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育与个人的发展师出教育_第1页
教育学教育与个人的发展师出教育_第2页
教育学教育与个人的发展师出教育_第3页
教育学教育与个人的发展师出教育_第4页
教育学教育与个人的发展师出教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学教育与个人的发展师出教育第1页,共1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第2页,共1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第3页,共1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第4页,共1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2013•合肥)英国教育学家洛克提出“白板说”认为外部力量决定人的发展,这是一种()A.多因素的观点B.综合论的观点C.外铄论的观点D.内发论的观点2.(2012•合肥)人的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者要做到()A.相互衔接B.循序渐进C.长善救失D.教学相长3.(2010•阜阳)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4.(2014·安徽教师统考)青少年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存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做到()A.抓关键期教育B.启发诱导C.循序渐进D.因材施教CCCC第5页,共1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人的身心发展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主观性

B.普遍性

C.基础性

D.能动性

2.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的是(

)。

A.外铄论

B.内发论

C.环境决定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3.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

)。

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认识活动

D.实践活动

4.“人之性恶,其为善者,伪也。”这是表达了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

)观点。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交互作用论D.性善论5.我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老子6.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老子

7.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

)的典型代表。

A.外铄论

B.内发论

C.遗传决定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DBABCBA第6页,共1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

1.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

)的特点。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2.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3.教学中“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阶段性C.稳定性D.不均衡性4.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要坚持(

)。

A.全面发展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统一要求

DBAC第7页,共1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2.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

A.遗传素质

B.个体主观能动性

C.环境

D.教育

3.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

)。

A.互补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4.教育教学中搞“一刀切”、“齐步走”,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阶段性

D.互补性

5.在教育教学中不顾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在教育工作中搞“一刀切”、“齐步走”,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阶段性

D.互补性

DBBBC第8页,共1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的观点有(

)。

A.内发论

B.成熟机制

C.多因素交互作用论

D.教育

E.外铄论

2.个体主观能动性由不同层次的内容活动构成,包括(

)。

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精神活动

D.思维活动

E.社会实践活动

3.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持外铄论的观点的人物有(

)。

A.孟子

B.荀子

C.华生

D.格塞尔

E.洛克

ACEABEBCE第9页,共1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第10页,共1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促使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A.遗传素质B.环境C.教育D.个体主观能动性2.教育的本质和真谛是()A.发挥人的潜能B.发现人的价值C.进行个性教育D.挖掘人的力量4.制约人的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的因素是人的()A.先天素质B.外在力量C.教育D.机体成熟程度8.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

A.现实性

B.必然性

C.方向性

D.可能性9.下列说法中,对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一观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B.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是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的

C.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D.教育的发展对人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好的教育一定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DCDDD第11页,共1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

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2.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

A.遗传素质

B.个体主观能动性

C.环境

D.教育3.人的生理成熟以具有(

)能力为标志。

A.学习

B.生殖

C.创造

D.思考

4.人的心理成熟以具有独立自主的(

)为标志。

A.自我意识

B.创造能力

C.预见能力

D.选择能力BBBA第12页,共1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

A.霍尔

B.华生

C.泰勒

D.格塞尔2.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最根本动因的学者是(

)。

A.弗洛伊德

B.威尔逊

C.格塞尔

D.华生

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

)因素对发展的影响。

A.遗传

B.教育

C.社会活动

D.环境

4.“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是(

)。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主观努力5.在历史上持“遗传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

)。

A.洛克

B.华生

C.柏拉图

D.施泰伦

6.在历史上持“环境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

)。

A.柏拉图和霍尔

B.柏拉图和华生

C.霍尔和洛克

D.洛克和华生BADACD第13页,共1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2014·安徽教师统考)材料1、齐白石先生自幼家境贫寒,没有上学机会,长大后做木工,四十岁才开始自学绘画,他虚心求教勤学

苦练,终于在画坛上独树一帜,成为真正的国画大师。

材料2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江西金溪有一个叫方仲永的少年,五岁时就能作诗,但后来由于他

父亲没有及时教育,使他到十二、三岁时写的诗就不如以前了,到二十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

阅读材料,分析影响个体能力发展的因素。【参考答案】1、个体能力发展的因素:(1)遗传因素是物质前提,是智力发展的基础;(2)环境(教育)产前环境及营养状况的影响;(3)早期经验的作用,早期经验对智力发展有一定的影响;(3)教育条件的影响,在教育条件中,学校教育在学生能力发展中则起主导作用;(4)实践活动的影响,实践活动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必要条件。(5)主观努力,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于能力的发展起决定作用。2、上述案例中,齐白石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最终成就其画坛上独树一帜,成为真正的国画大师。而案例中王安石的方仲永虽然遗传素质比较好,但是没有教育的主导作用,最终导致最后没取得相应的成就。第14页,共1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第15页,共1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

)

A.小学阶段

B.初中阶段

C.高中阶段

D.大学阶段

2.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

)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A儿童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幼儿期

3.(2012•合肥)简述教育对个体身心发展的独特作用。【参考答案】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表现为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