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课内外比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1页
《陋室铭》课内外比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2页
《陋室铭》课内外比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3页
《陋室铭》课内外比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4页
《陋室铭》课内外比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陋室铭》课内外比阅读练习及答案郑梁梅中学初三语文复习练习

课题:《陋室铭》课内外对比阅读命题:许礼靖审核:做题:班级:姓名:得分:用时:(一)阅读两段选文,完成问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安贫乐道

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①学,不营②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③,意怡如④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快乐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⑤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⑥

(选自《晋书》)

①耽:十分爱好。②营:谋求。③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④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闲愉快。⑤哂:讥笑。⑥通儒:指贯穿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

1.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4分)⑴惟吾德馨馨:⑵何陋之有之:..⑶其妻患之患:⑷常丐食诵《诗》丐:..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⑵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3.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陋室的?(2分)

4.文写王欢与妻子的对话有何作用?(2分)

5.比较两文,说说刘禹锡与王欢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有什么一致之处和不同之处。(3分)

一致之处:不同之处:(二)阅读两段选文,完成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僧珍在任,平心率下,不私亲戚。其从父兄①子先以贩葱为业,僧珍既止②,乃弃业欲求州官。僧珍曰:“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等自有常分③,岂可妄求叨越④,但当速反葱肆⑤耳。〞僧珍旧宅在市北,前有督邮廨⑥,乡人咸劝徙廨以益其宅。僧珍怒曰:“督邮,官廨也,置立以来,便在此地,岂可徙之益吾私宅!〞(选自《梁书.吕僧珍传》)

解释:①从父兄:堂兄。②既止:回家乡做官。③常分:固定的职业。④叨越:非分占有。⑤肆:店铺。⑥督邮廨(xiè):督邮办公的屋子。

1.以下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斯是陋室(斯:这).

B.可以调素琴(调:调整).

C.平心率下,不私亲戚(私:对??偏心).D.但当速反葱肆耳(反:通“返〞,返回).

2.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一致的一项为哪一项()..例句:其从父兄子先以贩葱为业.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B.可以调素琴,阅金经..C.乡人咸劝徙廨以益其宅D.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3.下面对两文的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文中用自然环境的清爽来衬托陋室不陋,用往来人物的不俗、主人生活情趣高雅来衬托陋室不陋。

B.文中,乡亲们劝吕僧珍把官衙搬走来扩大自己的住宅,他没有接受,表现了吕僧珍清正廉洁的品质。

C.文结尾以“诸葛庐〞“子云亭〞作类比,并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说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漏。

D.文陈述吕僧珍做官不为亲属开后门,不以权谋私的故事,他的品质在封建社会中是难能难得的。

4.把“文言文阅读〞文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题3分)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⑵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

(三)阅读两段选文,完成问题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6~21题。(20分)

(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字。(4分)

(1)暂凭杯酒长精神长:(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3)谈笑有鸿儒鸿:(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调:v2.以下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巴山/楚水/凄凉地B.二十三年/弃置身C.苔痕/上阶绿D.何/陋之有

3.翻译乙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每题2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4.以下说法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甲诗是应和之作,刘禹锡与李白在扬州相遇时,李白有赠诗在先,刘禹锡用此诗相酬答。B.甲诗虽有沉郁感伤,但也并不消极颓唐,结尾明显表露了豁达的襟怀和昂扬的意趣。C.乙文以“惟吾德馨〞统领全篇,通过写陋室不陋表现了室主人的高洁傲岸和安贫乐道。

D.乙文手法多样,运用了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和引用、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方法。

5.以“山〞“水〞为对象,写下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名句,请你采用这样的句式,以“居室〞为对象,仿写一个句子。(字数可以不受限制,但句意必需符合《陋室铭》的文意。)(3分)6.唐宋时期,不少文人遭遇政治纷争,沦为“贬官〞,贬官特有的身份和经历使他们的作品带上了特别的文学印记,这在柳宗元、苏轼等名家的诗文中都有迹可寻。刘禹锡写此诗此文时也是贬官,试从甲诗乙文和其他贬官诗文中探寻“贬官文学〞的特点,得出一二结论。(3分)(四)阅读两段选文,完成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乙]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是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懵懂懂,没没墨墨,绝不知乐在何处。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苦茗,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径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选自《郑板桥集》)1.[甲][乙]两文都写到了屋子优雅的环境,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解释以下黑体词的含义。(4分)(1)惟吾德馨()(2)无案牍之劳形()(3)绝不知乐在何处()(4)用以慰天下之劳人()3.翻译以下句子。(4分)

(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

4.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举例谈谈刘禹锡与郑板桥在思想品格上有哪些一致点。(只谈一点即可)(3分)

郑梁梅中学初三语文复习练习答案

课题:《陋室铭》课内外对比阅读命题:许礼靖审核:做题:班级:姓名:得分:用时:(一)阅读两段选文,完成问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安贫乐道

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①学,不营②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③,意怡如④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快乐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⑤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⑥

(选自《晋书》)

①耽:十分爱好。②营:谋求。③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④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闲愉快。⑤哂:讥笑。⑥通儒:指贯穿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

1.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4分)⑴惟吾德馨馨:⑵何陋之有之:..⑶其妻患之患:⑷常丐食诵《诗》丐:..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⑵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3.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陋室的?(2分)

4.文写王欢与妻子的对话有何作用?(2分)

5.比较两文,说说刘禹锡与王欢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有什么一致之处和不同之处。(3分)

一致之处:不同之处:

1.⑴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声名远播。⑵宾语前置的标志。⑶以??为患,为??担忧。⑷像乞丐一样。(4分,每题1分)

2.⑴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2分)

⑵王欢更加顽强了自己的志向,后来终究成为一位贯穿古今、学识渊博的儒生。(2分)3.生活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2分,答出2点即可)4.反衬王欢一心求学的决心。(2分)5.一致点:安贫乐道(1分);不同点:刘禹锡陋室简陋,生活高雅,品德高尚;王欢安于过贫困的生活,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