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中线线角,线面角,面面角成法原理与求法思路_第1页
空间中线线角,线面角,面面角成法原理与求法思路_第2页
空间中线线角,线面角,面面角成法原理与求法思路_第3页
空间中线线角,线面角,面面角成法原理与求法思路_第4页
空间中线线角,线面角,面面角成法原理与求法思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空间中的夹角福建屏南一中李家有QQ52331550空间中各种角包括: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以及二面角。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范围是(0,y]。求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大小一般方法是通过平行移动直线,把异面问题转化为共面问题来解决。具体步骤如下:利用定义构造角,可固定一条,平移另一条,或两条同时平移到某个特殊的位置,顶点选择在特殊的位置上;证明作出的角即为所求的角;利用解三角形来求角。简称为“作,证,求”2、线面夹角兀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范围是[0,号]。求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用的是射影转化法。具体步骤如下:(若线面平行,线在面内,线面垂直,则不用此法,因为角度不用问你也知道)找过斜线上一点与平面垂直的直线;连结垂足和斜足,得出斜线在平面的射影,确定出所求的角;把该角置于三角形中计算。也是简称为“作,证,求”注: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是它和平面内任何一条直线所成的一切角中的最小角,即若。为线面角,P为斜线与平面内任何一条直线所成的角,则有0<P;(这个证明,需要用到正弦函数的单调性,请跳过。在右图的解释为ZBAD>ZCAD)2.1确定点的射影位置有以下几种方法:斜线上任意一点在平面上的射影必在斜线在平面的射影上;如果一个角所在的平面外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那么这一点在平面上的射影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已知:如图,4AC在一个平面a内,PN1AC,PM1AB,且PN=PM(就是点P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过P作PO1a(说明点O为P点在面a内的射影)求证:ZOAN=ZOAM(ZOAN=ZOAM,所以AO为ABAC的角平分线,所以点O会在ABAC的角平分线上)证明:」PA=PA,PN=PM,APNA=APMA=90O.•.△PNA=APMA(斜边直角边定理)AN=AM ①

PO±a1 PN=PM卜皿M。(斜线长相等推射影长相等)AN=AMAO=AO[nAAM。=AANO^ZNAO=ZMAO所以,点p在面的射影为ABAC的角平分OM=ON线上。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角的两边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一条直线在平面上的射影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已知:如图,ABAC在一个平面a内TOC\o"1-5"\h\zZPAN=ZPAM(斜线AP与ABAC的两边 1/AB,AC所成角相等)PO顼求证:AOAM=AOAN(说明点O在角MAC的角平 /分线上。) 一-c证明:在AB上取点M,在AC上取点N,使AN=AM 〜〜 7(这步是关键,为我们自已所作的辅助线点,线) /改二:^—Z_AM=AN1 /AP=AP}nPAN=△PAMnPN=PM /APAN=APAMPO±a1 |nNO=MO(斜线长相等推射影长相等)PN=PMJAN=AM、AO=AO[nAAMO=AANOnANAO=AMAO,所以,点p在面的射影为ABAC的角平分OM=ON线上。两个平面相互垂直,一个平面上的点在另一个平面上的射影一定落在这两个平面的交线上;(这是两面垂直的性质)利用某些特殊三棱锥的有关性质,确定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的位置:如果侧棱相等或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相等,那么顶点落在底面上的射影是底面三角形的外心;已知:如图,三棱锥P-ABC中,PA=PB=PC,PO1面ABC求证:O点为AABC的外心(即证OA=OB=OC)(注:外心为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圆心,也是三边中垂线的交点)

如果顶点到底面各边距离相等或侧面与底面所成的角相等,那么顶点落在底面上的射影是底面三角形的内心(或旁心);已知:如图,PF±AB,PD±BC,PE±ACPF=PD=PEPO1Wabc求证:O为由8。的内心(注:内心为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也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角平分线的交点)证明:连结BO,CO易证ADBO三AFBOnZDBO=AFBO所以BO为角DBF的角平分线,即点O在角DBF的角平分线上。同理可证点O为角DCE的角平分线,所以O为两内角平分线交点,从而为内心。如果侧棱两两垂直或各组对棱互相垂直,那么顶点落在底面上的射影是底面三角形的垂心;AE1BC,CD1AB已知:如图,PA1BC,PB1CAPO1面ABC求证:(1)PC1AD(就是三棱锥中有两组对棱垂直,则可以推出第三组对夫棱垂直)(所以,条件中各组对棱垂直,实际是有多了一组)(2)点O为三角形ABC的垂心(注:垂心为三角形的三高交点,O为垂心,相当于证明AE1BC,CD1AB,两高交点即可)3、二面角(4)二面角的范围在课本中没有给出,一般是指(0,兀],解题时要注意图形的位置和题目的要求。作面角的平面角常有三种方法解题时要注意图形的位置和题目的要求。作棱上一点双垂线法:在棱上任取一点,过这点在两个平面内分别引棱的垂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面上一点三垂线法:自二面角的一个面上一点向另一面引垂线,再由垂足向棱作垂线得到棱上的点(即垂足),斜足与面上一点连线和斜足与垂足连线所夹的角,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边是最常用的方法空间一点垂面法:自空间一点作与棱垂直的平面,截二面角得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备注:还有一个投影法求二面角,高考不作要求,所以此处略去。

配套练习:(练习难度不大,所以只给简答,见最后一页)1、 两个对角面都是矩形的平行六面体是A、正方体 B、正四棱柱 C、长方体 D、直平行六面体2、 正三棱柱ABC-A1B1C1中,异面直线AC与B1C1所成的角是A、300 B、600 C、900 D、12003、 已知一个正六棱柱的底面边长是诲,最长的对角线长为8,那么这个正六棱柱的高是A、2、3 B、3 C、4 D、4,34、 正四棱锥相邻的侧面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是A、锐角 B、钝角 C、直角 D、以上均有可能5、 一棱锥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若截面面积与底面面积之比是1:2,则此棱锥的高(自上而下)被分成两段长度之比为A、1:J2 B、1:4 C、1:(*2+1)D、1:j2-1)6、 在四棱锥的四个侧面中,可以是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最多是A、4个 B、3个 C、2个 D、1个7、 三棱锥P-ABC中,若PA=PB=PC,则顶点P在底面三角形的射影是底面三角形的入、内心 8、外心 6重心 。、垂心8、 四棱柱成为平行六面体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A、底面是矩形 B、底面是平行四边形C、C、有一个侧面为矩形D、两个相邻侧面是矩形9、已知入。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ABC的边上的高,沿AD将AABC折成直二面角后,点A到BC的距离为,.14C、,.14,.14C、,.14D、10、已知异面直线a、b所成的角为50o,P为空间一定点,则过点P且与a、b所成角都是300的直线有且仅有A、1条 B、2条 C、3条 D、4条11、二面角以—^-P是直二面角,A£以,BeP,△B任Z,设直线AB与以,P所成的角分别为。1、°2则A、° +° =900 B、° +0 >900C、° +° <900 D、° +°。90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3、 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3,BC=1,CC1=(3,则平面A1BC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的度数是 14、 正三棱锥V-ABC的各棱长均为a,M,N分别是VC,AB的中点,则MN的长为15、 有一个三角尺ABC,ZA=30。,/C=900,BC贴于桌面上,当三角尺与桌面成45。角时,AB边与桌面所成角的正弦值是 .19、在三棱锥D-ABC中,DA1平面ABC,nACB=900,nABD=300,AC=BC,求异面直线AB与CD所成的角的余弦值。(注,题目未配图,请自行画图)分析:求二面角,主要思路就是作,证,求。作二面角的基本方法,主要用三垂线法,明显有DB分析:求二面角,主要思路就是作,证,求。作二面角的基本方法,主要用三垂线法,明显有DB20、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a,P,Q,R分别为棱AA1,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