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高二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细胞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对于多细胞生物来说,细胞的衰老就是个体的衰老B.细胞凋亡是一种非正常死亡C.细胞癌变后细胞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D.细胞癌变后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2.让杂合子Aa连续自交两代,则第三代中杂合子占比例为()A.1/2 B.1/4 C.1/8 D.1/163.下列关于菠菜中光合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植物所有细胞中都含有光合色素B.可用无水乙醇将光合色素分离出来C.分离光合色素时,滤液细线画的越粗,层析效果越明显D.该植物中光合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4.达尔文认为生物出现生存斗争的原因是()A.生物个体间有强有弱B.生物同时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的矛盾C.生物过度繁殖和有限的生存条件之间的矛盾D.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5.关于“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本实验可用吡罗红代替龙胆紫溶液为染色体染色B.该实验的基本操作过程包括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C.有丝分裂前期,可观察到细胞内染色体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D.质量分数为15%盐酸和质量分数为30%酒精混合液起解离作用6.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B.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位于细胞核中C.水稻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某研究小组研究某地的两个湖泊,这一地区有时会发洪水,每个湖中生活着两种相似的鱼: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他们不清楚这两种鱼之间的关系,于是做出两种假设,如图所示:(1)湖泊Ⅱ中红褐色鱼出现的原因,请你写出“假说甲”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假说乙”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如果湖泊Ⅱ中的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的繁殖季节不同,说明它们之间已产生了________。(3)DNA分析能较快判断两种鱼之间的亲缘关系。如果湖泊Ⅰ中红褐色鱼与________亲缘关系最近,则这一证据能有效支持“假说甲”。(4)对湖泊Ⅱ中的某一种群进行调查时,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鱼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5%和75%(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和65%,在这一年中,该鱼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进化的单位是________,进化的方向决定于______。8.(10分)用化学方法使一种六肽链状分子降解,其产物中测出三种三肽:甲硫氨酸-组氨酸-色氨酸;精氨酸-缬氨酸-甘氨酸;甘氨酸-甲硫氨酸-组氨酸氨基酸的密码子见下表。(1)遗传学上,基因是指____________。(2)上述六肽分子的氨基酸顺序为________(填字母),氨基酸之间通过_________键相连:编码这个六肽的RNA最多含________种核苷酸。(3)对某一蛋白质的分析表明,在编码甘氨酸的位点上发生的3次改变都是由一个破基替换引起的。具体变化如下。由此可推测控制上述蛋白质中甘氨酸的基因的碱基组成最可能是___________。9.(10分)阅读下列文字后回答:材料:科学家把蚕的DNA分离出来,用一种酶“剪切”下制造丝蛋白的基因,再从细菌细胞中提取出质粒,把它和丝蛋白基因拼结在一起再送回细菌细胞中,结果此细菌就有产生蚕丝的本领。(1)以上这些基因工程的成果,有没有产生前所未有的新蛋白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细菌通过转基因技术具有了产生蚕丝的本领,丝蛋白基因的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可以表示为______,这种具有造丝功能的细菌在若干代后可能会出现不具造丝功能的细菌个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10.(10分)现有两纯种小麦,一纯种小麦性状是高秆(D)、抗锈病(T);另一纯种小麦的性状是矮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图所示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请据图分析回答:(1)与正常植株相比,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但是,利用单倍体植株培育新品种却能明显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三)过程采用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图中(四)过程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______________,该物质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图中标号④基因组成分别为_________。用这种方法培育得到的植株中,符合人们要求的矮秆抗锈病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11.(15分)I如图是某种生物的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1)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细胞经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此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最多为________条。(3)上述细胞示意图中,移向细胞两极的遗传物质一定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4)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B时期染色体的行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如果该生物是雌性,可观察到这些分裂图像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D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和卵细胞之间的DNA含量比例为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
A、对于单细胞生物来说,细胞的衰老就是个体的衰老,而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并不意味着个体的衰老,A错误;B、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属于正常的生命现象,B错误;C、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遗传物质肯定发生了改变,C错误;D、细胞癌变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减少了,所以癌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D正确。故选D。2、B【解析】
本题涉及到的一对等位基因A和a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据此可推知Aa连续自交两代所得子代(第三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详解】让杂合子Aa连续自交两代,其结果如下。可见,第三代中杂合子(Aa)占比例为1/4,B正确,A、C、D均错误。3、D【解析】
提取色素的原理是:色素可以溶于无水乙醇,故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分离色素的原理是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扩散速度不同,故可以把四种色素分离开来。【详解】该植物的光合色素位于叶绿体上,部分细胞不含叶绿体,如根尖不含叶绿体,不含光合色素,A错误;可用层析液将光合色素分离出来,B错误;分离光合色素时,滤液细线需要画的又细又直,避免色素带重叠,C错误;该植物中光合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D正确。故选D。4、C【解析】
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详解】达尔文认为生物过度繁殖导致个体数增加,但环境资源是有限的,生物个体间为了有限的资源而展开生存斗争,由于遗传变异导致个体间普遍存在差异,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并留下后代的机会多,有利变异逐代积累,生物不断进化出新的类型。综上所述,达尔文认为生物过度繁殖和有限的生存条件之间的矛盾是生物出现生存斗争的原因。故选C。【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5、B【解析】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1.解离:剪取根尖2-3mm(最好每天的10-14点取根,因此时间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高峰期),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的培养皿中,染色3-5min。4.制片: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清水,将染色的根尖用镊子取出,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且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再加一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载玻片。取下后加上的载玻片,既制成装片。5.观察:(1)低倍镜观察把制成的洋葱根尖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要求找到分生区的细胞,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2)高倍镜观察找到分生区的细胞后,把低倍镜移走,直接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把视野调整的既清晰又较亮,直到看清细胞物象为止。【详解】A、吡啰红是对RNA进行染色,而不能对染色体染色,A错误;B、该实验的基本操作过程包括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B正确;C、细胞内染色体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是在有丝分裂中期,C错误;D、解离液是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6、C【解析】试题分析:烟草花叶病毒是RNA病毒,只含有RNA和蛋白质,其遗传物质是RNA,A项错误;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故B项错误;水稻的遗传物质是D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C项正确;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遗传物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红褐色鱼起源于一种灰色鱼(红褐色鱼是灰色鱼的变异)洪水将湖Ⅰ中的红褐色鱼带到了湖Ⅱ中生殖隔离湖泊Ⅰ中的金黄色鱼没有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种群自然选择【解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的形成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详解】(1)通过图示分析,湖泊Ⅱ中红褐色鱼出现的原因,“假说甲”的观点是红褐色鱼起源于一种灰色鱼(红褐色鱼是灰色鱼的变异);“假说乙”的观点是洪水将湖Ⅰ中的红褐色鱼带到了湖Ⅱ中。(2)如果湖泊Ⅱ中的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之间繁殖季节不同,说明了二者之间不能进行基因的交流,进一步说明了存在生殖隔离。(3)假说甲表明在两个不同湖中的灰色鱼,均进化为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假说甲说明湖Ⅰ中红褐色鱼与金黄色鱼的形成过程中并不存在地理隔离。(4)第一年中DD、dd、Dd的鱼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5%、75%、10%,D的基因频率是20%,d的基因频率是80%,而第二年DD、dd、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65%、30%,
D的基因频率还是20%,d的基因频率还是80%,由于生物进化的标志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但由于基因频率没有改变,因此种群没有进化。(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进化的方向决定于自然选择。【点睛】本题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且较难,主要考查学生对生物进化理论中生物的形成的解释的理解,要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解题。8、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b-c-f-d-e肽4种CCC//GGG【解析】
1、推测六肽分子的氨基酸顺序可从其产物(即三种三肽)的起点和终点来进行分析。2、分析题图:甘氨酸→缬氨酸,甘氨酸→精氨酸,精氨酸→甲硫氨酸均为一个碱基替换而成,由此可推出甘氨酸密码子为GGG。【详解】(1)遗传学上,基因是指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2)六肽链状分子降解的产物为甲硫氨酸-组氨酸-色氨酸、精氨酸-缬氨酸-甘氨酸、甘氨酸-甲硫氨酸-组氨酸三种,因此上述六肽分子的氨基酸顺序为精氨酸-缬氨酸-甘氨酸-甲硫氨酸-组氨酸-色氨酸,即a-b-c-f-d-e,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相连。编码这个六肽的RNA最多含有腺嘌呤核糖核苷酸、鸟嘌呤核糖核苷酸、胞嘧啶核糖核苷酸、胸腺嘧啶核糖核苷酸共4种核苷酸。(3)根据题中所给信息,编码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它是由编码缬氨酸的密码子的一个碱基替换引起的,则缬氨酸的密码子为GUG;而GUG是由编码甘氨酸的密码子的一个碱基替换引起的,故甘氨酸的密码子最可能是GGG。因此,控制上述蛋白质中甘氨酸的基因的碱基组成最可能是CCC//GGG。【点睛】从题表中获取编码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进而反推编码缬氨酸、甘氨酸的密码子是解答(3)题的关键。9、没有基因工程不能产生新的基因,只能以现有的基因进行重组丝蛋白基因发生基因突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基因工程,考查对基因工程应用地理解。解答此题,应明确基因工程的原理属于基因重组,没有新基因的产生,产生的蛋白质也是自然界中原有的。(1)上述基因工程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没有产生新基因,只是让细菌产生蚕丝蛋白,没有产生前所未有的新蛋白质。(2)细菌通过转基因技术具有了产生蚕丝的本领,丝蛋白基因在受体细胞内通过复制稳定保存,并通过转录、翻译表达丝蛋白。这种具有造丝功能的细菌在若干代后可能由于基因突变会出现不具造丝功能的细菌个体。10、(1)缩短育种年限(2)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3)ddTT1/4【解析】该题考查的是单倍体育种相关知识。(1)单倍体植株是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就能得到可育的正常植株,所以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2)图中(三)是用配子直接培育陈单倍体的花药离体培养法,图中的四是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常用的化学药剂是秋水仙素,它能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形成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3)DdTt能产生DT、Dt、dT和dt四种配子,分析可知①是DT,②应是dT,图中标号④是由dT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的,所以基因型为ddTT。因为所产生的4种配子的比例为1:1:1:1,所以子代中每种性状都占1/4,符合人们要求的也是占1/4。点睛: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比较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减少,然后再加倍从而获得纯种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方式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秋水仙素处理正在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器官大,营养成分含量高,产量增加缺点技术复杂,需要与杂交育种配合适用于植物,动物难以开展。多倍体植物生长周期延长,结实率降低11、A、B、C、E体细胞8A、DB、E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卵巢第一极体4∶2∶1【解析】由图可知该题考查细胞分裂过程,主要是考查对细胞图像的辨认,A中细胞的一极有同源染色体,所以是有丝分裂后期。B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是减数第一次后期。C中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预见性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
- 课堂教学创新方法介绍
- 2025伊春市乌翠区前进经营所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
- 室内设计施工工艺详解
- 2025三明市尤溪县西滨镇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
- 大班经验交流课程故事
- 拔牙齿美术课件
- 语文六上第六单元古诗课件
- 工程安全反思会发言提纲
- 脐带异常的护理措施
- 2025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 数学(下)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 化工工艺原理考试题库梳理
- 定金款管理制度
- 光伏电站安全培训
- GB/T 37027-2025网络安全技术网络攻击和网络攻击事件判定准则
- 2025年江苏南通苏北七市高三二模高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4年药理学考试真题回顾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军队文职(司机类)核心知识点备考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深圳二模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一模)临沂市2025届高三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标准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