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应该知道的职场八件事_第1页
90后应该知道的职场八件事_第2页
90后应该知道的职场八件事_第3页
90后应该知道的职场八件事_第4页
90后应该知道的职场八件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后应该知道的职场八件事第一批90

后已经迎来自己的而立之年。有些小伙伴可能已经开始思(焦)考(虑):30岁的节点上,自己是否在职场完成了「而立」的目标呢?领英去年的一项调研结果:职场人平均27岁升经理。真让人焦虑,30岁没坐上总监VP,难道人生就是黑白的?诚然,升经理带团队,固然是职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但是职场人的成长是全方位的,走上管理岗,并不能作为30岁成功职场人的衡量标准。30岁职场人真正的成长点是什么?应该怎么做?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希望能带给你启发。1、领导力≠权力、领导≠领袖我见过好些少年得志升经理带团队的人,但他们的发展,往往并不顺利。相反,还有很多坎坷。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许多年轻人对「当领导」这事儿,还存在不少误区。我分享过这件事:某互联网公司,一位主管晚上10点多在群里要求实习生回公司加班,理由是正式员工没下班,实习生也不能下班。后来他又要求实习生帮忙做PPT,见响应的不多,冒了一句:一分钟内逐个回话,否则开除。没想到却被早已不满的实习生小伙伴曝光到社交网络上了。我其实很同情这位主管。诸位看到的是一个喜怒无常、骄横跋扈的高管,我看到的是缺乏自信、害怕被质疑、不知道如何做领导的普通人。他之所以制造恐惧,是因为他内心充满恐惧。很多职场人被提拔成了「领导」,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具备了足够领导力的领导人才。在很多领导的固有概念里,领导岗位=权力。如何让下属听话,如何完成业绩指标,如何让人信服我赞同我,要靠手里的权力。真的如此吗?前两天,我和一位老朋友吃饭,他说自己跳槽了。我一惊:你不是刚刚跳槽吗?怎么又跳了?他苦笑:面试的时候没感觉出来,这领导是一个骂人狂,开全员会议,轮着按顺序骂人。我虽然才来不久,但迟早会骂到我这里的,我又不缺下家,何苦找一个挨骂的工作呢?真正的人才,又不是五行缺骂,哪里会搭理威权式的上司。威权式的领导,实际上可能是能力最弱、影响力最弱、自信心最弱的领导。你没办法让下属信服你,所以你只能靠掀桌子骂人,会议室里轮流羞辱下属,甚至炒掉高水平的下属,来寻找一个领导的存在感。2、30岁真正的成长是什么我曾经分享过:从未来的职场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不会走上管理岗位,而是会选择扮演专家的角色。没错,不做管理岗,可能活得更自在,活得更精彩。在我看来,职场的转折点,不在于27岁当上了经理,不在于30岁做到了总监,也不在于40岁迎娶了奶茶妹妹。职场的转折点,更多在于我们是否遵从内心的梦想,追求我们想要的生活。我们的转折点可能是更深刻的了解了自己;

可能是走出舒适区,面对可能失败的勇气;可能是带新人的时候;也可能是鼓起勇气说出大家不敢直说的事实的时候。升职不等于成长。在30岁之前,有比升职更重要的这8件事,能给你带来更大的自我提升。这些比干坐在那里担心自己的上升空间被堵死,要来得更合适。(1)做一些分外之事职场人最忌讳的就是固守自己的工作职责。很多公司招人时,是唯经验论的,你做过市场活动,好的,来我司继续做市场活动吧。所以作为职场人,我们就一辈子做一份擅长的活吗?试问这活的壁垒有多高,刚毕业的学生能做吗?未来的成长机会如何?会不会有一天,你擅长的这份工作消亡了?公司都需要善于思考和创新的人才。我们始终需要向领导争取创新的机会。

如果老板不同意,没关系,再回来重新组织修改完善自己的想法。找到合适的机会再兜售给老板。失败没什么损失,一旦成功,你的履历上又增加了新的成功案例。我2010年在老东家的时候,觉得微博发展的势头特别好,就和领导提议要上微博平台,但作为一家B2B企业,在当时无法看出社交媒体能带来价值。我和我的同事,通过各种方式旁敲侧击,请来了微博大V演讲,还拜访新浪微博,听他们分享微博发展计划,甚至想出了给领导刚回国的女儿建微博账户这种歪点子。半年后,领导点头同意。最早在B2B企业推广微博营销的例子,我就当仁不让塞进自己的简历里了。之后2013年推微信公众号,2016年第一批成为知乎机构账号,我在社交媒体运营的不归路上跑得更欢了。如今我能从B2B市场营销的圈子里转型到互联网,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社交媒体运营的经验。(2)说一些分外的话除了多做一点,我们还应该多说一点。30岁的职场人,不应该还把自己当成年轻人,在会议上只听老板安排即可,你应该站出来,说出自己的想法,推动自己的项目,管理老板的预期。我们都参加过那种陷入僵局的会议。大家都保持沉默,不敢抬头。感觉空气都凝固了。有时候大家都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但不敢说;有时候大家都没有万无一失的解决方案。这个时候,逼自己一把,提出建议,就是走出舒适区。能有什么损失?最差不过是大家不同意而已,面子上无光而已。隔天怕是都忘光了。08年金融危机时,公司需要控制成本,管理层围坐一圈,但都保持沉默。终于有一位总监提出了他的建议:那是不是取消XX方案。在座的人都下意识的摇头,XX方案刚刚启动,这时候取消就前功尽弃了。当其他总监开始反驳这个说法的时候,总经理发言了: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建议。如果你有更好的建议,提出来,我们欢迎。如果没有,不要在别人刚说完之后就否定他的建议。这位敢于说话的总监随后被委以重任,从后台服务的岗位跃升到销售负责人,职业发展方向也借此机会得以改变。(3)帮助领导管理他的领导向上管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艺术。老板都有自己的想法,如何让老板能理解我的现状,如何让老板认可我的价值,如何让老板帮忙推动我的项目?如今的年轻人,其实都很有向上管理的气魄,敢于大胆的告诉领导:我这个周末不能加班,家里有事;我不愿意转岗,这和我的职业发展规划不一致;这个项目人手不足,麻烦领导再协调资源。到了30岁,你已经是领导身边的核心骨干。我们往往觉得把老板安排给我们的工作做好就是「向上管理」。其实真正的「向上管理」,是帮助你的领导去影响他的领导。我们需要思考:我有没有时时站在上司身边,帮助他一起影响公司内关键决策者,让业务推进更顺利,让决策者感觉到你们团队有价值。这一年多来互联网公司裁员频频,很多时候,团队被裁,不是没有价值,而是没把价值完全展现在管理层面前。而这一点不仅是团队领导的责任,也是团队里30职场人的责任。你们没有替上司想问题,没帮上司去向他的上司表功,你的向上管理并不完整。很多职场人不屑于表功,觉得这PPT做得好,不如活干得出彩。

我能理解这种心理。但其实「表功」是非常重要的职场沟(求)通(生)方式。

管理层那么忙,需要我们反复告诉领导:我们对公司很重要,我们对公司很有价值。(4)不要对面试机会说No我有一个HR小伙伴,毕业两年,服务于一家快消品公司。前几天他接到一家公司电话,要他去面试,而岗位的要求偏偏是五年以上工作经验。他问我:这我去了应该也是白去啊,这样的面试有价值吗?我回答他:去,必须去。你面试完就知道,他们对5年工作经验的人是怎样的要求了。即使无意跳槽,职场人也应该保持面试的节奏,保持市场敏感度:①了解市场同行在做什么,趋势是什么;②

了解自己薪资在市场上的竞争力;③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善的地方。(5)要求涨薪公司一般都会有相应的安排涨薪计划——我说的不是定期涨薪。出去面试了解了市场行情之后(你薪资高于市场行情就算了),把你做的工作和给公司带来的贡献,整理成一份报告,向领导要求涨薪。当然事情不可能一帆风顺,你可能需要和领导沟通3-4次,才能拿到你想要的涨薪。千万不要在领导说「对不起,我帮不了你/这不是我能控制的」就放弃了。公司内涨薪,是遵循「内部公平性」;相比遵循「市场竞争力」的跳槽涨薪,要难很多。如果你再不尽力争取,对自己是很不利的。而且谈判涨薪的过程,其实是对自己过往工作的良好总结,也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晰地找到发展的方向。(6)加入项目,成为组织者如果公司有各个团队混搭参加的重要项目,尽力参与进去。好处多多。比如:①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参加项目,远比稳定的日常工作,要难。也正是因为难,所以学习的东西多,成长的速度快。正因为难,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得好,才能体现我们独特的竞争力。

想要做到不可取代,你就需要去做难的事情。②增加自己的机会在大中型公司,你在一个岗位上工作很久,也不见得能认全同事。通过跨团队的项目,你可以认识更多同事,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特长,在他们心目中打造出自己的专业形象。未来就意味着更多好的机会。③提升领导力在项目中做负责人或者协调人,是个苦差事。但这对培养我们的领导力非常有价值。这些同事不向你汇报,你没有威权可以压制他们。同事可以完全不配合你的工作。而你能做的是理解他们的需求是什么,他们的OKR/KPI是什么。在完成自己项目目标的同时,帮助这些同事,也实现他们的工作目标。这才是真正的领导力。(7)把自己介绍给老板们找个机会,电梯里可以,球场上可以,公司聚会时也可以,把自己介绍给公司里的高管,让他们知道你具体做什么工作,能如何帮助他们。之后,如果有职业发展的问题或者困扰,也可以求教于他们。一般来说,对于不少外企,都会为年轻员工配对资深高管作为导师,如果公司不这么做,你自己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培养自己的导师?❽定期回顾荀子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现代职场人忙,不是学哲学的,估计闲不到一天3次反省的频率。但30岁的职场人,不能再单纯把自己埋在工作里了。每个季度,或者每半年,跳出手头的琐碎工作,看自己的职业发展是不是在正确的道路上。问自己:现在的工作内容是我想做的吗?我能在这个岗位上学习和成长吗?我的生活状态如何?我的人脉网络如何?通常情况是,你不回顾不知道。一回顾,就会发现,可能你的职业发展已经偏离了你预定的目标。有了定期回顾反省,你就有机会纠正自己。确保我们在职业发展的路径上不会走太偏,就不至于一朝醒悟后,发现已经来不及了。3、结语我接触过很多有才华,有能力的90后小伙伴。你们的成就,远远超过30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