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同舟助剂有限责任公司饲料添加剂及中间体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汉中同舟助剂有限责任公司饲料添加剂及中间体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汉中同舟助剂有限责任公司饲料添加剂及中间体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汉中同舟助剂有限责任公司饲料添加剂及中间体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汉中同舟助剂有限责任公司饲料添加剂及中间体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中圣环评书证书等级:甲级SZSHPS-2017-193证书编号:3607汉中同舟助剂有限责任公司饲料添加剂及中间体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建设单位:汉中同舟助剂有限责任公司评价单位:中圣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二〇一九年一月汉中同舟助剂有限责任公司饲料添加剂及中间体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3.4土壤现状监测与评价①监测布点位置本次现状评价分别在厂区及厂址西侧和东侧布设2个采样点,监测点位图见图4.3-1。②监测时间现状监测于2017年6月10日及2018年11月30日。③监测项目及监测结果本次监测项目为pH、铅、总铬、镍、砷、氟化物及阳离子交换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45项基本因子,分析方法和监测结果见附件5。监测统计结果见表4.3-9。表4.3-9土壤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表监测项目监测结果标准限值结果评价厂址西侧厂址东侧pH(无量纲)7.047.10//砷(mg/kg)10.2011.24≤60达标铅(mg/kg)31.433.3≤800达标总铬(mg/kg)6757/达标镍(mg/kg)2729≤900达标氟化物(mg/kg)12.5ND12.5ND//阳离子交换量cmol(+)/kg3031//pH值7.697.86//锌62.668.6//锰918.0441.0//序号监测项目检出限监测结果标准限值达标情况1镍540.8900达标2铜147.318000达标3六价铬2ND5.7达标4镉0.010.3065达标5汞0.0021.2638达标6铅0.140.2800达标7砷0.0147.160达标8氯甲烷0.0010ND37达标9氯乙烯0.0010ND0.43达标101,1-二氯乙烯0.0010ND66达标11二氯甲烷0.0015ND616达标12反式-1,2-二氯乙烯0.0014ND54达标131,1-二氯乙烷0.0012ND9达标14顺式-1,2-二氯乙烯0.0013ND596达标15氯仿0.0011ND0.9达标161,1,1-三氯乙烷0.0013ND840达标17四氯化碳0.0013ND2.8达标18苯0.0019ND4达标191,2-二氯乙烷0.0013ND5达标20三氯乙烯0.0012ND2.8达标211,2-二氯丙烷0.0011ND5达标22甲苯0.0013ND1200达标231,1,2-三氯乙烷0.0012ND2.8达标24四氯乙烯0.0014ND53达标25氯苯0.0012ND270达标261,1,1,2-四氯乙烷0.0012ND10达标27乙苯0.0012ND28达标28间,对-二甲苯0.00120.0463570达标29邻二甲苯0.00120.0225640达标30苯乙烯0.00110.02071290达标311,1,2,2-四氯乙烷0.0012ND6.8达标321,2,3-三氯丙烷0.0012ND0.5达标331,4-二氯苯0.0015ND20达标341,2-二氯苯0.0015ND560达标352-氯酚0.06ND2256达标36硝基苯0.09ND76达标37萘0.09ND70达标38苯并(a)蒽0.1ND15达标39䓛0.1ND1293达标40苯并(b)荧蒽0.2ND15达标41苯并(k)荧蒽0.1ND151达标42苯并(a)芘0.1ND1.5达标43茚并(1,2,3-cd)芘0.1ND15达标44二苯并(a,h)蒽0.1ND1.5达标45苯胺0.1ND260达标根据监测结果可知,项目所在地土壤质量均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说明项目区所在地土壤环境现状良好。4.3.5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①监测布点位置本次现状评价分别在厂址四周布设4个采样点,监测点位图见图4.3-1。②监测时间现状监测于2017年7月4日、2017年7月5日,监测时一期项目处于停产时间。监测结果监测统计结果见表4.3-11。表4.3-11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表(单位:dB(A))测点编号测点位置监测结果6月28日6月29日昼间夜间昼间夜间1#厂区北厂界41.743.437.136.52#厂区东厂界40.84437.438.73#厂区西厂界42.841.940.440.34#厂区南厂界41.9标准限值60506050结果评价达标达标达标达标根据监测结果可知,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限值,说明项目区所在地声环境现状良好。4.3.6包气带现状监测与评价(1)包气带监测目的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包气带监测是针对于一、二级的改扩建项目,包气带监测的目的是检验地下水污染防护措施的有效性。(2)包气带监测点位本项目在一期工程西侧设置一个监测点作为背景值,在厂区甲醇管体易污染点设置一个监测点,在地面以下20cm各取1组土样进行浸溶试验,并分析浸溶液成分。浸溶液中各监测因子及监测方法如下表4.3-12。表4.3-12包气带浸溶液监测因子及监测方法分析项目分析依据及方法检出限仪器设备及编号包气带土壤淋溶液pH玻璃电极法GB/T5750.4-2006/pH计UNQD-YQE-013氟化物离子色谱法GB5750.5-200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UNQD-YQ-093硫化物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GB/T16489-19960.005mg/L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NQD-YQ-148甲酸气相色谱法0.01mg/L气相色谱仪UNQD-YQ-095乙二醇气相色谱法0.01mg/L气相色谱仪UNQD-YQ-095甲醇气相色谱法0.01mg/L气相色谱仪UNQD-YQ-095(2)监测结果分析及评价监测结果见表4.3-13。表4.3-13包气带监测结果一览表监测项一期工程西侧(背景值监测点)厂区东侧(监测点)单位pH6.317.04/氟化物0.170.15mg/L硫化物0.3820.013mg/L甲醇0.01ND0.01NDmg/L乙二醇0.01ND0.01NDmg/L甲酸0.01ND0.01NDmg/L由监测结果对比可知,包气带并未受到一期项目的的污染。

5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5.1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1)施工期废气的主要来源本工程施工内容主要包括各个车间的改造及装修。因此大气污染源主要来自车间的改造、原料堆放造成的扬尘,以及车辆运输中的道路扬尘和运输车辆尾气。针对施工现场采取围栏、设置工棚、覆盖遮蔽等措施,阻隔施工扬尘污染;运输建筑材料和设备的车辆不得超载,运输颗粒物料车辆的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槽;运输沙土、水泥、土方的车辆必须采取覆盖等防尘措施,防止物料沿途抛撒导致二次扬尘。(2)施工扬尘对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仅为车间内部改造,场地的扬尘主要是由建、构筑物建设、堆料等活动产生,经类比有关项目施工期的环境空气监测资料,施工场地扬尘影响范围基本在下风向100~150m,中心处浓度为1.5mg/m3。施工扬尘影响主要在下风距离200m范围内。如若遇到大风天气,影响距离较远一些。其它扬尘有建设材料装卸、取土、物料堆受风起尘等,其影响程度一般小于前者。尽管工程在建设阶段会对建设地及其周围空气质量造成一定影响,但只要文明施工,施工现场及时清扫经常洒水、运输车辆加盖蓬布低速行驶、遇到大风日停止施工等措施可有效减少粉尘扬尘产生,可以减小施工对环境空气影响,保证厂界扬尘浓度符合《施工场界扬尘排放限值》(DB61/1078-2017),且其影响随施工过程的结束而结束,其影响程度有限。5.2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废水的来源施工生产废水主要包括和洗涤水等。这部分废水除含有少量泥砂外,基本没有其它污染指标。施工人员生活用水量按每人每天35L,污水排放系数0.8,高峰时施工人员按每日用工20人计,则生活污水量最高约0.56m3/d。该污水主要污染物有CODcr和氨氮等。(2)施工废水对环境影响分析从施工废水性质和化学组成来看,其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悬浮物、氨氮和极少量的油类等,但施工单位应对施工废水的排放进行组织设计,严禁废水直接排放。施工废水应设置临时沉沙池,含泥沙雨水、泥浆水经沉沙池沉淀处理后回用;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现有,。5.3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在工程施工期,改造在车间内进行,产生的噪声较小。施工时主要噪声源有电锯、切割机等等设备产生的噪声,声级在73~103dB(A)5.4施工期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固体废弃物为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主要包括砂土石块、水泥、钢筋等。钢筋等综合利用,砂石土块、水泥等,产生的建筑垃圾均集中收集后综合利用。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量较少,依托厂区现有垃圾收集系统。在采取以上措施的情况下,施工期固体废弃物对环境影响不大6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6.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6.1.1锅炉废气(1)预测模式根据1.3节环境空气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确定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二级,因此本次评价以《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推荐的估算模式进行预测与分析。(2)污染源强本项目分别配备1台4吨生物质燃料锅炉,每天锅炉总运行时间为8小时。燃烧产生的废气通过厂内高15m烟囱排放,排放方式连续排放。(3)计算参数根据前述工程分析,拟预测加热炉排放主要污染物为SO2、NOx和烟尘,根据设计方案,烟囱的高度为15m,直径为0.5m,烟气出口温度为210℃,污染物排放参数清单见表5.2-1。表6.1-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参数污染物排放量(kg/h)标准小时浓度值(mg/m3)排气筒参数烟气出口流量(Nm3/h)高度(m)内径(m)烟气温度(℃)SO20.0940.5150.5210449.3NOx0.1510.20PM100.4110.45(4)预测结果与分析计算结果见表6.1-2。表6.1-2小时最大浓度预测结果单位:ug/m3下风向距离(m)SO2NO2PM10下风向预测浓度(ug/m3)浓度占标率(%)下风向预测浓度(ug/m3)浓度占标率(%)下风向预测浓度(ug/m3)浓度占标率(%)665.5771.128.54344.2724.3845.42根据预测结果,锅炉排放烟气SO2最大地面浓度为5.577ug/m3,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500ug/m3的1.12%;NO2最大地面浓度为8.5434ug/m3,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值250ug/m3的4.27%。锅炉烟气PM10最大地面浓度为24.384ug/m3,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日均标准值三倍450ug/m3的5.42%。排放的烟气中SO2、NOx和PM10最大地面浓度均低于环境标准,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小。6.1.2工艺废气(1)预测模式根据1.3节环境空气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确定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二级,因此本次评价以《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推荐的估算模式进行预测与分析。(2)污染源强4-甲氧基-3硝基苯甲酸生产线在蒸发过程中产生的甲醇、甲酸钙生产线产生的粉尘通过车间15m高的排气筒进行排放。排放方式是连续排放。(3)计算参数表6.1-3项目工艺废气污染物排放参数污染物排放量(kg/h)标准小时浓度值(ug/m3)排气筒参数烟气出口流量(Nm3/h)高度(m)内径(m)烟气温度(℃)甲醇6.253000150.64010000粉尘0.78450(4)预测结果与分析计算结果见表6.1-4。表6.1-4小时最大浓度预测结果单位:ug/m3下风向距离(m)粉尘甲醇下风向预测浓度(ug/m3)浓度占标率(%)下风向预测浓度(ug/m3)浓度占标率(%)21020.1424.48281.9889.40根据预测结果,粉尘的最大地面浓度为20.142ug/m3,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日均标准值三倍450ug/m3的4.48%;甲醇的最大地面浓度为281.988ug/m3,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附录D中1h平均值标准3000ug/m3的9.40%,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小。6.1.3无组织排放废气(1)预测模式根据1.3节环境空气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确定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二级,因此本次评价以《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推荐的估算模式进行预测与分析。(2)污染源强储罐甲醇无组织排放量约为0.42kg/h。(3)计算参数污染物排放参数清单见表6.1-5。表6.1-5无组织大气污染物排放参数污染物排放量(kg/h)标准小时浓度值(ug/m3)参照标准甲醇0.42300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附录D中1h平均值(3)预测结果与分析无组织污染物计算结果见表6.1-6。表6.1-6无组织污染物小时最大浓度预测结果下风向距离(m)甲醇下风向预测浓度(ug/m3)浓度占标率(%)13769.7382.32由预测结果可见:本项目无组织排放甲醇的浓度为69.738ug/m3,占标准小时值3000ug/m3的2.32%。最大地面浓度低于环境标准,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小。6.1.4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要求,项目厂界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厂界浓度限值,且厂界外大气污染物短期贡献浓度满足环境质量浓度限值,无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中推荐的卫生防护距离估算方法,本项目储罐无组织排放采用如下公示计算卫生防护距离:式中:Cm:浓度限值(标准mg/m3);L: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m;R:无组织排放所在单元等效半径,m;A、B、C、D:计算参数,根据五年平均风速、污染源类别、查表;Qc:企业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是可达到的控制水平,kg/h。计算结果见表6.1-7。表6.1-7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结果表污染源污染物需设置的卫生防护距离(m)提级后卫生防护距离(m)甲醇储罐14.357450综合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及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结果,按其大值选取,本项目储罐区需设置50m防护距离。综上,最终确定本项目防护距离为50m。环评提出在防护距离范围内不得新建居民点、学校、医院等敏感点。6.2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6.2.1生产废水本项目主要地表水体为汉江。当地地表水为Ⅱ水体。因此,企业不得建设排污口向该河段排放污水,生产废水应循环利用。根据3.3.2可知,生产系统主要为甲酸钙带入的水,此水分主要通过蒸发以蒸汽形式排放。4-甲氧基-3硝基苯甲酸生产线产生的废水含有硫酸和硝酸的混合物和树脂残液,共计48t/a。均属于危废,收集后送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不排放,对环境影响很小。初期雨水采用罐车运送至汉江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汉江制药厂污水处理规模为2000m3/d,可满足厂区初期雨水的处置。6.2.2生活污水本项目生活污水主要来源约45人的职工生活用水,日生活污水量约1.44t/d,排污系数以0.8计,日废水产生量为1.152t/d。年产生废水约432t/a。化粪池容积为4m3,完全满足生活污水的处理要求。产生的生活污水通过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农田施肥。项目用地周边有大片农田绿植,可完全消纳运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6.2.3非正常排放状况当车间停车检修、生产不正常或者设备故障时,废水产生量为45m3,生产废水不能及时回用至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生产废水收集到事故池储存。本次环评事故池容积不得小于70m3,能够满足非正常工况下生产废水的收集储存。排入事故池的废水,待事故处理完后,废水回用于生产。事故池在非事故状态下不得占用以保证可以随时容纳可能发生的事故产生的废水。6.3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6.3.1正常状况下厂区地下水影响分析本工程生产废水进行循环利用,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于厂区降尘及绿化等综合利用。厂区各功能区均设计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不会出现积水及内涝,厂区可能接触污水的地面及污水处理站需全部按《石油化工防渗工程技术规范》(GB/T50934)要求进行防渗处理。总体来看,正常状况下,项目产生的废水与固废经收集后均进行了妥善处理,不直接排入外环境,同时,厂区将进行有效的分区防渗,各污染物存贮建筑物基本不会有污水的泄漏情况发生,从而在源头上减少了污染物进入含水层的渗漏量。另外,本项目将建立完善的风险应急预案、设置合理有效的监测井,加强地下水环境监测。因此,正常状况下,项目对地下水的影响较小,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本项目可不进行正常状况情景下的预测。6.3.2非正常状况下厂区地下水影响分析(1)预测情景根据项目特点,根据项目特点,结合工程分析相关资料,本项目污染源主要有循环水池、甲醇储罐、硝酸储罐、二氯乙烷和硫酸储罐,循环水主要做热交换用,基本不含有害物质,硝酸和硫酸没有具体的地下水质量标准值,二氯乙烷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微溶于水,甲醇溶于水,且有相关质量标准,故选取甲醇罐体在非正常工况下污染物渗漏场景进行预测评价。非正常工况下,罐体由于自身受到腐蚀或施工缺陷,可能导致罐体发生泄漏,另外还受到罐体类型、材质、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罐体老化、破损可能对地下水环境产生威胁。罐底泄露到多孔介质中的速率可按照下列公式计算:Q=0.13×π×Q=0.08×式中:Q—罐体泄露速率,m3/d;d—泄露孔直径,一般取值3.175mm;n—罐体泄露孔的个数,本次计算取1;h—如果罐底设有防渗层,泄露速率计算时流体液位高度h可设为0.0762m,若没设置,则按照罐内实际的流体液位高度计算;g—重力加速度,9.81g/s2;K—污染物在多孔介质中的渗透系数,m/d。根据公式(1)计算出甲醇罐体正常工况下的泄漏量为1.585m3/d,非正常工况按正常工况的10倍计算,持续泄漏1天后得到治理。甲醇密度为0.7918g/cm3,甲醇泄漏质量为13g/d。(2)预测内容事故工况下,甲醇在不同时段的影响范围、程度及最大迁移距离;预测期内建设项目场地边界和泄漏点处特征因子随时间的变化规律。(3)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及其数学描述评价范围为上游1200m、两侧各1200m,下游以汉江为界。大地坐标X=3663700-3667500m,Y=36419500-36423700m,平面面积6.8km2,底部边界取在标高400m处,顶部边界取在地表。根据厂区内进行的水文地质钻孔勘察结果,区内地层上部为18m厚的第四系冲洪积中砂,为透水不含水层;中部为9.3-9.5m厚的第四系冲洪积砂卵砾石层,是区内主要含水地层;下部为巨厚的新近系砂质泥岩,是区内主要隔水地层。根据前述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砂卵砾石层,根据地层岩性、渗水试验等结果,区内渗透介质可概化为多孔介质,为非均质各项同性介质。评价区南边界为河流,可概化为河流边界;东、西边界垂直等水位线,概化为零流量边界;北边界概化为流量边界;对于模拟区内的洪沟河、安沟河等地表河流,用River模块刻画;对于计算区底部边界,考虑到深部地层为新近系砂质泥岩,透水性差的特点,可概化为隔水底板。对于计算区顶部边界,在该处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可概化为潜水面边界。区内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在模型北边界处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进入到含水层中的水,总体顺地势由西北向汉水汇流,最终由西向东径流,主要排泄方式为向汉水排泄。计算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示意图见图5.2-1。图6.3-1模拟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图区内地下水运动符合达西定律,且三维特征显著,地下水的非稳定流运动问题可用下述的三维渗流数学模型来描述:式中:H—水头(m);K—渗透系数(m/d);Ss—弹性释水率(1/d);W—降水入渗补给强度(m2/d);μ—给水度;Ω—渗流区;A1—模型北边界面;A2—渗流区东边界零流量边界;A3—模型区南边界汉水;A4—模型区西边界零流量边界;A5—模型区底部隔水底板;A6—潜水面边界;n—各边界面的外法线方向;H0—渗流区初始流场(m);Qr—河流地下水交换量(m3/d);Hr—河流水位标高(m);Cr—河床介质渗透性能参数(m2/d);上述的渗流数学模型,可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求解。即在对渗流区进行适当剖分的基础上,把微分方程及边界条件中的微商用差商来代替,从而将微分方程的求解问题转化为一组代数方程组的求解问题。对于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在不考虑污染物在含水层中的交换、吸附、生物化学反应等作用时,地下水中污染物质运移数学模型可表示为:式中:αijmn—含水层弥散度(m);Vm,Vn—分别为m和n方向上的速度分量(m/d);C—含水层中污染物的浓度(mg/L);n—含水层有效孔隙率;xi—空间坐标变量(m);t—时间(d);C'—源汇项中污染物的浓度(mg/L);W—面状源汇项强度(m3/(d.m2));Vi—地下水渗流速度(m/d)。以上模型的选择基于以下理由:(1)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运移非常复杂,影响因素除对流、弥散作用以外,还存在物理、化学、微生物等作用,这些作用常常会使污染物总量减少,运移扩散速度减慢。目前国际上对这些作用参数的准确获取还存在困难;(2)假设污染物质在运移中不与含水层介质发生反应,可以被认为是保守型污染物质。保守型污染物质的运移只考虑对流、弥散作用。在国际上有很多用保守型污染物质作为模拟因子进行环境质量评价的成功实例;(3)保守型考虑符合环境影响评价风险最大的原则。联合求解水流方程和溶质运移方程就可得到污染物质的空间分布。(4)数值模拟本次计算采用非稳定流建模,根据计算流场形态,并结合现状调查期所测得的地下水位,对模型进行校正,使得模型计算流场与区域地下水运动特征基本一致。(1)三维几何模型模拟区范围地理位置属于高斯投影的第36投影带(3°带),由于以前在区内进行的有关地质及水文地质工作主要是建立在高斯投影坐标的基础上,所以本次模拟仍选用高斯投影坐标系(3°带)。1、模型层的划分建模时根据实际的地层结构对模型层进行划分。根据模拟区内地层结构及其分布特征,划分出两模型层,由上至下分别对应实际地层中的第四系冲湖积砂卵石孔隙含水层、第四系中下更新统冲积湖积含砾中粗砂、中细砂含水层。2、计算域剖分为了尽可能真实地反映厂区周围岩层中地下水的渗流状况,网格间距为20m等间距,210行,190列。剖分时按照这两类含水层在空间上的分布,将模拟区这样将计算区在垂向上剖分为2层,分别与这两类含水层相对应。通过上述的剖分,共剖分出了79800个单元,代表平面实际面积6.8km2。3、数字高程模型模拟中的地面标高采用数字高程模型来表示,运用Mapgis对模拟范围内1:20000数字化电子地形图进行处理,经过高程点提取、异常点剔出后获得计算区原始高程数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克里格(Kriging)空间插值方法生成数字高程模型(见图6.3-2),生成后的数字高程模型的网格间距为20m,符合区内建立地下水流数值模型的精度要求。图6.3-2模拟区数字高程模型影像图4、三维几何模型根据模拟区内历年来勘查施工的有关井孔资料,并结合出露情况来获取各分层标高,考虑到井孔密度的不均一性,为较客观地刻画模拟区各模型层的底面标高,本次模拟在对有关井孔资料的综合整理分析基础上,结合对区域地层分布规律的认识,对资料缺乏地区进行控制性插值,进而得到区内各模型层的底面标高离散点数据,在此基础上采用克里格空间插值方法生成各模型层底板标高网格化模型。将前面获得的数字高程模型与各模型层底板标高网格化模型整合在一起,根据前述模型分层中的处理方法,并按照模拟区几何边界将区外的数据白化掉,便可获得模拟区的三维几何模型(见图6.3-3、图6.3-4)。图6.3-3模型第一层地面标高影像图图6.3-4模型第二层标高影像图(2)三维水文地质模型在前述的三维几何模型基础上,添加上模拟区内的水文地质内容便可建立起模拟区三维水文地质模型,具体内容包括周边及底部边界条件的设置、地表水体的设置、大气降水入渗补给、水文地质参数的设置等。1、周边及底部边界条件根据模拟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区内南边界为河流,概化为河流边界,北边界为距项目的1.2km处,概化为第二类流量边界,东、西边界概化为零流量边界。计算区底部边界为隔水边界。2、河流模拟区内主要河流有安沟河、洪沟河、汉水等,可处理为河流边界,在模拟过程中采用River模块进行计算。首先根据1:20000数字化电子地形图确定区内各河流的分布位置,然后根据各河流各测流点的水位资料,并结合数字高程模型,共同确定各河流不同位置的河床标高。采用下式计算河流的排水量:3、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在模型中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的计算公式为:式中:Q降—多年平均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m3);αi—各计算分区大气降水入渗系数;Pi—各计算分区多年平均降水量(m);Ai—各计算分区面积(m2)。根据模拟区地貌图,模拟区位于汉中盆地,根据前人及邻区资料,模拟区大气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为0.21,根据汉中市汉台区气象站年降水资料,区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70.9mm。在模型中计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时,将该补给量作用于最上一层活动单元,即当某地段第一层为透水不含水时(呈疏干状态,为非活动单元),大气降水补给量将作用于其下部含水的单元上(活动单元)。4、水文地质参数地下水水流模型中水文地质参数渗透系数K和给水度μ值主要根据本次环境水文地质调查过程中试验给出的结果,并结合岩性特征和经验值给定初始值,通过模型模拟调试,最终获得模拟所需的水文地质参数。参数分区见图6.3-5。图6.3-5模拟区参数分区图5、模型的识别将前述各水文地质特征代入模型并进行稳定流模拟计算,可计算出模拟区地下水多年非稳定流流场(见图6.3-6),通过不断的调整水文地质参数,以取得最佳的拟合效果,拟合情况见图6.3-6,拟合效果良好,计算流场与实测流场形态基本一致。图6.3-6评价区流场拟合图经模型识别后,参数取值见表6.3-2(表中给水度、有效孔隙率、弥散度等参数为经验取值,而不是模型识别参数)。表6.3-2模拟区水文地质参数一览表分区渗透系数(m/d)给水度弹性释水率(1/m)总孔隙率纵向弥散度(m)I区e-50.310II区8.070.21.0e-50.310(3)预测模型的建立本次计算的目的是预测事故工况条件下污染物非稳定运移的趋势,为此,在前述所建立的稳定流数值模型基础上,引入时间变量,并对各参数分区进行给水度、有效孔隙率、纵向弥散度等参数赋值,以建立各工况条件下污染物迁移非稳定运动趋势预报模型。地层介质中溶质运移主要受渗透系数在空间上变化的制约,即地层介质的结构影响。这一空间上变化影响到地下水流速,从而影响到溶质的对流与弥散。通常空隙介质中的弥散度随着溶质运移距离的增加而加大,这种现象称之为水动力弥散尺度效应。其具体表现为:野外弥散试验所求出的弥散度远远大于在实验室所测出的值,相差可达4-5个数量级;即使是同一含水层,溶质运移距离越大,所计算出的弥散度也越大。越来越多的室内外弥散试验不断地证实了空隙介质中水动力弥散尺度效应的存在。据2011年10月16日,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专家研讨会,与会水文地质专家一致认为弥散试验的结果受试验场地的尺度效应影响明显,其结果应用受到很大的局限性。因此,一般不推荐开展弥散试验工作。许多研究者都曾用类似的图说明水动力弥散的尺度效应。Geihar等(1992)将59个不同现场所获得的弥散度按含水层类型、水力学特征、地下水流动状态、观测网类别、示踪剂类型、数据的获取方法、水质模型的尺度等整理后,对弥散度增大的规律进行了讨论。Neuman(1991)根据前人文献中所记载的130余个纵向弥散度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并综合前人发展的准线性扩散理论,对尺度效应进行了解释与讨论。李国敏等(1995)综合了前人文献中记录的弥散度数值按介质类型(孔隙与非孔隙的裂隙等介质)、模型类别(解析模型与数值模型)等分别作出弥散度与基准尺度的双对数分布,并分别给出了不同介质中使用不同模型所求出参数的分维数。成建梅(2002年)收集了大量国内外在不同试验尺度下和实验条件下分别运用解析方法和数值方法所得的纵向弥散度资料,纵向弥散度αL绘在双对数坐标纸上,从图上可以看出纵向弥散度αL从整体上随着尺度的增加而增大。根据数值模型所计算出的孔隙介质的纵向弥散度αL及有关资料与参数作出的lgαL—lgLs图示于图5.2-7。基准尺度Ls是指研究区大小的度量,一般用溶质运移到观测孔的最大距离表示,或用研究区的近似最大内径长度代替。如前述分析,由于水动力弥散尺度效应的存在,难以通过野外或室内弥散试验获得真实的弥散度。因此,从保守角度考虑,本次模拟弥散度参数取值见表6.3-2。图6.3-7孔隙介质2维数值模型的图对于纵向弥散度、垂向弥散度,根据经验一般取。预测模型地下水预测时段为100天、1000天和服务年限(7300天)。预测模型中根据不同工况污染物渗漏特征划分应力期。(5)预测结果=1\*GB3①特征因子不同时段的影响范围、程度、最大迁移距离甲醇储罐渗漏对地下水的污染预测结果见表5.2-10及图5.2-8。表5.2-10甲醇渗漏对地下水影响范围预测时限最大运移距离(m)影响范围(m2)影响范围超出厂界距离(m)超标范围(m2)超标范围超出厂界距离(m)对敏感点影响100天639919408900无1000天00000无7300天00000无图5.2-8甲醇泄漏100天影响范围图根据甲醇的预测结果显示,渗漏100天时影响范围为9919m2,影响范围超出厂界面积为4089m2,未超标;渗漏300天时甲醇浓度已低于检出限值0.14mg/L,未波及到下游最近敏感目标桃花店环境敏感点。=2\*GB3②场地边界处特征因子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甲醇储罐渗漏,泄漏点位置甲醇浓度先增大后减小,1天时达到最大8.62mg/L,30天时低于超标值3mg/L,140天时,低于检出限0.14mg/L;厂界处污染物浓度先增大后减小,30天时达到最大浓度2.9mg/L,200天时,低于检出限0.14mg/L如图5.2-9所示。图5.2-9甲醇泄漏历时曲线(10)评价结论从预测结果可见,在非正常状况下,甲醇因渗漏产生的污染可能对项目周边地下水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影响范围十分有限,仅局限在项目区厂区周边60米范围内,不会对下游最近的桃花店(W6)地下水环境敏感点造成影响。但应定期对污水处理装置进行检查和维修,发现泄漏点及时修补,避免发生持续性污染泄漏事故而对地下水环境产生较大影响。6.4声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6.4.1预测模式(1)室内声源对于室内声源衰减后对厂界的影响值,可按下式计算:式中:LP(r)——预测点的声压级(dB(A));LP0——点声源在r0(m)距离处测定的声压级(dB(A));TL——房子的隔声量TL由墙、门、窗等综合而成,一般在10~25dB(A),本报告取20dB(A)。α——吸声系数;对一般机械车间,取0.15。(2)室外点声源对预测点的噪声声压级影响值(dB(A))为:式中:LP(r)——预测点的声压级(dB(A));Lp0——点声源在r0(m)距离处测定的声压级(dB(A));r——点声源距预测点的距离(m);(3)厂界四周总声压级:噪声叠加模式(如下)对多个噪声源进行叠加,预测噪声源强公式如下:式中:L总——几个声压级相加后的总声压级,dB;Li——某一个声压级,dB。6.4.2预测因子和预测方案(1)预测因子预测因子为等效连续A声级Leq(A)。(2)预测方案本次预测拟建项目厂界外的5个典型点位的噪声和敏感点的噪声。6.4.3预测源强(1)噪声源输入清单运行期主要噪声源为风机,离心泵、烘干机、等设备,主要噪声源源强及位置情况见表6.4-1。按照导则要求,预测厂界噪声时可将设备视为点声源进行预测,噪声预测图见图6.4-1和图6.4-2。表6.4-1主要噪声源源强序号主要噪声源数量治理前单台源强[dB(A)]治理后单台源强[dB(A)]室内/室外排放规律坐标)XY甲酸钙生产系统N1补水泵180~8580室内昼间86.39150.28N2增压管道泵180~8575室内昼间86.15145.17N3给水泵280~8575室内昼间87.12140.29N4风机180~8575室内昼间98.33139.32N5压滤机180~8575室内昼间100145.7N6生物质锅炉185~9080室内昼间102.47149.77有机溶剂精制系统N7计量泵280~8575室内昼间130.24126.53N8输送泵480~8575室内昼间141.2125.324-甲氧基-3硝基苯甲酸生产系统N9离心泵180~8575室内昼间131.62170.71N10离心机185~9080室内昼间137.55171.81注:坐标原点为厂界中心,下同。(2)厂界噪声现状背景值根据噪声监测结果,本项目厂界噪声平均值见表6.4-2表6.4-2本项目噪声现状监测结果[dB(A)]监测点位坐标8月8日8月9日XY昼间夜间昼间夜间1#北厂界126.00202.0041.737.143.436.52#东厂界150.00174.0040.837.444.038.73#西厂界32.22144.9742.840.441.940.34#南厂界120.8149.4341.9GB3096-20082类605060506.4.4预测结果及评价本项目厂界噪声及敏感点噪声影响预测结果见表6.4-3。表6.4-3本项目噪声预测结果[dB(A)]编号昼间(dB(A))夜间(dB(A))贡献值背景值预测值贡献值背景值预测值1#50.8743.451.59037.137.102#56.424456.66038.738.703#48.3442.849.41040.440.404#42.7543.145.94041.941.90标准6050由于厂区所有生产现均已停产,改扩建后原有生产主要噪音设备球磨机等均不再使用,因此本项目改扩建后的噪声源强均为新增源强。根据预测结果可知,昼间厂界四周的噪声值分别为51.59dB(A)、56.66dB(A)、48.34dB(A)、42.75dB(A),夜间厂区不进行运转,对厂界四周没有贡献值,夜间厂界四周噪声值分别为37.1dB(A)、38.7dB(A)、40.40dB(A)、41.90dB(A)。故昼夜噪声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标准,不会对周围敏感点产生明显不利影响。6.5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及评价(1)一般固废现有项目产生的一般固废包括一般工业固废和生活固废,集中堆放。生活垃圾基本来源于驻厂职工每日生活产生,固体废物产生标准按1kg/人·d计算,则生活垃圾日产生量为0.02t/d,即4.8t/a。生活垃圾拟采用袋装、垃圾桶分类收集,固定地点堆放(设有固定垃圾收集点),统一运往汉中市垃圾填埋场处置。综上所述,运营期固体废弃物不会对环境产生明显不利影响。(2)危险废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废主要是4-甲氧基-3硝基苯甲酸生产中产生的废酸液,残渣,溶剂精制的残液,属于危险废物,产生量为62t/a,类别为HW06废有机溶剂与含有机溶剂(代码900-407-06、900-408-06),经收集后送往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建设单位对固体废物采取措施妥善处置和综合利用,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及时注意、及时清理、及时处理,且去向明确,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危废委托协议见附件8。6.6环境风险评价6.6.1风险评价概述目前环境风险措施及应急预案情况汉中同舟助剂有限责任公司已于2014年12月编制了应急预案,并设置了应急救援组及应急处置专家组。针对储罐区及反应区做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主要为储罐区通过设置应急池接受泄漏的硫酸及甲酸,后期需根据新的现状修改相应的预案。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硫酸、硝酸、甲醇、甲酸、二氯乙烷和有机溶剂等本项目对照上述划分依据和原则具备以下特点:①项目运行期间的产品及原辅料、生产过程及贮存中有可燃、毒性危险性物质;②项目储罐区共设置1个10m3的二氯乙烷储罐,10立方甲醇储罐,1个10立方硝酸储罐,1个10立方硫酸储罐,溶剂车间不设储罐。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9)规定,本项目甲酸钙生产车间、有机溶剂提纯车间和罐区单元Σq/Q值为0.6265(<1),不构成重大危险源。③项目所在地不涉及环境敏感地区。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见表6.6-1。表6.6-1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剧毒危险物质一般毒性危险物质可燃、易燃危险性物质爆炸危险性物质重大危险源一二一一非重大危险源二二二二环境敏感区一一一一根据危险源识别结果,结合以上评价工作等级判据,项目风险评价等级确定为二级。6.6.2风险识别物质危险性识别风险识别的范围包括全场生产及储存过程所涉及物质的风险识别。物质危险特性分析:1、甲酸钙生产车间甲酸钙生产车间内主要的危险化学品为甲酸,其性质如下:表6.6-2甲酸物质特性一览表标识中文名:甲酸危险货物编号:81101英文名:FormicacidUN编号:1779分子式:CH2O2相对分子质量:46.03CAS号:64-18-6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发烟液体,有强烈刺激性酸味。熔点(℃):8.2相对密度(水=1):1.23相对密度(空气=1):1.59沸点(℃):100.8饱和蒸气压(kPa):5.33/24℃溶解性:与水混溶,不溶于烃类,可混溶于醇。毒性及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毒性LD50:1100mg/kg(大鼠经口);LC50:15000mg/m3,15分钟(大鼠吸入)。健康危害主要引起皮肤、粘膜有刺激症状。其表现有结膜充血、鼻炎、支气管炎;皮肤接触可引起炎症和溃疡。误服甲酸可至死(致死量约30克)。除消化道症状外,常因急性肾功衰竭或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慢性中毒:可有血尿和蛋白尿。皮肤接触可引起炎症和溃疡。偶有过敏反应。急救方法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就医。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立即就医。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可燃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闪点(℃):68.9(开杯)爆炸上限(v%):57.0引燃温度(℃):410爆炸下限(v%):18.0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建规火险分级:乙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强氧化剂、强碱、活性金属粉末。储运条件与泄漏处理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活性金属粉末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搬运时应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泄漏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沙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果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穿全身防护服、佩戴氧气呼吸器灭火。用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并用水喷淋保护去堵漏的人员。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2、有机溶剂提纯车间有机溶剂提纯车间内主要的危险化学品为甲醇,其性质如下:表6.6-3甲醇物质特性一览表标识中文名:甲醇危险货物编号:32058英文名:methylalcoholUN编号:1230分子式:CH4O相对分子质量:32.0CAS号:67-56-1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熔点(℃):-97.8相对密度(水=1):0.79沸点(℃):64.7相对密度(空气=1):1.1溶解性: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毒性及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毒性LD50:5628mg/kg(大鼠经口),15800mg/kg(兔经皮);LC50:83776mg/m3,4小时(大鼠吸入)。健康危害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病变;可致代射性酸中毒。急性中毒:短时大量吸入出现轻度眼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口服有胃肠道刺激症状);经一段时间潜伏期后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眩晕、酒醉感、意识朦胧、谵妄,甚至昏迷。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可有视物模糊、复视等,重者失明。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呼吸加速等。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粘膜刺激,视力减退等。皮肤出现脱脂、皮炎等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闪点(℃):12(闭杯)爆炸上限(v%):35.6引燃温度(℃):464爆炸下限(v%):6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酸类、酸酐、强氧化剂、碱金属。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注意事项: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3、储罐区储罐区主要的危险化学品为甲醇、二氯乙烷、硫酸和硝酸,其性质如下:表6.6-4二氯乙烷物质特性一览表标识中文名:二氯乙烷危险货物编号:32035英文名:1,2-dichloroethaneUN编号:1184分子式:C2H4Cl2相对分子质量:98.97CAS号:107-06-2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有类似氯仿的气味。熔点(℃):-35.7相对密度(水=1):1.26相对密度(空气=1):3.35沸点(℃):83.5饱和蒸气压(kPa):13.33/29.4℃溶解性:微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氯仿。毒性及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毒性LD50:670mg/kg(大鼠经口),2800mg/kg(兔经皮);LC50:4050ppm,7小时(大鼠吸入)。健康危害对眼睛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吸入可引起肺水肿;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刺激胃肠道和引起肝、肾和肾上腺损害。皮肤与液体反复接触能引起皮肤干燥、脱屑和裂隙性皮炎。液体和蒸气还能刺激眼,引起严重操作,角膜混浊。吸入高浓度的蒸气能刺激粘膜,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眩晕、恶心、呕吐、精神错乱,有的可致肺水肿。还能刺激胃肠道,引起肝和肾的脂肪性病变,严重的直至死亡。急救方法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洗胃。就医。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产物:CO、CO2、HCl、光气闪点(℃):13爆炸上限(v%):16.0引燃温度(℃):413爆炸下限(v%):6.2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反应,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并放出有毒气体。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建规火险分级:甲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碱类。储运条件与泄漏处理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中途不得停驶。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刷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达移至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灭火方法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表6.6-5硫酸物质特性一览表标识中文名:硫酸危险货物编号:81007英文名:SulfuricacidUN编号:1830分子式:H2SO4相对分子质量:98.08CAS号:7664-93-9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纯品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无臭。熔点(℃):10.5相对密度(水=1):1.83相对密度(空气=1):3.4沸点(℃):330饱和蒸气压(kPa):0.13/145.8℃溶解性:与水混溶。毒性及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毒性LD50:2140mg/kg(大鼠经口);LC50:510mg/m3,2小时(大鼠吸入);320mg/m3,2小时(小鼠吸入)。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对眼睛可引起结膜炎、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至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和声门水肿、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慢性影响: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急救方法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就医。食入:误服者给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立即就医。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不燃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硫危险特性与易燃物(如苯)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具有强腐蚀性。能腐蚀绝大多数金属和塑料、橡胶及涂料。建规火险分级:乙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碱类、碱金属、水、强还原剂、易燃或可燃物。储运条件与泄漏处理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应与易燃、可燃物,碱类、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不可混储混运。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泄漏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面罩,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减慢挥发(或扩散),但不要对泄漏物或泄漏点直接喷水。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灭火方法砂土。禁止用水。消防器具(包括SCBA)不能提供足够有效的防护。若不小心接触,立即撤离现场,隔离器具,对人员彻底清污。蒸气比空气重,易在低处聚集。储存容器及其部件可能向四面八方飞射很远。如果该物质或被污染的流体进入水路,通知有潜在水体污染的下游用户,通知地方卫生、消防官员和污染控制部门。在安全防爆距离以外,使用雾状水冷却暴露的容器。表6.6-6硝酸物质特性一览表标识中文名:硝酸危险货物编号:81002英文名:NitricacidUN编号:2031分子式:HNO3相对分子质量:63.01CAS号:7697-37-2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纯品为无色透明发烟液体,有酸味。熔点(℃):-42相对密度(水=1):1.5相对密度(空气=1):2.17沸点(℃):86饱和蒸气压(kPa):4.4/20℃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油类、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毒性及健康危害侵入途径与水混溶。健康危害其蒸气有刺激作用,引起粘膜和上呼吸道的刺激症状。如流泪、咽喉刺激感、呛咳、并伴有头痛、头晕、胸闷等。长期接触可引起牙齿酸蚀症,皮肤接触引起灼伤。口服硝酸,引起上消化道剧痛、烧灼伤以至形成溃疡;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肾损害、休克以至窒息等。急救方法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若有灼伤,就医治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就医。食入:误服者给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立即就医。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不燃燃烧分解产物:氧化氮危险特性强氧化剂。能与多种物质如金属粉末、电石、硫化氢、松节油等猛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与还原剂、可燃物如糖、纤维素、木屑、棉花、稻草或废纱头等接触,引起燃烧并散发出剧毒的棕色烟雾。具有强腐蚀性。建规火险分级:乙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还原剂、碱类、醇类、碱金属、铜、胺类。储运条件与泄漏处理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应与易燃、可燃物,碱类、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不可混储混运。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要使水进入储存容器内。小量泄漏: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灭火方法用二氧化碳、砂土、雾状水、火场周围可用的灭火介质灭火。生产过程及其设施潜在风险性识别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储罐均存在泄漏风险,一旦发生事故会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储存运输过程中潜在风险性识别项目有机溶剂提纯生产线中生产的甲醇等有机溶剂存放在库房中,其存放桶密封不严或泄露,可能会造成有机气体挥发泄漏,可能会导致爆炸事故。本项目原辅材料均采用汽车运输,其中硫酸、硝酸、甲酸等均属于腐蚀性物质,如发生泄漏,可能会腐蚀路面及土壤,将有可能给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环境危害。6.6.3源项分析风险评价因子及风险类型的确定本项目涉及的主要事故情况如下:(1)储罐区硫酸、硝酸、甲醇、二氯乙烷等储罐破裂发生泄漏,造成泄漏事故;(2)甲酸钙生产车间中甲酸储罐破裂发生泄漏,造成甲酸泄漏事故;(3)有机溶剂提纯车间中有机溶剂、甲醇包装桶破裂,造成泄漏事故。最大可信事故及其类型的确定根据重大危险源识别结果,考虑各种物质的危害性,确定本工程事故及其类型见表6.6-7。表6.6-7环境风险事故类型装置污染物质事故类型储罐区硫酸、硝酸、甲醇、二氯乙烷泄漏甲酸钙生产车间甲酸泄漏有机溶剂提纯车间有机溶剂、甲醇泄漏根据环境风险评价实用技术和方法(胡二邦主编),设备容器一般破裂泄漏、爆炸的事故概率在1×10-5/a左右。可接受风险值本评价可接受的风险值采用国内化工行业风险值,为8.33×10-5死亡/a。6.6.4事故后果分析储罐泄漏影响分析根据工程分析可知,厂区设置有硫酸、硝酸、甲醇、二氯乙烷、甲酸储罐等,其中硫酸、硝酸、甲酸均具有强腐蚀性,甲醇、二氯乙烷等易引起燃烧或爆炸,因此对以上储罐破裂发生泄漏进行分析。(1)事故假设=1\*GB3①泄漏事故中均以小孔径泄漏的发生概率最大(为0.85)。而小孔径泄漏中,又以物质损失(即不引起燃烧或爆炸的泄漏)为主。本计算对事故发生时的小孔径泄漏做重点分析。=2\*GB3②本次评价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最少需要20min的时间,假设泄漏时间为1200s。=3\*GB3③最大释放量:单一储罐的最大储存量即为最大释放量。=4\*GB3④储罐某处发生泄漏时,释放出的危险物质在空气中形成天然气云团,随后云团随大气进行扩散,故计算时污染源的扩散以点源计。=5\*GB3⑤储罐分别储存的介质为硫酸、硝酸、甲醇、二氯乙烷、甲酸,在进行后果模拟计算时,将其均视为单一液体,不考虑其他组分对两者性质的影响;液体泄漏速率采用“风险导则”中液体泄漏速率的推荐公式计算。采用柏努利方程计算:Qo=CdAρ式中:Qo—液体的泄漏速度,kg/s;Cd—液体泄漏系数,Cd=0.6~0.64,取0.62; A—裂口面积; ρ—泄漏液体密度,硫酸取1830kg/m3、硝酸取1420kg/m3、甲酸取1220kg/m3、二氯乙烷取1235kg/m3、甲醇取790kg/m3; P,P0—容器内介质压力及环境压力,Pa;h—裂口之上液位高度,m。假设环境压力0.1MPa,储罐工作压力为常压,平均温度293K。储罐泄漏事故中液体的泄漏速率计算结果见表6.6-8。表6.6-8小孔径泄漏事故下物质泄漏速率物质流出系数泄漏系数裂口面积m2×10-4压力MPa液体温度K泄漏速率kg/s硫酸1.00.620.7850.12930.3943硝酸1.00.620.7850.12930.3060二氯乙烷1.00.620.7850.12930.2661甲酸1.00.620.7850.12930.3220甲醇1.00.620.7850.12930.120水环境风险影响分析事故情况下,火灾等事故情况消防水外泄或渗滤液外泄,将很容易渗入地下,造成地下水体污染,进而也可能对地表水水质产生影响;因此应对储罐及主装置区地面进行硬化及防渗处理,同时合理布置罐区位置,将灌区设置在厂区西南角,离周围地表水体150m以上,并对其设置围堰及导流系统等措施,以防止事故情况下排污、排水造成的泄漏,从而流入厂区东侧地表水地或通过地表下渗至地下,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厂区内应设置初期雨水、消防事故废水收集与导流系统。设置独立的重力流排水管道使含污雨水进入初期雨水收集池进行储存,同时在排水管道上设有旁路管道及阀门,在降雨后期,通过阀门开关转换,使清净雨水直接排入雨水管网,而不再进入初期雨水池。当发生事故时,事故废水通过围堰及管道收集系统,将事故废水导入事故水池中,确保事故水不得离开厂区。参照《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09),对排入应急事故水池的废水应进行必要的监测,能够回用的回用;对不符合回用要求,但符合污水处理系统进水要求的废水,应限流进入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对不符合污水处理系统进水要求的废水,应采取处理措施或外送处理。在污水处理系统事故情况下企业应设置迅速切断事故排水直接外排并使其进入储存设施的措施。事故池应采取安全及防渗措施,且事故池在非事故状态下不得占用以保证可以随时容纳可能发生的事故产生的废水。为防止事故状态下的有毒有害物质对地表水造成污染,评价提出以下要求:(1)储罐区应设置围堰,收集储罐区的雨水及事故状态下的排水,一般情况下储罐区的雨水进入初期雨水收集池;如果持续下雨,后期雨水通过切换装置排入清净雨水系统。(2)厂区内的清净水排放管网应尽量避开有毒有害物质泄漏可能流及的地方,清净水排水管网的厂区检查口应全部用密闭式封盖。事故池有效容积的确定采用公式法计算,具体算法如下:事故池容积:V总=(V1-V2)max+V3+V4注:(V1-V2)max是指对收集系统范围内不同罐组或装置分别计算。V1+V2-V3,取其中最大值。V1——收集系统范围内发生事故的一个罐组或一套装置的物料量。注:储存相同物料的罐组按一个最大储罐计,装置物料量按存留最大物料量的一台反应器或中间储罐计(本项目涉及的最大储量的设施为30m3硫酸储罐)。V2——发生事故时可以转输到其他储存或处理设施的物料量,m3;(本项目事故情况下假定没有物料可以转输到其它储罐或处理设施中)V3——发生事故时仍必须进入该收集系统的生产废水量,m3;(假定事故发生时无废水排入事故池)V4——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收集系统的降雨量,m3;V5=10qFq——降雨强度,mm;按平均日降雨量;(汉中市年均降水量为852.6mm,平均日降水量约为6.56mm。)F——必须进入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雨水汇水面积,ha。(厂区范围内汇水面积按厂区露天面积约4973m2)通过以上基础数据可计算得本项目的事故池容积约为:V总=(V1-V2)max+V3+V4=(30-0)+0+32.62=62.62m3 所以本项目事故池容积应为62.62m3,考虑并留有一定余量,事故池容积建议为70m3,可满足罐区事故水暂存的要求。②初期雨水池根据《石油化工污水处理设计规范》(SH3095-2000)规定,一次降雨污染雨水总量宜按污染区面积与其15-30mm降水深度的乘积计算,本次计算降水深度取20mm,污染区面积取4973m2,计算得到初期雨水总量为32.62m3,考虑到一定的余量,最终确定初期雨水池有效容积不小于50m3。最终的容积以企业最终的设计资料为准,但不应低于本次环评要求的容积。对初期雨水采取初期雨水自动节流装置,初期雨水不得直接外排。环评要求初雨收集系统做好防渗设计,满足“防渗层为至少1m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防渗要求。综上所述,环评要求初雨池有效容积不得小于50m3,事故池有效容积70m3。最终的事故池与初雨池容积应以企业设计资料为准,但不应低于本次环评要求的容积。②初期雨水池根据《石油化工污水处理设计规范》(SH3095-2000)规定,一次降雨污染雨水总量宜按污染区面积与其15-30mm降水深度的乘积计算,本次计算降水深度取20mm,污染区面积取4973m2,计算得到初期雨水总量为32.62m3,考虑到一定的余量,最终确定初期雨水池有效容积不小于50m3。最终的容积以企业最终的设计资料为准,但不应低于本次环评要求的容积。对初期雨水采取初期雨水自动节流装置,初期雨水不得直接外排。环评要求初雨收集系统做好防渗设计,满足“防渗层为至少1m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防渗要求。综上所述,环评要求初雨池有效容积不得小于50m3,事故池有效容积70m3。最终的事故池与初雨池容积应以企业设计资料为准,但不应低于本次环评要求的容积。6.6.5风险管理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要求制定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程序,避免在实验中运送、储存、使用及处理化学品过程中泄漏对人员健康安全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对需要使用的化学品采用审批制度,具有危险特性的化学品需采用“五联单”制度管理。〔2012〕。①在可燃、有毒气体可能泄漏的场所设置可燃及有毒气体探测仪,以利及时发现和处理气体泄漏事故,确保装置安全。②生产系统严格密封,选用可靠的设备和材料,以防泄漏、燃烧和爆炸等条件的形成。③防火防爆防毒安全装置必须保证预定的工艺指标和安全控制界限的要求,对火灾危险性大的工艺过程和装置,应采用综合性的安全装置和控制系统,以确保其可靠性。④具有火灾、爆炸有毒危险的生产工艺装置,其设备平面布置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规定,火灾、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气装置设计应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的规定。⑤具有易燃、易爆的工艺生产装置、设备、管道,难以绝对保证且有可能泄漏可燃气体的设备,在满足生产要求的条件下,宜按生产特点,集中联合布置,采用露天、敞开或半敞开式的建(构)筑物。⑥同一建筑物内各设备或装置的火灾危险类别不同时,其着火和爆炸的危险性有差异,为减少火灾的损失,避免相互影响,其中间的隔墙应用防火墙分隔。其厂房的火灾危险性类别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装置设计。⑦有可燃气体泄漏的场所必须设计良好的通风系统,并设计必要的检测和自动报警装置。⑧生产装置区内应准确划定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区域范围,并设计和选用相应的仪表、电气设备。在重点生产装置、控制室、变配电站、载气压缩机房、仓库、罐区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灭火设施。⑨按照“三同时”要求,事故水池及初期雨水池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⑩设置事故水池及初期雨水池,事故状态下污水应全部收集,不得外排。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要求风险管理制度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预计可能发生的事故,为增加对事故的处理能力所预先制定的应急对策。企业已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评价要求企业根据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关于加强化工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环发〔2012〕54号)和《陕西省加强化工园区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方案》(陕环发〔2012〕83号)及环保部门其他关于环境风险管理的文件要求加强风险管理并强化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在生产过程安全管理中具体化和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要求有以下几部分内容:①开展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和风险管理。企业按照要求在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组织下进行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加强化学品环境风险管理。②企业应履行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的主体责任,按相关规定进行排污申报登记,并足额缴纳排污费。企业应建立化学品环境管理台账和信息档案,依法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③企业应制定环境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救援队伍、装备和设施建设,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建立重大风险单位集中监控和应急指挥平台,逐步建设高效的环境风险管理和应急救援体系。开展有针对性的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有计划地组织应急培训和演练,全面提升风险防控和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企业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置,应当购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④企业应建设并完善日常和应急监测系统,配备大气、水环境特征污染物监控设备,编制日常和应急监测方案,提高监控水平、应急响应速度和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完备的环境信息平台,定期向社会公布企业环境信息,接受公众监督。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演练和应急物资管理作为日常工作任务,不断提升环境风险防范应急保障能力。⑤企业应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建设和完善项目所在园区环境风险预警体系、环境风险防控工程、环境应急保障体系。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应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以及周边企业、园区的应急预案相衔接,加强区域应急物资调配管理,构建区域环境风险联控机制。⑥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防范设施和应急措施是企业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制定和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基础。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评估、备案和实施等,应按环保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等相关规定执行。应急预案主要内容见表6.6-9。表6.6-9本项目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内容一览表序号项目内容及要求1应急计划区危险目标:主装置区、储罐区2应急组织机构、人员各级别主要负责人为应急计划、协调第一人,应急人员必须为培训上岗熟练工;区域应急组织结构由当地政府、相关行业专家、卫生安全相关单位组成,并由当地政府进行统一调度3预案分级响应条件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以及适合相应情况的处理措施4应急救援保障应急设施,设备与器材等5报警、通讯联络方式逐一细化应急状态下各主要负责单位的报警通讯方式、地点、电话号码以及相关配套的交通保障、管制、消防联络方法,涉及跨区域的还应与相关区域环境保护部门和上级环保部门保持联系,及时通报事故处理情况,以获得区域性支援6应急环境监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由专业队伍负责对事故现场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