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教你日常如何养肝护肝_第1页
中医养生教你日常如何养肝护肝_第2页
中医养生教你日常如何养肝护肝_第3页
中医养生教你日常如何养肝护肝_第4页
中医养生教你日常如何养肝护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养肝护肝编者按:肝是人体的将军之官,它能帮人体调节血液,有藏血、防出血的作用。它也是新陈代谢的指挥中心,保证人体血气通畅。而由于很多人生活不注意保护,导致肝脏疾病多发,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中医在养肝护肝方面有什么独中医养生教你如何养肝护肝中医认为,肝与胆相为表里,开窍于目,肝主藏血,肝主疏泄,有贮藏和调节血液、排毒的功能。因此,人们要保护好肝脏,以免肝脏受损。肝脏对人体的作用很大,人体主要是靠肝脏来代谢的肝脏的主要功能,是分泌胆汁、储藏动物淀粉,调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等。还有解毒、造血和凝血作用。肝脏还是人体内最大的解毒器官,体内产生的毒物、废物,吃进去的毒物、有损肝脏的药物等等也必须依靠肝脏解毒。需要注意的是,肝脏是一个脆弱的器官,如保护不好便可致病。病毒侵入肝脏后,肝脏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肝细胞变性肿胀,肝脏内出血,炎性细胞浸润,导致肝脏肿大,正常功能衰退。大部分肝病可治愈,但少数迁延不愈,变成慢性肝炎。肝病,是“最大的隐形杀手”九死一生的,而且病情发作快,死亡也快。肝病可怕之处,正是在于病人并没有特别显着的症状。患病者可能会腹胀、胸口闷、食欲降低、伤风感冒、、作呕等,但平常人都不会把这些现象当作一回事,而自己到药房里买药吃,导致病情恶化,最后甚至丧命。或者,许多人都会就表面的诊断或推测自己是否得了肝病。专家却解释,一般疲惫、腹胀、肚痛、黄疸、食欲不振等症状不表示肝功能不好;但即使是能吃、能喝、能跑、能跳,或是运动健将,也不代表安好无恙。正因为大部分的肝病是没有症状的,这也肝脏预示人体衰老的两大征兆人衰老不只表现在外部体态容貌上,身体各内脏器官都会发生变化,其中肝脏改变亦很明显。1、肝血流量要减少。男过25岁,女过20岁以后,肝脏循环血流量平均每年下降%~%。60岁时的肝内血流量约比20岁时减少40%~50%。血液是护肝养肝的基础,血流量的减少使肝内血液循环功能下降,肝脏吸收营养、代谢和清除毒素的能力也相应减退。2、研究表明,人在60岁后,肝细胞数量随年龄增长而锐减。肝脏趋向硬变,重量明显下降。90岁老年人肝脏的平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肝脏1、保持正常体重体重过重会让肝脏工作更辛苦,罹患的机率也会升高。如果全身脂肪减少,肝脏的脂肪也会减少,甚至明显下降肝病病人升高的肝功能指数。理想减重方式就是均衡饮食加上规律运动。2、远离各种可能受血液污染的器具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打针、穿耳洞、刺青、和他人共享牙刷、刮胡刀等,以及减少接触可能受到血液污染的器具。3、均衡饮食不均衡的饮食增加肝脏负担。肝脏负责把吃进的食物,转换成身体能量来源。对肝脏来说,把非碳水化合物转化成能量,比把碳水化合物转化成能量更吃力。均衡的饮食能量来源组合应该是55~65%的来自碳水化合物能量(例如米饭、面食),11~15%的来自蛋白质能量(例如肉类、豆类),20~30%的来自脂肪能量其中不饱和脂肪占比85%(例如植物油)。4、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也不要生食海鲜,因为蛤、蚝以及贝类等容易受到A型肝炎病毒感染。5、不喝酒不吸烟饮酒会提高发生脂肪肝、酒精性肝病的机会,有肝病的人应该完全戒酒。抽烟和罹患有关。6、注意睡眠时间眠状态,这个时辰是血的最佳时间,反之,就会养不足血。因此,人们不要熬夜,不要让熬夜伤了肝。7、不盲目用药吃进去的药物都必须经过肝脏解毒。除了医师处方药,避免自行服用其它药物,因为服用多种药物容易产生药物交互作用,影响肝脏代谢药物能力。结合四个方法养生护肝首先,中医讲究情志养生此平时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长期精神抑郁或突然怒火中烧都会导致肝脏气血失调,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因此情绪不舒畅时,应该能够找到一个途径宣泄我们的负面情绪,例如找一个知心的朋友倾诉心中的不快,切不可憋在心里,以致其次,特别强调作息有律、起居有常兴盛,各个脏腑的血液都经过肝,此刻肝脏的解毒作用也达到了最高峰。因此,人在此时也应顺应自然,保证充足的休息。此外,中医认为“人卧则血归肝。”因此,的最佳方式就是好好休息。平时工作避免过度劳累,及时休息补充体能,也让肝脏能发挥其调节气血的作用,以消除疲劳的感觉。第三,中医可以通过食补护肝如菠菜、西洋菜、芥蓝、青瓜、冬瓜、绿豆等,具有滋阴润燥,舒肝养血的功效。此外,“肝性喜酸”,根据酸味入肝的原理,可以在日常多食用一些米醋,除了益肝还可以预防感冒。一些酸味食物,如山楂、山萸肉、枸杞等具有保肝敛肝之效。护肝者还要注意尽量少吃辛辣、油腻食品,少喝酒。中医“嘘”字功教你如何微卷起,露有微缝,向外吐气动作:两手重叠于小腹之上,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女子则相反)内外劳宫穴相对,以下“嘘”。中医的嘘字功是养肝的重要方法之一。嘘字功练习方法如下:1、面朝东站立,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两膝微屈,头正颈直,含胸收腹,直腰拔背。两手臂自然下垂,两腋虚空,肘微屈,两手掌轻靠于大腿外侧。全身放松,两眼睁开,平视前方。中医建议年老体弱或因病不能立者,可改坐2、采用腹式呼吸。呼气时收腹、提肛,人体重心略向后移,脚跟着力,足趾轻微点地;吸气时两唇轻合,舌抵上腭,腹部隆起。呼吸要自然均匀,用鼻吸气,用口呼气。3、站定放松,呼吸调顺后,两手缓缓上提(掌心向上),经腰上肩,过头顶后,两手重叠,右手掌覆在左手掌上,掌心向里,轻压在头后,头慢慢转向右侧,微向右上方仰起,上半身随之稍微向右侧转。转运过程中慢慢吸气,待转至右侧,头仰定,两目怒睁,用力呼气,同时发出“嘘”字音。4、“嘘”毕,头慢慢转向左侧,微向上方仰起,上半身随之稍向左侧转,转动过程中慢慢吸气,待转至左侧,头仰定,两目怒睁,用力呼气,同时发出“嘘”字音。如此左右反复三遍,嘘气六次。此后,两手向两侧移开,缓缓放下,自然下垂,两手掌轻靠于大腿外侧。5、嘘后调息,改用正常呼吸,但仍应坚持鼻纳口吐,平定情绪,息心静思,两目微闭,两唇轻合,舌抵上腭,上下齿轻轻相叩36次。在叩击过程中,口中生津,用力猛咽,以意念送至腹部丹田。嘘气后调息的目的在于补养体内正气,促进生长。肝火旺、养肝治肝肿大、养肝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两眼干涩、头晕目眩等症。第四,通过健脾护肝中医认为,五脏都是相互密切关联的,其中肝属木,脾属土,木旺则乘土。而肝主藏血,贮藏和调节全身血量,脾主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气血生化有源,血量充足,则肝血充盈。因此适当保养脾胃的消化功能,吃一些有益气健脾功效的中药如党参、山药、茯苓、白术、薏仁、扁豆等,对调养肝脏的也大有裨益的。用如山楂、决明子、郁金、陈皮、茵陈、白芍、葛花、枳壳、绞股蓝等。这些中草药在中药店都有饮片,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自己平时可适当配一些袋泡茶饮用,不仅对的恢复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应酬多、需要饮酒的人群经常饮用也有保护肝脏的作用。如果觉得自己制作袋泡茶麻烦,也可以喝一些制作好的保健茶,养生健肝茶作为一种常见的护肝保健饮品,其中就含有绞股蓝、溪黄草、柴胡、灵芝、枸杞子、猪苓、甘草等中草药成分,具有冲泡方便、口感良好等优冬季护肝的健康食谱大搜集肝病病人,尤其是慢性肝病病人应充分注意饮食中的营养平衡,每日必须摄入以下四类食物以帮助肝脏康复。一、湿浊内阻型病人诉口淡、腹胀、浮肿、困乏、舌苔白腻、为湿邪困扰的症状。食物宜清淡,避免过甜、油腻。可选用健脾理湿、开胃的食疗方。2、鲫鱼汤方法:将纱布袋、葱姜放入鱼腹内,葱油将鱼略煎熟,加水煮沸待汤呈乳白色即可,分2-3次食用。肝病患者常用的保肝药----临床上常用的保肝药物有维生素类,促进肝脏解毒的药物,促进能量代谢的药物,促进蛋白质合成的药物,抗的药物及抗纤维化的药物等多种。二、肝肾阴亏型患者手足心热、盗汗、头昏目涩、腰膝酸软、舌红苔少,宜选用养阴补益肝肾的食疗方。杞蒸全鸡2、杞子冬麦蛋丁方法:肉剁碎、蛋打碎隔水蒸切成粒状。将肉、枸杞子、冬麦、蛋粒一起炒匀即可。三、肝郁脾虚型病人诉恶心嗳气、食欲不振、肝区胀痛、大便溏薄,宜用疏肝健脾类食疗方。2、梅花粥、玫瑰粥、苡仁红枣粥方法:将米加水及适量白糖煮成略稠时,加入梅花或玫瑰或苡仁红枣熬成稠时即可食用。、首乌肝片经衰弱和老年体虚便秘。脂肪肝的食疗方法2、山楂肉片消化不良、脂肪肝等患者。脂肪肝的食疗方法3、芹菜炒香菇脂肪肝、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的食疗方法4、芹菜红枣煲汤做法:芹菜200~400g,红枣50~100g,煲汤分次服用,或单用芹菜100~150g,洗净捣烂取汁,加蜂蜜适量炖,温服,每天一次,疗程不限。作用:该方清热解毒、健脾补血,有利尿、健胃、镇静、降压、降低胆固醇和增加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用于脂肪肝、病毒性肝炎患者。脂肪肝的食疗方法5、黄豆白菜作用:黄豆中的皂草甙可与人体的脂肪结合,所含磷脂可除掉附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并可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