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桃花源记课型新总课时主备人授课日期主讲人审核人学习目标:1.准确、流利地朗读、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语。2.理清课文叙事线索,学习文章虚实结合、详略得当的写法。3.品味语言,感受桃花源幽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作者的语言风格。4.探究桃源理想,体会作者情怀,激发报国之志。学习重点:1.准确、流利地朗读、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语。2.理清课文叙事线索,学习文章虚实结合、详略得当的写法。学习难点:1.品味语言,感受桃花源幽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作者的语言风格。2.探究桃源理想,体会作者情怀,激发报国之志。教学过程复备(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桃花源记》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言文,也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经典美文,居单元之首,是八年级文言文学习的重点篇目。本文是借助虚构的故事来塑造一个人人劳作,人人平等,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美好社会,表达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反映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文叙述委婉曲折,层次明晰,语言质朴自然,写景明丽如画,似真实幻。因此学习本篇课文,无论对学生文言常识的掌握、文言字词的积累,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以及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引用“桃源幽美胜仙境,宝地耕耘宜精勤。嫦娥下凡不思去,甘愿化作阳朔人。”的古诗引出桃源仙境的美好。(教师板书课题)二、走进文本,讲授新课【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427),晚年更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因宅边有五棵柳树,而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辞赋家。长于诗文辞赋,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练。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作品有《饮酒》《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第一学程:朗读——感受文章的音韵之美。学习任务:听录音范读——自主朗读——互听互读——展示读。学法指导:第一步:听范读。要求:用心聆听范读录音,感受字音、语感、节奏;第二步:自由读。要求:听完范读录音,模仿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第三步:互听互读。要求:1.组内成员两人一组,互听互读,并相互评论或提建议。2.组长组织本组讨论并确定展示朗读的方式。第四步:展示读。要求:1.读音正确,节奏明确,声音洪亮。2.小组上台采用多种方式展示阅读,别的组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或质疑提问,并评价。第二学程:自主译文——感受文章的画面之美学习任务:结合课本注释或工具书,疏通文意。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结合课本注释或工具书,自主译文,译不出的词或语句标画好,准备在组内寻求帮助。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把自己的理解与小组成员交流,相互启迪,相互补充。2.说出自己的疑难,请求组内同学帮忙解答,组内解答不了的,可以向别的组或老师请教。3.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学准备。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展示小组四个人分工明确。2.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楚。3.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或质疑提问,并评价。重点词和语句预设: 1.重点字词:缘(沿着,顺着);鲜美(新鲜美好);俨然(整齐的样子);交通(交错相通);妻子(妻子和儿女);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足(不值得,不必);既(已经)。2.重点句子: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译:花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朝了。设计意图:通过本学程的学习,让学生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在脑中对文中所写内容形成初步印象。第三学程:再读课文——明确线索,划分结构学习任务:再次朗读课文,明确叙事线索,划分文章结构。主问题1:快速阅读课文,并思考:本文以什么为线索?怎样划分结构?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朗读课文,边读边标注边思考。2.确立自己的理解后,做好批注。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理解。2.相互补充、启发。3.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学准备。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楚。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或质疑提问,并评价。3.展示小组四个人分工明确。展学预设:明确: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节):逢桃林——写渔人偶然发现桃林的经过。(开端)第二部分(第2~3节):访桃源——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经历。(发展)第三部分(第4~5节)寻桃源——写渔人离开桃源再寻无果(结局和尾声)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围绕主问题,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梳理文章的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第四学程:研读品析——品味桃源之美学习任务:研读精彩语句,体味富有美感的语言。主问题2:请同学们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从品桃源美好的角度分析课文。(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从哪些词可以看出?(2)渔人在进入桃花源之前,描写了哪些景物?(3)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桃花源美在何处?请用:我从(文中的哪句话)读到桃花源的(某种美)的句式来表达。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研读课文有关语段,边读边思考。2.确立自己的理解后,做好批注。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理解。2.相互补充、启发。3.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学准备。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楚。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或质疑提问,并评价。3.展示小组四个人分工明确。展学预设:(1)明确:缘溪行——逢桃林——穷其林——得一山——从口入——豁然开朗(渔人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源的,表明桃花源的曲折、隐蔽、幽深、与世隔绝,难以被发现。)(2)明确:溪流桃林芳草落花高山洞口(这些景物洁净幽寂,处处显示出大自然内在的静美,为桃花源的出现铺垫了充分而自然的条件。)(3)明确:我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读到桃花源的自然之美——幽美宁静,美好和谐。我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读到桃花源的生活之美——安居乐业,自由幸福。我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读到桃花源的人情之美——热情好客,民风淳朴。”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围绕主问题,对作者所用之词、所绘之景,通过反复揣摩品味,进一步体味本文的语言之美,同时提升了学生的鉴赏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第五学程:研读品析——析桃源内外,悟世外桃源学习任务:通过研读品析桃源内外,悟世外桃源。主问题3:请同学们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从析桃源内外、悟世外桃源的角度分析课文。(1)如此好客的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会“乃大惊”?说明什么?(2)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为何“不复出”?(3)当渔人要离开时,桃源人为何嘱咐“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句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4)渔人是如何离开桃花源的?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5)结合以上分析,归纳桃花源这一理想社会的特点,陶渊明描绘这个美好的世外桃源目的是什么?采用了怎样的写法?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研读课文有关语段,边读边思考。2.确立自己的理解后,做好批注。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理解。2.相互补充、启发。3.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学准备。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楚。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或质疑提问,并评价。3.展示小组四个人分工明确。展学预设:(1)“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2)明确: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复出”说明桃花源人安居乐业,也反映了他们饱受战乱之苦,对外界的战乱抱“厌而远之 ”的态度。(3)明确: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这一句也为下文无法找到桃花源埋下了伏笔。(4)明确:处处志之,寻向所志,不复得路。这样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可遇而不可求。这不仅增加了故事的曲折性和文章的神秘色彩,也激起了读者的惋惜之情,从而更加向往这美丽的世外桃源。(5)明确:一个环境优美、和平安宁、丰衣足食、人人劳动、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通过理想的社会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了鲜明对比,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政治黑暗、连年战乱)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运用了虚实结合、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三、盘点收获学完本文,请大家谈一下自己有哪些学习收获?(可以从内容、结构、语言、艺术特色等方面入手。)四、教师寄语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社会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但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毛泽东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原来自认为遥不可及的愿望,经过中国人民一代代的百般努力和奋斗,是可以实现的。同学们,让我们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能力,为早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吧!五、布置作业1.找出出自本文的成语,解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计算机软件升级合同
- 维修工程劳务合同
- 法人授权协议
- 五金批发市场企业品牌传播渠道拓展与优化考核试卷
- 洗涤设备的定制化市场需求考核试卷
- 玻璃制品检测仪器操作考核试卷
- 百货零售企业风险管理体系构建考核试卷
- 电动汽车噪音与振动控制技术考核试卷
- 矿物加工过程中的数学建模与应用-石墨滑石考核试卷
- 绢纺和丝织的智能制造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考核试卷
- 压轴题10 压强与浮力选填压轴题(解析版)-2023年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项训练
- 中医外科 男性不育症
- (正式版)JTT 1490-2024 港口安全设施分类与编码
- 21《杨氏之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 车辆应急预案方案恶劣天气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精美课件
- 枇杷文化知识讲座
- 浙江伟锋药业有限公司年产100吨拉米夫定、50吨恩曲他滨、30吨卡培他滨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四级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
- 八年级家长会领导讲话4篇
- 美世国际职位评估体系IPE3.0使用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