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静脉输液方法与技巧现在是1页\一共有49页\编辑于星期四
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如何达到一针见血,是我们提高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目标,现总结以下几点与大家共同学习:现在是2页\一共有49页\编辑于星期四内容选血管
1进针方法2无痛拔针法
3现在是3页\一共有49页\编辑于星期四止血带的恰当使用血管分类一.选血管
现在是4页\一共有49页\编辑于星期四止血带的恰当使用(一)在选用四肢做为穿刺部位时,为了使穿刺部位静脉充盈,显露明显,多在穿刺部位上方5-10cm处结扎止血带。如短于3CM小静脉腔内血流量减少,使压力降低不易回血。如大于20CM则回血慢,血管不易充盈,造成穿刺率降低。对于比较固定的静脉穿刺时,止血带可扎在距穿刺点6cm的上方。对于手背靠近手指的部位的静脉穿刺,可以把止血带扎在腕关节处离穿刺点4cm即可。现在是5页\一共有49页\编辑于星期四止血带的恰当使用(二)老年患者因为血管脆性大,过早过紧扎止血带,静脉过于充盈,进针时易刺破血管。对于血管不充盈的患者可采用适当延长扎止血带的时间的方法,扎止血带40-120秒为最佳时间。扎止血带时应松紧适宜,既阻止静脉血回流,又不能阻断动脉血流。止血带结扣点应在穿刺点的血管旁1-2CM处。如结扎扣在血管上方可引起血管充盈慢;不能阻止静脉回流,回血不好,造成穿刺失败;结扎过紧使血管压瘪,滴入不畅。现在是6页\一共有49页\编辑于星期四止血带的恰当使用(三)扎两根止血带法:在肘关节上及腕关节内关穴处各扎一根止血带于肘窝部行静脉穿刺取血,比扎一根止血带效果好,对一些不能主动握拳配合的儿童,可替代握拳,同时局部血管充盈度满意。不仅使用于儿童,也适合成人中因消瘦、血管不固定、不充盈、肌张力低下、衰竭及无力握拳患者。现在是7页\一共有49页\编辑于星期四非握拳方法常规法行静脉穿刺时嘱患者握拳,成功后松拳。如老年人患者,穿刺时病人手自然放置,操作者左手抓握患者手掌下段使患者手成背隆掌空的弧形,血管充分显露。对于手背较瘦,血管陷入掌骨间的患者,操作者用左手将患者五指并拢,使患者手成背隆掌空的弧形,同时用食指顶起患者掌心使手背隆起,使所穿刺的静脉充分暴露充盈并向上突出。不要拍打手背,可嘱其反复握拳、松拳。现在是8页\一共有49页\编辑于星期四易见回血法调节器高调法,即调节器置于紧贴茂菲氏滴管下端。调节器高调输液瓶低位法,即调节器在高调的基础上,输液瓶挂于输液架调节旋钮上。现在是9页\一共有49页\编辑于星期四局部血管扩张法外涂血管扩张剂法:用棉签蘸1%硝酸甘油涂手背上,并湿热敷局部3分钟左右。棉签蘸阿托品注射液适量,涂擦穿刺局部皮肤8~12次,2~5分钟.但婴幼儿、青光眼、心血管患者、高热抽搐、烦躁者慎用。2%山莨菪碱擦拭局部皮肤。现在是10页\一共有49页\编辑于星期四热敷法局部热敷能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改善血液循环,血管扩张,静脉充盈暴露。现在是11页\一共有49页\编辑于星期四血管分类普通静脉滑动静脉硬化静脉 脆弱静脉塌陷静脉小儿静脉水肿病员静脉隐性充盈静脉现在是12页\一共有49页\编辑于星期四普通静脉
血管特点血管充盈饱满,富有弹性,易于固定病员特点见于体质健壮者,如急性病,大病初期穿刺法行直刺或侧刺部位手背部部位手背部注意事项体质肥胖者皮肤上表浅静脉走行不明穿刺前需先用手指摸清走行与深浅度现在是13页\一共有49页\编辑于星期四血管特点皮下脂肪少缺乏支持,血管在皮下易活动
滑动静脉
注意事项宜选用锐利的针头,迅速刺入
部位手腕部足踝腕部穿刺法绷紧上下皮肤,固定血管后行旁刺病员特点见于消瘦者及老年病员现在是14页\一共有49页\编辑于星期四硬化静脉
注意事项宜选用锐利的针头,以利刺入
穿刺法绷紧皮肤,固定血管,行直刺病员特点见于老年人,高血压症及动脉硬化者
血管特点血管壁厚而坚硬,有坚实感,弹性小,易活动,很暴露,像铁丝
部位手背足背
现在是15页\一共有49页\编辑于星期四注意事项选用细小针尖斜面短的针头,推药时缓慢,以防穿透血管造成漏血或漏药。脆弱静脉
血管特点由于组织细胞退化,间质疏松,因而血管壁脆性大,弹性小,易被刺破
穿刺部位手背、手指
穿刺法由血管侧面谨慎而又缓慢的刺入
病员特点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血液性疾病及慢性肾炎等
现在是16页\一共有49页\编辑于星期四
病员特点见于失血过多,严重脱水或重危衰竭者塌陷静脉血管特点不显露,但充盈较好
注意事项由于血管较难寻找,穿刺时必须耐心认真,必要时穿刺前先行热敷,使血管扩张显露
穿刺法
压紧血管上端后向上推动血液,待血管充盈后压紧固定,再穿刺部位小臂手背足背
现在是17页\一共有49页\编辑于星期四水肿静脉血管特点不显露,但充盈较好部位手背、足背穿刺法旁刺或正刺病员特点心、肾疾患病员注意事项先给局部加压,使水肿液分散,静脉显出
现在是18页\一共有49页\编辑于星期四
血管特点深而不显但充盈好,易固定
隐性充盈静脉病员特点肥胖或女病员
部位手背足背注意事项进皮肤后由左食指引导右手针刺入血管
穿刺法正刺或旁刺
现在是19页\一共有49页\编辑于星期四血管特点血管细,腔内容纳血量少小儿静脉病员特点婴幼儿穿刺法一般采用头皮静脉,颈外静脉及股静脉穿刺(针头应自股动脉内侧缘垂直刺入)部位头皮手背足背注意事项抽血时缓慢,以免抽力过速负压过大,使血管塌陷。股静脉较深,穿刺过程中应随时抽吸,以助寻找现在是20页\一共有49页\编辑于星期四二.进针方法
传统的“三段”式进针法
持针手法无痛注射穿刺方法逆行穿刺法穿破后的补救方法进针角度的选择现在是21页\一共有49页\编辑于星期四进针角度的选择教科书中角度为15-30度角。临床实践发现可选择45度角或接近45度角进针。增大针头与皮肤之间的进针角度更易穿刺,且由于角度大,通过真皮层的时间减少、可减轻进针引起的疼痛或达到无痛。现在是22页\一共有49页\编辑于星期四持针手法静脉穿刺时,右手拇指、食指持针柄上下面,刺入皮肤后,比拇指、食指持针柄前后面,穿刺成功率高,病人痛苦轻。现在是23页\一共有49页\编辑于星期四无痛注射穿刺方法尺侧的静脉穿刺时疼痛最轻,而近桡侧的静脉穿刺时疼痛最明显。利用针尖刃面的锐度,穿刺时斜面略向左,减少针尖对组织的切割和撕拉,以达到减轻疼痛和减少组织损伤的目的
现在是24页\一共有49页\编辑于星期四适用于手背下端掌指关指处或向心方向穿刺不利于固定的部位的血管。4.逆行穿刺法
此方法易于固定,方便患者手的活动,回血好,滴数不受限制,减少液体外渗,减轻组织的损伤.还可充分利用平时较为少用的血管,解决血管难找及难固定的问题,但对血脂高,血小板低者慎用。现在是25页\一共有49页\编辑于星期四穿破后的补救方法静脉穿刺时扎穿血管后,采用指压扎穿部位法止血进行补救。扎穿-针头外撤-回血停止-指压扎穿部位-松止血带-固定针柄-指重压1S左右-打调节器-手指轻按-液体缓慢通过-无外渗-停止按压-固定扎穿-针头外撤-回血-针头前行少许现在是26页\一共有49页\编辑于星期四三.无痛拔针法及按压时间输完液体后,右手持针柄,并抬高10-15度快速拔出针头,左手用无菌干棉签在针尖的皮肤上方约2CM处沿血管方向纵向按压3-4分钟。拔针后有效按压时间至少为三分钟,拔针的瞬间,不可用棉签压紧针头,以免针头贴在血管壁刺激引起疼痛,或增加血管壁、皮下组织、皮肤对针头的阻力而加重疼痛。拇指与示指持针柄的上下面拔针法明显优于拇指与示指持针柄的前后缘拔针法现在是27页\一共有49页\编辑于星期四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静脉输液是最基本的临床护理操作之一,是医院治疗与抢救患者的重要手段。随着静脉输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在是28页\一共有49页\编辑于星期四药品器具的安全管理输液用具临床上常见输液用具有:输液器、锁骨下静脉穿刺管、PICC管、头皮静脉留置针、头皮针、肝素帽、三通接头等。药物药物从配置到输入患者体内,要经过多个环节,各个环节都要严格进行无菌操作。现在是29页\一共有49页\编辑于星期四微粒污染管理微粒污染的成因我国2000版《药典》规定,平均每毫升输液剂中直径>10um的不溶微粒不能超过20个,直径>25um的不溶微粒不能超过2个。微粒污染的预防(1)正确配制药液(2)空气环境洁净(3)使用全密闭输液系统现在是30页\一共有49页\编辑于星期四输液反应及处理发热反应症状:发冷、寒战、发热(轻者发热常在38度左右,严重者高热达40-41度)并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脉快、周身不适等症状。处理方法(1)反应轻者可减慢输液速度,注意保暖,适当增加盖被或给热水袋。重者须立即停止输液、高热者给以物理降温,必要时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针刺合谷、内关穴。(2)输液器必须做好除去热原的处理。预防方法(1)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的质量,输液用具的包装及灭菌日期、有效期;(2)严格无菌操作现在是31页\一共有49页\编辑于星期四心力衰竭、肺水肿症状:胸闷、气短、咳泡沫样血性痰;严重时稀痰液可由口鼻涌出,肺部出现湿罗音,心率快防治方法(1)输液滴速不宜过快,输入液量不可过多,对心脏病人、老年和儿童尤须注意。(2)当出现肺水肿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让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现在是32页\一共有49页\编辑于星期四(3)按医嘱给以舒张血管、平喘、强心剂。(4)高流量氧气吸入,并将湿化瓶内水换成20%-30%酒精湿化后吸入,以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的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5)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止血带(须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肢体,可有效地减少回心血量),待症状缓解后,止血带应逐渐解除。现在是33页\一共有49页\编辑于星期四静脉炎症状: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红、肿、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防治方法以避免感染、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为原则。(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如红霉素、氢化考的松等,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同时要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现在是34页\一共有49页\编辑于星期四(2)抬高患肢并制动,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进行热湿敷。(3)用中药外敷灵或如意金黄散外敷,每日2次,每次30分钟。(4)超短波理疗,用TDP治疗器照射,每日2次,每次30分钟现在是35页\一共有49页\编辑于星期四空气栓塞症状:胸部异常不适、频死感、随即出现呼吸困难、严重紫绀、心电图可表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防治方法(1)输液时必须排尽空气,如需加压输液时,护士应严密观察,不得离开病人,以防液体走空。(2)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及时更换液体,输液完毕及时拔针现在是36页\一共有49页\编辑于星期四处理方法(1)立即将患者置于左侧卧位,并保持头低足高位(2)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以提高患者的血氧浓度,纠正缺氧状态。(3)有条件时可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4)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现在是37页\一共有49页\编辑于星期四输液环境管理静脉输液应在一个相对清洁、少污染的环境中进行,配药输液过程中护士要戴口罩,室内要减少人员流动,不在此时清扫床铺地面和更换被服、病人不带着液体到室外、卫生间等公共场所、液体避免阳光直射,须避光的要采取避光措施。降低输液室内人员密度,做好输液环境的净化和消毒。避免因环境因素造成的输液污染。现在是38页\一共有49页\编辑于星期四配伍用药管理对于常用药物的配伍,临床护士都比较熟悉,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中也能查到。在此特别强调的是新特药的配伍问题。由于有些新特药配伍禁忌表中没有列入,没有理论指导,故须特别注意,最好不要随意和其他药物配伍,以免发生不良反应。1、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与葡萄糖注射液不易配伍。2、喹诺酮类3、配置乳糖酸红霉素滴注液4、头孢曲松钠不能与含钙注射液合用现在是39页\一共有49页\编辑于星期四加强护士安全意识,健全输液管理制度一、临床上静脉输液的安全隐患(1)护理人员输液安全意识淡薄A、错误输注药物B、查对制度执行力度不够(2)执行静脉输液操作流程不规范A、静脉操作流程不严谨B、操作中未注重人文化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现在是40页\一共有49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加强输液安全防范意识1、强化护理安全与法律知识教育2、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3、加强护士用药知识学习4、积极推行静脉药物集中配置5、做到勤巡视、细观察,认真交代做好记录6、环境温度较低时,应注意保暖7、熟悉掌握穿刺技术现在是41页\一共有49页\编辑于星期四三、静脉输液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在临床工作中常发生由于静脉输液方法不当而引起医患纠纷,其原因为:1、排气方法不当或过早拔除输液针头,造成药液浪费;2、药液出现异物、絮状物,护士未及时发现,家属发现引起投诉;3、因技术和其他原因未做到一针见血;4、输液过程中,未及时发现漏液和肿胀,患者局部疼痛或静脉炎未及时处理造成局部皮肤坏死。5、当发生过敏反应或药物反应时将责任归咎于护士;6、社会对护士的偏见,造成病人稍不如意就找理由引起纠纷。现在是42页\一共有49页\编辑于星期四静脉留置针的封管方法现在是43页\一共有49页\编辑于星期四
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