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骨髓细胞染色体检验邵泽伟副教授基础知识简介
1960年Nowell和Hungerford发现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特异性染色体异常,即Ph染色体,从此推动了细胞遗传学在肿瘤细胞学上的广泛应用,促进了血液肿瘤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血细胞染色体检验技术主要包括染色体非显带技术、染色体显带技术、染色体高分辨技术、姐妹染色单体互换技术、染色体脆性部位显示技术和早熟凝集染色体技术等。80年代又发展了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FISH),这一技术将分子探针与染色体杂交,拓展了检测范围,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
自动化染色体分析技术提供了菜单式操作,简单易行,在资料存储、染色体图像处理和核型分析方面显示了独特优势。直接法1.直接法:
抗凝骨髓标本不经培养,以PBS稀释后加人秋水仙素“阻留”中期细胞,经低渗液处理后,再经预固定、固定后即可染色作镜检。(秋水仙素能干扰有丝分裂纺锤体形成,使细胞“阻留”在分裂中期,增加中期细胞数目。低渗处理则使染色体彼此铺展开,便于分析。)短期培养法抗凝骨髓标本在含小牛血清的培养液中于37℃培养24或48h,加入秋水仙素“阻留”中期细胞,其他同直接法。二、染色体常规显带技术显带染色体(bandingchromosome):染色体经过某种特殊的处理或特异的染色后,染色体上可显示出一系列连续的明暗条纹,称为显带染色体。1971年巴黎会议确定的四种显带技术是奎丫染色法、Giemsa法、逆相Giemsa法和着丝粒区异染色质法,即Q带、G带、R带和C带。2.R显带(逆相Giemsa法):带纹与Q带、G带正好相反,即前者的阳性带相当于后者的阴性带,而前者的阴性带则相当于后者的阳性带。R带按制备方法不同可分为荧光R带和姬姆萨R带两种类型。(二)显带染色体的命名
显带染色体上的明暗条纹称作带(band)。染色体上有明显而恒定的形态特征,如着丝粒和某些特别显著的带,称作界标(1andmark)。两个界标之间的区域称为染色体区(region)。区的划分是以着丝粒开始向短臂(phocomelicarm,p)或长臂(q)的臂端延伸,依次编为l区、2区、3区等。用作界标的带就是该区的l号带,例如6p23,即表示第6号染色体短臂,2区,3带。在表示一个指定的带时需要四项内容,即染色体号、臂号、区号和带号。如果一个带需要再分,就称为亚带(subband),亚带的描述就是在带的后面加一小数点,再写出指定的亚带数。如6p23.1,即指6号染色体短臂,2区3带的第l亚带。如果亚带又被再划分,则只在亚带后加数字,不再加标点。
②非整倍体(aneuploid):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不是成倍的,称为非整倍体。少于46条者称亚二倍体(hypodiploid),少于69条者为亚三倍体(hypotriploid);多于46条者称为超二倍体(hyperdiploid),多于69条者称超三倍体(hypertriploid)。如果染色体数是2n,但不是正常的23对,而是个别染色体增加,其他染色体相应减少,称为假二倍体(pseudodiploid)。在急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等疾病常可见到多种非整倍体异常。
③嵌合体(mosaic):同一个体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核型的细胞,称为嵌合体。分为性染色体嵌合体和常染色体嵌合体,常见于先天性疾病。人体恶性肿瘤细胞核型的改变不能算嵌合体。
2.染色体结构的异常导致染色体结构改变的机制是断裂及断裂后的重排。染色体的断裂可以是自发的,也可是致畸变因素引起的。常见的染色体结构异常有如下几种:
①缺失(deletion,Del):是指染色体长臂或短臂部分节段的丢失,包括末端缺失和中间缺失;如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del(11)(q23),即是在l1号染色体长臂2区3带断裂,末端缺失。2.染色体结构的异常
③易位(translocation,t):指染色体断裂的断片离开原来位置而接到同一条染色体的另一处或另一条染色体上,从而造成染色体的重排。无着丝粒的断片易位到同一染色体的另一部位又称移位;无着丝粒的断片易位到另一染色体上又称转位;两个染色体发生断裂后相互交换片段称相互易位(reciprocaltranslocation)。易位是白血病、淋巴瘤中常见的染色体结构异常。2.染色体结构的异常④环状染色体(ringchromosome):当染色体的长臂和短臂两末端处断裂,两端断面相互连接,即形成环状染色体,环状染色体在辐射损伤时常见。2.染色体结构的异常⑤等臂染色体(isochromosome,i):由于染色体的分裂不是纵裂,而是横裂,结果产生的两条新染色体,一条有原来染色体的两条长臂而没有短臂,而另一条则只有原来染色体的两条短臂而没有长臂,这种染色体称为等臂染色体。3.异常核型的描述①异常核型的描述:临床多使用简式描述。对肿瘤细胞异常核型的描述,按照ISCH对肿瘤细胞命名的原则进行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描述:在染色体号或性染色体前写上“+”或“一”号,表示该染色体增加或丢失;如在染色体后写“+”或“一”号,表示该染色体部分获得或部分丢失,如46,XY,-5,即表示少一条5号染色体,46,XY,5一,即表示5号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