。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物价水平等因素会影响人们的实际生活水平。(2)基尼系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收入的差距,却无法反映非经济因素的差距。(3)社会收入信息的不健全、非法及非正常收入的大量存在,会使基尼系数失去成为衡量收入差距唯一标准的资格。幸福指数!从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经验看,基尼系数高低同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的平均水平要低于发展中国家。

从现实看,世界各国对基尼系数的运用并不完全一致。很多国家是把它与其他因素结合起来,综合判断收入差距。在不少国家,基尼系数有不同的标准和界限。

在评价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状况时,既要使用基尼系数作为衡量标准,也要充分考虑其他相关因素。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实际物价和购买力水平以及城乡、地区之间的差异等因素与西方国家有较大区别,一般地讲,社会警戒线要高于西方国家的评价标准。

将是否激励经济增长和公众主观承受力高低作为判断收入差距适度性的两条基本原则。

(三)库兹涅茨的倒“u”假说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库兹涅茨于1955年在对美国经济协会的演讲中提出了收入分配差距得“倒U假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分配差别的长期变动轨迹是“先恶化,后改进”。或说“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长期趋势可以假设为:在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程的经济增长早期阶段迅速扩大,尔后是短暂的稳定,然后在增长的后期阶段逐渐缩小”。

收入不平等在早期阶段逐渐恶化的原因:一是增长是储蓄和积累的函数,但储蓄和积累集中于少数富有阶层;二是增长是同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伴进行的,通常城市内部收入分配比农村更不平等,因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意味着经济中更不平等的部分。上述两个加剧收入不平等的因素实际上在经济发展的各阶段都在起作用,因而收入不平等由恶化转向缓和则必定是受到其他因素的抑制,从而部分地抵消了前两个因素的作用。

三种抵消因素:(1)一系列法律干预和政治决策;(2)人口变动;(3)现代社会的动态经济性质。

上述三种力量抵消了储蓄和城市化加剧的收入不平等的作用,使收入不平等的变动方向发生了逆转由上升转为下降,从而形成倒U现象。二、我国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原因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发生5个显著变化:(1)恩格尔系数下降;(2)

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比重提高;(3)服务性支出比重提高;(4)城镇居民居住支出增加较多;(5)农村居民货币消费支出比重持续提高。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在进一步扩大。..\授课内容\城市化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路径1.doc

1、收入差距扩大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关2、收入分配调控政策不完善、作用发挥不充分,是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1)财税政策调整和监管不到位,使收入差距得不到有效抑制。

(2)非透明、非规范性收入不同程度存在,缺少有效约束监管。(3)对低收入者的保障力度不够,保障制度不健全、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4)一些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不执行国家最低工资标准,不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甚至随意压低、克扣、拖欠工人工资,使部分劳动者收入持续偏低。

3、收入差距扩大还与发展不平衡有关

4、市场化改革不到位,造成部分行业的高收入5、物价的快速上涨,强化了收入差距引起的分配不公6、收入差距扩大还有深刻的历史原因当前收入差距扩大,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政策不完善的原因,也有政策执行不力的原因,问题错综复杂,涉及面广,解决难度大,应有清醒的认识。

三、如何认识收入差距扩大问题看待收入差距问题,实际上涉及对公平与效率的认识问题。1、当前收入差距扩大,是在绝大多数人收入有了很大提高的基础上的扩大。2、也应看到,一定的收入差距有其合理性和积极作用。

3、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带来的社会影响是消极的。一方面,会阻碍经济持续发展。收入差距过大会导致国内需求不足,同时也会使经济的激励机制失效。另一方面,不利于社会稳定与进步。

四、我国收入分配的基本准则1、市场经济准则按生产要素的投入和贡献进行收入分配。2、社会准则(1)共同富裕原则;(2)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原则;(3)保障社会稳定的原则。

五、调节收入差距的措施

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概括为十个字:“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1、“提低”,就是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这是缓解收入差距扩大的基础性工作。采取综合性政策手段提高广大农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2、“扩中”,就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应该是一个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占少数、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球格局。应通过提高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适当提高劳动力成本、加强对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鼓励创业、加强对公民合法财产的保护等多种措施,让更多的低收入者进入中等收入者行列,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队伍。

3、“调高”,就是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调高”不是简单的“抽肥补瘦”,也不是“杀富济贫”,而是要通过税收等方式对过高收入者进行有效调节,使其一部分财富通过税收等形式交给国家,用于二次分配。这从整体上有利于社会和谐,从长期看对高收入者也有利。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在调整税收结构过程中加强税收征管,打击各类非法逃税行为。适时开征物业税、遗产税与奢侈品消费税等税种,提高资源税,拓展投资增值类税种。当前还应进一步深化垄断行业的体制改革,进一步引入竞争机制,防止其凭借垄断地位为其从业人员谋取高工资、高福利等。

4、“打非”,就是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群众对收入差距意见大,并不是对合理、合法收入有意见,而主要是对通过以权谋私、官商结合、走私贩私、假冒伪劣等违规、违法行为获得巨额财富而造成的收入差距强烈不满,对这些非法收入要坚决取缔和打击。

5、“保困”,就是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应抑制物价的非正常快速增长,减轻中低收入者的负担。

6、还要重视发展慈善事业。通过建立相关法律,鼓励先富起来的人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财富分配中的作用,促进民间自愿捐赠活动,吸纳社会资金帮助困难群体,缓解贫困,缩小差距,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第五专题消费与储蓄一、消费需求与储蓄基本概念(一)消费与消费需求(有效需求)1、消费分为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通常讲的消费,是指个人消费。是不直接产生价值补偿和价值增值的经济行为,是人们为生活需要而对产品和服务的消耗以及由此引起的购买行为。2、消费需求是消费者对消费品和消费性服务的货币支付能力。

消费支出既可用于投资,也可用于消费。所以,消费支出不等于消费需求。

(二)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1、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propensityofconsume)可支配收入增加一美元时人们消费的增加量。2、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propensitytoconsume)是总消费与可支配总收人的比率。3、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指人们的消费虽然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在所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部分越来越少。凯恩斯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由人类的天性所决定的,由于这一规律的作用,出现消费不足。(三)消费结构与消费升级1、消费结构2、消费结构演变规律消费结构运动变化总体上按生存消费、享受消费、发展消费的顺序发展。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3、消费结构同步化指在同一时期大部分居民进入了相同的消费阶段的现象。收入差距拉大,不同收入阶层有不同的消费需求档次,原来集中在部分产品上的突发性消费猛增的消费共振呈现淡化趋势,个性化、随意化消费倾向增加。

4、消费升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是消费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具体可表现为消费的结构型升级和消费的质量型升级。

(四)储蓄与储蓄函数1、储蓄在一定时期内没有用于消费的国民收入。2、储蓄函数S=F(Y)3、边际储蓄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储蓄总量取决于国民收入和边际储蓄倾向。

(五)最终消费需求投资是由最终消费需求决定的;没有最终消费需求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投资引诱,从而也就没有投资。所以,最终消费需求是投资需求的基础。当需求不足构成经济发展的制约、需要扩大需求以促进经济增长的时候,关键的是扩大最终消费需求。

二、消费、储蓄与经济运行的关系

(一)投资与消费关系

1、当前在对投资与消费关系的认识上的两种主要观点

一种是把投资和消费的关系,仅仅看成是一种分配关系。反映在宏观调控方面,在政策上主张收入分配向投资倾斜。另一种是把投资和消费的关系,仅仅看成是两种市场需求。即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关系。其政策主张是实行投资拉动,也就是扩大投资需求(实乃生产性需求),消费需求则应从属之。

2、如何认识两者关系(1)从再生产角度看,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实乃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2)从分配角度看,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是在收入既定的条件下,储蓄和消费支出的关系。(3)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在流通领域表现为供给和需求的关系。投资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具有两种市场形态:均衡和非均衡。调节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其使命是使非均衡转化为市场均衡,而目前的着力点则是抑制和化解商品过剩,使过剩型非均衡转化为市场均衡。

(二)消费与经济增长消费增长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也是经济增长的拉动力。1、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2、消费增长与当年收入的增长有内在的相互传递关系消费不仅对当年GDP增长有直接影响,而且会对第二年GDP增长有延续影响,特别是消费增加额的增长将成为第二年GDP增长的重要因素。3、消费结构的变化会导致生产结构、投资结构的变化,从而生成新的经济增长点。4、适度消费与经济增长(三)储蓄与经济运行1、消费与储蓄比例储蓄与消费比率本质上是现实效用和长远效用的对比、权衡和优化的结果。适当的储蓄为消费水平适度增长提供了条件,储蓄转化为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直接方式;储蓄又是投资的资金来源,为了保持消费增长必须适当地增加投资以扩大社会的总供给能力,为此要求储蓄的不断增长。

2、储蓄与经济运行储蓄过多会形成短期需求不足,只有当储蓄被投资需求所吸引时,才能实现供求平衡和经济的正常循环。所以,储蓄转化为投资成为国民经济运行是否顺利的关键。三、从消费行为理论看影响消费因素

1、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2、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3、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4、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四、影响消费需求和储蓄的因素(一)影响消费需求与储蓄的一般因素

1、收入水平和消费函数

2、人口总量及增长速度和年龄结构

“人口红利”与中国经济增长所谓“人口红利”,是指生育率迅速下降使少儿抚养比例迅速下降,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第一,随着人口结构的逐步老龄化,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倾向趋于降低,老少比每上升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消费倾向分别下降0.006和0.013个基本点。从理论上讲,人口结构老龄化,年轻人口的负担加重,年轻人储蓄意向趋高,消费意向趋低,导致居民消费倾向降低。这与我国人口老龄化前期的现实情况相符。第二,人口老龄化所导致的农村居民消费倾向下降程度比城镇居民大,因为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相对较差,养老负担更重。

3、商品本身的价格及与其相关商品的价格

(二)影响消费需求与储蓄的特殊因素1、消费者对收入、价格和利率的预期(1)收入与价格预期(2)利率变动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2、改革预期(不确定性)对消费的影响(1)城乡居民消费倾向与改革预期成反比关系,随着改革的推进,居民储蓄意向增大,消费倾向趋于降低。(2)改革预期对农村居民消费倾向影响大于对城镇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随着改革的推进,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和教育、医疗等刚性消费支出预期增大,农村居民消费倾向下降幅度略大于城镇居民。3、消费倾向和消费信贷对消费的影响(政府的消费政策)

(1)消费倾向的影响

城镇高收入居民消费倾向下降1%,城镇居民总体消费倾向将下降0.56%。城镇高收入居民消费倾向的下降成为引起城镇总体消费倾向下降的重要原因。(2)消费信贷的影响消费信贷是消费者根据自己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提前将未来消费用于当前消费的一种消费方式。4、消费文化与习惯消费者的爱好和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三)其它不确定因素

五、转轨时期我国消费需求不足与储蓄过剩的成因分析

总体情况:收入增长缓慢、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村市场难以开拓、有效供给不足与产品相对过剩的矛盾制约了居民消费的扩大。

六、提高居民收入,扩大消费的措施

(一)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收入,增强其消费能力(二)加快完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稳定居民消费预期,扩大即期消费(三)适当调整收入分配政策,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四)改善居民对改革的预期,增强居民消费信心(五)切实改善消费环境,正确引导消费观念(六)积极培育消费热点,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七)采取有效措施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八)适时采取必要政策措施减缓人口老龄化进程

第六专题投资与融资

一、投资与经济运行

(一)投资的含义投资是指投资主体为获得预期回报而将货币或其他形式的资产投入经济活动的行为过程。投资有个人投资、企业投资、政府投资、金融组织投资;国内投资、国外投资。对于宏观经济运行来说,投资是扩大总需求,增加总供给,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消费与投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消费是现在享受,放弃未来的收益,投资是放弃现在的享受,获得未来更大的收益。

家庭投资的主要成分包括金融市场上买卖的各种资产,如存款、债券、股票、基金、外汇、期货等,以及在实物市场上买卖的资产,如房地产、金银珠宝、邮票、古玩收藏等,或者实业投资,如个人店铺、小型企业等。

(二)投资与储蓄的关系1、投资和储蓄有一定数额的储蓄就必然有一定数额的投资,而不论投资用于固定资产的形成,还是用于存货的形成,不论这种存货的增加是经济的,还是不经济的。因而一定年份的实现储蓄与该年的投资实现额始终是相等的。但是,意愿投资并不必然与意愿储蓄相等。当意愿投资小于意愿储蓄时,社会上投资不足,就会导致存货的非经济增加。相反,当意愿投资大于意愿储蓄时,或者投资意愿无法实现,或者挤占意愿消费进行强制储蓄。

在现实生活中,投资和储蓄受不同因素影响和制约,因而也就产生了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的可能性。2、古典学派与凯恩斯对投资与储蓄关系的看法凯恩斯认为,不是储蓄决定投资,而是投资决定储蓄,而且储蓄和投资之间的均衡力量不是利率,而是收入水平保证储蓄与投资相等。提高利率表面上看会增加储蓄,但它抑制投资,投资上不去,所得就会减少,导致消费和储蓄下降。因此,提高利率使储蓄和消费同时都下降。

投资和储蓄的决定都离不开特定的经济条件。经济条件不同,投资与储蓄的关系也就不同。(三)有效消费需求不足对投融资产生影响

二、影响投资的因素

(一)影响投资的基本因素收益、成本及其预期收益取决于投资所生产的产品的需求状况;成本取决于利率和赋税;预期本身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二)影响投资的宏观因素1、人民币汇率在对投资有影响的各种因素中,汇率无疑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因素。汇率升值会增加对金融资产的投资。

汇率对投资的调节作用是通过影响进出口、资本流动等实现的。

另外,汇率还会通过资本流动影响投资。

2、金融改革

由于众多的中小企业难以在短期内达到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支持条件,从银行融资的难度将比以前加大,将间接地影响投资者的投资热情。3、产能和消费物价消费需求的较快增长,必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涌入。价格下降的因素主要是产能过剩。将导致相关行业的利润下降,投资回报率降低,从而减缓投资增长速度。最近出现的主要消费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信心和规模,投资构成将会有所调整。4、劳动力成本对于人工成本占比重较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将直接导致产品的总成本提高,在产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利润必然有所降低,对投资肯定会产生一些影响。

劳动力成本上升将会造成外国投资的转移。

5、产业结构调整

(三)影响投资的微观因素储蓄和投资是积累财富的两大支柱。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