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凤镇合亿路改造工程 总体设计说明书_第1页
双凤镇合亿路改造工程 总体设计说明书_第2页
双凤镇合亿路改造工程 总体设计说明书_第3页
双凤镇合亿路改造工程 总体设计说明书_第4页
双凤镇合亿路改造工程 总体设计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川区双凤镇合亿路改造工程S1-2第3页共10页施工图设计合川区双凤镇合亿路改造工程S1-2第1页共10页第一篇总体设计说明书施工图设计1项目概况合川区双凤镇合亿路改造工程(以下简称“本项目”),路线起点位于双凤镇保合村重庆和必顺建材有限公司大门口处,与既有水泥路平面相接,路线沿既有水泥路前行,经杨家院子水库后,路线偏离老路,向老路右侧跨沟后,止于双凤镇天池村人户处,路线全长2.091149Km。建设标准为三级公路,设计时速30Km/h,路基宽度8.0m,路面宽度7.0保合村至天池村既有水泥路为农村公路,路基宽度为3.5m~5.0m,老路等级较低,路线平、纵面线形较差,近年来沿线重车较多,加之2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2.1任务依据(1)重庆市合川区交通局(以下简称“业主”)与中北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签订的《合川区双凤镇合亿路改造工程一阶段施工图勘察设计合同》。(2)合川区交通主管部门及当地政府的有关意见。(3)我公司实测的1:2000数字化地形图。(4)我公司组织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到现场勘测资料。(5)交通部、建设部颁布的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及强制性条文等。2.2测设经过我公司接到业主设计委托后,立即成立了项目组并展开外业勘测和资料收集工作。项目组接到勘察设计任务后,于2021年在地形图测量、中桩放线之前,首先进行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基平测量,并建立本项目控制网。对布设的控制点进行测量,经平差计算,满足精度要求后,再进行1:2000地形测量和路线主要控制点等进行勘测。根据1:2000地形图、卫星图片、重要控制点和现场踏勘情况,项目组在图上进行纸上选线,选线结束后进行实地核对,并根据老路边线、沿线建筑物、涵洞和挡土墙等构造物核对情况实时对路线方案进行优化;路线核实修改后报公司总工办审查并认可方案后,项目组于2021年4月8全面展开中桩放线。为了保证测设资料的准确性,本次勘测采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进行了中桩放线和高程测量。放线按平曲线主点桩、二十米桩、百米桩、公里桩进行,并根据现场实际地形变化明显点进行加桩,间距一般为15~20m。根据放线情况测量、收集和调查中桩地面高程、横断面及结构物、沿线水系、防护工程、地质调查、平面交叉、涵洞、筑路材料、水文调查等资料。项目组于2021项目组于2021年04在本项目的勘察设计过程中,项目组与业主单位时刻保持紧密的联系,根据工作进展情况,不定时向业主进行工作汇报,并得到了大力支持与配合。3技术标准本项目依据业主意见,对项目定位、通行能力计算和服务水平分析,根据沿线地形、地质、气候条件和交通量预测结果等,参照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结合当地政府意见、本项目的功能、作用和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本着节约投资、安全适用、节约用地、保护环境的原则,拟定本项目采用三级公路,设计速度30km/h的技术标准。路基宽8.0m其主要技术指标选用如下:序号指标名称单位规范指标使用指标1道路等级/三级公路三级公路2设计速度km/h30303路基宽度m7.58.04行车道宽m2×3.252×3.55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m65100极限值m306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m3503507回旋曲线最小长度m25258平曲线最小长度一般值m15078.66极限值m509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同向m18080.08反向m6042.4610最大纵坡%8.06.911最小坡长m10011013竖曲线最小半径凸形m4001500凹形m400200014竖曲线最小长度m257215圆曲线最大超高值一般路段%88冰雪路段%616圆曲线加宽按《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表7.6.1第3类加宽17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18路面设计荷载BZZ—10019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2520设计荷载等级公路-I级21涵洞宽度与路基同宽22地震烈度Ⅵ度4路线起讫点、主要控制点、全长、沿线主要城镇、河流、公路、铁路等本项目路线起点位于双凤镇保合村重庆和必顺建材有限公司大门口处,与既有水泥路平面相接,路线沿既有水泥路前行,经杨家院子水库后,路线偏离老路,向老路右侧跨沟后,止于双凤镇天池村人户处。路线全长2.091149Km。主要控制点有:路线起点、既有老路、路线终点。沿线所经主要水系:杨家院子水库。5利用和废弃原有公路的情况改建路段既有老路现状图本项目路线起点至黑天池(K0+000~K1+650)段为利用既有水泥路进行改扩建,黑天池至路线终点(K1+650~K2+091.149)为新建道路。沿老路改建段既有水泥路为农村公路,路基宽度为3.5m~5.0m,老路等级较低,路线平、纵面线形较差,随着近年来沿线交通量增多,加之缺少日常养护,既有道路路基、路面损毁较为严重,加上双凤镇在天池村将引进碎石加工厂矿,既有老路将作为厂矿的进出场道路,故既有老路的改扩建势在必行。6上一阶段设计成果的执行情况本项目为一阶段施工图设计。7占用土地情况及主要工程数量路线主线长2.091148Km,路基宽8.0m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工程数量1路线长度公里2.0911492土石方挖土方立方米5137挖石方立方米18982填方立方米16850借方立方米/3软基换填米4104防护工程立方米11836.35排水工程立方米1328.16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方米19495.87桥梁米/座/8涵洞道119路线交叉处1410改沟m47011永久用地亩46.312拆迁建筑物平方米3013项目总投资万元详见预算册8沿线气象水文条件,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概况8.1地形、地貌测区位于四川盆地的东南部,属于中褶皱区。线路区地貌特征受区域地质构造和岩性的控制,属构造剥蚀低山地貌。区内海拔标高在500~650m左右,相对高差在200~300m左右。地形上位脊状山、台坪山,以条状山地的形式展布,横向沟谷发育,多呈“V”形,多为水田(Q4el+dl)及鱼塘(Q4f),表面存在软土,厚度多为0.3~3.0m左右,下伏第四系土层厚度一般在3.0~8.0m左右,根据现场实地调查,本项目区覆盖层均较薄,道路沿线植被均较为茂盛,植物主要以农作物、乔木、灌木为主。工区地貌8.2水文气象资料8.2.1气象条件测区属亚热带温润气候,冬暖春早、雨量充沛、夜雨多、空气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偏少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6.8~18.0℃,最热月份为每年的7月~828.0~28.8℃;最冷月出现在1月,气温7.2~7.9℃。日极端最高气温43.7℃(2006年8月15日),日极端最低气温-5℃(1975年12月15日)。多年平均降雨量1085.1~1141.8mm,最大年降雨量为1544.8mm,最小年降雨量为740.1mm,雨量多集中在每年的5~9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0%。夜间降雨明显多于白昼,夜间降雨量占年降雨量59.9~70.4%。降雨强度大,暴雨时有发生,是许多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降雨强度与降雨集中的季节同步,也多在夏季的6~8月。多年最大日降雨量为241mm(2007年7月17日);年蒸发强度8.2.2水文条件合川区境内有三条江(即嘉陵江、涪江、渠江)均属长江水系嘉陵江干流水域,水域面积77km2。此外尚有76条小溪河,构成树枝状水系网。据小河坝、沿口、北碚等水文站资料推算,过境地表水多年平均迳流量为722.5亿方,最大为1301.8亿方,最小230.3亿方。地表水资源相当丰富。测区内水系主要为杨家院子水库,场地内其它可见少量鱼塘及农田,鱼塘积水0.30~2.58.3工程地质条件8.3.1项目区内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坡洪积层(Q4dl+pl残坡积层(Q4el+dl)。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新田沟组,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组;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以及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地层。各地层详细特征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人工填土:浅紫红色、灰白色,主要由块碎石土组成,石质成分主要为强~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砂岩及粉砂质泥岩为主,呈次棱角状,一般粒径5~40cm,余为粉粘粒充填,结构松散~稍密,稍湿、透水性一般。主要分布于公路附近,厚度不均,约2-7m。(2)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层(Q4dl+pl粉质粘土:灰褐色,以粉粘粒为主,软塑~可塑状,表层0~0.5m为耕植土,含植物根系。该层广泛分布于丘间谷地、沟槽及冲沟地带,厚度一般1.0~3.0m。(3)第四系全新统坡残坡积层(Q4el+dl)粉质粘土:灰黄色,成分主要以粉粘粒为主,可塑状。该层广泛分布于斜坡、丘陵顶部地带,表层可见植物根系。层厚一般为0.30~2.0m之间。(4)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新田沟组(J2s)粉砂质泥岩:紫红色,矿物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石英、云母少量,粉粒泥质结构,薄层状构造,泥质胶结,具有饱水软化,脱水开裂的特征。砂岩:紫红色,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云母少量,细粒结构,厚~中厚层状构造,钙质胶结,强风化砂岩厚度不均,中风化砂岩完整性好。8.3.2线路区构造主要位于扬子陆块区上扬子陆块川中前陆盆地华蓥山穹褶束,产状主要受沥鼻峡背斜影响,总体构造线方向为北东向,控制着区内地层的延展和产状变化。主要褶皱为沥鼻峡背斜。该背斜北起于合川三角村,向南经沥鼻峡口、汤峡口、花果山,止于长江以北约7km,全场115km。轴向变化大,由南向北N5°~50°E。轴部地层北老南新依次出露飞仙关组至须家河组地层。背斜为一狭长不对称的梳状背斜,轴面有扭曲,轴面东倾。两翼倾角变化大,三角村至西温泉段,西翼60°~80°,东翼30°~50°;西温泉至马坊桥段,东翼50°~70°,西翼30°~60°;马坊桥以南,西翼60°左右,东翼30°左右。线路位于北西南东翼。图3-1路线区地质构造单元划分图8.3.3(1)新构造运动根据《广安幅、重庆幅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四川地质局,1980年),场地位于新华夏构造体系中合川向斜北东翼近轴部地段,岩层呈单斜产出,岩层产状近水平。(2)地震据相关资料论证,华蓥山继承性大面积弱度起区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间歇性抬升运动,其抬升幅度和速度总趋势是东北强、西南弱。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重庆市及其临区地震地质研究报告》、《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重庆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项目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图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图8.3.4根据对已有道路全线的地质调查,结合本项目通过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岩体风化卸荷特征及水文特征,调查区内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软弱地基、粉砂质泥岩风化碎落、砂岩与泥岩的差异风化。(1)软弱地基软弱地基分布于丘间谷地中。低~高液限粘土厚1.0m~3本项目软基段落,地表一般为水田和水塘,覆盖层为第四系坡洪积粉质粘土、粘土等软土,分布厚度1.0m~3.0设计中结合软弱地基特性及场地条件进行地基处理:1)软弱土层厚度小于4m的填方路堤,主要进行浅层处治,软弱土层厚度≤2.0m时,主要采取清除软基后直接进行换填处治;软弱土层厚度在2.0m~42)尽量避免在沟谷软弱土基路段设置涵洞构造物,实在无法避免时,涵基一定范围须进行换填等方式进行加固处理。(2)粉砂质泥岩易风化碎落风化碎落是红层区泥岩、粉砂质泥岩较为典型的不良地质现象。粉砂质泥岩具有遇水软化、饱水开裂特征,风化速度快。开挖边坡在无防护情况,坡口位置每年持续后退。路堑边坡坡率1:0.5~1:1,坡面设锚杆框架梁、绿化防护等措施,同时对泥岩与粉砂质泥岩边坡坡顶以及二级平台采取截排水沟。(3)差异风化差异风化是红层中较为普遍与典型的问题。红层粉砂质泥岩抗风化能力弱,风化速度快,砂岩强度高抗风化能力强,风化速度慢。因此在砂泥岩互层地层中,砂岩凸出,粉砂质泥岩与泥岩形成凹腔。凹腔的发展还会进一步导致坡口以及悬空部分砂岩的卸荷松弛,上覆砂岩块体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着裂隙面而产生崩塌。当泥岩处于含水较高的坡脚位置时,泥岩风化凹腔发展较深,其顶部的厚层砂岩卸荷带。对差异风化形成的凹腔采取嵌补封闭隔水处理,嵌补基础置于基岩中风化以下,砂岩卸荷带和外倾节理发育处设随机锚杆加固。8.4路线工程地质条件评价8.4.1(1)工程地质岩组根据沿线地层岩性特征及其物理力学特征,将工程区分为两类:松散岩类工程地质岩组及硬质~软质岩类工程地质岩组(见下表)。工程地质岩组划分表类型岩组名称地层代号松散岩类人工填土层、坡洪积、残坡积松散工程地质岩组Qml、Q4dl+pl、Q4硬质~软质岩类硬质~软质岩组J2s=1\*GB3①散岩类工程地质岩组该类岩组包括全新统坡洪积层、残坡积层,主要分布于沟谷地形较平缓地段,斜坡较缓地带及斜坡坡脚多堆积残坡积。由粉质粘土、碎块石组成,松散覆盖层一般均较薄,无法满足结构物地基承载力要求,尤其是沟谷内堆积的坡洪积低液限粉质粘土,透水性差,含水量高,抗剪强度低,不能做基础持力层。②硬质~软质岩类工程地质岩组该组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地层,主要为紫红色砂岩及粉砂质泥岩不等厚互层,粉砂质泥岩呈层性差,风化后具鳞片状,层理不清,含砂质分布不均,顺层呈条带富集;砂岩为紫红色、浅灰色粉砂质细粒长石石英砂岩,砂岩岩体较坚硬,地基承载力较高,除强风化较破碎的粉砂质泥岩不能用于圬工砌体基础持力层外,其余均可作为桥涵、挡墙工程的基础持力层。(2)工程地质分区根据调查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将全区分为二个工程地质区,现叙述如下:松散岩组工程地质区(Ⅰ)坡洪积堆积区主要分布于沟谷开阔地段,以低液限粉质粘土为主,一般为软塑~可塑状,一般厚1~3m,表层有厚0.5~1m的耕植土层;残坡积层主要分布于斜坡坡脚、斜坡较缓段及坡顶,由粉质粘土、块碎石组成,厚度不均。碎屑沉积岩组工程地质区(Ⅱ)地貌上为侵蚀构造丘陵,坡表植被发育,地形起伏不大,岩线路部分路段出露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岩性为粉砂质泥岩及砂岩,岩层产状近水平。具有红层地层岩质较软弱、易风化之特点,尤其是粉砂质泥岩,遇水易软化,斜坡浅表部岩体裂隙发育,覆盖残坡积粉质粘土、块碎石土,厚度较薄。8.4.2路线工程地质条件评价(1)区域稳定性评价场地位于新华夏构造体系中合川向斜北东翼近轴部地段,岩层呈单斜产出,岩层产状近水平,区内路线经过区构造带断裂不发育,主要以褶皱为主。据相关资料论证,华蓥山继承性大面积弱度起区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间歇性抬升运动,其抬升幅度和速度总趋势是东北强、西南弱,属于稳定地块,调查区区域稳定性较好。(2)路线工程地质评价eq\o\ac(○,1)一般路基工程地质评价路线在浅~中等切割丘陵区展线,段内地形多平缓开阔,总体起伏较小,相对高差一般不大于50m。降雨丰富,岩性变化不大,构造不发育,路基工程相对较简单,线路通过区域覆盖层厚度不大,局部段落基岩大面积出露,天然斜坡稳定性好,路基工程地质条件较好。路线横穿丘体、垭口及局部斜坡地段,基岩出露,覆盖层较薄,丘坡地段主要为坡残积粉质粘土及碎块石等,厚度不均,0.5~2米,路线沿沟谷开阔地段,主要分布坡洪积低液限粘土,厚度2~3m,呈软塑~可塑状,土体力学性质较差,抗剪强度及承载力均较低。应特别注意软弱地基沉降及变形对路基的不利影响,建议对软弱地基采取相应的工程处治措施。全线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岩性为砂岩夹粉砂质泥岩,岩层产状较缓,节理及风化裂隙较发育,砂泥岩因长期差异风化,形成潜在不稳定块体,对路线有一定影响,建议对路堑边坡加强防护,如浆砌片石、放缓边坡坡率。对于堑顶覆盖层较厚的路段,为避免因持续降水致浅表覆土产生滑塌、溜滑现象,应在堑顶设截水沟,坡脚设路堑墙支挡,确保边坡稳定。eq\o\ac(○,2)不良地质地段及特殊路基工程地质评价沿线的不良地质及特殊路基主要为:软弱地基、粉砂质泥岩风化碎落、砂岩与泥岩的差异风化。调查区地层岩性主要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岩性为粉砂质泥岩及砂岩。粉砂质泥岩易风化碎落,风化碎落是红层区泥岩、粉砂质泥岩较为典型的不良地质现象。粉砂质泥岩具有遇水软化、饱水开裂特征,风化速度快。开挖边坡在无防护情况,坡口位置每年持续后退。路堑边坡坡率1:0.5~1:1,坡面设锚杆框架梁、绿化防护等措施,同时对泥岩与粉砂质泥岩边坡坡顶以及二级平台采取截排水沟。差异风化是红层中较为普遍与典型的问题。红层粉砂质泥岩抗风化能力弱,风化速度快,砂岩强度高抗风化能力强,风化速度慢。因此在砂泥岩互层地层中,砂岩凸出,粉砂质泥岩与泥岩形成凹腔。凹腔的发展还会进一步导致坡口以及悬空部分砂岩的卸荷松弛,上覆砂岩块体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着裂隙面而产生崩塌。当泥岩处于含水较高的坡脚位置时,泥岩风化凹腔发展较深,其顶部的厚层砂岩卸荷带。对差异风化形成的凹腔采取嵌补封闭隔水处理,嵌补基础置于基岩中风化以下,砂岩卸荷带和外倾节理发育处设随机锚杆加固。8.5水文地质条件8.5.1水文地质概况工程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线路走廊区内零星分布第四系松散层,出露地层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岩性以粉砂质泥岩、砂岩为主。(1)路线区的主要地下水类型、地下水出露和埋藏特征线路区含水岩组的构造裂隙发育,为地下水径流、排泄奠定了基础,丰富的地表水体、溪沟和充沛的大气降水,为地下水的补给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浅部地下水循环交替作用相对强烈。线路区地下水主要分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两大类型,分别赋存于各不相同的含水介质中。(2)含水层与隔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富水性及及其富水性划分如下:eq\o\ac(○,1)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的残坡积层、坡洪积、人工堆积层粉质粘土、块碎石。地下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汇流至低洼处排泄。勘察区内部分地段表层覆盖人工填土层,填土层的岩性为粉质粘土夹砂、泥岩碎块石及建筑垃圾,局部地段因粉质粘土层相对隔水,通过人工填土的孔隙汇集地下水,形成上层滞水,该类地下水的汇水面积小,补给条件差,其富水性与降雨密切相关。该类水在雨季形成短暂的含水层,然后向低洼处排泄,局部地段形成上层滞水,部分下渗补给基岩裂隙水。该类地下水水量不稳定,枯雨季水量及地下水的埋深相差较大。②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含水岩组测区地层以砂、泥岩为主,由于砂岩及粉砂质泥岩物性的差异,所受构造变形作用不同,因此裂隙发育程度不一。砂岩为线路走廊区的主要含水岩组,裂隙发育,水力联系较好,因受下伏泥岩等相对隔水层阻隔及沟谷切割控制,地下水于沟谷低洼处分散排泄和以井、泉方式排泄,地下水流量随降雨量的变化而变化,受大气降水控制明显。区域地下水受地形地貌条件和径流补给条件的控制,流量变化较大,一般小于0.5~1.0L/s。相对隔水层:线路段相对隔水层主要为粉砂质泥岩层,孔隙度小,裂隙发育程度远低于砂岩,赋水性较差,地下水的径流、排泄不畅,地表水及大气降雨补给较为困难,为线路走廊区主要的相对隔水层。eq\o\ac(○,3)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方式、方向及动态特征线路区地下水补给来源单一,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第四系全新统的残坡积层、坡洪积的粉粘土、块碎石土同时接受冲沟、稻田、鱼塘等地表水补给,坡洪积具有就近补给就近排泄的特点。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含水岩组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大气降水通过岩体中发育的构造裂隙向地下渗透,形成地下径流,向地形低洼处地表进行排泄。地下水的动态变化同大气降水密切相关,一般随着降雨量的变化而变化,受大气降水控制显著。总之,线路区地下水动态变化较大,地下水贫乏。8.5.2地下水对线路工程的影响评价线路区分布的含水岩组主要为各组中的砂岩。其地下水类型为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该类型的地下水分布不均匀,规律性不强,但流量较小,砂岩场地为主要含水层,岩体中裂隙不发育,岩石间孔、裂隙连通性较差;场地岩体完整性较好,无断层、向斜等储水构造,地下水富水性不强。地下水主要对线路段形成的边坡的稳定有一定的影响,在饱水条件下,降低了边坡岩体层间及结构面的抗剪强度,易造成边坡的失稳,产生滑塌;分布于线路段斜坡地带的松散堆积物中的孔隙水,旱季地下水贫乏,孔隙水多在雨季存在,与大气降水关系密切,雨季大气降水的渗入,造成斜坡上分布的土体的饱水,从而降低斜坡土体的抗剪强度,易造成斜坡土体的失稳。调查区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层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总体上水量贫乏。根据现场调查及已收集的资料表明,地下水属Ⅲ类水环境淡水区,水对混凝土及钢结构腐蚀性为微具腐蚀性。8.6结论与建议经过本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已查明了项目的的水文与工程地质条件,现就本阶段勘察做如下结论及建议:1、工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区内构造以褶皱为主,地质构造较为简单,位于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与沉降带间,沟谷两岸基岩局部出露,在陡崖处砂岩被两组裂隙切割成块状。粉砂质泥岩于地表多发育网纹状风化裂隙,表层暴露于空气中易风化碎落。2、根据《广安幅、重庆幅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四川地质局,1980年),场地位于新华夏构造体系中合川向斜北东翼近轴部地段,岩层呈单斜产出,岩层产状近水平,对一般性的路基、桥梁工程无不良影响。3、测区新构造运动以间歇性抬升为主,且具有相对稳定性质,区域上属相对稳定区。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版,测区地震烈度为Ⅵ度。4、测区内水系发达,地表水体以杨家水库为主,地表径流都汇入渠江,场地内其它可见少量鱼塘及农田,鱼塘积水0.30~3.0m5、根据地质调查,拟建公路沿线不良地质主要以软弱地基、粉砂质泥岩易风化碎落、差异风化。(1)软弱地基本项目软弱地基厚度均小于4.0m,全部进行浅层换填处治,软弱土层厚度≤4时,主要采取清除淤泥质土、换填进行处治。(2)粉砂质泥岩易风化碎落风化碎落是红层区泥岩、粉砂质泥岩较为典型的不良地质现象。粉砂质泥岩具有遇水软化、饱水开裂特征,风化速度快。开挖边坡在无防护情况,坡口位置每年持续后退。路堑边坡坡率1:0.5~1:1,坡面设锚杆框架梁、绿化防护等措施,同时对泥岩与粉砂质泥岩边坡坡顶以及二级平台采取截排水沟(3)差异风化差异风化是红层中较为普遍与典型的问题。红层粉砂质泥岩抗风化能力弱,风化速度快,砂岩强度高抗风化能力强,风化速度慢。因此在砂泥岩互层地层中,砂岩凸出,粉砂质泥岩与泥岩形成凹腔。凹腔的发展还会进一步导致坡口以及悬空部分砂岩的卸荷松弛,上覆砂岩块体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着裂隙面而产生崩塌。当泥岩处于含水较高的坡脚位置时,泥岩风化凹腔发展较深,其顶部的厚层砂岩卸荷带。对差异风化形成的凹腔采取嵌补封闭隔水处理,嵌补基础置于基岩中风化以下,砂岩卸荷带和外倾节理发育处设随机锚杆加固。。6、公路沿线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环境介质对混凝土腐蚀的评价标准,区内环境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弱~中腐蚀,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区内环境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蚀,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7、项目区地层岩性主要以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砂岩及粉砂质泥岩为主。其中泥质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岩性软,风化严重,遇水易软化,饱水开裂特征,风化速度快。为较软-极软岩,其边坡岩体类型Ⅳ类;砂岩裂隙较发育,为较软岩,其边坡岩体类型Ⅲ~Ⅳ类。第四系堆积层主要为人工填土、坡残积土及冲洪积土层为主。8、本路线岩质边坡岩性主要涉及砂岩及粉砂质泥岩,基本以较软岩为主,硬质岩边坡相对较少。1)对于软质岩构成的岩质边坡:因岩石风化强烈,遇水易软化,一般为Ⅳ类岩质边坡,在人工边坡形成后,一般易发生风化碎落,其处治建议:①在路基边沟内侧设置矮墙、护面墙等内挡轻型构造物,以利于边沟排水通畅;②在坡脚地带宜设置一定宽度的碎落台;③对于高大边坡,为防止大量卸荷及长期风化对边坡稳定性的不良影响,建议在分级设置开挖平台后采取喷锚、格构锚杆或锚索等形式进行主动防护。2)对于由硬质岩构成的岩质边坡,为防止因施工开挖不当形成危岩,开挖工艺宜采取光面、预裂爆破工艺进行施工;若岩体中张性裂隙较发育,为防止边坡卸荷后引起岩体裂隙进一步拓展形成危岩块,可采取锚杆或锚索加固、局部锚杆锁定、主动及被动防护网等形式进行处治。3)对于软、硬岩相间赋存的状况,开挖后应注意:由于岩性差异较大,导致风化速度及风化程度差异较大,在软、硬岩接触带往往会形成深为凹腔,形成岩腔、危岩;构造及风化裂隙的持续发育,易使上部硬岩体失去有效支撑而发生坠落及崩塌,若不合理开挖或爆破将会形成危岩块,在施工期或运营期极易发生崩塌和坠落威胁车辆行人的安全等不良现象,因此须加强坡面防护设计,或采取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工艺进行岩质边坡开挖。9沿线筑路材料、水、电等建设条件及与公路建设的关系本项目区交通相对便利,起点顺接保和至天池村既有道路,利用起点可直接达到盐三路,而后与合川区内路网相连;起点至合川区市区35km、至北碚区市区50km(1)石料项目区域内石料储量丰富,致密坚硬,储量丰富,开采方便,是加工成块、片、碎石的理想材料。开采方式主要为机械开采或直接外购,汽车运输,且交通方便。项目区内加工而成的各种规格的片、块石和各种粒径的碎石,可满足路面、防护、排水及桥涵工程。也可使用挖方中的石方加工而成。项目区附近料场有重庆和必顺建材有限公司、重庆龙积达建材有限公司,外购碎石需经检测及加工合格后方能施工。(2)中、粗砂项目区内缺乏砂料,涵洞盖板等重要构件所需的优质天然砂需在合川砂石料场购买,由汽车直接运至工地。砂场储量丰富,砂场所生产的中粗砂均满足道路用砂及桥涵用砂。(3)沥青:合川区购买,沥青各项技术参数须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4)钢材:可直接在合川区城区购买。(5)水泥:合川区购买,水泥各项技术指标应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6)木材:双凤镇购买。(7)填料:本工程沿线填土料采用挖方中的土、石方及借石方解决,本项目主要为借方。路线走廊带内沟渠纵横,水量充足,可满足工程用水需要,需与权属单位联系。作饮用水时应对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处理后使用。本项目所在地电力资源丰富,施工时可与电力部门协调架设临时电力线,以供本项目使用。预制场、拌和站等重点工程应自备发电机防止临时停电。10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相协调情况本项目位于合川区东部,山岭高程一般为500m~650m,相对高差在200~300m左右。属侵蚀典型丘陵地貌。自然地形坡度10°~30°,局部自然陡坡段坡度40°~合川区地处中丘陵和重庆平行岭谷的交接地带。出露地层从老至新有古生界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和侏罗系、新生界第四系。其中,以侏罗系分布面积最宽,占合川区幅员面积四分之三以上。侏罗系中又是沙溪庙组面积最大,达1664.03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70.62%。地质构造属新华夏系构造体系,全境有两种地质构造类型:境东及东南部属重庆平型岭谷区华蓥山复式背斜褶断带,其余的大部分地区属渝西褶带龙女寺半HYPERLINK"/item/%E7%8E%AF%E7%8A%B6%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