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秋节的谜语及答案大全_第1页
2023中秋节的谜语及答案大全_第2页
2023中秋节的谜语及答案大全_第3页
2023中秋节的谜语及答案大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2023中秋节的谜语及答案大全2023中秋节的谜语及答案大全

1.中秋别后重团聚(影目一)——火种

2.九月初三月似弓(打饮料)——珠宝露

3.节日晚会露一手(打一字)——挽

4.中秋朗月,宾主共赏(〔成语〕二)——正大光明

5.敢上九天揽月(打汽车名牌)——凌志

6.得月楼前先得月(打一字)——棚

7.八月望洞庭,千帆过眼帘(宋诗目三)——中秋湖上泛舟

8.明月松间照(打摄影名词)——黑白显影

9.八月十五共清辉(五代诗目一)——中秋月

10.中秋月饼(电脑名词一)——节点

11.八月十五共清辉(五代诗目一)——中秋月

12.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打一节日)——中秋佳节

13.一轮明月挂中天(打一四字股市术语)——日涨盈亏

14.中秋望月(打一《红楼梦》诗名)——贾语村的,《对月寓怀》:时逢三五便团聚,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15.火种采集到省会(节日)——中秋节

16.既已猜对,别再苦恼(打一节日)——中秋节

17.明天日全食(打一字)——月

18.猜对灯谜尽散忧(节日)——中秋节

中国的中秋节由来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聚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年老,行糜粥饮食。”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头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间续成熟,农夫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风俗。

唐朝时期,人民生活富有,国泰民安,人们也有许多的空闲时间和金钱来举办各种活动。而中秋节正好是秋高气爽,农活空闲的时候,所以在唐朝这个节日也就变得相当重要,帝皇群臣也盼望这个以这个节日来表示他们的功绩。又有唐朝诗人欧阳詹在《长安玩月诗序》中曾写:“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之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魄圆。”在时间上取中,符合咱们的中庸之道;天气上冷热适宜,月相又圆,所以八月十五赏月便成为一种风俗。

北宋时期,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消失“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后来明清时期也继承了这个节日的风俗,而且节日的内容更加丰富,并有猜灯谜,看花灯等活动。

中秋节的三大〔传奇〕

一、嫦娥奔月:远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消失,晒得庄稼枯死。一个名叫后羿的青年力大无穷,他怜悯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连续射下了九个太阳,并严令最终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据说王母为嘉奖后羿射日,赐给他一粒不死药。并告知他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临时把此药交给嫦娥珍藏。心怀鬼胎的蓬蒙乘后羿出猎假装生病没有外出。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胁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险之时她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随即身子飘离地面对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黄昏,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哀欲绝,仰视着夜空召唤嫦娥,这时他发觉,今日的月亮非常皎洁光明,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来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宠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常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也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和善的嫦娥祈求吉利平安。从今,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

二、玉兔捣药: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在服下不死药升空时,惶恐中的她想抓住什么压下身子,恰好抱起了始终自己喂养的白兔。白兔当然无法留住嫦娥,随她一起上了月亮,成为神话中一抹可爱温馨的颜色。

三、吴刚伐桂:传奇月中有桂树,《淮南子》已言“月中有桂树”,后来的传奇更加详细,桂树旁又添了一个伐桂之人吴刚。月中之桂树与吴刚的传奇,以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一《天咫》所载最为详细,其云:“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