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_第1页
【课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_第2页
【课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_第3页
【课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_第4页
【课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课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6.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总议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议题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议题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议题三: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议题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自主学习:

我国民族格局的特点及体现;

各族人民的贡献;

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

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民族格局的特点:(2)各民族都凝聚在一个统一的命运共同体中。(1)各民族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多元一体中华民族是我国所有民族凝聚形成的命运共同体。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是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表现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各族人民的贡献: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悠久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宪法》基于我国国情,我国行政区域的设置有何独特之处?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特别行政区设立目的适用区域

自治程度相同点便于国家行政管理而设立省、市、县、乡无是为了解决民族问题而设立适用民族地区一定的自治权是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设立适用港澳地区高度自治权(1)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行政区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都必须接受中央政府的统辖注意:自治权高度自治权主权3.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主权(国家集中行使)①含义:一个国家在所辖领土范围内独立处置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最高权力。②基本特征:对内——至高无上性(最高性),对外——独立自主性(独立性)(2)民族地方自治权(体现民主)①含义: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物的权力。②权限: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自治权≠主权国家主权与地方自治权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特别行政区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中国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有一部宪法、一个中央政府。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都必须接受中央政府统辖。集中行使高度自治权民主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议题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

自主学习:

我国新型民族关系;

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含义、内容。

1.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及形成原因(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1)是什么: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形成原因①理论条件: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进行了中国特色民族理论和实践的探索。②阶级根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高举民族平等的旗帜,致力于铲除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赢得了各族人民的信赖。③坚实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族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实现了各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为建设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方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2.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2.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方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含义原因侧重点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民族的和谐相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民族的大团结和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依法平等的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义务。在民族平等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和谐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注意:正确理解民族方针三者的关系: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并不意味着各民族之间的发展程度是一样的。民族平等,不仅指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还包括平等地履行义务。民族平等不是消除民族差异。对少数民族地区给予特殊的扶持和照顾,不仅没有违反民族平等原则,恰恰是实现民族平等的必然要求。方针侧重点关键词注意问题民族平等

在各方面地位平等“无优劣之分”“权利和义务平等”“尊重少数民族语言、风俗习惯”平等≠相同;民族平等≠消除民族差别≠发展程度相同民族团结

民族关

系融洽“和睦”“合作”“共同奋斗”“反对民族分裂”“相互离不开”等汉族和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各民族共同繁荣

发展过程中补弱

“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加大财政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共同繁荣≠同步繁荣、同等繁荣、同时繁荣≠消灭民族差别。不仅指各民族经济方面的繁荣,也包括政治、文化方面的繁荣。【比较区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比较区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材料一:西藏各族人民能够以主人翁的身份参加国家和西藏各级地方事务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2020年,西藏自治区有35963名各级人大代表,其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92.18%。全区干部队伍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70%以上。材料二:3月29日,在国家民委的指导下,来自甘肃、新疆、云南三省区的民族文艺工作者相聚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他们联袂献艺、同台演出,为京城市民群众送上了一场极具民族特色的文艺盛宴。材料三: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西藏坚持围绕党的引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重要批示精神。打造了民族地区脱贫的"西藏范例"。截至2020年底,西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清零,贫困发生率降为"0",历史性消灭绝对贫困,成为民族地区脱贫的典型缩影。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的制度。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前提和基础聚居≠居住地位:核心内容行使主体:自治机关性质:一般自治权≠高度自治权①前提和基础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②特点: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P62)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1)含义(是什么):①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②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不含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在行使一般行政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5个自治区自治州(30个)自治县(120个)由全国人大批准建置由国务院批准的建置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双重身份)既是一般的地方国家机关,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又是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注意:民族乡不是自治地方自治地方与自治机关: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含义: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①依法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②依法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③依法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事业。④依法自主地管理本地方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保护和整理民族的文化遗产,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2)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①根本原因:由我国的国体决定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要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权益。②必要性:根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P61)③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制度保障。(P63)④意义(P63):既保证了国家团结统一,又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符合我国国情,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充分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切实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因地制宜采取措施,积极推动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尊严,依法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关系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依法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及其活动,坚决反对和有力回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的渗透、破坏活动。必须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3)如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怎么做)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和维护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还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如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怎么做)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补充:议题三: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

自主学习:

我国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三、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1.重视宗教工作的原因

我国有多种宗教,妥善处理宗教问题,对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道教传入有两千多年产生有一千七百多年传入有一千三百多年鸦片战争后传入鸦片战争后传入千百年来,各宗教和睦相处,其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部分三、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2.我国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①信不信教的自由②信哪种宗教的自由③信哪个教派的自由④什么时候信的自由2.我国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注意:国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但不代表国家鼓励信教。(不鼓励、不提倡、不反对)

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不允许信教。(无产阶级政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所武装的,这就决定了共产党员只能是无神论者,不得信教。)包括两个方面:既保护信教自由,也保护不信教的自由。2.我国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正常宗教活动≠封建迷信活动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任何宗教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都不能干预国家行政和司法。我国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事务管理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原则。强调规范宗教活动邪教不是宗教注意:我国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但是邪教不是宗教。邪教的本质:

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国家的态度:

取缔邪教组织,严惩邪教犯罪。思考: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和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矛盾吗?不矛盾,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正常的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政策的范围内进行,国家坚决打击一切宗教外衣掩盖下的违法犯罪活动,因此,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不是放任自流。2.我国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我国宪法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严格禁止境外宗教的渗透和发展,坚决打击宗教极端思想的传播,严密防范宗教极端行为的发生。涉及对外交往角度(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安徽省政协宗教界委员携手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