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教学设计_第1页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_第2页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_第3页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_第4页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陶杨整体设计思路教学设计围绕“战争”这一条主线展开,引用克劳塞维茨对战争的解读:战争是政治(经济等)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战争是迫使对方服从我方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双方谁有先进的武器,巧妙的布阵……谁就可以取得战争的胜利。从“战争”的角度重新审视鸦片战争。教学过程分三步展开:一、从经济目的看战争原因:突出英国对于扩大贸易的渴求,并且体现渐进性:扩大贸易未果-输入鸦片-中国禁烟-借口,体现英国发动战争的无理性和野蛮性;二、从武器、布阵看战争经过:类比中英两国在战争中武器使用情况,在虎门大战中双方不同的军事思想和战术,突出英国军事的现代化和清政府的落后性,用数字故事的形式展现中国军民的反抗斗争,增强感染力,突出其悲壮;三、从英方意志看《南京条约》: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以当时人的视角对条款进行评价,凸显当时人对于国际形势的茫然与无知,深入分析《南京条约》的影响。教学目标分析课标要求:列举1840至1900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不屈的斗争精神。教学目标预设:.通过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和乾隆皇帝回复乔治三世敕书等历史细节,明了战前中英两国在贸易观念、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了解战争的背景;.学生阅读教材及教师提供的拓展资料,通过虎门大战“三重门”防御体系等历史细节,认识到中英之间在武器、军事思想等方面的差距,明了这是战争胜负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通过观看“中国军民的抗争”数字故事,从细节中体会鸦片战争中中国爱国军民顽强抵抗的悲壮情怀;.结合《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当时人对《南京条约》各条款的认识等资料,分析《南京条约》的影响。三、教材分析这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本课内容主要包括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及历次侵略战争后列强强加给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主要不平等条约。而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屈辱史的开始,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本课在第四单元中具有开篇点题的意义。鉴于两次战争,英军的目的相同,清政府的反抗形式类似,结果相似,如能够把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内容学懂学透,学生完全有能力自主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因此,本课力图以第一次鸦片战争为突破口,在教材宏观叙事的基础上,补充历史的细节,引导学生回到“历史现场”感悟、领悟历史,理性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其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战争爆发背景分析与战争的影响教学难点:《南京条约》的影响四、学情分析我校是广东省一级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较高。对于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内容,学生在初中时已有储备,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但是,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历史还是处于感性认识阶段,缺乏理性的认识。因此,这节课从细节处突破,设置历史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回到“历史的现场”理性分析历史问题。五、教学过程设计步骤1:【导入新课】▼图片引入:西方人迷恋中国的茶宴中国是茶的故乡。17、18世纪的西方人,非常迷恋中国的“茶宴”。当时荷兰的戏剧《茶迷贵妇人》,更是风靡了半个世纪。英国诗人曾这样子描述茶:与茶为伴欢娱黄昏,以茶为伴抚慰良宵,以茶为伴迎接晨曦——塞缪尔•约翰逊那时,为了购买中国的茶叶,英国每年都要把大量的白银输入中国。因此也有学者认为这是一场“由茶叶引发的战争”。到底鸦片战争是由什么引发的呢?•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步骤2:一、从经济目的看战争原因▼教师出示图片材料:1760-1764年间,英国从中国输出的茶叶共值银806242两,占其从中国输出商品总值的91.9%。 ——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从1775年到1795年,东印度公司输入到中国的货物和银锭达3,150万两,而从中国出口的货物达5,660万两。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学生阅读材料,从一个侧面了解18世纪的中英贸易的状况。▼教师:给学生讲述1792年马嘎尔尼访华的故事。并通过提供历史细节创设问题情境:马戛尔尼使团为中国宫廷准备了琳琅满目的礼品,包括一架天象仪、一些地球仪、机械工具、天文钟、望远镜、测量仪、化学和电机工具、伯明翰五金制品、谢菲尔德钢铁和玻璃制品等。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问题:清政府会回送哪些礼物给马戛尔尼使团呢?两国礼物会有何差异?▲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并分析问题。•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透过历史的细节,了解战前中英两国在生产方式上的差异。▼教师:继续给学生提供阅读素材:素材1:1793年马戛尔尼代表英国政府提出的要求:开放宁波、舟山和天津等地为商埠;在北京设立商馆;将舟山附近一岛屿划给英国作为商业基地;将广州附近一块地方拨给英商居住,或允许英人在广州自由出入;减免英货在广州和澳门之间的税额等。素材2:乾隆皇帝以两道颁给英王的“敕谕”,逐一驳斥了英方的要求,指出“西洋诸国甚多,非至尔一国,若俱似尔国王恳请派人留京,岂能一一听许?是此事断断难行。岂能因尔国王一人之请,以致更张天朝百余年法度”,宣称“天朝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告诫“尔国王惟当善体朕意,益励款诚,永矢恭顺,以保义尔有邦,共享太平之福”。徐中约《中国近代史》◊问题:英国政府提出的要求合理吗?其目的何在?作为独立的主权国家,清政府有权拒绝吗?乾隆皇帝的态度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设计意图:突出清政府拒绝与英国扩大贸易的合理性,同时点明清政府“天朝上国”的观念。以叙述的形式展开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原因的追述:扩大贸易未果-输入鸦片-中国禁烟-战争借口,建立起因果关系的逻辑链条,而非简单的条块化的结论记忆。▼教师讲解:为了改变对华贸易的不利格局,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商公然向中国走私鸦片,进行可耻的鸦片贸易,从中获得巨大的利益。烟毒泛滥则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林则徐奉命赴广东查禁鸦片,虎门销烟给了英商以沉重的打击。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后,立刻引起英国鸦片贸易商和资产阶级狂热的战争叫嚣。他们认为,这是打开中国市场最有希望的机会,要求英国政府赶快发动侵华战争。•设计意图:鉴于学生通过初中历史学习,对虎门销烟比较熟悉,所以在这不作详细展开,而是通过前面的学习铺垫,逐层分析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意图,茶叶和鸦片都不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对于市场的索要无果才是诱因。英国发动战争是无理和野蛮的,清政府的无知也是可悲的。步骤3:二、从武器、布阵看战争经过▼教师出示文字材料:战争是政治(经济等)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战争是迫使对方服从我方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双方谁有先进的武器,巧妙的布阵……谁就可以取得战争的胜利。——克劳塞维茨《战争论》◊问题:这场战争中双方的武器、布阵又如何呢?▼教师给学生提供细节材料:素材1:杨侯初来 惟知购买马桶御炮,纸扎草人,建道场,祷鬼神,然尚添造炮位、军器、木排等事。你也不要放炮,我也不要放炮,谁都不要放炮。我可以放六次没有炮弹的炮,给皇帝留面子,然后走掉。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素材2:“三重门”防御体系示意图(“三重门”防御体系部分参考《深化历史教学内容方式的探讨一一以“鸦片战争”为例的教学设计》《历史教学》2008年第n期作者:任世江),注:大角炮台和沙角炮台之间距离3500米上横档岛西水道宽1500米,东水道宽800米英军火炮射程2000米,清军火炮射程1200米英军的优势在战舰火炮,如果从海路进入珠江其他水道,军舰难以航行。由陆路绕行攻击广州,火炮难搬运。所以攻打广州最佳途径就是突破虎门。关天培在此建立“三重门”防御体系,多次操练演习,虎门号称当时中国最强大的海防要塞。◊问题:从素材1,你看到了什么历史信息?从素材2,你认为“三重门”的弱点在哪里?哪里是突破口?(提示:哪里的设防有问题或者根本没设防?)▲学生阅读素材,展开小组讨论,各抒己见▼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解:英舰先炮击大角炮台,与此同时,陆战部队1400多人在清军未设防的穿鼻湾登陆,抄袭炮台后路,沙角炮台被前后夹击,炮台失陷。沙角之战英军迂回包抄的战术也暴露出虎门防御的弱点。不到一个月,英军又开始攻击,首先占领没有清军把守的下横档岛,在该岛制高点架设了3门重炮。下横岛距上横档岛只有600米,而英军火炮的射程能打2000米,接下来虎门大战状况如何,大家可想而知。关天培没有布防,是因为他还不懂得抢占制高点和运用炮兵的近代军事战术。▼教师出示数据材料:英清双方七次要塞战中火炮的比数序号作战时间作战名称双方火炮比数11840年7月5日第一次定海之战2.2:121841年1月7日沙角、大角之战5.8:131841年2月26日虎门之战1.5:141841年8月26日厦门之战1.2:151841年10月10日镇海之战2.7:161842年5月18日乍浦之战5.9:171842年6月16日吴淞、宝山之战0.93:1——王兆春《中国火器史》◊问题:战争经过就是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看出,英军的优势在哪里?而清军显露出弱点又有哪些?▲学生思考问题并回答。•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透过历史的细节,明了对于这场战争英国是早有准备、火炮充足,英军是近代化军队,又主动出击,占有战争的优势;与之相比,清政府在设防体系、武器装备、战术等方面都存在极大的差距。▼教师讲解:正是清军与近代战争要求的差距,加上“天朝上国”的心理在作怪。所以,我们败了。但即便如此,战争中,清朝爱国官兵还是进行了英勇的抵抗,民众也展开了保卫家园的斗争。▲学生观看数字故事:中国军民的抗争•设计意图:数字故事集音乐、图片、动画、文字于一体,感情浓郁,便于学生直观感受战争中普通军民英勇抵抗的斗争精神。▼教师讲解:人民的反抗斗争在一段时间内,在局部地区是可以取胜的。但要取得反侵略斗争的胜利,离开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是不可能的,纵观清政府的表现:虽有抵抗,但战和不定,御敌无方,终归失败。步骤4:三、从英国意志看《南京条约》▲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教师出示文字材料:有人说,道光年间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所以他们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应当放弃的。◊问题:你认为当时的中国人对于这些条款,哪条最痛心,哪条不以为然,哪条洋洋得意?(从当时的中国人视角出发,讲出你的依据。)▲学生讨论,自由回答(随机生成问题)•设计意图: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神入”历史,体会从当时人的视角去认知和以现代人的视角去认知会有完全不同的结论,进一步认识到当时中国人观念的落后。▼教师给学生提供拓展阅读素材:素材1: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他们觉得外人在广州一口通商的时候已经不易防范了,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至于协定关税,也觉得是省事的办法,一劳永逸,且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还要高一些。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大纲》素材2:1843年中英协定关税前后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的新旧税率水准(从价%)货物单位1843年前的旧税率1843年新税率新税率较旧税率减少百分数棉花担24.195.5677.02棉纱担13.385.5658.45头等白洋布匹29.936.9576.78二等白洋布匹32.536.9578.64本色洋布匹20.745.5673.19斜纹布匹14.925.5662.73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注:1843年前的旧税率包括清政府制定的自主关税和广东地方政府的苛捐杂税1843年新税率高于1843年前清政府制定的自主关税◊问题:你认为五口通商与协定关税,哪项条款对中国危害更大?为什么?▲学生讨论,分析问题。•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性分析《南京条约》对中国的影响,进一步认识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把中国变成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步骤5:学生阅读教材,自学教材中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内容。•设计意图: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学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应有能力通过自主学习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基本情况。步骤6:总结正如历史学家所说,这场战争留给中国人的鉴戒是广泛和深远的,也许还不是多年后的我们所能完全领会的。鉴于此,我们尽力反思,从历史中寻找启迪。课堂板书:鸦片战争一、从经济目的看战争原因扩大贸易未果-输入鸦片-中国禁烟-借口(市场)二、从武器、布阵看战争经过近代化VS落后主动VS被动三、从英方意志看《南京条约》市场、原料 腐败商业VS目光短浅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生成之处和存在问题:从“战争”定义解读鸦片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