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井冈山革命斗争简史
2003-07-2822:47:31南方网综合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这片神奇的土地,养育了毛泽东、朱德等一代伟人。1927年秋,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井冈山道路,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井冈山,山高林密,沟壑纵横,道路狭窄,地形险峻。只有五条小路可以出入。在军事上,进可以攻,退可以守,足以影响湘、鄂、赣、粤四省,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毛泽东在这里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后,坚持了两年多的时间。下面我们将井冈山斗争历史按时间顺序作一简要叙述。
井冈山的斗争从1927年10月至1930年2月,经历了创立、巩固发展和坚持斗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1927年9月至l928年2月)
(一)八七会议和秋收起义
1927年4月至7月,以蒋介石、汪精卫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背信弃义,相继发动了反革命政变。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国,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到了惨重的失败。在革命的紧要关头,中国向何处去?中国革命的道路如何走?成为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1927年8月1日,在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同志的领导下,举行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始了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新时期。为了确定全党在新形势下的斗争任务,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共中央于8月7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这就是著名的“八七”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议程是:检查党中央过去工作中的错误;制定新的路线;改组中央政治局。经过到会代表的一致努力,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彻底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成立了临时中央政治局,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出席了会议,并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会后,临时中央政治局派毛泽东和彭公达改组湖南省委,领导秋收起义。
8月18日,湖南新省委召开工作会议,确定成立秋收起义领导机关枣党的前敌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讨论制定了秋收起义的计划。省委会议后,毛泽东于9月初在安源召开军事会议,组织了秋收起义的武装力量,组建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长余洒度,副师长余贲民。下辖4个团,计5000余人。卢德铭任总指挥。9月8日,中共湖南省委发布了《关于夺取长沙的命令》,要各地会师长沙,夺取省城,建立中国革命委员会湖南分会。
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正式发动。我军首先破坏武长和株萍铁路,切断敌人的交通运输。10日,分头向萍乡、礼陵、平江、浏阳等地进攻。第二团从安源出发,两次攻萍乡未成,西取老关,后攻克礼陵,成立了革命委员会。由于敌强我弱,第二团经老关北上,攻克浏阳,在浏阳被围,损失了三分之二以上的兵力。一、四两团向平浏进发,在攻打长寿街时〕,四团团长邱国轩率部叛变,勾结敌人,从背后袭击一团。一团死亡百余人,并有两个营被打散。第三团在向浏阳前进时,右路失利,失去配合。敌军开展反攻,三团受到部分损失,向上坪转移。鉴于起义部队先胜后败,遭受严重挫折,14日,毛泽东在上坪召开了三团连以上干部会议,决定通知各路部队到浏阳文家市集合。19日晚,毛泽东在文家市主持召开了前委会议,否定了“取浏阳直攻长沙”的错误意见,决定部队向萍乡退却,再向湘南转移。
(二)向罗霄山脉中段转移
20日清晨,工农革命军在文家市里仁学校的操坪上举行会师大会,毛泽东作了重要讲话,指出:秋收暴动原计划攻打长沙,可是长沙那样的大城市目前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管的地方去,保存和发展武装力量。讲话后,部队立即出发,当天到达江西境内的桐木。
21日,部队到达萍乡境内的上栗市,原打算经萍乡去安源,但到上栗市后,听说萍乡有重兵把守,部队又绕道到芦溪。当晚部队到达芦溪。第二天凌晨,工农革命军在芦溪遭到赣敌朱培德部的突然袭击,经激战后突出重围,总指挥卢德铭在战斗中英勇牺牲。芦溪战斗后,部队继续南下,24日到达莲花县的甘家村。25日,部队冒雨攻克了莲花县城,砸开了监狱,营救出被捕的70多位革命群众。翌日,毛泽东在县城召开了原莲花县党组织负责人会议,研究莲花县党的工作。
(三)三湾改编和古城会议
9月29日,工农革命军到达永新县的三湾村。根据江西省委的介绍,前委派人与宁冈县党组织和袁文才部取得了联系,并决定对部队进行改编。在前一段的行军打仗中,由于长途跋涉,粮食不足,缺医少药,部队弥漫着一股消沉情绪。少数人经不起考验,认为失败已成定局,悲观动摇。有的不辞而别,有的背叛革命。军官打骂士兵的现象时有发生,官兵关系紧张,军纪松弛。加上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没有确定,党组织不健全,一个团才有一个支部,无法开展有力的工作。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部队来到三湾的当天晚上,毛泽东在“泰和祥”杂货铺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会上毛泽东总结了秋收起义的经验教训,分析了部队的政治思想和组织状况,提出了改编的主张。会议通过了这一决定。第二天便着手进行改编。
三湾改编的主要措施有三条:一是进行组织整顿,将部队缩编为一个团,称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下辖一、三两个营。另外还组编了一个特务连,一个军官队,一个辎重队,一个卫生队。改编时以自愿为主,愿留的则留,不愿留的根据路途远近,发给三至五元钱的返家路费,让他们回家。改编后部队剩700人左右。人虽少了,但部队更精悍了。二是确定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制度,将以前一个团一个支部,改成班有党小组,连有党支部,营团有党委。连以上设党代表,全军由前委统一领导”。三是在部队中实行民主制度,在连、营、团各级设立士兵委员会,废除繁琐礼节,不准打骂士兵,经济公开,士兵管理伙食,官兵待遇一样,建立起新型的官兵关系。
整编中还重新任命了干部。团长陈浩、团党代表何挺颖、副团长徐庶、参谋长韩昌剑,一营营长黄子吉、党代表宛希先、三营营长张子清、党代表李运启,特务连连长曾土峨,军官队队长吕赤,辎重队队长范树德,卫生队队长曹锑、党代表何长工。
三湾改编,标志着工农革命军的新生,在我军的建军史上具有深远而伟大的意义。在三湾,毛泽东还接见了宁冈县党组织负责人龙超清和袁文才的代表陈慕平,听取了他们一。
12月下旬,湘敌吴尚第八军进剿井冈山根据地,进攻茶陵城。工农革命军与敌人激战后,因敌众我寡,主动撤出茶陵城,向井冈山转移。但团长陈浩、副团长徐庶、参谋长韩昌剑等人企图将队伍拉到湘南去,投靠国民党13军军长方鼎英。陈浩是方在黄埔军校的学生,在茶陵城里时陈浩就给方写了信,沟通了联系,准备叛变投敌。当部队行军至茶陵湖口时,被从井冈山赶来的毛泽东追上,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当晚毛泽东在湖口召开了营以上干部会议,揭露了陈浩一伙的叛变阴谋。第二天部队返回宁冈,前委在砻市召开大会,宣判了陈浩等人的罪行,当场处决了陈浩、徐庶和韩昌剑等人。毛泽东在会上还总结了打茶陵的经验教训,提出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一、打仗消灭敌人;二、打土豪筹款子;三、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三大任务”的提出,对人民军队的建设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军队的建设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决部队的给养。扩大根据地,工农革命军于1928年1月攻打了遂川。1月4日,毛泽东率部从宁冈砻市出发,经茅坪、茨坪、下庄、黄坳,进攻遂川。途中,在大坑打垮了肖家壁的靖卫团(约三、四百人),守城敌军闻讯,吓得连夜弃城而去。l月5日,工农革命军占领遂川县城。随后,兵分三路,到于田、大坑、草林一带发动群众,帮助他们建立暴动队、赤卫队、农协、工会等组织,同时开展打土豪、筹款子运动,毛泽东留在县城,帮助重建遂川的党组织,成立了遂川县委,陈正人为书记,并着手筹建县工农兵政府。
1月24日,遂川县召开万人大会,成立遂川县工农兵政府。农民代表王次淳被选为主席。
1月25日,毛泽东通过进一步总结群众工作的经验,在县城的李家坪向部队宣布了最早的“六项注意”:一、还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
2月中旬,江西敌军一个营进驻宁冈新城,妄图夹击我工农革命军。毛泽东率部回到宁冈,并亲自指挥,于18日攻克新城,俘敌100余人。缴枪300余支,活捉国民党宁冈县长张开阳。2月21日,工农革命军在砻市召开了群众大会,处决张开阳,宣布成立宁冈县委(龙超清任书记)和县工农兵政府(文根宗任主席)。
从1927年10月到1928年2月,在中共前敌委员会的领导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已初具规模。部队先后攻克了茶陵、遂川、宁冈三个县城,成立了县工农兵政府;恢复和建立了茶陵、遂川、宁冈。永新四个县委,酃县特别区委,莲花特别支部;工农革命军发展为两个团,并帮助地方建立了赤卫队、暴动队等组织,从而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第二阶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1928年3月至1929年1月)
(-)朱毛会师和红四军的成立
“八一”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分部队,在朱德、陈毅的率领下,于1927年冬从广东三河坝撤出战斗后,经湘粤赣边境艰苦转战,进入湘南。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在湘南特委和宜章县委的配合下,朱德、陈毅率领部队于1928年1月12日智取宜章县城,揭开了湘南暴动的序幕。随后,朱德、陈毅率部相继攻克了郴县、永兴、资兴、耒阳、安仁等县,恢复了党的组织,建立了苏维埃政府。3月中旬,还在郴州建立了湘南苏维埃政府,统一领导各县的红色政权。短短两个月时间,暴动的浪潮就波及20余县。
与此同时,湘南特委的代表周鲁,于3月上旬来到宁冈,指责湘赣边界“烧杀太少!行动太右!”将秋收起义时湖南省委任命的毛泽东为书记的前委取消,改组为师委,任命何挺颖为书记,毛泽东为师长。并且不顾毛泽东等人的反对,强行要毛泽东把队伍拉往湘南,远离根据地,去策应湘南暴动。
3月中旬,工农革命军分三路向湘南进发,先后抵达酃县的中村,在中村进行了为期10天之久的整训和发动群众的工作。3月底,部队继续南进。由于受“左”倾盲动主义思想的影响,路上出现了乱烧房子的现象。到达桂东沙田时,毛泽东向部队重新颁布了“三项纪律”、“六项注意”,密切了军民关系,深受工农的欢迎和拥护。当工农革命军离开边界以后,国民党军队乘虚而入,闯进根据地,进行大肆烧杀。遂川反动地主武装头目肖家壁采用割头、剖腹、点天灯等许多惨无人道的刑罚对付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张开阳的老婆带领挨户团在宁冈烧杀。井冈山根据地除茅坪、大小五井、茨坪等地外,被敌占领一个多月,导致边界的“三月失败”。与此同时,由于军阀混战暂时结束,互相勾结起来对付湘南暴动大军,致使部队面临强敌的攻击。为了保存实力,朱德、陈毅等当机立断,有计划地命令部队撤出湘南,分两路向井冈山转移。
毛泽东得知这一消息后,也兵分两路接应他们。4月25日,湘南暴动部队经过艰苦转战,有近万人先后到达了宁冈碧市。4月28日,毛泽东率领部队击溃了尾随的敌人后,回到了碧市。在砻江书院,毛泽东、朱德胜利会见。参加这次会见的有张子清、蔡协民、何长工、王尔琢、伍中豪等,这就是著名的“井冈山会师”。5月4日,在砻市广场举行了庆祝两支部队胜利会师大会。参加大会的军民有一万多人。朱德、毛泽东先后讲了话,陈毅宣布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成立,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王尔琢参谋长,陈毅任士兵委员会(即政治部)主任。下辖3个师9个团,由朱德、张子清(因负伤由毛泽东代)、陈毅分别任师长。会上还再次重申了“三大任务”和“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朱毛会师和红四军的成立,在我军的建军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深远深元的意义。
(二)粉碎敌人的第一次反革命“会剿”
4月中旬,湘赣两省敌人调集了10个师的兵力,开始对井冈山根据地进行第一次“会剿”。后来,由于蒋、桂、冯、阎对张作霖的战争爆发,江西只剩下赣敌27师杨女轩部参力口会剿。5月2日,杨如轩以永新为大本营,兵分两路向井冈山进犯。
毛泽东、朱德等分析了敌情,决定对江西敌人取攻势,对湖南敌人取守势,集中兵力歼敌一路。一方面,毛泽东率31团,抢占新老七溪岭的有利地形,堵击敌79团的进攻;另一方面,朱德、陈毅率28、29团,佯攻遂川,从侧面攻敌81团,占领永新城。在五斗江与敌81团激战,将敌击溃,乘胜追击,又在永新城将敌79、80团击溃,第一次占领了永新。
五斗江战斗后,前委召开了一次扩大会议。毛泽东、朱德总结了列次战斗经验,第一次提出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产生了我军带着朴素性质的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
一个星期后,敌人又组织了对井冈山的第二次进剿。红四军得知敌人进犯的消息,主动退出永新。一面派29团骚扰敌人,一面令31团一营袭击茶陵高陇,造成敌人错觉。江西敌人以为我根据地内兵力空虚,于是杨如轩率领两个团作为主力,进攻边界腹地。朱德率领部队在永新县城与里田之间的草市场设下埋伏,全歼敌79团,击毙团长刘安华,第二次占领永新。
6月下旬,敌人以5个团的兵力由永新向井冈山发动了更大规模的进攻。毛泽东率部在永新的龙田、路江一带牵制敌人,朱德、陈毅率部在宁冈的新城正面迎敌,并组织了一万多群众参战。
23日,战斗在宁冈、永新交界的新老七溪岭展开。这一天正是传统的端午节。暮途穷德手提机关枪,亲自上阵。战斗从清晨一直进行到下午3点才结束,随后红军第三次占领了永新城。这次战斗歼敌两个团,击溃敌5个团,缴枪七八百支,史称“龙源口大捷”。群众编了一首歌谣:“不费红军三分力,打败江西‘两只羊’,真好,真好,快畅,快畅!”取得了粉碎湘赣敌人第一次反革命“会剿”的胜利。龙源口大捷后,红四军召开了连以上干部和地方武装负责人会议,作出了分兵发动群众的决定,以扩大红色割据区域。此时,井冈山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割据区域拥有宁冈、永新、莲花三个全县,吉安、安福各一小部,遂川北部,酃县东南部。面积达7000余平方公里,人口有65万。5月下旬还成立了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袁文才任主席。下设土地部、军事部、财政部、政法部、工农运动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妇女委员会,着重负责领导根据地的土地革命。
(三)深入土地革命
湘赣边界的山村穷乡辟壤,政治、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地主豪绅压迫剥肖严重,人民生活困苦。边界的地主占边区人口的百分之五以下,却占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土地,而遂川的地主却占有百分之八十的土地。因此,要唤起农民起来革命,必须解决土地所有权的问题。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井冈山斗争的重要内容。根据地内大体可分3种阶级:大、中地主阶级;小地主、富农阶级(即中间阶级);中农、贫农阶级。当时根据地的党组织实行的策略是:以贫雇农为基础,联合中农,争取富农,杀戮地主豪绅及其走狗。这项政策虽然有“左”的方面,但主要精神是正确的,对根据他的土地革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928年5月,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着重讨论了根据地的土地革命,制订了具体的方针、政策。会后,各县、区、乡政府中都成立了土地委员会,普遍开始了分田运动。当时根据地党组织制定的具体规定主要有:1、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山多田少的地方,就以3、4个乡为一个单位去分配土地。2、废除苛捐杂税,保护中小商人做买卖。3、争取中间阶级,在土地改革中,中间阶级照样分田。根据地的分田运动先是从宁冈开始的。红四军也先后抽调了一批同志深入到宁冈的葛田、古城等地开展土地革命,随后向遂川、永新推广。毛泽东亲自到永新的塘边村作调查研究,并发展群众,进行土地革命。《永新调查)就是在这期间写下的。到1928年7月,根据地各县普遍分配了土地,还有小部分土地也在分配之中。正当根据地土地革命广泛开展之机,由于湖南省委的错误指导,导致了“八月失败”。豪绅地主大肆报复,土地重新被夺了回去。9月以后,红军收复了根据地大片失地。在湘赣边界特委的指导下,各县以区为单位,对土地进行了一次复查,有的地方还重新分配了土地。
12月,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根据中央有关土地革命的精神,全面总结了井冈山根据地土地革命的经验,制定并公布了我党最早的土地法规《井冈山土地法》。它为我党后来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制定更全面的土地法令奠定了基础。《井冈山土地法》也存在一些缺陷,主要有三点:1、没收一切土地,而不只是没收公共的土地和地主的土地进行分配;2、土地所有权属政府而不是属农民自己;3、禁止土地买卖。后来在实践中,这些缺点都逐步得到了纠正。土地革命的实行,使根据地贫苦农民分得了土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激发了农民群众的革命热情,大大促进了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
(四)八月失败和第二次反“会剿”的胜利
6月23日的龙源口大捷,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会剿”,可是,整个局势仍然是反动势力处于暂时稳定时期。军阀混战一结束,又急于对井冈山进行第二次反革命“会剿”。消息很快传到根据地。但这时湖南省委派袁德生、杜修经于6月30日到达永新,带来湖南省委的指示信,要“四军攻永新敌军后,立即向湘南发落。”接到指示信的当天晚上,湘赣边界特委、红四军军委、永新县委在县城的商会楼召开联席会议,着重讨论湖南省委的指示信,研究根据地党的工作和红四军的行动计划。毛泽东主持了会议,朱德、陈毅等党政军领导和袁、杜两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决定红四军继续留在湘赣边界开展工作。7月4日,又以红四军委和湘赣边界特委的名义向湖南省委写了报告,并陈述了不去湘南的6条理由,要求省委给予新的决定。
7月初,敌人的第二次“会剿”开始了。湘敌吴尚部从酃县侵入宁冈,准备与江西的敌人到永新会合。根据这一情况,朱德率28、29团进攻酃县、茶陵,迫使敌军回兵。7月12日,红军攻克酃县。湘敌听到消息后急忙于14日经莲花退回茶陵。红军攻克酃县后,29团的官兵思乡心切,并于当晚召开士兵委员会,擅自决定回湘南去。四军军委开会几经劝阻无效。7月17日,红28、29团由酃县水口向湘南进发。7月24日,部队与敌范石生部战于郴州,先胜后败,撤出战斗。29团被冲散,一部分跑回宜章家乡后在乐昌被土匪武装消灭,一部分散落在郴、宜等地不知所终。只有胡少海和肖克带领百余人归队。幸亏28团损失不大,他们与军部一起连夜向井冈山撤退。
与此同时,毛泽东率领的3l团留在永新与敌人l1个团周旋。在毛泽东的指挥下,组织了南、北、中三路行动委员会,发动广大的人民群众,开展四面游击,困敌于永新附近30里内达25天之久,最后因敌我力量悬殊,只好撤出战斗。这时传来红军在湘南失利的消息。毛泽东决定亲率一个营前往湘南迎回红四军大队,留下一个营和袁文才、王佐部队留守井冈山。
这时,湘赣敌人得知红军大队远离根据地,有3个团的敌军及反动地主武装卷土重来。一时间白色恐怖笼罩城乡,投机分子纷纷反水,根据地内被杀的人、被烧的屋不计其数,损失严重,史称“八月失败”。
“八月失败”的原因是:1、29团官兵动摇思家,失去了战斗力;2、省委代表杜修经只知形式地执行湖南省委的指示,附和29团官兵回家乡的情绪;3、中央和湖南省委对形势的错误估计和“城市暴动中心”的“左”倾盲动主义指挥。红四军主力在回井冈山途中,至桂东沙田进行了整编。这时毛泽东率领的队伍也于8月22日到达了沙田。两支队伍会合后,召开了营以上干部会议,对这次失败作了总结。杜修经表示承担责任。然后部队转移回井冈山。在崇义的思顺圩又发生了28团2营营长袁崇全带4个连和机枪、迫击炮连叛变的事件,后来虽然将这几个连队追回了,但28团团长、军参谋长王尔琢却光荣牺牲了。
这时,也就是8月30日,湘赣敌军以4个团的兵力,从宁冈方向会攻井冈山。在3l团党代表何挺颖、一营营长陈毅安的率领下,凭借黄洋界的有利地势,发动群众,以不足一营的兵力,与敌人激战了一天一夜,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保卫了井冈山,取得了第二次反“会剿”战役中有决定性意义一仗的胜利。
9月12日红四军主力重返根据地,在遂川击败赣敌刘士毅部,并击毙了叛徒袁崇全,收复了遂川城。
10月1日,红四军又在宁冈坳头班全歼敌军一个营,收复了宁冈。
11月9日,红四军又取得新城和龙源口战斗的胜利,又一次占领了永新城。
直此,第二次反“会剿”取得了很大胜利。这时根据地的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毕占云、张威两部从湘敌、赣敌中起义,壮大了红军队伍,割据区域得到恢复,面积近4000平方公里,人口近30万。
(五)反经济封锁的斗争和建设巩固的根据地
由于敌人残酷的经济封锁,当时红军的生活相当艰苦,食盐、布匹、药材等日用品,十分缺乏。到冬季,全军约5000余人的冬衣,因为缺棉少布,许多人只能穿单衣。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部队想了许多办法:
1、积极开办圩场,活跃边界经济。1928年1月,红军攻占遂川草林后,恢复了草林圩场,免去苛捐杂税,保护中小商人的利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逢圩的人有时日达两万。同年7月,红军又在宁冈大陇开办了一个圩场。同时新遂边陲工农兵政府还在茨坪、大小井等地创办了公卖处。
2、自力更生,自己解决。缺少药品,医务人员就上山挖草药,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为伤病员,治病。缺少食盐,边界军民大力熬制硝盐,以代替食盐。为解决穿衣问题,红军在宁冈桃寮村开办了一个被服厂,后来迁到茨坪。为补充枪支弹药,1928年7月,红四军在茨坪创办了一个军械处。
3、打土豪、筹款子。另外在战场上缴获敌人的战利品,如龙源口大捷,我军缴获敌人不少西药品,运回井冈山。
4、官兵一致,艰苦奋斗。红军从军长到士兵都没有薪晌,每人每天只有5分大洋的油盐柴菜钱,只有经常吃红米南瓜。发伙食尾子,二角则一律二角,四角则一律四角,军长也不例外。为了节省油,毛泽东晚上办公也只点一根灯芯的油灯。
根据“三月失败”和“八月失败”的经验教训,为了建设井冈山根据地中心区域,1928年冬,毛泽东、朱德领导井冈山军民大力加强两个军事根据地的建设,一个是井冈山军事根据地,另一个是位于永新、宁冈、莲花、茶陵4县之交的九龙山军事根据地。
井冈山军事根据地,位于永新、宁冈、遂川、酃县4县之交,东起永新的拿山,西到酃县的水口,东西90公里;南起遂川的黄拗,北至宁冈的茅坪,南北45公里,总面积为4000余平方公里,周长为550华里(即现在称的“五百里井冈”)。
为了建设巩固的军事根据地,红军采取了三大措施:
1、在5条上山小路的关隘处修筑了较完备的工事。每条小路上都选择有利的地形,修建哨口,其中有营房和一些掩体等防御工事。
2、发动广大军民挑粮上山,储备了充足的粮食。毛泽东、朱德等同志亲自参加挑粮,“朱德的扁担”就是发生在挑粮中的故事。
3、兴建一所较好的红军医院,解决伤病员的安置。经过全军官兵。的义务劳动和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1928年底,在小井兴建了一所红军医院,建筑面积有近千平方米,共计32间,可容纳伤病员200多人。
这几乎建设也为1929年初粉碎敌人发动的第三次反革命“会剿”作了充分的准备。
(六)湘赣边界党的两次代表大会召开,红色政权理论的形成
为了统一湘赣边界党的领导,经江西省委批准,1928年5月20日,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宁冈茅坪谢氏慎公祠召开。出席这次大会的有宁冈、永新、遂川、莲花、酃县五个县委和茶陵特别区委以及军队代表共多人。毛泽东主持了大会。大会总结了井冈山半年来的工作,分析了湘赣边界斗争的形势,制订了目前的斗争任务,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选举产生了湘赣边界第一届特委会。毛泽东为特委书记。湘赣边界党的,“一大”后,根据他的党组织进入大发展时期,这时党员人数已达一万以上。其间不少投机分子也混进党内和政府里。“八月失败”中,不少人纷纷“反水”,捉拿革命同志。鉴于这种情况,9月以后,特委决定厉行“洗党”,对于冈、永新两县的党组织宣布解散,党员重新登记。“洗党”以后,党员数量减少了,但战斗力增强了。
为了总结井冈山根据地一年来的斗争,确定边界党的任务,1928年10月4日至6日,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宁冈茅坪的步云山召开。出席这次大会的有6个县和军队党的代表100多人。大会通过了《决议案》(毛泽东起草的《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即《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并对边界的组织问题、宣传问题、土地问题等进行了讨论,还通过了《工会组织法》。大会选举产生了湘赣边界第二届特委会。谭震林为特委书记。
这次大会不久,特委收到中共中央6月来信。根据中央来信指示,11月6日重新组建了前敌委员会(称“并冈山前委”),毛泽东、朱德、谭震林、宋乔生、毛科文为前委委员,毛泽东为书记,统辖特委和红四军军委,是井冈山根据地党的最高领导机关。
11月14日,红四军党的“六大”在宁冈新城召开,大会讨论了红军的政治、军事、党务等重要问题,选举23人组成了新一届军委,朱德为军委书记。
11月25日,毛泽东代表井冈山前委向中央写了报告,汇报了一年多来井冈山斗争的情况,《井冈山的斗争》一文就是这个报告的主要部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这两篇著作,从理论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经验,指出了罗霄山脉中段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原因,阐述了根据地建设的正确策略,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建立根据地三者密切结合起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红色政权理论和“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这是毛泽东思想形成时期的重要内容。
第三阶段:坚持井冈山的斗争。(1929年1月至1930年2月)
(一)红五军与红四军会师
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滕代远、邓萍、黄公略等,根据湖南省委的指示,举行了平江起义,随后成立了中国红军第五军,彭德怀为军长、滕代远为党代表。全军共2500余人,1500多支枪。平江起义的胜利,推动了湘鄂赣边界革命的发展,很快形成了湘鄂赣边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不久,湘敌以8个团的兵力分5路围攻平江城。为了保存革命力量,红五军主动撤出平江。随后又接到湖南省委的指示信,要部队向井冈山进军,与红四军取得联络。
一路上,红五军遭到敌人堵截,边走边打,到万载大桥时,伤亡很大,只剩500多人了。此后部队分两路就近游击,开展工作。10月中旬,在江西修水的台庄召开了湘鄂赣边界各县和红五军党的代表大会,成立了湘鄂赣边界特委,滕代远为书记。会上决定将红五军与地方武装合编为五个纵队,一、二、三纵队由黄公略率领留在湘鄂赣边界坚持游击战争,四、五纵队由彭德怀、滕代远率领奔赴井冈山。
红四军得知红五军主力上井冈山的消息后,立即派何长工等组织了北路行动委员会,率特务营和独立营前往莲花九都接应。
12月10日,红五军到达宁冈新城与红四军胜利会师。14日上午,两军在新城西门外举行了会师庆祝大会。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滕代远先后讲了话。陈毅还为主席台写了一副对联:“在新城,有新局,欢迎新同志,打倒新军阀;起红光,到红军,高举红旗子,创造红世界”。红五军上井冈山,加强了红军在湘赣边界的力量,为坚持井冈山的斗争起了重要作用。
(二)柏路会议,第三次反“会剿”的斗争
湘赣两省的敌人经过多次策划,发动了对井冈山根据地更猖狂的第三次反革命“会剿”。1929年1月1日,敌人的“会剿”总部在萍乡成立,会剿的敌军达18个团之多。
1929年1月4日,井冈山前委在宁冈的柏路村召开了湘赣边界党、团特委、红四军、红五军军委,各县县委共60余人参加的联席会议。会议传达了党的“六大”文件,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井冈山前委对中央的报告》,研究了对付敌人“会剿”的问题。会议决定:1、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采取“围魏救赵”的方针,到外线打击敌人,解井冈山之围。2、红五军和红四军的32团留守井冈山。3、对部队进行一次混编,红五军的四、五纵队编为红四军30团,彭德怀任红四军副军长兼30团团长,滕代远任红四军副党代表兼30团党代表。柏路会议后,井冈山前委还在井冈山茨坪、下在等地多次召开会议,具体研究坚守井冈山的问题。
l月14日,红四军主力3600余人由毛泽东、朱德率领从茨坪、小行洲等地出发,向赣南出击。
20日,红四军在大余遭敌李文彬部3个团袭击,首战失利。红四军折向江西边界游击。为摆脱追兵,每天平均行军90里以上。2月10日,部队抵达瑞金、宁都交界的大柏地,并利用这里的有利地形,与尾追的敌刘土毅部交战,结果全部击溃敌人,活捉了敌团长等800余人,缴枪800多支,取得了出师赣南后的第一次大捷。红四军主力下山后,留守井冈山的1500余红军和当地群众,在彭德怀的率领下,作好了充分的战斗准备。1月25日,随着敌军的逼近,守山军民在茨坪举行了誓师大会,随后分赴五大哨口坚守阵地。
1月26日,战斗打响,井冈山军民与敌激战了三个昼夜,歼敌数百人。29日晚,进攻黄洋界的敌军,在山下的宁冈乔林乡收买了当地的一个游民。由他带路绕开红军正面工事,从一条山涧里窜人到小井村,杀害我130多名红军重伤员后,扑向黄洋界哨口。这时八面山哨口工事也被敌人用炮火全部轰塌,100多名红军指战员几乎全部牺牲。桐木岭哨口也失守了。在这种四面受敌,孤军无援的情况下,彭德怀、滕代远按照湘赣边界特委原定的应急措施,收容起五、六百人,向南突出重围。何长工、王佐、李灿等没有离开井冈山的红军则转入深山密林,坚持游击战争。敌人占领井冈山后,又立即调集4个团的兵力进攻九陇山军事根据地。九陇山军民苦战三天后,全部安全转移。
井冈山的第三次反“会剿”虽然失败了,但红军战士英勇奋战,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是永远值得纪念的。
(三)重整湘赣边界特委,恢复边界工作
敌人占领井冈山后,实行了残无人道的烧杀政策,叫嚣井冈山“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人要换种”。
五大哨口之内的房屋全部被烧;200来人的茨坪,被杀了64人;大井杀害了136人,占人口的三分之二。大井连续烧过4次,下井反复烧了13次。宁冈、永新两县也遭到敌人的残酷烧杀。富有革命传统的井冈山人民并没有被敌人的屠刀所吓倒,他们又投入了战斗。湘赣边界特委机关在红五军突围井冈山时随军行动,但到遂川大汾时被敌人打散。为了加强党对整个边界斗争的领导,1929年2月,湘赣边界特委常委兼巡视员宛希先在九陇山召开了永新、茶陵、宁冈三县的县委联席会议,产生了以朱昌楷为书记的湘赣边界临时特委,负责部队和机关的整编收容工作。3月l1日特委副书记陈正人从遂川到永新。4月,特委书记邓乾元也回到了永新。原特委5个常委有4个重新会合,于是召集原特委扩大会议,决定取消临时特委,恢复原特委工作,领导湘赣边界工农群众继续与敌人展开游击斗争,各县的党组织在特委的领导下很快恢复了正常的工作。
1929年2月初,井冈山下了很大的雪。敌人占据茨抨后因天气寒冷,粮草短缺。又常受到深山中的红军的袭击,因此不到10天便撤下了山。待敌人正规部队一走,王佐率队伍乘机杀下山来,赶走了附近县的地主挨户团,很快收复了井冈山军事根据地。何长工、李灿率领的红军队伍也先后收复了宁冈县的大部地区。为了集中力量打击敌人,消灭反动地主武装。3、4月间,湘赣边界特委集中红五军李灿、红四军王佐所带领的红军和一部分地方武装,组成了湘赣边界红军独立一团,在边界各县开展游击斗争。他们英勇奋战,相互配合,先后打垮了宁冈砻市、古城之敌;收缴了茶陵挨户团的枪支;击败了永新陇田、潞江的保安队;粉碎了茶、酃、永、宁四县地主武装对九陇山发动的联防“会剿”,保护了根据地人民的利益。这时,井冈山根据地的红色区域又有遂川、茶陵、酃县的小部分山区,永新、宁冈、莲花的部分地区,而且都建有公开的或秘密的苏维埃政权组织。
(四)红五军重回井冈山,坚持井冈山斗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考试风纪教育及寒假安全
- 建筑设计规范与施工流程试题库
- 金融科技区块链技术创新与应用方案
- 2025年经济法概论考点回顾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辽阳营口鞍山三市中考语文5月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 APP开发技术支持协议
- 社会责任承包协议
- 中级经济师考试应试策略及试题答案
- 2025年市政工程数据分析试题及答案
- 农田流转服务协议
- 2025届湖南省怀化三中数学高一下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预防医学(安徽中医药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安徽中医药大学
- 2019年4月自考00158资产评估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高清版)DZT 0004-2015 重力调查技术规范(150 000)
- 农业物流资料课件
-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 渡槽施工施工工艺与方法的技术创新
- 固体废弃物管理培训
- 【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探析案例:以科大讯飞为例13000字(论文)】
- 培训资源整合报告
- 公司物业服务项目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