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2.3评价工作等级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风险评价的级别划分情况具体见表2.3-1。表2.3-1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环境风险潜势Ⅳ、Ⅳ+ⅢⅡⅠ评价工作等级一二三简要分析aa是相对于详细评价工作内容而言,在描述危险物质、环境影响途径、环境危害后果、风险防范措施等方面给出定性的说明。由上表可知本项目环境风险只需简要分析。3、环境敏感目标调查本项目附近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见表3-1。表3-1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表环境要素名称坐标保护对象保护内容环境功能区相对场站方位相对场站距离/m经度纬度户数人数环境空气小里坡村109.110670936.9635888342298人群健康环境空气二类区W1029红柳湾村109.133104936.96023070952212E1543曹家坬村109.123102136.9795936226102NW2901环境噪声管线两侧200m地下水项目区域潜水含水层《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土壤场站周边50m《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生态环境场站周边300m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4、环境风险识别本项目涉及的危险物质为原油。风险为原油发生泄漏。4.1物质危险性识别本项目涉及的物料为原油,其性质见表4.1-1。表4.1-1原油的理化性质标识中文名:原油英文名:Petroleum危规号:32003CAS号:8002-05-9理化性质外观与形状:红色、红棕色或黑色有绿色荧光的稠厚性油状液体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溶剂熔点(℃):-259.2沸点(℃):120~200℃相对密度:0.78~0.97(水=1)稳定性:稳定危险特性危险性类别:中闪点易燃液体燃烧性:易燃闪点(℃):<28℃爆炸上限(%):5.4爆炸下限(%):2.1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遇高温,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性。灭火方法: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毒性LD50:500~5000mg/kg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蒸气可引起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浓度过高,几分钟即可引起呼吸困难、紫绀等缺氧症状。由表可以看出,原油具有以下特性:⑴火灾爆炸危险性:原油属中闪点易燃液体,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物质;⑵易蒸发性:目前,在油田区难以做到全密闭作业,在作业场所不同程度地存在因蒸发而产生的可燃性油气;⑶毒性物质:原油具有一定的毒性;⑷易积聚静电荷:静电放电是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⑸易流淌、扩散性:原油一旦泄漏将覆盖较大面积,扩大危险区域;油品的蒸汽一般比空气重,易沿地表扩散;⑹热膨胀性:原油受热后,温度升高,体积膨胀,若容器罐装过满,超过安全容量,或者管道输油后不及时排空,又无泄压装置,便可导致容器或管件的损坏,引起油品外溢、渗漏,增加火灾爆炸危险性。4.2危险物质向环境转移途径识别通过以上物质识别,本项目所涉及的危险物质的扩散途径主要为工艺区发生原油泄漏事故,泄漏原油进入土壤,对土壤、植被的影响;泄漏原油通过包气带进入地下水环境从而对地下水造成污染;/质,及上述事故在消防过程中产生的废水。5、事故源项分析⑴储罐泄漏事故储油箱内为常压储存液体,泄漏速度采用柏努利方程计算:(P-O)+2ghQCdρ式中:Q—液体的泄漏速度,k/s;Cd—液体泄漏数,取Cd0.6~0.64;A—裂口面积,m2;ρ—泄漏液体密度,kg/m3;P—容器内介质压力,Pa;P0—环境压力,Pa;g—重力加速度;h—裂口之上液位高度,m。泄漏量的大小与泄漏点的裂口面积、裂口之上的液面高度等参数有关,其排放推动力是液体的液差,排放速率随着排放时间的延续,液面势差下降而变小。根据经验资料和实际情况,储罐泄漏一般发生在储罐与管道的连接处,储油箱发生完全破裂的概率很小,本项目储油箱容积为100m3,总高约2.4m,连接储油箱管道直径为100mm。故本次评价按典型故障中100%管径破裂导致泄漏考虑,计算结果列于表5-1中。表5-1储罐泄漏事故计算参数及计算结果计算参数原油储罐泄漏类型接头完全破裂裂口孔径,m0.10(100%管径)裂口面积,m20.00785液体密度,kg/m3847液体泄漏系数0.62裂口之上液位高度,m2.4泄漏速度,kg/s33.9530min控制泄漏量,kg61110全部泄漏时间/min98.97⑵储罐火灾爆炸事故原油可燃,若泄漏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燃烧产物为一氧化碳。火灾事故危害除热辐射直接危害外,未完全燃烧的物质在高温下迅速挥发释放至大气;燃烧物质燃烧过程中则同时产生伴生或次生有害物质CO,并扩散至大气中。①火灾未完全燃烧物质产生量估算《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中依据半致死浓度和重大危险源在线量给出了火灾爆炸事故有毒有害物质释放比例的估算方法(见附录B中表B.5),未完全燃烧的原油以烃类气体的形式释放至大气,由于烃类气体无半致死浓度,因此,本项目烃类气体的释放比例按5%来估算。本项目原油储量为282.9t,无半致死浓度(LC50),本项目按5%取值,因此,发生火灾爆炸时未燃烧的原油产生量为14.15t,假定30分钟控制燃烧,则由火灾事故导致原油挥发量为10kg/s。②火灾伴生/次生污染物一氧化碳产生量估算根据《油库安全技术》(王丰,中国石化出版社,2003)确定原油燃烧直线速度为0.105m/h,据此核算凝析油储罐发生事故后的凝析油燃烧速率。根据《环境工程设计基础》(化学出版社,2002),液体燃料燃烧产生CO的计算公式为:GCO=2.33B·C·Q式中:GCO:CO产生量,kg/s;B:消耗燃料量,kg/s,泄露量为33.95kg/s;C:燃料含碳量,取85%;Q:不完全燃烧值,取10%;经计算,储罐最大爆炸事故CO排放速率为6.72kg/s。⑶事故概率分析储油箱是事故较常发生的地方。储油箱的事故主要是泄漏和火灾等。根据国内外储罐事故概率分析与查阅资料,并类比胡二邦主编《环境风险评价实用技术、方法和案例》一书的研究成果,确定项目储罐发生火灾爆炸引发次生灾害事故的概率为1.0×10-5次/a。6、环境风险分析发生原油泄漏会堵塞土壤孔隙,使土壤板结,通透性变差,造成土壤长期处于缺氧还原状态,下渗进入地下水会污染地下水。⑴对地表水的影响石油类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的方式主要有水面扩散、弥散和降解三种。油类在水体表面扩散的速度很快,一般情况下,油类在水表面一天就可以完全扩散,形成临界厚度的原油薄膜层,而后分裂为油膜碎片。油膜的存在,将导致水体与空气之间的物质交换途径被阻断,造成水体溶氧的困难。水中缺氧将使水质变坏,影响水中生物的生存,对地表水体产生污染影响。⑵对地下水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对地下水无影响,只有在发生事故时才可能影响到地下水。发生事故时,原油及污水能否对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取决于其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地面污染程度以及泄漏点的地质构造。项目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原油或污水大规模短期泄漏,有可能下渗到包气带土体,甚至达到潜水层,影响地下水水质。⑶对土壤的影响原油在土壤内部由于重力作用沿垂直方向向地下渗透,由于原油黏度和凝固点较高,且流动性较差,加上土壤对原油具有很强的截流能力,因此泄漏原油很难向土壤深层迁移。此时影响原油污染范围的因素有原油的泄漏量、存留时间及环境温度等。短期原油泄漏事故造成的土壤影响一般仅限于直接有泄漏原油的区域,且主要对表层0~20cm的土层构成污染。泄漏原油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可以用pH值、总盐量、总碱度等三项指标来说明。据已有的试验和监测资料表明,受到原油污染的农田和正常农田土壤中的pH值、总盐量、总碱度无明显的差别,即原油污染对土壤的理化性质的影响不大。但由于石油是粘稠大分子物质,覆盖表土或渗入土壤后,将堵塞土壤孔隙,使土壤板结,通透性变差,从而造成土壤长期处于缺氧还原状态,土壤养分释放慢,不能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而致其死亡。⑷对大气的影响原油泄漏后遇火源将导致燃烧风险,未完全燃烧的有毒有害物质进入环境空气,从而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一般情况下,发生事故而泄漏于地表的原油数量有限,如果处理及时得当,对周围环境影响可得到有效的控制。7、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要求7.1环境风险防范措施⑴施工阶段的事故防范措施①建立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提高施工检验人员的水平,确保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理,发现缺陷及时正确修补并做好记录;②选择有丰富经验的单位进行施工,减少施工误操作。①站区做好防渗处理。②拉油点原油进站管线均设置手动阀门,可以手动控制,储罐区进料口和出料口全部设置截止阀,确保事故状态下第一时间切断泄漏源。⑵运行阶段的事故防范措施①厂区内设置安全环保岗位,对截流设施、截断阀、防火堤等进行专人管理。②定期对站内管线进行清管,排除管内的污物,以减轻管道内腐蚀;③定期进行管道壁厚的测量,对管壁减薄严重的管段及时维修更换,避免泄漏事故发生;⑶管理措施①项目投产运行前,应制定出正常、异常或紧急状态下的操作手册和维修手册,并对操作和维修人员进行培训,持证上岗,避免因严重操作失误而造成的事故;②制定应急操作规程,在规程中说明发生管道事故应采取的操作步骤,规定抢修进度,限制事故的影响,另外还应说明与管道操作人员有关的安全问题;③通过定期进行安全活动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及时识别事故发生前的异常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④制定事故应急处置方案,配备适当的管道抢修、灭火及人员抢救设备;⑤对重要的仪器设备有完善的检查项目、维护方法;按计划进行定期维护;有专门档案(包括维护记录档案),文件齐全。7.2应急要求在发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时,应急处置的首要工作是控制事故污染源和防止污染物扩散造成对周围人群、动植物的伤害,防止进一步污染环境。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设立应急救援小组,全面负责应急救援指挥部门人员的组成、职责和分工,争取社会救援,保证应急救援所需经费以及事故调查报告和处理结果的上报。事故应急处置程序见图7-1。图7-1事故处置程序示意图7.3事故应急处置措施⑴原油泄漏时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①正确分析判断突然事故发生的位置,用最快的办法切断上、下游的截断阀,同时组织人力对原油泄漏危险区进行警戒。②立即将事故简要报告上级主管领导、生产指挥系统,通知当地主管部门加强防范措施。③组织抢修队伍迅速奔赴现场。在现场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指挥下,按照制定的抢修方案和安全措施,周密组织,分工负责,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抢修。④原油泄漏时,要迅速确立拦油、打坝堵漏、吸收、消解、分解处置方案及措施,使用凝油剂、拦油带、吸油棒、沙袋子等器材物品拦截、捕捞泄漏原油,控制影响范围及影响时间,降低水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同时启动下游水质监测。⑤险情排除后迅速清理应急现场,回收原油,对少量无法回收的原油,应在当地环保局的批准下妥善处理。⑵原油泄漏进入土壤时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①正确分析判断突然事故发生管段的位置,用最快的办法切断管段上、下游的截断阀,同时组织人力对原油泄漏危险区进行警戒。②立即将事故简要报告上级主管领导、生产指挥系统,通知当地主管部门加强防范措施。③组织抢修队伍迅速奔赴现场。在现场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指挥下,按照制定的抢修方案和安全措施,周密组织,分工负责,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抢修。④组织抢修队伍人工开挖集油池,并用砂土、水泥等及时围堵或导流,防止泄漏物向河流、农田、居民点等重要目标或危险源流散,确保泄漏原油不进入地表水体。⑤险情排除后迅速清理应急现场,回收原油,对少量无法回收的油泥,应在当地环保局的批准下妥善处理,最大限度的消除危害。⑥对于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根据土壤类型可采取以下不同的措施,详见表7.3-1。表7.3-1 原油泄漏采取的土壤环境保护应急措施土壤类型土壤理化特征应急措施绵沙土土壤通透性好;土层深厚,养分含量相对较高由于土壤渗透性强,污染面积一般较小,易于控制和收集,将污染土层挖出后集中处理,并及时覆土恢复黑垆土土层深厚,保水、保土、土壤肥力较高,是较好的农耕土壤之一石油易流失,污染范围大,布设集油坑,并将土壤表层及时收集后集中处理盐土地下水位高,盐化度高,保水、保肥较差由于土壤渗透性强,污染面积一般较小,易于控制和收集,将污染土层挖出后集中处理,并及时覆土恢复⑶原油泄漏引发火灾应急处置时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原油泄漏燃烧可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害产物,应疏散周围人员,应急处置人员应戴防毒面具,穿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发生较大火灾时,保证人员安全是首要工作原则,应第一时间抢救伤员,疏散影响区域的人员等。视事件的严重程度和站内应急人员的处置能力,决定是否需要向政府有关部门求援。火势较小时可使用干粉灭火器、砂土、二氧化碳、消防毯等进行灭火,用水灭火无效。若火势已不可控,应急人员应马上撤离。7.4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为防范和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要求建立既能对污染隐患进行监控和警告,又能对突发性污染事故实施统一指挥协调、现场快速监测和应急处理的应急系统。本项目应急反应纳入到杏子川采油厂应急系统中。8、应急响应⑴一级响应时,由油田生产运行处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⑵二级响应时,由油田生产运行处按下列程序和内容响应:①开通与事件发生单位厂级环境应急指挥机构、现场应急指挥部、相关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通信联系,随时掌握事件进展情况;②立即向油田经理、副经理报告,成立环境应急指挥中心;③及时向油田报告突发环境事件基本情况和应急救援的进展情况;④通知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分析情况。根据专家的建议,通知相关应急救援力量随时待命,提供技术支持;⑤派出应急救援力量和专家赶赴现场参加、指导现场应急救援。⑶环境应急指挥中心应急响应方法:①环境应急指挥中心接到突发环境事件报告后,立即启动公司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迅速组织环境监察应急、环境监测应急队伍和有关人员到达突发事件现场,进行环境应急监测、污染源调查、污染源控制、污染源转移、污染消除、人员撤离、受污染区域划定,同时分析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提出应急处置工作建议。调集所有应急力量按照应急预案迅速开展抢险救援工作;②根据危机状态,对应急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③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危机的变化,及时对预案进行调整、修订、补充和完善,确保人员各尽所职,救援工作灵活开展;④根据危机情况,在技术支撑下科学组织人员和物资疏散工作;⑤及时报告地方环保局、政府和油田质量安全环保部,必要时请求给予技术支持和物资支持;⑥做好舆论宣传工作,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环境应急指挥中心与应急领导小组要保持密切联系,定期通报事故现场的形势,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做好稳定社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适时发布公告,将危机的原因责任及处理决定公布于众,接受社会的监督。三级响应,启动采油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教育发展中心招聘考试试题(含答案)
-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理论试题(有答案)
- 树立正确政绩观课件
- 余热发电属地及没备卫生检查培训试题及答案
- 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流程和处置的试题和答案
- 护士急救药品、知识考试题(附答案)
- 2025年诊断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山东初级保育员知识培训试题和答案
- 2024年设备监理师考试题库含答案
- 北京市公共知识培训倍速课件
- 皮肤美容注射培训课件
- 核安全863文化宣讲
- GB/T 23694-2024风险管理术语
-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学期 期末测试卷(冀教河北版 2025年春)
- 初中班主任培训讲座课件(27p)-2024鲜版
- 华为三化一稳定、严进严出培训教材
- 数据驱动的智能家政服务平台研究
- 锅炉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 《小儿拍背排痰》课件
- 安全管理竞聘报告
- 杜富国课件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