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多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
湖南省多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_第2页
湖南省多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_第3页
湖南省多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_第4页
湖南省多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3月高二月考测试卷语

文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本试卷共8页,23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5小题,共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材料一:二十四节气在我国具有非常久远的历史。其最早起源于黄河流域,是人们长期对天文、气象、物候等进行观察、探索并总结的结果,是我国古代先民所独创的一项优秀文化遗产。至迟到西周时期,人们即已测定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这最初的四个节气。此后,随人们测量技术的日益提高及对自然规律认识的进一步加强,到战国时期,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基本形成,到秦汉时期更是臻于完善而形成今天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系统。二十四节气在传统中国人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二十四节气是传统时期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时间指针,这也是二十四节气在传统时代最基本的功能与价值。农业生产作为一项人类依据自然节律与农作物生长规律而开展的经济生产活动,其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即在于把握农时,所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孟子·梁惠王上》)。而把握农时,也就是让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依次按相应的时间点展开。二十四节气,能比较准确地反映气候的冷暖变化、降水多寡等情况,故古代先民就以其作为把握不同农事时间点的基本依据,正所谓“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其次,二十四节气亦是传统时代民众日常社会生活的重要时间节点。之所以如此,是由传统时代“以农为本”的时间生活特点所决定的。一年之中,受自然节律的影响,农业生产活动从种植到收获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农事节律。与此相适应,乡村社会生活也会表现出一定的节奏性,从年初到年末,各种活动也就会巧妙配合而又有序地分布于时间与空间之中。而作为农事活动的基本时间指针,二十四节气也由此成为民众年度时间生活的重要节点与时间坐标,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民众日常社会生活的时间指针。再次,对古代先民来说,二十四节气不仅是一种时间制度,而且是有着更为丰富多彩的生活内涵,是他们多彩生活的重要体现与组成部分。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农事周期就是庆典周期,节气也就是节日。虽然此后由于阴阳合历历法制度的逐步完善与推广,节气与节日发生了分离,但许多节气仍旧被作为节日保留了下来。比如“四立”,也就是立春、立夏、立秋与立冬,历史上一直都是比较重要的节日。每逢节气之时,帝王都会率文武群臣到郊外举行隆重的典礼,再比如冬至、夏至、清明,到今天仍旧是重要的传统节日,尤其是清明,更是与春节、端午、中秋并称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除作为节日的节气外,事实上,从全国范围来说,几乎每个节气也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节气习俗活动。如饮食习俗,比较著名的如冬至饺子夏至面、立春咬春与尝春等。遵循传统“天人合一,顺应四时”的理念,以二十四节气为中心,还形成了丰富的养生习俗,如立春补肝、立夏补水、立秋滋阴、立冬补阴等。与此同时,围绕二十四节气,亦产生了数量众多的故事传说以及诗词歌赋等,集中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情感与精神寄托。(摘编自王加华《二十四节气的历史功用与当代价值》)材料二:至少在春秋战国,中国就已经确立了以农耕为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并逐步形成了精耕细作技术体系,这个体系的起点应该是如何把握农时。种植需要确定合适的时间才会有好的收获,它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需要各种自然因素配合。古人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才有“天人合一”与“三才”(指天、地、人)思想的形成。任何抽象的哲学理念都要有具体的操作措施才能实现其价值。如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把握农时,实现天人合一,并获得好的收成呢?我们的祖先利用二十四节气掌握农时,构筑了一条通往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路径。可以说,深厚的农耕基因决定了中国古代的文明类型,它促成了天人合一哲学的产生,进而孕育了二十四节气概念,构成了古代的精耕细作技术体系。所以说,二十四节气就是合理利用农时的典范,是当时发达的农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如今的中国农业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引进了西欧农业模式,加入了许多工业化要素。其中化肥与农药在作出贡献的同时,存在诸多难以回避的问题,比如耕地质量下降,黑土层变薄,土壤酸化等。环境污染的现象日益突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生态系统退化明显,建设生态保育型农业的任务更加困难。二十四节气这一体系依然没有过时,这是因为不管农业生产如何发达,基础的原理不会变化,即依赖自然而生产。人们依然要遵循自古而有的尊重自然而非征服自然的知识体系,指导种植等生产的各个过程,找到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生产方式。二十四节气理念正以新的形式服务于中国当代农业。传承二十四节气还可以对美丽乡村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不管工业化的程度有多高,乡村依然会是中国社会的最大版块,乡村的和谐依然要与工业化进程并行不悖。二十四节气时刻提醒人们,城市不能离开乡村。通过熟悉二十四节气,生活在都市的人们能够了解乡村,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中国在未来将越来越多地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心,二十四节气如同中国文化的一张核心名片,有利于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中国的文化基因是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和谐理念,不是征服理念。在世界文明史的视野中,二十四节气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知识体系,只有在中华文明的和谐模式中才能产生。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们应该很好地使用这个名片,落实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与传承,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整个人类谋福祉。(摘自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徐旺生《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及现实意义》,有删改)【链接材料】2022年2月4日,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开幕,其口号是“一起向未来”。2月4日这一天恰逢中国传统的立春节气。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冬天结束,春天开始。随着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冬奥会开幕式缓缓开启。从雨水开始,至立春结束,一幅幅节气的美丽画面对应着中国古典诗词或谚语,将中国元素与冬奥会完美融合,惊艳了世界。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古代先民对于二十四节气的测定始于西周时期,形成于秦汉时期。B.服务于农业生产活动是二十四节气在传统时代最基本的功能与价值。C.至少在春秋战国,中国就已经确立了以农耕为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逐步形成了以把握农时为起点的精耕细作技术体系。D.不管农业生产如何发达,依赖自然而生产的基础原理不会变,所以二十四节气这一体系依然没有过时。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阴阳合历历法制度的逐步完善与推广,导致了部分节气与节日发生了分离。B.西欧农业模式的产物——农药与化肥的副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不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C.利用好二十四节气这张文化名片,落实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与传承,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整个人类谋福祉。D.在利用二十四节气进行耕作的生产实践过程中,中国古代的重农思想逐步形成,“天人合一”哲学与“三才”思想由此产生。3.下列谚语不能支持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

B.趁地未封冻,赶快把树种C.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

D.立夏桑果象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何特点?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4分)5.北京冬奥会以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拉开了序幕。请你根据材料,结合你对冬奥会的认识,谈谈你对这一设计意图的理解。(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瓦猫(节选)葛亮宁怀远从蒙自刚来到昆明时,在翠湖边上看到一株梨花。很大,风吹过来,就落了一地,好像雪一样。后来,他无数次对荣瑞红说起这株梨花树。荣瑞红说,我们龙泉镇①,什么花都有,就是没有梨花。后来,宁怀远在滇池边上,听一个拉胡琴的唱,“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他又想起这株梨花,想起满天飞的白,却怎么也记不起树的样子了。荣瑞红倒记得清清楚楚。那年夏天,蓝花楹开得正盛。黄昏时候,村里头来了一个人,敲开他们家的门。荣瑞红应了门,见是高个儿中年人,穿着青布衫子。蜡黄脸,满脸胡须。这人操官话,有两湖口音,口气温和,问荣瑞红家里头有没有要出租的屋子。荣瑞红就喊她爷爷。荣昌德老汉走出来,敲着烟袋锅,眯眼看来人胳膊底下夹着两本书,就问,先生,你是昆明城里来的教授吧?那人点点头,说,小姓闻。荣老爹回,我们家的耳房刚租了出去。最近来我们镇上问的,都是昆明城里的教授和学生。日本人的飞机把读书人都折腾坏了。全城都在跑警报。走,我陪你去问一问。荣老爹带着这个先生,顺着金汁河畔的小路,挨家挨户一路问过来。天擦黑了,这先生在一户人家门口停下,抬头看看说,这房子好。敲开了门,一看,小院干净开阔,房子也通透。用的石材、木料都考究得很,楼板和隔墙板还未装完,眼见是新起的房子。闻先生怕人家不舍得,但还是说了来意。屋主说,好。钱不打紧,您看着给。这屋子刚建好,您不嫌弃,下周就能住进来。闻先生看他爽快,也很高兴。屋主说,都说昆明城里造了新大学,来了许多教授。北方来。要是不打仗,我们请也请不来你们。荣瑞红才知道,这个闻先生,不是替自己找房子,是要替他们大学找个地方,盖个研究所。要装修这个房子,镇上不缺人手。可这闻一多先生,一个瓦匠窑工也不请。他和另一个姓朱的先生,撸起袖子,带着几个年轻人,自己干。荣老爹就说,他们开不了伙。囡儿,新烧的饵块②,给他们送些去。荣瑞红就拎着一只篮子,装几只碗给他们送过去。闻先生客气,要给她钱。她躲过去。待装修好了,闻先生请村里的木匠刨了一块木板,刨得又平又光。他对青年说,怀远,去龙头村的弥陀寺,找冯先生,给咱研究所题个名。黄昏的时候,“清华大学文科研究所”的牌子就挂起来了。屋主来了,看了又看,说,这字可真好。可这屋上了椽子,要住进人,其实还缺了一样,闻先生说,愿闻其详。屋主笑笑,这得麻烦您找荣老爹问一问。当天后晌,宁怀远第一次见到了瓦猫。他看见荣家老爹捧了一只黑黔黔的物件走过来。走近看,是个陶制的老虎。那老虎身量小,但样子极凶。凸眼暴睛,两爪间执一阴阳八卦,口大如斗,满嘴利牙,像要吞吐乾坤的样子。老爹捧得稳稳的,神色也肃穆。宁怀远记起朱先生讲应劲的《风俗通义祀典》,引《黄帝书》,里头有神茶郁垒执鬼以饲虎的一段,说虎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他想,这大概是一只和房宅相关的神兽。他便大声感叹说,好凶的镇宅虎啊。旁边的荣瑞红手里拿着红菱子,本也是肃然的,听了怀远的话,倒噗嗤一声笑出来,说,读书人的见识大,阿爷的瓦猫变了老虎。荣老爹回头瞋她一眼,说,死囡儿,不说话当你哑巴吗。这时,在宅前的端公,是本地的巫人。穿玄色的长袍,头戴锦帽,手里执了木剑。他捉来一只毛色绚亮的雄鸡,口中念念。旁人听不懂,大约是消灾瑞吉的咒语。随即出其不意,低头猛咬住公鸡的鸡冠。血便由肥厚的鸡冠流淌下来。端公唤来荣老爹,协他把住挣扎的雄鸡,将鸡血一一滴在瓦猫的七窍,即眼、鼻、口、耳处,又在那大嘴里放入松子等。这端公即刻手势利落,将鸡宰杀了,在院内的锅里烹煮。半个时辰取出,直立于钵中,这鸡头须仰视屋宇檐角。端公遂点香祭之良久。最后,踏梯上屋顶,恭恭敬敬,才把瓦猫安在脊瓦上。宁怀远看这端公,一场“开光”下来,大汗淋淋,像是脱了形。瓦猫坐在房上,凛凛地望着他们,竟让人有些敬畏。当地的人,经过了倒都要驻足,合掌默立。半响,向主家道喜,才离去了。言语间皆轻声细语,像是怕惊动了什么。看得宁怀远心里也穆然起来。屋主帮着他们一一安置好了,这才和闻先生告辞。一边说,先生,这屋子就交给您了。临走时,他又点上三支香,插在香炉里,阖目拜了一拜,才道,这瓦猫既上了房,逢农历初一、十五,点香祭供,先生莫要忘了。当晚上,闻太太将冯太太从弥陀寺请过来,说一起包饺子,庆乔迁之喜。闻太太将一簸包好的饺子又下到锅里,说,你那边住得可好?等我这忙完了也去看看。冯太太说,我本来不信鬼神,可那山坡上孤零零一座庙,住着总是不踏实。闻太太说,你还是常来走动,跟我做伴,也多个照应。冯太太叹口气道,不是我迷信。我倒听说,这村里的房子除了庙,都要请尊瓦猫,才算清净了。我刚一进门,看见你们房梁上坐了一尊,那叫个威风。(有删改)【注释】①龙泉镇,是以荣老爹为代表的陶艺匠人制作民间神兽瓦猫的世代传承之地,也是抗战时期西南联大聚居地。②饵块,云南当地的一种小吃,用饵块包裹起来的馅饼。6.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描写了翠湖边的梨花,后面在“蓝花楹开得正盛”的季节展开故事,营造了一种宁静幽美的意境,使小说充满了诗情画意之美。B.小说从多角度刻画闻一多先生的形象,寥寥数语,使人领略到了人物的日常风度与性格魅力,体会到了闻先生一路跋涉、筚路蓝缕的艰辛。C.小说在真实历史背景下虚构了一个瓦猫的故事,将西南联大师生的生存姿态、精神品格与当地的民族文化、乡土生活融为一体。D.小说语言清雅冲淡,叙事温润平和、细致入微,充满生活气息,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气氛,从而淡化了战争的残酷性。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行文节奏疏密有致,找房、装修、待客等情节舒缓,表现社会安定、人情淳朴;瓦猫“开光”则稍显急促,充满敬畏,展现了当地的落后迷信。B.屋主不在乎租金将自己新起的房子租给闻先生,荣老爹让荣瑞红给闻先生他们送饵块,都体现了龙泉镇人至真至纯的人情美。C.瓦猫是乔迁新居的必备之物,正是有了这一尊瓦猫,西南联大研究所才算正式成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D.文章结尾,闻太太请冯太太的理由是庆祝乔迁之喜,与全文一脉相承,展现了战乱年代人们的守望相助,使小说结构更加严谨。8.小说详细描述了“巫人端公”开光这一情节,请结合文章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4分)9.作者葛亮谈《瓦猫》创作理念时说:“无论是匠人还是知识分子,都有自己非常独特的一种人文理想,有职业上的持守和信仰,这种信仰可以将两者连接起来,成为我们人文传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请结合文本分析,小说中的人物身上体现了哪些中国传统人文精神?(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5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彭城王义康,性好吏职,锐意文案,纠剔是非,莫不精尽。既专总朝权,事决自己。凡所陈奏,入无不可,方伯以下,并委义康授用,由是朝野辐凑,势倾天下。义康亦自强不息,无有懈倦。府门每旦常有数百乘车,虽复位卑人微,皆被引接。又聪识过人,一闻必记,常所暂遇,终生不忘,稠人广席,每标所忆以示聪明,人物益以此推服之。爱惜官爵,未尝以阶级私人,凡朝士有才用者,皆引入己府,无施及忤旨,即度为台官。自下乐为竭力,不敢欺负。太祖有虚劳疾,寝颇积年,每意有所想,便觉心中痛裂,属纩者相系。义康入侍医药,尽心卫奉,汤药饮食,非口所尝不进;或连夕不寐,弥日不解衣;内外众事,皆专决施行。十六年,进位大将军,领司徒,辟召掾属。义康素无学术暗于大体自谓兄弟至亲不复存君臣形迹率心径行曾无猜防。四方献馈,皆以上品荐义康,而以次者供御,上尝冬日啖甘,叹其形味并劣。义康在坐曰:“今天甘殊有佳者。”遣人还东府取甘,大供御者三寸。二十二年,太子詹事范晔等谋反,事逮义康,事在《晔传》。诏特宥大辟。于是免义康及子泉陵侯允、女始宁、丰城、益阳、兴平四县主为庶人,绝属籍,徙付安成郡。以宁朔将军沈邵为安成公相,领兵防守。义康在安成读书,见淮南厉王长事,废书叹曰:“前代乃有此,我得罪为宜也。”二十四年,豫章胡诞世、前吴平令袁恽等谋反,袭杀豫章太守桓隆、南昌令诸葛智之,聚众据郡,复欲奉戴义康。太尉录尚书江夏王义恭等奏请远徙义康,宋主乃拟徙义康至广州。二十八年正月,遣中书舍人严龙赍药赐死。义康不肯服药,日:“佛教自杀不复得人身,便随宜见处分。”乃以被掩杀之,时年四十三,以侯礼葬安成。(选自《宋书彭城王刘义康传》,有删改)10.下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义康素无学术/暗于大体/自谓兄弟至亲不复/存君臣形迹/率心径行/曾无猜防B.义康素无学术/暗于大体自谓/兄弟至亲/不复存君臣形迹/率心径行/曾无猜防C.义康素无学术/暗于大体自谓/兄弟至亲不复存/君臣形迹/率心径行/曾无猜防D.义康素无学术/暗于大体/自谓兄弟至亲/不复存君臣形迹/率心径行/曾无猜防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方伯,殷周时一方诸侯之长,后泛称地方长官,汉以来之刺史,唐之采访使、观察使、明清之布政使均称“方伯”。B.阶级,在本文中指阶层,即由于所处地位不同和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不同而分成的集团,如贵族和平民。C.辟召,是一种源于汉朝的选拔人才的制度,由中央官府及其下属官府选拔官员,再向皇帝推举。D.属籍,宗室成员的名册。商缺变法时曾令“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本文“绝属籍”指从皇家族谱中除名,贬为庶人。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义康聪明过人,凡事一听就能记住,偶尔碰到的事,也能终生不忘,大庭广众之下,他常说起往事表明他的聪明,人们更加佩服他。B.四方进贡物品,都将最好的给义康,而以次等的进给皇上。有一年冬天,皇上吃柑桔,感叹桔子形状味道不好,义康派人到东府取来的柑桔,竟比皇帝的大三寸。C.胡诞世、袁恽等人谋反,聚众占领城池,想再次拥戴义康为皇帝,太尉录尚书江夏等人上奏章给太祖,认为应将义康流放到广州,太祖于是把义康调任到了广州。D.太祖派中书舍人严龙带毒药赐义康死,义康以佛教称自杀者不得再世为人而拒绝服药,于是被捂死了。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锐意文案,纠剔是非,莫不精尽。(2)废书叹曰:“前代乃有此,我得罪为宜也。”14.从选文中看,义康最终被赐死的原因有哪些?(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2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小题。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其二)李商隐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玉盘①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万里重阴非旧圃,一年生意属流尘。前溪②舞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注】①玉盘:传说南海有一种美人鱼,离开她的主人时,托着玉盘哭泣,泪水都化作了珍珠。②如溪:指南朝江南一带流行的一种歌舞。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谓榴花开虽不及春,然不及牡丹之先期零落更令人伤心。B.颔联选用“玉盘”“锦瑟”两个意象,写出了赏花人和牡丹之间的深厚情谊。C.颈联写环境和花败后的情景:万里长空,阴云密布,已非当年旧圃之环境;花落委地,一年的美好生机,早付与污泥流尘。D.本诗借牡丹寄慨身世,把自己的感受和情绪融进物中。尾联借异日花瓣落尽之时迥视今日雨中情景,犹感粉态之新艳,暗示诗人对未来前途充满信心。16.这是一首咏物诗,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如何咏牡丹的。(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过秦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写出了秦始皇派遣将领和士兵在要塞严防死守,对过往行人盘诘查问。(2)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指出唐庄宗成功是因为他忧虑辛劳,艰苦奋斗;他失败又是由于他居功自傲,贪图享乐。(3)陆游的《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运用诸葛亮的典故,表明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施展抱负。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3小题,共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当下,流程简单的塔罗牌、算卦等网络占卜受到了一部分年轻人的追捧。顾客往往只需提供性别、年龄等基本个人信息,线上占卜师就能为他们的情感、事业、学业

。“云算命”为何能流行?心理学上的“巴纳姆效应”揭示了人们容易相信算命的原理:人们往往会相信一段笼统的、对人格的描述,认为它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性格特征。而算命正是以一些

、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描述让顾客产生“算得准”的错觉。除此以外,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力求上进的年轻人难免碰到挫折与不顺,而羽翼未丰的他们尚且不具备处之泰然的心性。如此一来,一些人便会试图从“玄学”中寻求心理安慰,以占卜的结果为暂时指引,减轻对未来的忧惧。然而,从算命的结果中并没有什么不可泄露的天机,大多数时候可以堪称商家引诱顾客消费的心机。向占卜师“病急乱投医”的人不仅得不到什么实际帮助,甚至还会在3之下被收割“智商税”,得不偿失。作家毕淑敏曾写道:“我不相信手掌的纹路,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在迷茫困顿时刻,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克服困难的坚定信念,是独立思考的清醒头脑,是只争朝夕的努力奋进。唯有脚踏实地地行动起来,我们才能脱离泥沼,真正抽到人生的“上上签”。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20.请赏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2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你有没有遇到过下面这些情况?每月月初,你信心十足地制定了严密的学习计划,但到月末时,却沮丧地发现你不知道怎样才能完成?你一直很希望做好某件事,可不知道为什么总也开始不了?我们往往以为这是因为自己缺乏时间管理能力,但事实上,

。每个人每天都有24小时,但是不同的精力状态,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在体力劳动的时代,劳动时间和效率几乎成正比;而在脑力劳动的时代,精力代替时间成为了更重要的资源。精力管理金字塔可以分为四种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的精力,依次是体能、情感、思维、意志。这意味着身体不好的时候,心情也不好;情绪不佳的时候,做判断容易失误;强大的思维能力背后,往往是坚定的意志力。

,我们做事才能全情投入。了解了精力金字塔后,当我们重新看待很多人说的“状态不好”,就明白这实际上意味着很多东西。比如,脑力活动者的疲倦是思维疲倦,对他们来说,

,而是精力补充,他们应当散步、读书、听音乐、看电影,以这样的方式“换个脑子”。21.下列句子中引号的用法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引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为了深入批判“四人帮”,肃清其流毒和影响,在这个问题上拨乱反正,十分必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记念刘和珍君》)C.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包身工》)D.魏杰同志把我叫去了,要我当“交通”,下山和地方党组织取得联系。(《党费》)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前不久,在合肥某中学一场面对上千名中学生的教育讲座上,一位“高级教授”竟大肆宣扬“读书就是为了钱”的价值观,遭台下学生怒抢话筒并大喊:“他眼里只有钱。努力学习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一百年前,鲁迅先生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进行《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讲时曾说:“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3年3月高二月考测试卷语文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文中信息的能力。A.“始于西周时期,形成于秦汉时期”错误,不合文意,根据原文“至迟到西周时期,人们即已测定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这最初的四个节气”“到战国时期,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基本形成,到秦汉时期更是臻于完善而形成今天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系统”可知,是“至迟到西周时期”,并且到战国时期“基本形成”。故选A。2.【答案】D【解析】D逻辑顺序有误。对应材料二的第二段深厚的农耕基因决定了中国古代的文明类型,它促成了天人合一哲学的产生,进而孕育了二十四节气概念,构成了古代的精耕细作技术体系,可知先有天人合一哲学,进而孕育二十四节气;且整个第二段都可看出运用二十四节气进行耕作是重农思想的具体体现,因此选项中“在利用二十四节气进行耕作的生产实践过程中,中国古代的重农思想逐渐形成”以及“由此产生”的表述颠倒了逻辑先后顺序。故选D。3.【答案】C【解析】材料一的观点是二十四节气在传统中国人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极重要的作用,是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时间节点。A项是清明节时人们会放风筝,谷雨时就会看到嫩绿的植物。B项是小雪节气前后适合种树。D项是立夏的时候桑葚成熟的情景,小满的时候是养蚕种田的好时节。这都是民众日常生活的时间指针。C项强调团结的力量与作用,与二十四节气对生活的时间影响无关。故选C。4.【参考答案】①论证结构上采用的是总—分式:先概括指出“二十四节气在传统中国人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接下来分三个层面进行具体解说。②论证方法上采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如第二段引用了《孟子》和民间俗语,第四段有节日和节日习俗的举例等。(每点2分,共4分)5.【参考答案】①遵循“天人合一,顺应四时”的理念:二十四节气代表人与自然相处的方式,用它倒计时,体现中国人对时间的理解。②致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文化自信:选择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二十四节气进行冬奥倒计时,表达民族自豪感。③借冬奥会推广中国文化:用浪漫的二十四节气增强外国人对中华文化的兴趣,让世界更了解中国。④体现中华文明的理念与冬奥会精神的契合:二十四节气的和谐理念与冬奥会的团结精神契合。⑤表达希望与祝福:“立春”日开幕,寓意着各国朋友共同迎接一个新的春天。(或者与本届冬奥“一起向未来”的口号吻合。)(任意3点得6分)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小说内容的能力。“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气氛,淡化了战争的残酷性”错误。闻一多等人来租房时,荣昌德老汉说最近来我们镇上问的,都是昆明城里的教授和学生,日本人的飞机把读书人都折腾坏了,全城都在跑警报。可以看出小说的气氛并不轻松。故选D。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把握能力。“展现了当地的落后迷信”说法有误。根据文中所描述的当地风俗是建了房子都要请尊瓦猫才算清净,以及研究所建成后请尊瓦猫,可知瓦猫寄托了龙泉镇人对平安幸福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与镇宅纳福、驱邪避害的美好愿望,而非落后迷信。故选A。8.【参考答案】①环境上,端公开光的描写,丰富了小说的内容,营造了神秘的氛围,展现了云南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情节上,端公为瓦猫开光是乔迁新居的必经流程,之后清华大学文学研究所才正式成立,从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③人物主题上,恭敬肃穆的开光仪式,表现了龙泉镇人和西南联大师生的善良友好、尊重互助,寄托了人们对平安幸福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与镇宅纳福、驱邪避害的美好愿望,深化了小说主题。(前面两个要点每点1分,第三点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情节作用的能力。文中写到瓦猫安放的过程,端公身穿玄色长袍、头戴锦帽,手执木剑,捉来一只毛色绚亮的雄鸡,口中念念有词,将鸡血一一滴在瓦猫的七窍处,又在那大嘴里放入松子等。将鸡宰杀了,在院内的锅里烹煮,半个时辰取出,直立于钵中,这鸡头须仰视屋宇檐角,端公点香祭之良久,然后踏上屋顶,将瓦猫安在脊瓦上。瓦猫开光的整个过程,是西南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让人感觉非常的神秘,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当地的人,经过了都要驻足,合掌默立,半响,向主家道喜,才离去,可知瓦猫是乔迁新居的必备之物,正是有了这一尊瓦猫,西南联大研究所才算正式成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屋主来了,看了又看,说,这字可真好。可这屋上了椽子,要住进人,其实还缺了一样”“我倒听说,这村里的房子除了庙,都要请尊瓦猫,才算清净了。我刚一进门,看见你们房梁上坐了一尊,那叫个威风”提醒用瓦猫镇宅,表现了当地人善良友好。本文的写作背景是抗日战争时期,正是因为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让很多师生由北方去了昆明,并且在昆明复建研究所,而研究所建成后,需要请尊瓦猫,而当地的风俗则是建了房子都要请尊瓦猫,才算清净,从而可知瓦猫寄托了龙泉镇人对平安幸福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与镇宅纳福、驱邪避害的美好愿望,特别是在当时战乱的背景之下,所以瓦猫也深化了小说主题。9.【参考答案】①宽厚仁爱,守望相助。荣老爹陪同闻一多去找房子,屋主不在乎租金多少,将自己新建的房子租给闻先生,荣瑞红送饵块,小说结尾闻太太对冯太太的关心,这些行善举、做善事的行为,展现了战乱年代人们互相关怀的人情美,体现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中的宽厚仁爱、互助友善。②坚韧不拔,躬行实践。闻先生一路跋涉,筚路蓝缕来到龙泉镇,带着几个年轻人自己装修房子,展现了闻一多先生代表的西南联大人为追求真理自强不息、不畏艰苦的精神风貌,体现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中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力量。③守护文化,勇于担当。制陶匠用器物传承对小家的守护,教授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自己的信仰、坚守自己对家国文化的守护。庄严肃穆的瓦猫“开光”礼,寄托了闻先生和龙泉镇人对平安幸福生活的向往,更体现了他们对文化与责任的敬畏坚守。(每点2分,共6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品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瓦猫》在有限的叙事空间中创造了无尽的情感维度,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那些人与人之间宽厚仁爱、互帮互助的人际关系。如“荣老爹回,我们家的耳房刚租了出去……全城都在跑警报。走,我陪你去问一问”“荣老爹就说,他们开不了伙。囡儿,新烧的饵块,给他们送些去”“闻先生客气,要给她钱。她躲过去”等情节和当地人行善举、做善事的行为,体现了古道热肠,至真至纯的性情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互相尊重、互助友善的品质。根据原文“荣瑞红应了门,见是高个儿中年人,穿着青布衫子。蜡黄脸,满脸胡须。这人操官话,有两湖口音”,“要装修这个房子,镇上不缺人手。可这闻一多先生,一个瓦匠窑工也不请。他和另一个姓朱的先生,撸起袖子,带着几个年轻人,自己干”通过寥寥数语刻画了闻一多先生的形象,让读者领略闻一多等大师级人物的日常风度与性格魅力,可知以闻一多先生为代表的西南联大人不畏艰苦的自立自强精神,而他们盖这房子是为了修建研究所,这体现了他们即使在战乱不安的情况下,也要追求科学真理,这体现了他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追求真理不畏艰苦、谨行勤奋、躬身革命的精神力量。根据文中所描述的当地风俗是建了房子都要请尊瓦猫才算清净,以及文章对于研究所建成后当地人帮忙请尊瓦猫的详细情节,可以从中看出瓦猫寄托了人们对平安幸福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与镇宅纳福、驱邪避害的美好愿望。在文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制陶匠用器物传承对小家的守护,教授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自己的信仰、坚守自己对文化的守护。正是由于他们的守护,才有了今日的安宁,才有了文化的传承。10.【答案】D【解析】翻译:义康一向不重学问,不顾客套礼节,自以为他与皇帝是兄弟至亲,不再计较君臣的界限,随心所欲,毫无猜疑防备。11.【答案】B【解析】阶级,古今异义词,在本文中指“官位俸给的等级”,即“官阶”。12.【答案】C.【解析】“太祖于是把义康调任到了广州”错误,原文“宋主乃拟徙义康至广州。”只是打算调任他,并未成事实。13.【参考答案】(1)专心扑在公文案例上,督察甄别是与非,没有不精确详尽的。(“锐意”:专一;“纠剔”:督察甄别;“精尽”:精确详尽。)(2)放下书叹息说:“前代已经有这样的事,我如今获罪是应该的。”(“废”:放下;“得罪”:获罪;“宜”:应该,应当。)14.【参考答案】(1)权力太大,独断专权;(2)行为高调,不注小节;(3)牵涉到谋反。【解析】第一段“由是朝野辐凑,势倾天下”“内外众事,皆专决施行。”推断出他权力太大,独断专权;第二段“遣人还东府取甘,大供御者三寸。”推出“行为高调,不注小节。”;第四段“太子詹事范晔等谋反,事逮义康”推断他牵涉到袁惲等谋反之事。【参考译文】彭城王刘义康,生性喜欢做官,专心扑在公文案例上,督察甄别是与非,没有不精确详尽的。义康总揽朝中大权后,事情由自己决断,他的所有奏折,皇帝都不予否决,方伯以下,全都让义康授用,从此朝野都以义康为中心,其权势威慑天下。义康也自强不息,从不懈怠疲倦。府第门前每天早上常有几百辆车子,即使是地位卑下或官职较小的人,也能被他接见。义康聪明过人,凡事一听就能记住,常有些偶尔碰到的事,能终生不忘,大庭广众之下,他常说起往事来表明他的聪明,人们更以此推崇佩服他。他对官职爵位特别吝惜,从未将官职私下赏赐于人。所有朝士中有才能的,他都召入自己府中,也不考虑会不会违背皇帝旨意,就让他们担任官职。因而手下非常乐意为他效力,不敢瞒骗他。太祖有虚损的疾病,成年卧床,每当心中想事情时就觉得心中痛裂,像被绳子勒紧一样。义康入宫侍奉太祖医药,尽心尽力,凡是汤药和饮食,不是亲口尝过不给太祖吃,有时甚至接连几个晚上不睡,数天不脱衣裳,朝廷内外一切事务,皆由他全权处理。元嘉十六年(439),进位大将军,领司徒,辟召掾属。义康一向不重学问,不顾客套礼节,自以为他与皇帝是兄弟至亲,不再计较君臣的界限,随心所欲,毫无猜疑防备。四方进奉礼物,都将最好的进献给义康,却把次等的进贡给皇上。曾有一年冬天,皇上吃柑桔,感叹桔子的形状味道不好,义康正在场说:“今年的柑桔另有好的啊。”他派人到东府取来柑桔,竟比皇帝的大三寸。元嘉二十二年(445),太子詹事范晔等人谋反,事情牵涉到义康,有关事件在《范晔传》之中。太祖下诏破例赦免义康的死罪。从此废义康及他的儿子泉陵侯允,女儿始宁、丰城、益阳、兴平四县县主为庶人,流放安成郡。让宁朔将军沈邵任安成公相,率兵看守义康等人。义康在安成读书,看到淮南厉王长的事情,放下书叹息说:“前代已经有这样的事,我如今获罪是应该的。”元嘉二十四年(447),豫章胡诞世、前吴平县令袁恽等人谋反,杀了豫章太守桓隆、南昌县令诸葛智之,聚众占领城池,想再次拥戴义康为皇帝。太尉录尚书江夏王义恭等人上奏章给太祖,认为应将义康流放到广州去,太祖于是准备调任义康到广州。元嘉二十八年(451)正月,太祖派中书舍人严龙带毒药赐义康死。义康不肯服毒药,说:“佛教里自杀的人来世不能再转为人身,随你采取其他办法吧。”于是义康被用被子捂死,时年四十三岁,朝廷以王侯的礼节将他安葬在安成。15.【答案】D【解析】“暗示诗人对未来前途充满信心”错,尾联借异日花瓣落尽之时迥视今日雨中情景,犹感粉态之新艳,暗示将来之厄运更甚于今日。16.①首联,拿石榴花作对比,仅用“先期零落”交代事由;②颔联,“玉盘”用典,和意象“锦瑟”共同渲染了风雨摧残牡丹的氛围;③颈联和尾联,想象牡丹凋零委地时园圃中的荒凉孤寂和花瓣落尽之日,回想今日被雨摧残的花,表达赏花人的惜花之情;④诗歌托物言志,牡丹被摧残而衰败,正是诗人自己命运的写照。(任意3点得6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感情、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本题要结合诗句内容去分析诗人的情感。首联写石榴花是为了和牡丹花进行对比,表明石榴花迟开总比牡丹花早早凋零要好。颔联用“玉盘”“锦瑟”两个意象描写牡丹为雨所败的情景,雨打牡丹,似迸流伤心之泪,又似锦瑟惊弦,屡惊梦魂,渲染了风雨摧残牡丹的气氛。颈联“非旧圃”“一年生意属流尘”写环境与牡丹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