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药用资源_第1页
我国药用资源_第2页
我国药用资源_第3页
我国药用资源_第4页
我国药用资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药用资源第1页/共57页(1)概念中药材是按照中医药理论指导应用于临床,并具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药性的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中药饮片俗称“汤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根据辨证施治和调剂、制剂的需要,对“中药材”进行特殊加工炮制的制成品。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包括丸、散、膏、丹各种剂型。(一)中药材的种类第2页/共57页(2)种类a.按药物功能分类——如解毒药、清热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等。b.按药用部分分类——如根类、叶类、花类、皮类等c.按有效成分分类——如含生物碱的中草药、含挥发油的中草药、含甙类的中草药等。d.按自然属性和亲缘关系分类——先把中草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动植物药材再根据其原植物原动物的亲缘关系来分类和排列次序。如麻黄科、木兰科、毛莨科等。第3页/共57页(二)民间药

民间药是指民间用以防病治病的草药。“家有金毛狗,不怕刀割手”、“打得满地爬,离不开祖师麻”“识得半边莲,可以伴蛇眠”等第4页/共57页第5页/共57页第6页/共57页

中国曾多次进行民间药发掘活动,特别是60一70年代,全国大部分省区广泛调查地方民间用药,编写出各种单方、验方集,对宣传和普及民间药起到积极作用。近年来,又不断地整理出版了一些这方面的书籍和资料。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各地通过采访、座谈、调查,搜集了各种民间单方、验方数十万个,经整理、筛选,编写出《中国民间单验方》等多本典著。第7页/共57页民间药开发用黄毛豆腐柴制成的“健骨注射液”可治疗骨质增生、肩周炎、风湿关节炎等。江西民间用药草珊瑚经开发出“肿节风”针剂和“复方草珊瑚含片”等。鬼针草被河北等地利用资源优势,开发出成药“悦年片”,可治疗高血压等症。湖南用虎耳草研制出了“虎耳草素片”。从鱼腥草中提取的新药“鱼腥草素”等。第8页/共57页《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共收载了10余种民间草药,主要有断血流、满山红、珠子参、华山参、穿心莲、仙鹤草、罗布麻叶和垂盆草等。另外,广西等省区有许多草药已被收录为地方标准,扩大了民间药的应用范围。第9页/共57页第10页/共57页(三)民族药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与疾病抗争、维系民族生存繁衍的过程中,以各自的生活环境、自然资源、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为根基,创立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医药体系。我们少数民族使用的、以本民族传统医药理论和实践为指导的药物,称为民族药。第11页/共57页(1)民族药的种类概况《中国民族药志》:已出版的第1卷收载了39个民族的135种药物,基原种511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85和平共处1990年版各收载了4个民族的12种药物。《中药大辞典》:包含的民族药有藏药404种、傣药400种、蒙药323种、彝药324种和畲药200种。第12页/共57页A藏药是在广泛吸收、融合了中医药学,印度医药学和大食医药学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实践所形成的独特的医药体系,迄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我国较为完整、较有影响的民族药之一。藏药历史上有许多经典著述,成为今天研究藏药的主要文献和藏药种类发展的历史记录。

第13页/共57页《月王药诊》是较早的一部藏药史籍,收载的药物包括植物类440种。《晶珠本草》是收载藏药最多的一部大典,涉猎广泛,有着浓郁的藏民族特色,被誉为藏族的《本草纲目》。第14页/共57页藏茴香抗菌、平喘、使小肠兴奋,有毒①《西藏常用中草药》:芳香健胃,驱风理气治胃痛,腹痛,小肠疝气。

②《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驱风祛寒,健脾开胃。

治寒滞腰痛,胃寒呕逆。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

【选方】治胃寒呕逆:藏茴香配肉桂,干姜、陈皮煎汤服。

第15页/共57页第16页/共57页藏莨菪第17页/共57页藏莨菪为茄科东莨菪属植物山莨菪以根入药。秋、冬采集,洗净去外皮,切片晒干备用。苦、辛,温。有大毒。【功能主治】镇痛解痉,活血去瘀,止血生肌。用于溃疡病,急、慢性胃肠炎,胃肠神经功能症,胆道蛔虫症,胆结石,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1~2分;外用适量,研粉撒伤口或开水调敷患处。第18页/共57页藏紫草:

清热凉血,养肺。用于肺炎,结核空洞,高山多血症。

第19页/共57页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L.、唐古特大黄RheumtanguticumMaxim.exBalf.或药用大黄Rheumofficinale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临床应用:

(1)老年习惯性便秘、消化能力差、纳少。

(2)肝炎、胰腺炎、胆囊炎、胃炎等。

(3)高血压、高脂血症和动脉硬化。

(4)慢性肾功能衰竭。第20页/共57页第21页/共57页B蒙药蒙药是在蒙古民族传统医药学基础上,汲取了藏、汉等民族以及古印度医药学理论的精华而形成的具有民族风格的、独立的医药体系。其中较有影响的有18世纪的松巴·堪布—伊舍巴拉吉尔的《识药晶鉴》是蒙药的奠基篇,收载蒙药390种。同时代的察哈尔镶白旗的洛布桑·索勒日哈木著有《药物识别》,全书分为四部,共收集药物678种。19世纪初,内蒙古哲里木盟奈曼旗的占布拉通尔吉用藏文编著了《本草图鉴》,收载蒙药879种,成为今天学习和研究蒙药的主要经典。第22页/共57页荜茇

第23页/共57页荜茇为胡椒科植物荜茇的未成熟果穗。辛,热。归胃、大肠经。治心腹冷痛,呕吐吞酸,肠鸣泄泻,冷痢,头痛,鼻渊,齿痛。温中止痛:主治肠胃冷痛,呕吐泄泻。此外,外敷也治牙痛。

第24页/共57页山萝卜第25页/共57页山萝卜为川续断科植物蒙古山萝卜的花。头状花序单生于枝顶,直径约3厘米,蓝色;总苞片线形;外缘花唇形2裂,下唇裂片较长,中心花筒状5裂。甘微苦,凉。

夏季采搞,阴干。清热泻火。治肝火头痛,发烧,肺热咳嗽,黄疸。

第26页/共57页C维药

维药历史悠久,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采阿拉伯、古希腊等民族医药之所长,并受到中医药学的影响,是我国民族医药的独立分支,历史上为西域各族人民的繁衍和昌盛做出过重要贡献。《新疆维吾尔药志》收载药物124种。第27页/共57页常用维药中,属于民族专用的约有30种,主要有:巴旦杏、索索葡萄、孜然、驱虫斑鸠菊,刺糖、洋甘菊、莳萝、唇香草、新疆鹰嘴豆、异叶青兰、雪莲花、胡桐泪(胡杨)等。维药中习惯用芳香性药物,常用的有麝香、龙涎香、海狸香、黛衣草、丁香、豆蔻和荜茇等,此外,还较习用性峻毒烈的药物,如马钱子、曼陀罗、天仙子、骆驼蓬等。第28页/共57页第29页/共57页薰衣草薰衣草又名香水植物。原产于地中海沿岸、欧洲各地及大洋洲列岛,后被广泛栽种于英国及南斯拉夫。薰衣草在罗马时代就已是相当普遍的香草,因其功效最多,被称为“香草之后”。自古就广泛使用于医疗上,茎和叶都可入药,有健胃、发汗、止痛之功效,是治疗伤风感冒、腹痛、湿疹的良药。新疆的天山北麓与法国的普罗旺斯地处同一纬度带,且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相似,是薰衣草种植基地,是中国的薰衣草之乡,新疆的薰衣草已列入世界八大知名品种之一。

第30页/共57页第31页/共57页第32页/共57页曼陀罗注意曼陀罗和曼佗罗的区别,“陀”和“佗”一字之差,前者是毒品,后者是茶花。茄科曼陀罗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曼陀罗花不仅可用于麻醉,而且还可用于治疗疾病。其叶、花、籽均可入药,味辛性温,有大毒。花能去风湿,止喘定痛,可治惊痫和寒哮,煎汤洗治诸风顽痹及寒湿脚气。花瓣的镇痛作用尤佳,可治神经痛等。叶和籽可用于镇咳镇痛。由于曼陀罗花属剧毒,国家限制销售,特需时必经有关医生处方定点控制使用。第33页/共57页D傣药是我国古老的传统医药之一,远在2500年前的《贝叶经》中便有记载。傣族祖居云南西双版纳,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傣药提供了理想的药用资源,据统计,我国傣族药物有1200种。《西双版纳傣药志》收载了520种,其中最常用的有71种。傣药中植物类药用种主要有:麻嘎喝罕(缅茄)、麻景(油瓜)、麻芒(芒果)、牙勇(马唐)、哥麻口拉(人面果)、哥丹(糖棕)、牙竹麻(朱蕉)、埋嘎筛(龙血树)等。动物药在傣药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药用种数多,而且药用部位也有独到之处。第34页/共57页第35页/共57页缅茄为双子叶植物药豆科植物缅茄的种子。果长圆形,略扁,果皮坚硬,成熟时黑褐色,长达18厘米,每荚有种子3~6个,也有少数为单子,种子长约3~4厘米。可雕刻成精美的工艺品,也可用来刻图章,既美观,又耐用。缅茄还具有有驱魔辟邪、带来好运的力量!清热解毒。治牙痛,疮毒。第36页/共57页第37页/共57页油瓜油瓜属葫芦科,是生长在南方森林里的一种野生藤本植物。它的种子含油量非常丰富,是一种无毒且可供食用的油料植物。它的果实与西瓜、南瓜差不多大小、故人们给它取名叫“油瓜”。它的种子有鸭蛋那么大,比起西瓜、南瓜的种子来可要大将近100倍。味苦,性凉。清火解毒,杀虫止痒,利水退黄,敛疮生肌。

第38页/共57页E壮药壮药属于发展中的民族药,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基本上处于民族药和民间药交融的状态。壮族居住区地处岭南亚热带地区,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由于壮族人早有喜食蛇、鼠、山禽等野生动物的习俗,因此动物药应用较为普遍,民间历来有“扶正补虚、必配用血肉之品”的用药经验。壮药的另一特点是善于解毒,而且解毒的范围较厂,包括解蛇毒、虫毒、食物中毒、药物中毒、金石发动毒、箭毒、蛊毒,等等。广西著名的蛇药就是壮药的一大贡献。第39页/共57页我国壮族主要集中于广西自治区,据该区有关部门调查,壮药共有709种。《壮族民间用药选编》收载常用壮药500多种。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壮药主要有:广西马兜铃、千斤拔、龙船花、闭鞘姜,阳桃、两面针、鸡蛋花、刺芋、金锦香、南蛇簕、薯莨、马鬃蛇、褐家鼠、蟒蛇等。壮族民间每逢传统节日,也开展药市交易。广西靖西县根据端午节壮族药市调查,整理出药市壮药名录246种。第40页/共57页广西马兜铃: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有小毒。民间用块根治胃痛,生物碱部分有解痉镇痛作用。第41页/共57页3、我国药用植物自然分布第42页/共57页我国药用植物在三大区域的分布特征是:东部季风区域以纬向分布最明显;西北干旱区域以经向分布最明显;青藏高寒区域以垂直分布最明显。

第43页/共57页第44页/共57页(一)东部季风区域的药用植物资源分布(1)东北寒温带、温带区地道品种和珍贵、稀有种类多,蕴藏量和产量大,代表性药用种有人参、五味子、黄芪、刺五加、桔梗和党参等。(2)华北暖温带区河南的地黄、山药、牛膝和菊花四大怀药,河北的紫菀、薏苡、板蓝根等。(3)华中亚热带区主要包括长江中下游流域、浙江全省、福建大部和两广北部。石栎、青冈和樟科、茶科、木兰科、金缕梅科等。(4)西南亚热带区包括秦巴山地、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及部分横断山脉。第45页/共57页长白山针叶林第46页/共57页河南嵩山第47页/共57页福建山区第48页/共57页热带雨林第49页/共57页(二)西北干旱区域药用植物资源分布(1)干草原中国的干草原区分布于内蒙古高原丘陵起伏的中部、东北平原的西南部、锡林郭勒到鄂尔多斯高原和黄土高原北部。主要药用植物有甘草、麻黄、防风等。(2)荒漠草原中国的荒漠草原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中、北部,鄂尔多斯高原中、西部。本地自采自用的种类有柽柳、沙棘、骆驼蓬、苍耳等。(3)荒漠我国荒漠地区除大面积内陆盆地外,尚有剥蚀高原、丘陵和低山,多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