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流程全集_第1页
社保流程全集_第2页
社保流程全集_第3页
社保流程全集_第4页
社保流程全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目录TOC\o"3-8"\h\z\t"标题1,2,标题2,1"一、社会保险登记和缴费 4①社会保险登记 4②缴费基数的申报 5③申报、结算和缴费 6④人员增减及基本情况变更 7⑤单位职工补缴社保费 9二、职工转移社会保险关系 10①市区范围内转移社会保险关系 10②从市区统筹范围转往外地 11③从外地转入市区统筹范围 11④农村外埠员工申请终止社保关系 13⑤农村和城镇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 14三、养老保险个人帐户 15①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的记载 15②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对帐单的发放、查询 16③1995年底前基本养老保险推算储存额 17④基本养老社会统筹基金的支付范围 17⑤特殊情况申领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余额 19四、医疗保险个人帐户 20①医疗保险个人帐户的记载 20②医疗保险个人帐户的更新 21③医疗保险个人帐户的使用 22④医疗保险个人帐户的清算 23五、灵活就业人员参保 24①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登记 24②灵活就业人员委托缴费 25③灵活就业人员补缴养老、医疗保险费 27④灵活就业人员享受医保待遇有关规定 28⑤灵活就业人员重新就业后转移社保关系 29⑥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及养老、医疗待遇的审批 30⑦出具失业期间“未从事有报酬劳动”证明 33六、养老保险待遇 34①企业职工退休及按月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 34②企业职工退休及养老待遇审批 35③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 36④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员退休审批 37⑤供养直系亲属的范围和条件 38⑥企业参保人员死亡后供属救济费的审批 39⑦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亡后遗属生活补助 41七、医疗保险待遇 42①在职职工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的条件 42②单位退休人员医疗保险待遇审批 43③医疗保险参保人员门诊就医 44④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住院 45⑤医疗保险门诊特定项目重症尿毒症门诊透析,器官移植后抗排异药物治疗,恶性肿瘤放疗化疗 47⑥医疗保险门诊特定项目重症精神病 49⑦医疗保险门诊特定项目家庭病床 50⑧医疗保险门诊特定项目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51⑨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转外就医 52⑩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居外就医 53⑾医疗保险零星报销 55⑿其他医疗保险待遇(健康体检、乙肝疫苗) 56⒀参保人员医疗救助 57八、工伤保险待遇 59①新认定工伤人员待遇的申报审核 59②因工致残一至四级定期伤残津贴的审核、发放(待修改) 61③因工死亡人员供养亲属抚恤金的申请审核 62④工伤保险待遇(待修改) 64九、生育保险待遇 66①生育保险补偿待遇的申领 66②计划生育手术费的结付 67十、失业保险待遇 68①失业保险待遇 68②失业保险待遇的申请和享受 70十一、协议保留社会保险关系 72①协保的申请、缴费和划帐 72②协保人员重新就业后参保 74十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76①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 76②社会化管理的对象和内容 77③退休人员从企业转入社区 78④社区社会保险业务结算 79⑤退休人员因居住地搬迁转移社区 80⑥退休人员死亡后社保待遇申请 81⑦退休人员享受社保待遇资格认证 82⑧居外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 84十三、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 85①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待遇 85②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待遇的申报和享受 86③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与城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的衔接 87④征地保养人员基本医疗保险 89十四、企业年金 91①企业年金方案制定与报备 91②企业年金参保与缴费 92③企业年金参保人员增减及信息变更 93④企业年金帐户管理 94⑤企业年金待遇支付 95十五、其他 96①社会保险手册、证、卡的购领和补发 96②《社会保险卡》使用说明 97③举报医疗保险违规行为 98④大龄失业人员再就业后享受社会保险补贴 99⑤相关部门要求社会经办机构出具参保有关证明 100⑥当前社会保险有关参数和常量查询 101

一、社会保险登记和缴费=1\*GB3①社会保险登记一、登记范围市区行政区域内的所有用人单位,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城镇各类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二、报送材料1.工商营业执照,或事业法人登记证,或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成立文件,或其他批准执业证件(均需原件和复印件);2.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原件和复印件);3.单位开户银行全称及帐号。三、办理程序1.单位在领取工商营业执照或上级批准成立之日起30日内,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登记(开户)手续。2.单位领取《社会保险登记表》,填写完整并盖章。3.社保经办机构核发《社会保险登记证》正本及纸质副本。四、注意事项1.在市工商局注册登记的企业,到市社保中心办理登记参保手续;在各区工商局注册登记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到相应区社保经办机构办理。2.按企业办法参保的单位,还应立即到地税征收部门办理相关手续。3.缴费单位应将《社会保险登记证》纸质副本悬挂于办公场所醒目位置,并于每年规定时间内持《社会保险登记证》正本到劳动监察机构办理劳动保障年检手续。4.单位的社会保险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或单位依法终止的,须在变更或终止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文件及证明材料,填写《社会保险变更登记表》或《苏州市参保单位结户审批表》,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结户)手续。

=2\*GB3②缴费基数的申报一、申报范围市区所有缴费单位及其职工。二、报送材料1.《职工缴费工资申报花名册》及盘片;2.经主管部门盖章的本单位上年度劳动工资年报和财务年报;三、办理程序1.缴费单位于每年1月15日前到社保经办机构购领盘片。2.缴费单位根据盘片中提供的上年12月份结算人数,按规定的格式输入职工上一自然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全年工资收入总额,核对无误后打印《花名册》,并将《花名册》经单位盖章、职工签字(或单位工会、职代会盖章确认)后,与盘片一起于3月5日前报社保经办机构。3.社保经办机构对单位申报的工资收入总额进行审核,并按上、下限规定统一处理。凡申报工资低于下限的,缴费基数按下限基数执行;高于上限的,按上限基数执行。4.社保经办机构从4月份起启用新一结算年度(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职工社会保险各险种缴费工资基数,月缴费工资基数按年缴费工资基数的月平均数确定。四、注意事项1.职工工资收入总额按国家统计局的口径掌握,各单位须按实申报。每一结算年度的缴费工资上、下限基数由市劳动保障局、市财政局确定并公布。2.逾期未申报者,社保经办机构从4月份起按3月份结算基数的110%及上、下限规定调整后进行结算。3.首次参保人员的月缴费工资基数,由单位在办理人员增加手续时按起薪月工资申报。

=3\*GB3③申报、结算和缴费一、办理程序1.缴费单位于每月10日至月底前,向社保经办机构申报次月参保职工及离退休人员、供属等人员增减及基本情况变更的有关材料和报表。2.社保经办机构审核后于每月5日进行结算,确定当月应收应付项目及金额,生成《结算表》,并于6日完成数据核对。缴费单位可于每月7日起至社保经办机构打印《结算表》。3.企业缴费单位于每月25日前,按《结算表》上确定的应缴金额解缴至在地税部门指定商业银行开设的“社会保险费缴费专户”(已开设地税纳税专户的可合并使用)。机关事业缴费单位在每月25日前向社保经办机构直接缴纳,或由社保经办机构委托单位的开户银行代为扣缴。二、有关规定1.从2004年5月1日起,市区缴费单位社会保险各险种的缴费比例如下:险种单位缴费比例职工个人缴费比例备注基本养老保险20%8%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9%2%地方补充医疗保险1%——失业保险2%1%工伤保险1%——生育保险1%——2.医疗保险参保职工(含退休人员),须同时按每人每月5元的标准缴纳大额医疗费用社会共济基金。3.各项社会保险费中的职工个人缴纳部分和大额医疗费用社会共济基金,由单位在发放工资时代为扣缴;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的退休(职)人员,其大额医疗费用社会共济基金由社保经办机构在发放养老金时直接扣缴。三、注意事项缴费单位和缴费个人必须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欠缴的,除按规定收取利息外,另按欠缴额每日加收2‰的滞纳金。

=4\*GB3④人员增减及基本情况变更一、申报期限缴费单位于每月10日至月底前,向社保经办机构申报次月参保人员增减、变更情况。二、参保人员的增加缴费单位新录用人员后,须填写《苏州市企业参加社会保险人员增加表》或《苏州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社会保险参保花名册》,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参保手续,从起薪之月起缴纳社会保险费。其中:1.首次参保人员:须携其居民身份证、近期1寸证件照2张,并填写《苏州市首次参加社会保险人员情况表》。社保经办机构业务结算部门审核登记并生成个人编号后,单位至社会化管理服务部门购领《职工养老保险手册》、《职工医疗保险证》、《医疗保险病历》、《社会保险卡》等参保证卡。2.市区统筹范围内续保人员:须附报《苏州市区职工统筹范围内流动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单》,其中转入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还须提供进编审批表和经市区人事部门核定的工资套改表。3.市区统筹范围以外转入人员:须附转出地社保经办机构开具的《社会保险转移情况表》,并提供职工本人《职工养老保险手册》、养老保险1992年后历年缴费工资基数及1996年后个人帐户情况,以及医疗保险首次参保时间、实际缴费年限、个人帐户情况等;按规定转移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个人帐户基金的人员,还须提供本社保经办机构财务部门出具的基金到帐证明等。4.视同缴费人员:对复退转军人,须提供其在部队服役期间的有关证明,其中转业到企业工作、享受养老保险补贴的军官和文职干部须提供军队开具的《转业到企业工作的军官、文职干部养老保险一次性补贴资金转移凭证》;对从未实行养老保险的机关、事业单位调入人员,须提供其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期间的有关证明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的按规定不参保证明,其中流动到企业、享受养老保险补贴的人员须提供人事、财政部门核准的《机关事业单位流动到企业的人员补贴发放核准表》。5.外国人、华侨和台港澳人员:须提供外国人、华侨的有效护照和《外国人就业证》、《华侨回国就业证》,台港澳人员的《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和《台港澳人员就业证》。6.原参加本市农村养老保险人员:须提供经转出地农保经办机构盖章确认的《苏州市农村向城镇转移养老保险关系换算表》,并先到本社保经办机构财务部门进行转移基金的到帐确认。三、参保人员的减少参保职工、离退休人员及供养直系亲属等因各种原因发生减少,缴费单位须填写《苏州市参加社会保险人员减少表》,携有关证明材料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参保人员减少手续。其中:1.因终止解除合同减少人员:单位须提供退工证明等材料。2.因死亡减少人员:单位须附报其死亡证明或户籍注销证明复印件,并持《社会保险卡》对其医疗保险个人帐户进行清算。企业养老保险参保职工以及纳入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基本养老金的离退休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的,社保经办机构按规定结付丧葬费及直系亲属一次性抚恤费(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的按失业保险有关规定享受相应待遇),其中直系亲属一次性抚恤费先从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个人缴纳部分余额中列支。丧葬费、抚恤费的标准由劳动保障部门确定并公布。四、参保人员基本情况变更参保人员的姓名、社会保障号码(居民身份证号码)、户口性质、人员属性、享受补充医疗保险类型等需要更正或发生变化的,单位须于月底前持《社会保险卡》,填写《苏州市参保人员基本情况变更表》或《苏州市区社会化发放离退休人员基本情况变更表》,分别到社保经办机构业务结算部门和社会化管理服务部门办理变更手续。

=5\*GB3⑤单位职工补缴社保费一、补缴对象和范围1.凡在我市实行社会保险(含退休费用社会统筹)后,应参保而未参保的单位和职工,必须从单位成立之月、职工起薪之月起补缴社会保险费;2.参保后中断缴费的人员,可按各险种规定对中断时间补缴;3.按社会保险政策规定其他应补缴对象。二、办理程序1.单位填写《苏州市参保职工补缴社会保险费申报花名册》,持有关证明材料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补缴手续;2.社保经办机构审核后计算应补金额;3.单位在规定日期内向地税部门或社保经办机构缴清应缴金额;4.补缴的社会保险费到帐后,由社保经办机构按规定记载缴费记录和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帐户。三、有关规定1.补缴时,企业单位职工一律以办理补缴年度的上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一律以办理补缴年度的上年市区事业单位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按补缴年份单位和职工缴费比例之和执行。2.补缴到帐后,企业职工以补缴年份的上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记载缴费记录和基本养老、医疗保险个人帐户;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以补缴年份上年市区事业单位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记载缴费记录和医疗保险个人帐户。医疗保险个人帐户按上述基数根据办理补缴时职工所处年龄段的比例记载,于结算年度末结转。3.补缴期间计算缴费年限,但不享受各项社会保险待遇。

二、职工转移社会保险关系=1\*GB3①市区范围内转移社会保险关系一、办理范围在本市市区统筹范围内(不包括工业园区、吴中区、相城区)流动办理转移手续的参保职工。二、报送材料1.《职工养老保险手册》;2.转出单位盖章、职工本人签字的《苏州市区职工统筹范围内流动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单》。三、办理程序1.职工于流动当月底前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2.社保经办机构核对各项社会保险缴费情况,并打印本结息年度已实现的缴费记录明细清单后,在《转移单》上盖章。四、注意事项1.欠缴社会保险费的,须补缴清后方可办理转移手续。2.职工办理转移手续前,须先由原单位办理人员减少手续。3.《转移单》由职工妥善保管,续保时报转入地社保经办机构。同时请职工仔细阅读背面的《社会保险缴费接续通知书》,及时办理续保手续。

=2\*GB3②从市区统筹范围转往外地一、报送材料1.《职工养老保险手册》、《社会保险卡》;2.经转出单位盖章、职工本人签字的《苏州市区参保职工异地流动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申请表》;3.按规定需转移养老、医疗保险基金的,还须提供转入地社保经办机构的全称、地址、邮编及开户银行的全称与帐号。二、办理程序1.职工于转移当月底前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2.社保经办机构审核:=1\*GB3①查验《职工养老保险手册》记载情况以及历期个人帐户对帐单是否按规定由本人签字,同时打印《苏州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员省内转移情况表》或《苏州市跨省(市)流动人员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清单》;=2\*GB3②核对医疗保险缴费情况,打印《苏州市参保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单》,并对医保个人帐户进行清算,超支部分由个人补足。=3\*GB3③审核无误后在上述《转移单》上盖章。3.转移基金:=1\*GB3①转往外省(市)的,须同时办理养老保险基金转移手续,社保经办机构按规定将应转基金划入转入地养老保险经办机构银行帐号,转移基金额=(上结息期末个人帐户中个人缴纳部分储存额+1998年1月起至上结息期末个人帐户中单位划转部分储存额)×(1+本结息期起至调转月的基本养老保险利率)+本结息期起至调转月计入个人帐户中的本金。=2\*GB3②医保个人帐户有实际结余额的,可将结余金额随同转移,社保经办机构按规定将应转基金划入转入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银行帐号。当地尚未实行基本医疗保险的,可将其实际结余额一次性结付给职工本人。三、注意事项1.欠缴社会保险费的,须补缴清后方可办理转移手续;2.办妥异地转移手续后,该职工在市区统筹范围内的社会保险关系终止。=3\*GB3③从外地转入市区统筹范围一、报送材料1.《职工养老保险手册》;2.经转出地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确认的《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转移情况表》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等资料(必须能提供1992-1995年历年缴费基数、个人缴费比例及1996年后个人帐户储存额、其中个人缴纳部分等情况);3.经转出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确认的《医疗保险关系转移单》(必须能提供首次参加医保时间、医保实际缴费年限等情况);4.从外省(市)转入人员,还须提供本社保经办机构财务部门出具的养老保险转移基金到帐证明。二、办理程序1.用人单位持上述材料及人员增加有关表式,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转入及续保手续;2.社保经办机构审核转入材料及数据是否齐全,为职工健全个人资料、续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3.市区统筹范围以外转入人员还可随同转移医疗保险个人帐户实际结余额,转移基金到帐后于本结算年度末结转。4.从转入市区之月起,按苏州市办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并按规定享受相应社保待遇。三、注意事项按规定需转移基金的,由转出地社保经办机构按规定将应转金额转入市区社保经办机构开户银行帐号。市区社保经办机构开户银行帐号由社保经办机构财务部门提供,转入后单位或个人可至市区社保经办机构财务部门查询基金到帐情况。

=4\*GB3④农村外埠员工申请终止社保关系一、申请条件1.参加我市城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苏州大市(含5个县级市)以外户口的农民合同制职工和农村户口临时工;2.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终止、解除劳动合同;3.不在我市继续就业;4.确实无法转移社会保险关系。二、报送材料1.本人居民身份证及复印件;2.《职工养老保险手册》、《职工医疗保险证》、《社会保险卡》;3.由市、区外来劳动力管理部门出具的“退工证明”;4.填写完备并经本人签字、单位盖章的《苏州市企业农村外埠员工终止社会保险关系申领表》。三、办理程序1.职工本人提出申请,由单位或个人持上述材料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申请手续。2.社保经办机构审核后,计算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申领金额,打印《申领清单》,收回《职工养老保险手册》。申领金额包括:=1\*GB3①1993-1997年个人缴费本金;=2\*GB3②1998年后计入个人帐户的全部储存额本金;=3\*GB3③上述两部分按银行同期城乡居民存款利率计算的利息。3.社保经办机构清算医疗保险个人帐户,超支部分由个人补足,有实际结余额的一次性支付给本人。4.职工通过单位领取,或凭《申领清单》、本人居民身份证在市区社保经办机构直接领取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申领金额。四、注意事项1.欠缴社会保险费的,须补缴清后方可办理。2.职工申请终止社保关系以后继续在我市参保的,社会保险缴费年限从再次参保开始重新计算。

=5\*GB3⑤农村和城镇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一、范围对象按照《苏州市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管理暂行办法》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农保”)后流动至市区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保”)的人员。二、办理程序1.农保经办机构将参保人员农保各年的缴费金额(本息),统一按所对应的历年城保缴费工资下限以及单位和个人的合计缴费比例,换算为城保的缴费年限(月数),填制《苏州市农村向城镇转移养老保险关系换算表》并盖章确认后,终止该职工农保关系;同时将各年农保缴费金额(本息)全额划入接收地城保经办机构基金帐户。2.用人单位(或档案托管部门)持《换算表》,到市区城保经办机构办理转入职工的参保及接续手续。经确认应转基金到帐后,城保经办机构为转移职工建立城保缴费记录,记载缴费年限,推算个人帐户,各年城保换算年限的缴费记录分别记入农保缴费对应年度的起始月(1月份),并从记帐月起按城保规定计息。3.职工从转入之月起按城镇职工办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农保换算年限和个人帐户与本人参加城保的缴费年限和个人帐户合并计算;2002年6月底前的城保缴费年限(含原从农保换算的年限)可视作医疗保险视同缴费年限。4.职工在参加城保期间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的,按规定办理退休及养老待遇审批手续。缴费年限不足城保按月领取养老金条件的,职工可申请按城保规定对其换算的城保年限与原农保缴费年限之差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进行补缴后,再办理养老待遇审批手续。三、有关规定1.在市区参加城保后因失业等原因中断缴费的,其城保缴费记录和个人帐户储存额予以封存。经本人申请、农保经办机构核准后,可回原籍参加农保。在参加农保期间到达退休养老年龄或法定退休年龄时,原则上由农保经办机构按农村基本养老保险规定计发养老待遇。同时,经本人申请、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对其封存的城保缴费年限和个人帐户储存额(含原从农保换算部分),由城保经办机构参照一次性养老金计发办法处理,同时终止其城保关系。2.在城保关系封存期间发生死亡、流动到市区统筹范围以外、出境定居等情况的,由本人或法定继承人按城保规定到城保经办机构办理终止、转移、申领等相关手续。3.同一人员不得同时参加农保和城保,也不得同时享受按月领取的待遇。

三、养老保险个人帐户=1\*GB3①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的记载一、社保经办机构按社会保障号码(居民身份证号码)及职工个人基本情况,为每位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从1996年1月1日起实行并记载,其储存额包括:1.职工本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2.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按照职工本人缴费工资一定比例划转计入个人帐户部分;上述两项合计,1996年1月1日至1998年6月30日期间为职工本人缴费工资的12%;1998年7月1日后为职工本人缴费工资的11%。灵活就业参保人员以个人身份参保缴费期间,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储存额全部计入个人缴费部分。3.前两项个人帐户储存额的利息。三、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按月记载,每月25日为记帐截止日。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当月不予记载,按规定补缴后予以记载。四、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的储存额按省劳动保障部门每年公布的基本养老保险利率及月积数法按年结息。每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为一结息年度(其中1996年1月1日至1997年6月30日为一结息期)。五、1995年底前参加工作的职工,其1995年底前的企业养老保险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按规定推算储存额,推算的储存额在个人帐户中单项记载,并从1996年1月起按基本养老保险利率计息。六、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储存额只能用于国家、省、市规定的职工本人退休后养老金等有关养老保险待遇,不能移作他用。七、职工流动,其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和社会保险关系,须按规定及时办理转移及接续手续。

=2\*GB3②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对帐单的发放、查询一、对帐单的发放社保经办机构每年向参保职工发放《苏州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对帐单》。1.单位参保职工于每年7-9月通过单位领取;2.灵活就业参保人员可于每年10-12月期间持《职工养老保险手册》直接到原办理参保登记手续的市、区社保经办机构打印、领取。二、对帐单的核对与保存参保职工应仔细核对对帐单内容。对帐单打印并发放后60天内无异议者,即视同认可,经参保职工签字后粘贴或夹放在《职工养老保险手册》中保存。三、查询办法参保职工可通过以下途径查询本人养老保险缴费及个人帐户情况:1.拨打16822999声讯电话;2.登陆苏州社保中心网站()、苏州劳动保障网();3.到市、区社保经办机构以及各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查询。

=3\*GB3③1995年底前基本养老保险推算储存额一、范围对象凡1995年底前有基本养老保险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的职工,均可按规定推算1995年底前基本养老保险储存额。二、推算办法1.1995年底前推算储存额,按照1995年省和全市职工平均工资的平均数(6443.5元),乘以职工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缴费年限,再乘以12%确定。其中,职工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按下列方法确定:=1\*GB3①1992年至1995年平均缴费工资指数=[∑(Xn÷Cn)]÷N式中:Xn表示职工1992年至1995年间各年缴费工资。Cn表示1992年至1995年间各年省和全市职工平均工资的平均数。N表示职工1992年至1995年间的实际缴费年限。1992年至1995年期间的缴费工资无法确定的,其缴费工资指数按1.0计算。=2\*GB3②1985年6月底前各年的缴费工资指数按1.0计算。=3\*GB3③1985年7月至1991年底期间各年的缴费工资指数视1992年至1995年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确定:1992年至1995年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低于1.0的,1985年7月至1991年底期间各年的缴费工资指数按1.0计算;大于1.0的,按1992年至1995年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计算。前=1\*GB3①、=2\*GB3②、=3\*GB3③项各年缴费工资指数的总和,除以实际缴费年限与视同缴费年限的合计数,即为职工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1995年底前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满20年的,其20年以上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按1%标准,按上述推算的储存额一次性增加推算储存额,但增加的总比例最多不超过20%。三、有关规定1.1995年底前推算储存额在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中单项记载,并从1996年1月份起按基本养老保险利率计息。2.1996年1月1日以后,职工因触犯刑律被判刑,视同缴费年限发生变更的,其原推算的储存额,应按照本人1995年底前实际缴费年限重新推算。其他各类原因中断工作的,其推算的储存额予以保留,并不间断计息。=4\*GB3④基本养老社会统筹基金的支付范围一、建立“统帐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除计入个人帐户的部分外,均进入社会统筹基金。二、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基金的支付范围如下:1.1996年1月1日后退休的人员,按新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中的基础养老金(含5%调节金);2.1995年底前参加工作、1996年1月1日后退休的职工,按1995年底前推算储存额计算的养老金;3.1995年底前已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4.退休人员个人帐户储存额领完后继续支付的养老金;5.职工及离退休人员死亡后的丧葬费,以及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个人缴纳部分储存额或余额支付完后支付的直系亲属一次性抚恤费;6.1998年6月底前死亡人员列入社保支付的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以及1998年7月1日后死亡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个人缴纳部分储存额或余额支付完后继续列支的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7.列入养老保险基金支付的离退休人员其他养老保险待遇。

=5\*GB3⑤特殊情况申领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余额一、申领对象1.参保职工或退休人员死亡后,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中个人缴纳部分支付直系亲属一次性抚恤费后的余额,在不列支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的情况下,可发给其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2.参保职工在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前到境外定居的,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全部储存额可一次性发给本人。二、报送材料1.死亡人员的死亡证明或户籍注销证明复印件,出国定居人员的出国护照及复印件;2.《职工养老保险手册》或《退休养老证》;3.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的有效证件。三、办理程序1.单位或个人应于参保人员死亡之月或批准出境定居之月月底前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申领手续。2.申领人填写《苏州市企业参保人员个人帐户储存额或余额一次性申领表》。3.社保经办机构计算申领金额后打印《申领清单》,同时收回《职工养老保险手册》或《退休养老证》,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4.申领人通过单位领取,或凭本人居民身份证、《申领清单》直接在市区社保经办机构领取。四、注意事项1.欠缴社会保险费的,须补缴清后方可办理申领手续。2.申领前须先办理《社会保险卡》医保个人帐户清算手续。3.参保职工或退休人员死亡后可申领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中个人缴纳部分余额按城乡居民一年期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息。4.退休人员到境外定居的,其基本养老金可由其指定代理人继续领取。5.未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职工死亡或出境定居的,申领额为养老保险个人缴费部分。

四、医疗保险个人帐户=1\*GB3①医疗保险个人帐户的记载一、社保经办机构按社会保障号码(居民身份证号码)为所有医疗保险参保职工建立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帐户。二、医保个人帐户的记入比例和金额:1.在职职工(含灵活就业参保人员、“协保”人员)按本人缴费工资基数的规定比例记入,其中45周岁以下按3%,45周岁以上(含45周岁)按3.5%;2.退休人员每年按规定的标准记入,2005结算年度的记入标准为:70周岁以下580元,70周岁以上(含70周岁)630元,按劳人险[1983]3号文件规定办理退休的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工人980元。三、参保单位和职工足额缴纳医疗保险费后,市社保中心按规定比例或金额,于每一结算年度初(每年4月1日)为参保职工预先记入本结算年度个人帐户金额(首次参保职工于参保当月预先记入当年度剩余月份的个人帐户金额),并于每结算年度末(每年3月底)对预先记入的个人帐户金额按结算年度内实际情况进行清算、结转和计息。四、个人帐户结余部分按以下办法计息:1.当年结余额,按银行活期存款利率计息;2.上年累计结余额,按3个月整存整取银行存款利率计息。3.利息收入于结算年度末结转更新时并入个人帐户。

=2\*GB3②医疗保险个人帐户的更新一、更新时间市社保中心于每年4月1日零点,对3月底前已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持有《社会保险卡》(IC卡)的在职和退休人员进行个人帐户更新。二、更新内容1.按参保职工上一结算年度内实际缴费、到帐情况和帐户金额使用情况,以及年龄、人员属性(在职、退休)等变动情况,对预先记入的个人帐户金额进行结算、结转并计息;3.按规定的比例或金额预先划入本结算年度(本年4月至次年3月)的医疗保险个人帐户金额。三、更新方式从4月1日零点起,参保人员持《社会保险卡》到市区各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就诊挂号或结算费用时,其医疗保险个人帐户将自动更新。四、对帐单的发放市社保中心完成个人帐户年度更新后,于每年4月份向所有参保人员寄送《苏州市区参保人员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帐户对帐单》,其中:1.单位职工及尚未纳入社会化管理的退休人员,其对帐单寄送到所在单位;2.已纳入社会化管理的退休人员中,居住在市区统筹范围内的,寄送到所在社区,居住在市区统筹范围以外的,寄送到本人住址;3.灵活就业参保人员的对帐单直接寄送到本人住址;4.“协保”人员由本人到市劳动就业管理服务中心领取对帐单。五、查询方式1.拨打16822666声讯电话;2.登陆苏州社保中心网站()、苏州劳动保障网();3.到市、区社保经办机构以及各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查询。

=3\*GB3③医疗保险个人帐户的使用一、个人帐户金额用于支付参保职工本人门诊医疗费用;上年累计结余的个人帐户金额结转下年度使用后,除可继续用于门诊医疗费用的结付外,还可用于支付住院医疗费用中的个人自负部分(不包括个人自费部分)。二、用人单位和职工未按时缴纳或中断缴纳医疗保险费的,职工当年个人帐户从次月起冻结,暂停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暂停期间除上年个人帐户累计结余金额可继续按规定使用外,发生的其余医疗费用由用人单位和职工负担。三、参保职工离开单位后未能立即重新就业的,为确保失业期间个人帐户不被冻结,并能连续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应及时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医疗保险。四、职工转出本市市区统筹范围或发生死亡等情况,个人或单位应及时办理医保个人帐户的转移、清算等相应手续。

=4\*GB3④医疗保险个人帐户的清算一、清算对象职工发生以下情况,应在办理相应社会保险手续时对医疗保险个人帐户进行清算:1.职工转出本市市区社会保险统筹范围的;2.职工或退休人员死亡的;3.职工因出国(境)定居、农村外埠员工申请退保、领取一次性养老金等原因终止社会保险关系的。二、办理程序1.单位或个人持《职工医疗保险证》、《社会保险卡》及职工转移或终止社会保险关系有关材料,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医保个人帐户清算手续;2.社保经办机构审核后对其医保个人帐户进行清算:超支的,由职工足额补足;有实际结余额的,可一次性结付给职工本人,申领人通过单位领取或凭本人居民身份证、《申领清单》直接在市区社保经办机构领取。3.医保个人帐户清算后,终止其在本市市区统筹范围内的医疗保险关系。三、注意事项1.参保人员如有门诊、住院、门诊特定项目等医疗费用尚未结算的,清算前应先进行上述费用的结算或报销。2.转出本市市区社会保险统筹范围的,医保个人帐户实际结余额可根据转入地医保经办机构提供的银行帐号随同转移。

五、灵活就业人员参保=1\*GB3①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登记一、办理对象1.具有本市户口、未到达国家和省规定的退休年龄的自谋职业者、自由职业者,以及从事非全日制、临时性和弹性工作人员中未与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自主就业或非正规就业人员。2.外地户口人员中,1998年6月30日前参加本市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10年以上(含10年)或1998年7月1日后参加本市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15年以上(含15年),且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保留在本市的灵活就业人员,也可按灵活就业人员办法参保。二、档案托管市区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或医疗保险前,须先到市、区劳动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办理档案托管手续,并由档案托管部门按参保职工缴费年限核准程序,对原有的缴费年限进行核准。三、参保登记市区灵活就业人员持以下证件、材料到市、区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登记手续:1.本人居民身份证、户口簿;2.《职工养老保险手册》、《职工医疗保险证》、《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单》;3.《就业登记证(劳动手册)》、《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手册》。四、注意事项1.为规范管理,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登记地和档案托管地必须保持一致。2.市区首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职工养老保险手册》由本人在办理参保登记手续时向市、区社保经办机构购领;《职工医疗保险证》、《职工医疗保险病历》由本人在办理档案托管手续时向市、区劳动就业管理服务机构购领;《社会保险卡》(IC卡)由市商业银行开立、制作,灵活就业参保人员于办理委托手续时购领,并于7个工作日后凭《职工医疗保险证》、本人居民身份证到同一商业银行网点领取。

=2\*GB3②灵活就业人员委托缴费一、办理对象已在市、区社保经办机构办妥参保登记手续的灵活就业人员。二、办理程序1.灵活就业人员凭市、区社保经办机构出具的参保登记证明和本人居民身份证,到市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开立个人储蓄存折帐户,签订代理缴纳基本养老保险或医疗保险费委托书(协议)。2.灵活就业参保人员于每月25日前在委托缴费存折中存入足够扣缴的金额,由市商业银行按月代为扣缴。同时参加养老、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其个人储蓄存折户合并使用,市商业银行按先扣缴医疗保险费、后扣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顺序进行扣款。三、缴费标准1.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养老保险费共分18个档次,2005结算年度(2005年4月至2006年3月)缴费档次见下表(单位:元):档次(元)123456789月缴费基数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700月缴费标准224252280308336364392420476档次(元)101112131415161718月缴费基数190021002300260029003300370042004750月缴费标准5325886447288129241036117613302.灵活就业人员按统一的标准缴纳医疗保险费。2005结算年度的月缴费基数为900元,月缴费标准为113元(包括基本医疗保险费99元,地方补充医疗保险费9元,大额医疗费用社会共济基金5元)。四、注意事项1.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标准每年调整一次,每一结算年度(每年4月至次年3月)的缴费标准由市社保中心于每年3月份公布,并由市商业银行调整后从3月26日起启用。其中养老保险月应缴额按其本人签订委托扣缴协议时所选档次对应金额自动调整,医疗保险月应缴额按公布的统一标准调整。请灵活就业参保人员于每年3月底关注市商业银行各网点公示,及时调整存入金额。灵活就业人员在委托缴费期间需变更养老保险缴费档次的,须于每月26日至次月5日期间到市商业银行网点重新签订委托协议。2.因存款金额不足支付应缴金额,造成当月25日前市商业银行扣缴不成功的,市社保中心作当月中断缴费处理,市商业银行从存款足够扣缴之月起继续扣缴。今后如需缴纳中断月份的社保费,须按补缴规定办理。3.灵活就业人员因未从事有报酬劳动等原因确实无力缴纳养老或医疗保险费,要求暂停扣缴的,须于当月25日前到市商业银行网点办理该项社保费暂停扣缴手续,市商业银行从当月起不再扣缴该项社保费,同时中止该险种委托扣缴协议。今后需再按灵活就业人员办法缴纳该项社保费的,须到市商业银行网点重新办理委托扣缴手续。4.灵活就业参保人员重新就业或发生参军、升学、判刑或劳教、出国定居、死亡等情况,由本人(或法定继承人)或托管其档案的市、区劳动就业管理服务机构按规定到市、区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相应转移、封存、清算、申领、终止等手续,与市商业银行的委托扣缴协议随即自动终止。

=3\*GB3③灵活就业人员补缴养老、医疗保险费一、补缴对象及最早补缴时间1.灵活就业人员在法定劳动年龄期间从事有报酬劳动,但未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须按规定补缴。1991年底前灵活就业的,须从1992年1月起补缴;1992年1月1日后灵活就业的,从灵活就业之月起补缴;已领取《职工养老保险手册》的人员,领取《手册》后中断的时间可按规定补缴;原农村户口人员可从2003年4月(《苏州市户籍准入登记暂行办法》实施之月)起补缴。1992年1月1日后户口从外地迁入本市的,从户口迁入之月起补缴。2.灵活就业人员中断缴纳医疗保险费的,可对中断缴费时间进行补缴。首次参加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最早可从2002年7月起补缴。二、补缴金额的计算1.补缴1992年1月至2004年3月期间基本养老保险或医疗保险费的,一律以2003年度上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即1205元)为月补缴基数,并从2004年4月起按规定收取利息,到帐后以补缴年度上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记载养老保险或医疗保险缴费记录和个人帐户。2.补缴2004年4月后基本养老保险或医疗保险费的,基本养老保险补缴基数在补缴年度市区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档次中自主选择,医疗保险补缴基数按补缴年度市区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缴费基数执行,并从补缴年月次月起按规定收取利息,到帐后按实际补缴基数记载养老或医疗保险个人帐户。3.补缴比例按补缴年度单位和职工个人缴费比例之和执行,补缴医疗保险费的,须同时补缴大额医疗费用社会共济基金。三、手续办理灵活就业人员需补缴中断缴费期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或医疗保险费的,由本人携《职工养老保险手册》或《职工医疗保险证》,至市商业银行网点提出申请,填写《缴费申请书》,并当即一次性存足应补金额,市商业银行实时扣缴并到帐。四、其他规定户口从外地迁入我市的人员,迁入时预计在其到达退休年龄时,在本市养老保险实际缴费年限不能满5年的,在办理首次参保手续时,须同时按办理补缴年度的上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办理所缺年限养老保险费的补缴手续。

=4\*GB3④灵活就业人员享受医保待遇有关规定一、享受时间1.首次参加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按规定足额缴费后次月起享受门诊医疗保险待遇;连续正常缴费满6个月后,从第7个月起享受住院和门诊特定项目的相关待遇。2.原在单位参加过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在3个月以内续保并恢复缴费,同时按规定补缴中断期间医疗保险费的,次月起即可恢复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续保并恢复缴费时未补缴中断缴费期间医疗保险费,或中断缴费3个月后再予补缴的,一律从次月起恢复享受门诊医疗保险待遇,并在连续正常缴费6个月后,从第7个月起恢复享受住院和门诊特定项目的相关待遇。二、中断缴费处理1.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后中断缴费的,从次月起冻结其《社会保险卡》,暂停享受医疗保险待遇,暂停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由个人负担。2.中断缴费后在3个月以内恢复缴费并同时按规定补缴中断期间医疗保险费的,次月起即可恢复享受医疗保险待遇;恢复缴费时未补缴中断缴费期间医疗保险费,或中断缴费3个月后再予补缴的,一律从次月起恢复享受门诊医疗保险待遇,并在连续正常缴费6个月后,从第7个月起恢复享受住院和门诊特定项目的相关待遇。上述“中断缴费”,既包括参保后因存款不足扣缴造成的中断,也包括由本人向市商业银行网点申请暂停扣缴造成的中断。三、其他规定灵活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继续缴纳医疗保险费的,除按规定享受医疗保险待遇外,期间发生的住院费用中的自负部分还可向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享受50%的医疗补助,但累计最高不得超过本人应享受失业保险金的4倍。

=5\*GB3⑤灵活就业人员重新就业后转移社保关系一、办理范围按灵活就业人员办法参保期间在市区统筹范围内发生就业的人员。二、报送材料1.《职工养老保险手册》;2.经灵活就业参保人员本人签字的《苏州市区职工统筹范围内流动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单》,其中“截止缴费年月”填写转移前最后一个正常缴费险种的截止缴费年月。三、办理程序1.灵活就业人员持以上材料到原办理参保登记的市、区社保经办机构办理转出手续。办理转移当月仍需按灵活就业人员办法缴费的,可由本人在办理转移手续前到市商业银行网点,填写《缴费申请书》,申请对当月应缴款进行即时扣缴并实时到帐。2.社保经办机构审核缴费情况,同时打印本结息年度已实现的缴费记录明细清单,在《转移单》上盖章。3.职工及时将《职工养老保险手册》和《转移单》交用人单位劳动人事部门,由其从起薪之月起办理续保手续。转入单位后按单位职工办法参保缴费。四、注意事项1.灵活就业人员办理转移手续前须明确本人按灵活就业人员办法参保缴费的截止年月,以及用人单位的起始缴费年月(起薪月),以确保缴费可以连续。2.办理转移手续后,与市商业银行的委托扣缴协议随即自动终止,今后再次失业需按灵活就业人员办法参保的,须重新办理参保登记及委托缴费手续。3.如到市区统筹范围以外就业的,按异地转移办法办理。

=6\*GB3⑥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及养老、医疗待遇的审批一、范围对象已在市就管中心办妥档案托管手续,在委托缴纳养老、医疗保险费期间,到达国家和省规定的退休年龄的灵活就业参保人员。二、办理条件=1\*GB4㈠办理退休及按月享受养老待遇的条件1.到达国家和省规定的退休年龄。=1\*GB2⑴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本市实行劳动合同制以前参加工作并保留原固定工身份的女职工,仍按《苏州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施细则》第二十五条规定执行);=2\*GB2⑵灵活就业前从事国家规定的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特殊工种工作,累计实际从事时间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3\*GB2⑶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经市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2.法定劳动年龄期间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因未从事有报酬劳动确实无力缴费的,经劳动就业管理服务机构认定,其未从事有报酬劳动或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可以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不计算缴费年限。3.符合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合计满15年;其中1998年6月30日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不包括1998年7月1日后往前补缴人员)、2008年6月30日前到达退休年龄的人员,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合计满10年。到达退休年龄前在本市的基本养老保险实际缴费年限还必须满5年。灵活就业人员在本市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前按国家和省规定可以计算连续工龄的时间视同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本市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后实际缴费年限与灵活就业期间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合并计算。灵活就业人员同时符合上述1、2、3项条件的,可按月享受养老金;未到达上述第1项规定的退休年龄,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经市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且符合上述第2、3项条件的,可按月计发生活费。=2\*GB4㈡享受退休人员医疗保险待遇条件1.按规定办妥退休手续且按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2.到达退休年龄时,医疗保险缴费年限男满30年、女满25年,其中2007年6月30日前到达退休年龄的,实际缴费年限必须满5年;2007年7月1日后到达退休年龄的,实际缴费年限在5年基础上逐年增加1年;2011年7月1日后到达退休年龄的,实际缴费年限必须满10年。灵活就业人员原参加医疗保险的实际缴费年限与灵活就业期间的医疗保险缴费年限合并计算,其在2002年6月底前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可视为医疗保险的视同缴费年限;2002年7月后的医疗保险缴费年限仅指医疗保险实际缴费年限。灵活就业人员到达退休年龄,符合上述第1项条件,但不符合上述第2项医疗保险最低缴费年限或实际缴费年限规定的,须以办理退休手续时上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按8%的缴费比例一次性补足后,方可享受退休人员医疗保险待遇,个人帐户不再补记。三、报送材料1.《职工养老保险手册》、《职工医疗保险证》、《就业登记证(劳动手册)》;2.职工本人的居民身份证、近期1寸证件照一张;3.能证明职工参加工作时间、连续工龄、供养直系亲属情况、工资演变情况、从事特殊工种情况等的原始档案材料,以及《苏州市企业职工一九九五年底前缴费年限核准表》;4.《苏州市企业参保职工基本养老、医疗保险退休待遇审批表》或《苏州市企业职工领取一次性养老金审批表》;5.经灵活就业人员所在社区确认的《苏州市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基本信息采集表》;6.未达到正常退休年龄者,须附市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通知书原件;7.未达到医疗保险最低缴费年限的,须附补缴款到帐有关材料。四、办理程序1.市、区就业管理机构档案托管部门于灵活就业人员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或经市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确认已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之月,持上述材料,到市、区社保经办机构申报办理退休及养老、医疗待遇审批手续。为了确保审批工作顺利进行,可提前2个月申报。2.市社保中心审核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储存额等情况,确定退休类别、退休待遇及列支时间;审核医疗保险缴费年限等,确定享受医疗保险退休待遇资格。在各区社保经办机构参保的灵活就业人员,须先由各区社保经办机构初审后,报市社保中心复审;病退、特殊工种退休等须先经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3.灵活就业人员自批准次月起享受退休人员养老、医疗保险待遇,其基本养老金由于每月15日实行社会化发放,其中享受退休人员医疗保险待遇人员的大额医疗费用社会共济基金在基本养老金中代扣代缴。不符合按月领取养老金条件的,按规定发给一次性养老金,同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不符合享受退休人员医疗保险待遇条件的,医疗保险关系终止,其医疗保险个人帐户的实际结余额清退给本人。4.经批准按月享受养老待遇的人员,由档案托管部门将其个人档案移交至市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服务中心后,纳入社会化管理。五、注意事项1.灵活就业人员需在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后延长5年缴费时间的,必须于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前向市就管中心提出申请,填写《苏州市参保灵活就业人员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后延长5年缴费申请表》,交市劳动保障局养老保险处审批。经批准后,本人应及时到市、区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登记手续,并于到达退休年龄当月底前,到市商业银行网点重新签订延长缴费期间的委托扣缴协议,延长期间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按上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执行,医疗保险费按同期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缴费标准缴纳。自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次月起连续缴纳养老、医疗保险费满5年后,再按规定办理退休及待遇审批手续。2.基本养老保险在本市实际缴费年限不足5年,或医疗保险不符合最低缴费年限规定的,必须在办理养老或医保退休待遇审批手续时一次性补足后,方可享受退休人员的养老或医疗保险待遇。

=7\*GB3⑦出具失业期间“未从事有报酬劳动”证明一、范围对象因失业且未从事有报酬劳动而中断缴纳养老保险费的灵活就业人员中,经市、区就业管理部门办理过退工手续并到街道(乡镇)劳动就业管理机构就业登记的失业人员。二、办理程序1.失业人员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中应详细说明确未从事有报酬劳动的原因和经过、期间的生活来源、可帮助证明的人员和材料。2.社区居民委员会签署意见,加盖公章。3.街道(乡镇)劳动就业管理机构核实有关情况,填报《苏州市区失业人员失业时间证明单》。需核实的内容包括:=1\*GB3①有无进行就业登记,《劳动手册》(就业登记证)记载与否;=2\*GB3②有无参加每年年底《劳动手册》(就业登记证)年检,是否作为失业人员统计在册;=3\*GB3③是否拒绝接受市、区、街道(乡镇)劳动就业管理机构职业介绍;=4\*GB3④是否参加过转业训练以提高自身竞争能力;=5\*GB3⑤是否领取临时营业执照从事临时性经营活动;=6\*GB3⑥其他应关心询问的事宜。4.各区劳动就业管理机构经调阅档案、对照台帐、检索微机管理资料库,必要时对当事者和证明人进行复核后,做出审核结果。三、注意事项1.灵活就业人员中断缴费期间经认定确未从事有报酬劳动的,可不缴纳(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否则,必须按规定办理补缴手续后,到达退休年龄时方可享受养老保险待遇。2.失业人员须将《苏州市区失业人员失业时间证明单》交单位、街道、职介所等档案保管部门,在其个人档案中留存,供其到达退休年龄、办理养老保险待遇审批手续时备查。

六、养老保险待遇=1\*GB3①企业职工退休及按月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企业职工办理退出生产(工作)岗位手续后,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方可按月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一、到达国家和省规定的退休年龄1.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其中女干部和长期在管理、技术岗位上工作的女职工年满55周岁,农村户口的女职工年满55周岁)。2.从事国家规定的井下、高空、高温、低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等有害身体健康的特殊工种工作,累计实际从事时间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3.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经市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二、单位和本人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从事社会劳动期间必须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确因未从事有报酬劳动造成中断缴费的,须提供中断期间经市区劳动就业管理服务机构认定的《就业登记证(劳动手册)》上“领取失业保险金情况记录”或《苏州市区失业人员失业时间证明单》;否则,须补缴其中断期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后,方可列支养老待遇。三、符合规定的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15年以上;其中1998年6月30日前参加工作并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不包括1998年7月1日后往前补缴人员)、2008年6月30日前到达退休年龄,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10年以上。其中:实际缴费年限,为各地实行社会养老保险(含退休费用社会统筹)以来单位和职工个人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时间;视同缴费年限,为各地实行社会养老保险前按国家和省规定可以计算为连续工龄的工作时间,以及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在部队服役的时间和在按规定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时间。

=2\*GB3②企业职工退休及养老待遇审批一、办理范围及时间企业职工到达退休年龄或经市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确认已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须在到达退休年龄之月或鉴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之月,办理退出生产(工作)岗位手续及养老待遇审批手续。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