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生物修复现状_第1页
环境污染生物修复现状_第2页
环境污染生物修复现状_第3页
环境污染生物修复现状_第4页
环境污染生物修复现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EnvironmentalEndocrineDisruptingChemicals

现在是1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四现在是2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四一、问题的产生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陆续发现,许多环境化学污染物具有类似激素作用,干扰动物体内的内分泌功能。这些物质被称为环境荷尔蒙(environmentalhormone)或称为环境内分泌干扰化学物(environmentalendocrinedisruptingchemicals,EEDCs),简称为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disruptingchemicals,EDCs)。现在是3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四现在是4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四现在是5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四现在是6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四现在是7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四2004年11月11日StockholmConventionon(POPs)EffectivetoChinatodayBrief:NewsfromChinaEnvironmentNewspaperTheStockholmConventiononPersistentOrganicPollutants(POPs)becomeseffectivetoChinatoday(Nov.11,2004),whichmeansfromnowon,ChinahavetofullytaketheresponsibilitygivenbytheConvention.现在是8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四

Theresponsibilitiesinclude:toprohibittheproductionanduseofPOPs,tostrictlymanageitsimportandexport,topromotethetechnologiesandpracticeswhichcanreduceorpreventtheby-productofPOPs,andtosafelydisposaltheinventory(存货)andwastesofPOPsproducts.现在是9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四

这些物质对雌激素、甲状腺素、儿茶酚胺、睾酮等呈现显著的干扰效应。临床以生殖障碍、出生缺陷、发育异常、代谢紊乱以及对某些癌症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为特征。现在是10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四

近年来,不断报道野生动物和人类生殖发育异常现象,学者们认为环境雌激素及其他内分泌干扰物是造成生殖异常的共同原因。目前,关于内分泌干扰物对机体健康影响的问题已成为国际性的研究热点。现在是11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四markedlyinnovativestudy现在是12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内分泌干扰物的概念和特点定义:按照美国环保局“内分泌干扰物甄别与测试委员会”的定义,内分泌干扰物是指能改变机体内分泌功能并对机体、后代或(亚)群引起有害效应的外源性物质。现在是13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四“改变”“有害”是指模拟、阻断或激活、抑制内分泌效应,干扰合成、转运及排除等生物过程,改变神经、免疫和生殖发育系统等正常调控功能。“环境激素’,“环境类激素’,“环境抗激素”等是指能与内源性激素受体结合而引起模拟、拮抗体内天然激素并干扰内分泌功能的环境化学物,它是EDCs中的一大类。

现在是14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四现在是15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四2内分泌干扰物的作用特点(1)剂量-反应曲线并不具有线性特征刚开始反应随浓度上升而增强,达到最大反应值后,浓度上升反而会导致生物反应减弱。在多氯联苯对鸡胚毒性作用研究中有所体现,鸡胚死亡率不是依照PCB使用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反而随剂量的增加而降低现在是16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四现在是17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四

(2)环境激素的作用随动物的发育阶段而异EDCs对胚胎、胎体和新生幼体的影响与其对成体的影响可以完全不同。对处于发育中的个体来说,激素的微小变化就会导致严重后果。由于胚胎发育的阶段性,不同时期接触会导致不同的后果2内分泌干扰物的作用特点现在是18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四

(3)难分解和高蓄积性EDCs对脂肪组织和性腺等含脂量高的组织具有高度的亲和力,并通过食物链发生生物浓缩效应(尤其是人工拟激素物质),因此对高等动物的危害更大。2内分泌干扰物的作用特点现在是19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四(4)对各类群动物作用的广泛性在上亿年的生命进化过程中,激素与受体化学结构在遗传上高度保守,因此,EDCs在鱼类、两栖类、鸟类、鼠类上表现的作用同样也会出现在人类上。2内分泌干扰物的作用特点现在是20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四(5)二次污染由于EDCs大多为有机化合物,在环境中受环境因素影响,有些EDCs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比原来毒性更强的污染物,危害人体和动物健康。2内分泌干扰物的作用特点现在是21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四(6)联合作用

由于大多数EDCs具难降解和高蓄积性,从而存在多种EDCs对动物的复合作用。它们共同作用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与单一作用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可以完全不同,2种或2种以上化学污染物共同作用所产生的综合生物学效应称为联合作用。2内分泌干扰物的作用特点现在是22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四联合作用通常包括4种:协同作用:相加作用:独立作用:拮抗作用:现在是23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四

三、来源和分类

EDCs的来源总的可分为天然和人工合成化学物两大类。天然:如植物激素(大豆异黄酮).人工:包括药物(如类固醇类、己烯雌酚、避孕药等)和工农生产使用的化学原料、中间产物、产品使用及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也包括家庭生活、医疗用品可释放的化学物,交通运输、垃圾焚烧等产生的化学性污染物等,这又称为环境内分泌干扰污染物。1来源现在是24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四2分类:(1)人和动物激素动物和人体内天然存在的雌激素,一般指雌二醇(Estrogen)、雌酮(Estrone)和雌三醇(Estriol),其中以雌二醇作用最强。动物性激素存在于鹿茸、海狗肾等组织中现在是25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四(2)植物雌激素和真菌性雌激素植物性雌激素(Phytoestrogens)是一组在植物中天然存在、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具有与雌激素受体结合诱导产生弱雌激素作用的非甾体结构为主的植物化学物。目前已知至少有400多种植物含有具有生物活性的雌激素样物质—异黄酮(黄豆苷原、染料木黄酮)和香豆雌酚。适量的植物性雌激素有利于人体的健康,但对于孕妇和婴幼儿,若大量食用,其安全性值得深入研究2分类现在是26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四

植物性激素存在于西洋参、枸杞子、茯苓、当归、石榴、淫羊霍和芦荟等植物中。大豆是优良的植物性蛋白质食物和饲料,但其中大豆素和大豆甙有雌激素活性。葛根现在是27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四(3)人工合成----

环境化学污染物目前在环境中已被证实的EEDs已有60~70余种,其中农药及其代谢物占60%以上,又以杀虫剂居多,杀菌剂、除草剂也有部分有此作用。2分类现在是28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四种类(具体)

a农药和除草剂包括滴滴涕(DDT)及其分解产物、六氯苯(六六六)、艾氏剂、狄氏剂、克尔散(kelthane)、开蓬(kepone)、毒杀芬和氯丹等有机氯杀虫剂;莠去津、合成拟除虫菊酯、三嗪类等除草剂。据统计,我国每年施用农药达50万~60万t,其中约80%的农药直接进入环境,因此我国可能是EDCs污染的大国。现在是29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四b工业化合物包括多氯联苯(PCB)、有机锡涂料、铅、镉和石油产品。PCB的结构与DDT类似,性质稳定难降解,广泛用于塑料、油漆、农药生产和电器的绝缘油,有很强的生殖毒性。石油产品中的多环芳烃有致癌作用和生殖毒性作用。此外,含氯化合物的工业产品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及含氯有机物垃圾进行焚烧时都会产生二恶英(TCDD)。现在是30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四

某些金属如铅、汞、有机锡等均有不同程度的雌激素样作用。汽车尾气中的一些汽油燃烧产物及某些羟基化多环芳烃。用于牙科修复的物质—双酚A,食品工业用的一些抗氧化剂如t-丁羟基茴香醚,现在是31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四c合成药物和饲料添加剂包括与雌二醇结构相似的类固醇衍生物,如己烯雌酚(DES)、己烷雌酚、乙炔基雌二醇、炔雌醚等。DES自开发后几十年内,曾用于预防流产、改善孕期不适、卵巢机能失调、骨质疏松症,以及畜禽育肥,当时被誉为“妊娠必备之良药”,后来证明其可诱发胎儿畸形、生殖道缺陷及癌症现在是32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四d塑料制品中的干扰物邻苯二甲酸酯作为塑料的增塑剂,用于各种塑料制品和尼龙塑料大棚,易从塑料材料中溶化出来。联苯酚A也是塑料中的一种成分,聚乙烯作为各种方便食品的包装材料,也有微弱的雌激素效应。现在是33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四e表面活性剂包括工业洗涤剂、乳化剂和各种表面活性剂,有些可促使乳腺细胞增殖。现在是34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四四、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危害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是人类机体的三大信息传递系统,在调节机体各种功能、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中起重要作用。内分泌系统在包括胚胎发生、分化和稳态机制在内的许多生理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在是35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四现在是36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四生物学效应环境雌激素的生物学效应包括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对生殖与发育的影响、致癌作用、神经系统毒效应和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等。(1)直接作用,指通过作用于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任一环节,影响激素的合成、分泌及反馈调节,产生不良效应(2)间接作用,指与内分泌改变密切相关的效应,如生殖、免疫、内分泌敏感性肿瘤等现在是37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四生物学效应(1)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2)对生殖与发育的影响(3)致癌作用(4)神经系统毒效应(5)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现在是38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四(1)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环境雌激素是激素类物质,它首先影响生物体的内分泌系统,主要有以下作用:①与受体结合;②与血浆性激素结合蛋白结合;③影响受体的表达现在是39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四

PCB可抑制甲状腺激素和雄激素的分泌;DDT的代谢产物DDE使P450sccmRNA表达量增加,与蛋白激酶A的活化物联合作用使猪颗粒细胞孕酮分泌增加;PCB抑制雌激素硫化酶,阻止雌激素的灭活,从而提高了雌激素的作用;现在是40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四

邻苯二甲酸酯(DHEP)抑制大鼠芳香化酶的活性从而阻止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植物性雌激素也会干扰内分泌功能,如20世纪40年代初期澳大利亚引进了一种牧草红花草(内含佛苜罗呐烃,在羊胃内不能被分解,具有雌激素活性),引进的同时羊群的生殖异常也开始蔓延,死产的羊羔急剧增加,怀孕的母羊不能临产,不仅体内的羔羊夭折,也常常引起母羊的死亡,后来母羊几乎不能怀孕,给牧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在是41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四(2)对生殖与发育的影响雌激素可能保护人类免患激素依赖性疾病,如乳腺癌、前列腺癌和骨质疏松症;动物实验表明,外来雌激素几乎可引起各类型的雄性生殖系统发育障碍,包括性腺发育不良、睾丸萎缩、睾丸和附睾重量减轻、生精细胞、支持细胞和间质细胞数目减少、精液质量下降、精子数减少甚至无精子、睾丸肿瘤、隐睾、性欲降低和不育现在是42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四

大多数EDCs具雌激素活性,对雄性会抑制性腺和副性腺的发育,对雌性会导致雌激素靶细胞增生,引发癌症与不育。加利福尼亚大学毒性物质研究学者发现,将DDT和其分解产生的DDE成分注入鸟蛋以后,孵化出来的雄鸟的精巢里产生出雌鸟特有的细胞,甚至长出雌鸟才有的输卵管。现在是43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四(3)致癌作用环境雌激素的致癌机制可能在于:(1)对细胞核及DNA的影响;(2)抑制微管聚合;(3)干扰细胞周期现在是44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四(4)神经系统毒效应(1)先作用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激素的释放及其在靶器官的效应,再通过反馈作用影响到神经系统;(2)直接作用于神经系统,引起行为、精神等的改变。环境雌激素可引起人或动物出现行为、学习、记忆障碍,也可出现注意力、感觉功能和精神发育的改变现在是45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四(5)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人类接触PCBs、二恶英、DES、有机氯农药等可影响机体免疫功能,表现为亢进或抑制。现在是46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四五、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迁移转化与降解EEDs可以通过吸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