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生化武器_第1页
微生物生化武器_第2页
微生物生化武器_第3页
微生物生化武器_第4页
微生物生化武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生物生化武器第1页/共32页第十组生化武器

--微生物可以毁灭世界第2页/共32页生化武器(BiochemicalWeapon)旧称细菌武器。是指以细菌、病毒、毒素等使人、动物、植物致病或死亡的物质材料制成的武器。作为一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至今仍然对人类构成重大威胁。生化武器是利用生物或化学制剂达到杀伤敌人的武器,它包括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生物武器是生物战剂及其施放装置的总称,它的杀伤破坏作用靠的是生物战剂。生物武器的施放装置包括炮弹、航空炸弹、火箭弹、导弹弹头和航空布撒器、喷雾器等。以生物战剂杀死有生力量和毁坏植物的武器统称为生物武器.生物战剂是军事行动中用以杀死人、牲畜和破坏农作物的致命微生物、毒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统称。旧称细菌战剂。生物战剂是构成生物武器杀伤威力的决定因素。致病微生物一旦进入机体(人、牲畜等)便能大量繁殖,导致破坏机体功能、发病甚至死亡。它还能大面积毁坏植物和农作物等。由于它伤害太严重,性质极其恶劣,所以已被定为禁用武器。第3页/共32页第4页/共32页目录发展历程化学毒性趋势种类形态和病理应用传播途径传播手段炭疽武器和病毒法律限制影响及预测第5页/共32页发展历程生物武器是一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20世纪初到二战结束2、70年代末3、80年代以后第6页/共32页化学毒性趋势《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的签署,并没有使一些国家停止研制生物武器,只是更加隐蔽。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当前和今后的生物武器研究的重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是毒素类战剂成为研究的热点。2、是运用分子遗传学方法研究和改造各种生物战剂。3、是研究提高生物战剂杀伤效应的技术。4、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特别是基因工程发展新型生物战剂。第7页/共32页种类化学武器的特点是杀伤途径多,毒剂可呈气、烟、雾、液态使用,通过呼吸道吸入、皮肤渗透、误食染毒食品等多种途径使人员中毒;持续时间长,毒剂污染地面和物品,毒害作用可持续几小时至几天,有的甚至达数周;其缺点是受气象、地形条件影响较大。神经性毒剂

糜烂性毒剂

窒息性毒剂

全身中毒性

刺激性毒剂失能性毒剂第8页/共32页形态和病理1、细菌类生物战剂。主要有炭疽杆菌、鼠疫杆菌、霍乱弧菌、野兔热杆菌、布氏杆菌等。2、病毒类生物战剂。主要有黄热病毒、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天花病毒等。3、立克次体类生物战剂。主要有流行性班疹伤寒立克次体、Q热立克次体等。4、衣原体类生物战剂。主要有鸟疫衣原体。5、毒素类生物战剂。主要有肉毒杆菌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等。6、真菌类生物战剂。主要有粗球孢子菌、荚膜组织胞浆菌等。第9页/共32页应用生物武器,由于以往主要使用致病性细菌作为战剂,早期它的名字便被称为细菌武器。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战剂早已超出了细菌的范畴。生物武器的首次使用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但大量研制生物武器是在30年代确立了免疫学和微生物学之后。1936年,侵华日军在中国哈尔滨组建细菌研究部队,并于1939-1942年先后在中国多处投掷细菌弹。第10页/共32页传播途径1、空气最令人感到恐慌的是通过空气2、城市供水系统流程如下:水源→主要管道→分支→家庭用水→人体3、食物供应流程如下:土地→粮食→各种食物→人体第11页/共32页传播手段通过炸弹或导弹将化学或生物制剂传播到一个很广的区域。利用作物喷洒机或其他飞机在城市上空喷洒毒剂。由驶过城市的汽车或卡车沿繁华地段的街道喷洒毒雾。在人群聚集区域(如地铁、体育场所或会议中心)释放小型炸弹或毒气罐。第12页/共32页炭疽武器和病毒炭疽杆菌鼠疫杆菌霍乱弧菌野兔热杆菌布氏杆菌等黄热病病毒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天花病毒等流行性班疹伤寒立克次体Q热立克次体等鸟疫衣原体肉毒杆菌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粗球孢子菌荚膜组织胞浆菌第13页/共32页法律限制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造福人类,但一旦被战争狂人利用,也会毁灭人类。国际社会必须对生化武器进行限制。1992年9月,草案由负责裁军事务的联合国大会第一委员会经过长达20多年的艰苦谈判的《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定稿,并于1992年11月30日由第47届联大一致通过,1997年4月29日生效。《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主要内容是签约国将禁止使用、生产、购买、储存和转移各类化学武器,所有缔约国应在2007年4月29日之前销毁其拥有的化学武器;将所有化学武器生产设施拆除或转作他用;提供关于各自化学武器库、武器装备及销毁计划的详细信息;保证不把除莠剂、防暴剂等化学物质用于战争目的等。条约中还规定由设在海牙的一个机构经常进行核实。这一机构包括一个由所有成员国组成的会议、一个由41名成员组成的执行委员会和一个技术秘书处。第14页/共32页影响及预测当前生化武器对军事领域和国家安全的影响正呈现出一些新动向,需要认真研究和密切关注。一、生化武器发展将进一步加剧军事领域的竞争。二、生化武器履约困难将阻碍军控领域的有效合作。三、生化安全环境恶化对国家安全将构成直接威胁。四、生化技术发展失衡将使安全预防更加困难。第15页/共32页谢谢!第16页/共32页谢谢!第17页/共32页炭疽杆菌炭疽杆菌(Bacillusanthraci)属于芽孢杆菌属,是引起某些家畜、野兽和人类炭疽病(人畜共患)的病原菌。发病率最高的是牛羊,猪也可发生,人常因屠宰、食用或与病死畜接触而感染。炭疽杆菌对社会公共卫生和经济发展的危害,迄今仍占相当大的比重。由该菌引起的炭疽病几乎遍及世界各地,四季均可发生。抗原结构1.荚膜多肽抗原由D-谷氨酸多肽组成。2.菌体多糖抗原由等分子量的乙酰基葡萄糖胺和D-半乳糖组成。致死因子。三种成份均具有抗原性,不耐热,是致病的物质基础之一第18页/共32页鼠疫杆菌鼠疫杆菌(Yersiniapestis)是一种杆菌,属于耶尔森氏菌属,同时是腺鼠疫、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的病媒。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感染腺鼠疫75%会死亡,感染肺鼠疫的近100%会死亡,在人类历史上造成了严重的伤亡。灭鼠、蚤等,搞好环境卫生,可预防感染鼠疫杆菌。预防鼠疫的基本原则:1.严格控制传染源,隔离可疑病人或病人,严格执行检疫制度;2.切断传播途径,灭鼠、灭蚤;3.提高人群免疫力(预防接种鼠疫无毒活疫苗)和个人防护。高效价鼠免疫血清在治疗上有效,可与抗生素并用。第19页/共32页霍乱弧菌霍乱弧菌是革兰氏阴性菌,菌体短小呈逗点状,有单鞭毛、菌毛,部分有荚膜。共分为139个血清群,其中O1群和O139群可引起霍乱。霍乱弧菌是人类霍乱的病原体,霍乱是一种古老且流行广泛的烈性传染病之一。曾在世界上引起多次大流行,主要表现为剧烈的呕吐,腹泻,失水,死亡率甚高。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第20页/共32页野兔热杆菌兔的疾病与防止-土拉杆菌病(野兔热),是许多脊椎动物自然发生的急性热性败血性疾病。病原为土拉杆菌,是一种多形态细菌,在患病动物血液内呈球状,在培养基上则有球状、杆状、豆状、精子状和丝状等;革兰氏阴性,无鞭毛和荚膜,不形成芽胞;本菌抵抗力极强,在污染的土壤中可存活6天,在毛皮上可存活52天,在甘油内保存,可存活3年,但20C以上高温可短时间杀死。常见消毒药来苏儿,碳酸溶液经30分钟致死,20升汞溶液经3分钟致死。自然界中的啮齿类是主要带菌者,通过被患病动物的排泄物或产品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以及吸血节肢动物(如蜱、蝇、蚤、蚊、虱等)传播,经过消化道、呼吸道、伤口、完整的皮肤和黏膜而感染。病人潜伏期1~10天。突然发病,表现高热、头及全身肌肉疼痛、出汗、虚弱等。由于感染途径不同,有腺肿型、肺炎型、胃肠型、伤寒型等,一般呈良性经过。第21页/共32页布氏杆菌布氏杆菌是一类革兰氏阴性的短小杆菌,牛、羊、猪等动物最易感染,引起母畜传染性流产。人类接触带菌动物或食用病畜及其乳制品,均可被感染。我国部分地区曾有流行,现已基本控制。布氏杆菌也是帝国主义者列为失能性生物战剂之一。布氏杆菌属分为羊、牛、猪、鼠、绵羊及犬布氏杆菌6个种,20个生物型。中国流行的主要是羊(Br.melitensis)、牛(Br.Bovis)、猪(Br.suis)三种布氏杆菌,其中以羊布氏杆菌病最为多见。第22页/共32页黄热病病毒传染源城市型黄热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人,起病3天内传染性最强;丛林型黄热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热带丛林中的猴子以及其他灵长类动物。传播媒介城市型黄热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为埃及伊蚊,丛林型黄热病的传播媒介主要有趋血蚊属,煞蚊属,蚊吸血感染后,37℃经4天即能传播。受感染的蚊可终生带毒,并可经卵传递。流行特征城市型:以人—埃及伊蚊—人形成循环,无贮存宿主。消灭了埃及伊蚊便可使黄热病得到控制和消灭,而在埃及伊蚊重新增多的地方有传染源进入时又可引起暴发流行。丛林型:以蚊—猴—蚊形成循环,构成黄热病的自然疫源地第23页/共32页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是a蚊子-负担病毒导致的病原生物委内瑞拉马脑炎或脑脊髓炎(VEE)。1938年在委内瑞拉马群中流行本病,并首次从其病马死后组织中分离到病毒而得此名。潜伏期2~5天。大多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发冷、发热、头痛、肌痛(以下背部及腿部明显)及恶心、呕吐等。可有心动过速、结膜炎和非渗出性咽峡炎等体征。约4~6天上述症状消失,仅有少数患者有嗜睡、昏迷、抽搐、痉挛性瘫痪及中枢性呼吸型衰竭等脑炎的典型表现。末梢血白细胞轻度增高。有脑炎表现者脑脊液呈病毒性脑炎特点。第24页/共32页天花病毒天花(Smallpox)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也是到目前为止,在世界范围被人类消灭的唯一一个传染病。感染天花病毒后的潜伏期平均约为12天(7-17天)。感染后的初期症状包括:高烧、疲累、头疼及背痛。2-3天后,会有典型的天花红疹明显地分布在脸部、手臂和腿部。在发疹的初期,还会有淡红色的块状面积伴随疹子而出现。病灶在几天之后开始化脓,直到第2个星期开始结痂。接下来的3-4周慢慢发展成疥癣,然后慢慢剥落。天花是感染痘病毒引起的,患者在痊愈后脸上会留有麻子,“天花”由此得名。第25页/共32页流行性班疹伤寒立克次体流行性斑疹伤寒又称虱传斑疹伤寒或“典型斑疹伤寒”,患流行性斑疹伤寒后数月至数年,可能出现复发,称为复发型斑疹伤寒,又称Brill-Zinsser病。是普氏立克次体通过体虱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持续高热、头痛、瘀点样皮疹(或斑丘疹)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自然病程为2~3周。第26页/共32页Q热立克次体Q热立克次体是立克次体家族中目前已知唯一含有质粒的病原菌,现已发现4种质粒型(QpHI、QpRS、QpDV和QpDG)和无质粒型。QpHI为36kb,QpRS为39kb,QpDV为33.5kb,QpDG为51kb。每种质粒各有其特异序列,其DNA大部分是保守的。Q热立克次体存在着抗原相的变异现象,因此适应不同宿主而表现出两相的抗原性,其中主要是脂多糖变异。I相立克次体毒力强,含有完整的抗原组分,具有光滑脂多糖I∶II相含粗糙脂多糖II,为弱毒株。第27页/共32页鸟疫衣原体病原为鹦鹉热衣原体。衣原体对高温的抵抗力不强,55℃经5分钟、37℃经48小时即被灭活,日光照射下最多存活6天,在水中最多存活17天。本衣原体对酸和碱的敏感性较低,但易被季铵化合物和脂溶剂等灭活,一般消毒药如氯化苄烷铵碘酊溶液、70%酒精、3%过氧化氢可在数分钟内破坏其感染性。第28页/共32页肉毒杆菌毒素肉毒杆菌是一种生长在缺氧环境下的细菌,在罐头食品及密封腌渍食物中具有极强的生存能力,是毒性最强的细菌之一。肉毒杆菌是一种致命病菌,在繁殖过程中分泌肉毒毒素,该种毒素是目前已知的最剧毒物,可抑制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导致肌肉松弛型麻痹。军队常常将这种毒素用于生化武器。人们食入和吸收这种毒素后,神经系统将遭到破坏,出现眼睑下垂、复视、斜视、吞咽困难、头晕、呼吸困难和肌肉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第29页/共32页葡萄球菌肠毒素金葡菌可产生A、B、C、D、E、F等多种肠毒素。金葡菌性食物中毒以A型肠毒素引起者最多。肠毒素对热的抵抗力极强,加热至100℃、30分钟不能完全破坏,仍能使人致病,其中以B型最耐热,C型次之,A型最差。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含90%的肽聚糖和10%的磷壁酸。其肽聚糖的网状结构比革兰氏阴性菌致密,染色时结晶紫附着后不被酒精脱色故而呈现紫色,相反,阴性菌没有细胞壁结构,所以紫色被酒精冲掉然后附着了沙黄的红色。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青霉素的发现有很大的渊源。当年弗莱明就是在他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皿中发现有些球菌被杀死了,于是发现了青霉素第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