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项目可行性策划书_第1页
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项目可行性策划书_第2页
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项目可行性策划书_第3页
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项目可行性策划书_第4页
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项目可行性策划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自然保护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二〇〇三年六月责任表院长:章晨(高级工程师)分管副院长:吴斌(教授级高工)副总工程师:黄一南(教授级高工)工程部负责:韦彦斐(高工)项目负责人:叶爱萍(工程师)编制人员:曹光招郑海羽池云森陈瑞明校对:郑萍萍审核:黄一南(教授级高工)审定:吴斌(教授级高工)工程咨询资质证书:工字甲第9627010号目录1项目概要1.1项目名称1.2项目建设单位1.3项目建设地点1.4建设内容1.5建设期限1.6投资规模1.7筹资方式2项目依据3项目背景和现状情况3.1基本概况3.2动、植物种群特征3.3人员编制、经费来源及主要工作内容3.4固定资产现状、管护设施情况3.5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3.5.1功能区划不适应3.5.2总规详规滞后3.5.3监察装备不适应3.5.4核心区住有居民3.5.5科研力量薄弱3.5.6科普宣传教育基础条件差3.5.7供电不足,价格高,污染大4项目提出的目的、意义、必要性4.1目的与意义4.2必要性5项目规划目标和原则5.1项目规划目标5.2项目规划应遵循的原则5.3项目规划期限6项目建设条件6.1自然条件6.2社会经济状况6.3建设用地6.4已有工作基础6.4.1建区之前6.4.2建区之后7建设内容和规模7.1资源监管工程7.1.1增建监察管理中心7.1.2购置监察管理船7.1.3新建管理码头7.1.4建了望哨所7.1.5设置标牌、标识7.1.6巡护道路整修7.1.7添置巡护交通工具7.1.8添置管理通讯设施7.2科研繁育工程建设7.2.1海洋生物苗种繁育及生物救助中心建设7.2.2生态监测站和研究所实验室建设7.2.3鸟类迁徙观察站建设7.2.4博士后工作站建设7.3宣教培训设施建设7.3.1海洋生物多样性博物馆建设7.3.2标本制作、购置与展示7.3.3博物馆设备配置7.4环境保护工程7.4.1风能发电站建设7.4.2污水处理厂建设7.4.3垃圾处理设施建设7.5核心区渔民搬迁工作7.6功能区划调整与总规、详规编制8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8.1建设项目投资8.1.1估算范围8.1.2估算依据8.1.3估算结果8.2资金来源及筹措方式8.3运行经费及来源9进度安排10预期效益10.1社会效益10.2环境效益10.3经济效益11结论附件附表2巡护交通工具清单、管理通讯设备清单附表3生态监测站和研究所实验室仪器清单一览表附表4博物馆设备清单附表5附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函〔1990〕83号文件附件二***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浙编委〔1991〕96号文件附件三地方配备资金承诺函浙江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PAGE45·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1项目概要1.1项目名称:1.2项目建设单位:***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地址:***省平阳县府大院内邮政编码:325400负责人:曹光招电话:传真:手机-mail:pyhyj@661.3项目建设地点:***省平阳县***1.4建设内容:资源监管工程、科研繁育工程、宣教培训工程、环境保护工程、核心区门屿尾村渔民搬迁工程、功能区规划调整与总规、详规编制工程1.5建设期限:2004年-2007年,共4年,分两期实施1.6投资规模:工程建设总投资:2982.2万元(一期工程1563.2万元,二期工程1419万元)1.7筹资方式: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2087.54万元,占70%;地方财政配套资金894.66万元,占30%。2项目依据(1)《中国自然保护纲要》(1987年)(2)《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1994年)(3)《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1996年)(4)《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行动计划》(1996年)(5)《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1994年)(6)《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1995年)(7)《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2000年)(8)《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1999)(9)《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10)《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1995)(1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1998]1113号)(12)《***省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1999年)(13)《自然保护区专项基金使用管理办法》(2001年)(14)《***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方案》(1991年)(15)《***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主导功能区划和总体规划》(1992年)((17)《***省平阳县环境保护“十五”规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2000年)(18)《***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十五”计划》(2000年)3项目背景和现状情况3.1基本概况***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是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我国首批5个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之一,又是我国最早(1998年12月)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是一个以海洋贝藻类及其生态环境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区。该保护区位于***省平阳县东南海域,由52个面积大于500m的岛屿、数十个明、暗礁及周围海域所组成,总面积为201.06km,其中岛屿陆域面积11.13km,海域面积189.93km。其地理坐标为西距大陆最近点约55km,北距***市93km,南至台湾基隆港270km,东为宽阔的东海大陆架海区。多年来,***自然保护区通过不断完善管理设施和手段,强化了核心区的保护管理,目前核心区贝藻类生物量已数十倍于区外,海洋生态恢复得相当快,同时还开展了保护与开发协调发展研究,通过发展生态渔业和生态旅游调整了产业结构,当地居民的人均收入已从建区初期的300元增加到2002年的4063元,基本上走出了一条保护与开发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1999年***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被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农业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评为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先进集体。3.2动、植物种群特征***海洋自然保护区地处亚热带海域,气候适宜,四季分明,区内岛礁星罗棋布,岸线逶迤曲折,岬角丛生,海湾众多,有沙滩、泥滩、砾石滩与岩礁等多种岸滩类型,还处于台湾暖流和江浙沿岸流的交汇处,流系复杂,锋面发达,终年水清,这些独特而多样的生态环境为海洋动、植物的繁衍和生长提供了十分理想的条件。在多年的海洋生物资源调查中,现已初步查明区内有各种门类的海洋生物1851种,包括贝类421种、大型底栖藻类178种、微小型藻类459种、鱼类379种、甲壳类257种和其它海洋生物157种。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区内的贝藻类资源十分丰富,两者分别占全国贝藻类种数的30%和25%,约占***省贝藻类种数的80%,大约30%的种类以南麂海域为我国沿海分布的北界和南界,有36种贝类目前在中国沿岸仅见于南麂海域,黑叶马尾藻、头状马尾藻和***褐茸藻是在南麂自然保护区发现的世界海藻新种,还有22种藻类被列为稀有种,体现出很好的生物多样性、代表性和稀缺性,从而使***获得了“贝藻王国”的美誉,引起了国内外海洋生物学界的关注和重视。在421种海洋贝类中,潮间带贝类有214种,潮下带及浅海贝类有255种。它们分隶于5纲15目197科,包括多板纲11种,瓣鳃纲175种,掘足纲2种,腹足纲214种,头足纲19种。这些贝类按温度性质可以分成4个类群。其一是我国沿岸广温广分布种,共105种,约占总种数的25%。该类群从广东大陆沿岸向北一直分布到黄渤海沿岸,是我国沿岸潮间带和底栖生物群落中的主要构成种。其二是分布于东海和南海的亚热带种,共216种,约占总种数的51%,是这一海区的主要组成成份。该类群在南海分布很广,向北进入东海沿岸,受长江径流的阻隔,一般不进入黄渤海。其三是主要分布于南海的热带种,共83种,约占总种数的20%,该类群主要分布于海南岛沿岸,少数种类可以向北分布到厦门一带,但多数种类在福建沿岸尚未发现,如眼球贝、光石蛏、丁蛎、中华牡蛎等。而一些仅分布于海南岛南端和龟甲、扁平窦螺等。第四个类群就是分布于渤海、黄海,能延伸到东海北部的暖温带种,共17种,约占总种数的4%。该类群仅占次要地位。南麂自然保护区的贝类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区系复杂,既有在全国沿岸常见的广温广分布种类,又有由黄海冷水团带到***沿岸的少数暖温带种类。同时,由于该海域受台湾暖流的影响和控制,出现了较多的热带种类,甚至过去只发现于海南岛南端和西沙群岛的典型热带种也出现在这一海域,这些种类在福建沿海尚未发现,从而形成了明显的“断裂分布”现象。其亚热带种类是***贝类组成的最主要成份。这样一来,我国南北海域的各类贝类在***几乎都可找到它的代表种。这种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种不同温度性质的贝类同时并存的现象,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在国际上也是十分罕见的。从整个贝类区系来看,南麂贝类属印度—西太平洋区的中国—日本亚区。南麂自然保护区大型底栖海藻分隶于84属178种,其中蓝藻2属2种,红藻52属107种,褐藻21属38种,绿藻9属31种。其中,优势种34种,习见种60种,局限种11种,少量种50种,稀有种22种,养殖种1种。其温度性质可分为暖水性、温水性和冷水性三类。冷水性种类仅1种,且为养殖种,属亚寒带性。温水性种类有130种,其中属于冷温带性的有19种,属于暖温带性的有107种。暖水性种类有51种,其中属于亚热带性的有50种,属于热带性的仅1种。可见南麂自然保护区大型海藻的温度性质具有明显的暖温带性,同时含有相当多的亚热带性成分,其区系为暖温带性向亚热带性过渡的典型,属印度—西太平洋生物区的中—日亚区,在我国海藻区系划分中属东海西区。***自然保护区是研究海洋藻类的重要基地,多年来,有关海洋生物学家已在南麂保护区内陆续发现三个世界藻类新种,还发现了多种中国海洋藻类新记录。近年来,微小型藻类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共鉴定出本区各种生境内有微小型藻类459种,其中硅藻门297种、26变种、4变型,蓝藻门63种、1变种,甲藻门53种、5变种,绿藻门6种、1变种,金藻门2种、1变种。这些种类大都为本区的新记录,其中有30种为我国海洋微小型藻类新记录。南麂海域已鉴定的鱼类有397种,隶属于30目134科245属。该海域的鱼类绝大多数为热带和亚热带的暖水性种类和暖温性种类,其中暖水性种有214种,占总数的53.9%;暖温性种有170种,占42.8%;而冷温性种仅有13种,占3.3%,没有发现冷水性种。由此可见,本海域鱼类区系具有热带、亚热带性质。南麂海域为冷温性种类如宽纹虎鲨、白斑角鲨、黑鳃梅童鱼等分布的南缘,而在南海见到的暖水性种类如斑点丽鲨、刀光鱼、大眼油鳗、花、尖尾黄姑鱼等在本海域也偶有捕到。***自然保护区虾类计有79种,种数居***省第一位,分别隶属18科39属,其中东海首次记录有4种,***首次记录有12种。南麂海域虾类组成以热带、亚热带的暖水性种类占绝对优势。南麂海域蟹类计有128种,分别隶属于17科68属,其中***首次记录有30种,东海首次记录有12种。南麂海域蟹类组成绝大部分为来自印度洋、中印半岛、热带中太平洋诸岛、菲律宾诸岛的暖水种;还有部分是南海、东海及日本的亚热带种与少数东海(包括日本)的地方种。除上述虾类、蟹类外,蔓足类、口足类、异尾类等甲壳类资源在南麂海域也十分丰富。据初步调查,该海域有蔓足类28种,口足类11种,异尾类11种。南麂海域是一些北温带冷水性甲壳类分布的南缘临界,同时也是一部分较强的暖水性甲壳类分布的北缘临界。在南麂海域不仅贝藻类、鱼类和甲壳类种类繁多,而且其它海洋生物也不少。经初步整理,有海绵动物2种,腔肠动物48种,栉水母动物2种、扁形动物1种、多毛动物36种、节肢动物1种、外肛动物31种、腕足动物4种、棘皮动物27种、爬行动物3种和哺乳动物2种,共计157种。其中有9种为***新记录,有5种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有9种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稀有水生动植物种类名录。3.3人员编制、经费来源及主要工作内容***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是隶属于平阳人民政府的专门管理机构,下设办公室、监察管理科、监察队、研究所,具体负责保护区的保护、建设、规划、科研和管理,业务上接受国家海洋局和***省海洋与渔业局的指导。人员定编31人,其中行政编制10人,事业编制21人。目前,南麂保护区已有工作人员38名,包括行政人员9人,事业人员29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有15人。保护区管理局的日常经费(工资、办公经费等)由平阳县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管理经费由国家海洋局、***省海洋与渔业局和平阳县人民政府共同解决。保护区研究所的课题经费由研究所根据研究内容分别向上级科技、海洋、水产、环保等有关部门申请。保护区管理局的主要工作内容有:(1)执行国家和省有关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法规和规定;(2)组织编制、实施保护区的总体规划;(3)制定保护区的各项管理制度;(4)监督协调有关部门设在保护区的机构的工作;(5)设置和维护各种保护设施和标志;(6)组织并管理在保护区内的科学研究活动和生态环境的监测监视工作;(7)开展有关海洋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8)监督管理保护区内的旅游开发活动;(9)按《***省***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规定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10)平阳县人民政府授予的其它管理职能。3.4固定资产现状、管护设施情况南麂保护区管理局在平阳县政府大院内设有四间办公室,总面积100,配有必需的办公用品,如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电话等,还拥有帕萨特轿车一辆。在岛上有可使用的500㎡监察管理中心和300㎡的展览用房。在大沙岙设有区碑1座,在核心区龙船礁附近建有固定观察哨,在大山核心区设有陆上界碑5块,在大沙岙海滨浴场海上设有红色浮球界标,在沙滩上设有拉索界线,在10多处核心区和缓冲区交界部位还设有警示标语牌。监察队配有小型巡逻快艇、高倍望远镜、对讲机等管理装备。研究所配有计算机、照相机、烘箱、去湿机、封塑机、分析天平、生物显微镜等科研设备。展览用房已展出贝、藻、鱼、虾、龟、珊瑚等各类海洋生物标本400余种近1000件,其中有中华鲟、玳瑁、海龟等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近10件。3.5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3.5.1功能区划不适应南麂保护区属全国海洋类自然保护区最早开展功能区划的单位,现有的《***国家海洋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主导功能区划》是由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1992年编制的,经过十年的运行,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难以解决的矛盾,影响了保护区的保护与开发的协调发展,同时也不符合生物圈保护区的原则,其严重影响了《***省***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的贯彻实施。3.5.2总体规划滞后1992年,原省海洋局曾委托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和杭州大学地理系共同规划编制了《***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主导功能区划和总体规划》,但该规划未经过专家评审和上级部门的审批,难以发挥作用。同时,南麂保护区的环境保护、交通能源、城镇建设等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至今尚未开展;其严重制约了保护区的发展。3.5.3监察装备不适应由于资金的困难,保护区的保护设施和管理工具一直十分落后,而且缺乏必要的适应管理需要的通讯工具。南麂海区属二类海区,风大浪高。但保护区管理局至今仍没有一艘像样的巡逻管理船只,目前配备的小型快艇还不适应保护区全天候的巡逻管理,平时只能靠租借村民渔船工作。因此,监察队员只能进行简单的看护,保护管理的力度不大。遇到海上突发的炸鱼、偷挖偷采贝藻事件不能及时加以处理。此外,保护区各重要地段尚缺乏必要的护拦设施和保护标志,直接影响到保护效果。3.5.4核心区住有居民南麂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内居民较多,建有生活设施和建筑物。特别是门屿尾村整个村都在核心区内,渔民的生产、生活对核心区的保护影响较大。同时,村民的生活条件的改善也受到很大的限制,对保护区的抵触情绪也较大。这些矛盾将随着渔民对生活条件改善的期望值的增大而增大。3.5.5科研力量薄弱保护区研究所虽已成立多年,但仍缺乏必要的仪器设备和调查经费,日常性的监测工作也难以正常开展,对保护和开发的动态更无法掌握和及时提出建议。保护区研究所近几年新吸收了几名大学毕业生,科技力量逐步得到加强,但由于南麂岛远离大陆,难以引进中高级科技人才,从一定程度上保护区的科研水平仍然较低。3.5.6科普宣传教育基础条件差保护区现在有的展览场所,设施简陋,展览方式简单,没有运用现代先进技术进行宣传展示,对公众缺乏吸引力,与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要求不相适应,大大降低了南麂这个对外宣传平台的效果。3.5.7供电不足,价格高,污染大目前,南麂岛的总发电量为60万度,发电厂配有机组仅3台,总装机功率450KW,电价1.65元。而南麂高峰期的需求量为600KW,其严重影响了岛上单位办公和居民正常生活。并且,现有的发电设备比较陈旧,污染较大,特别是废机油的污染,对潮间带的贝藻类有很大的威胁。

4项目目的、意义、必要性4.1目的与意义本项目计划通过***自然保护区资源监管工程、科研繁育工程、宣教培训工程、环境保护工程、核心区渔民搬迁工程、功能区调整与总体规划编制工程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保护区软、硬件设施,提高管理能力和科研水平,充分发挥生物圈保护区的保护、发展和后勤功能,最终达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物资源繁殖、恢复和发展,维持生物多样性,确保资源持续利用,并不断促进海洋科学进步和海洋经济发展的目的。这不仅对于完成《中国21世纪议程》“在***海洋自然保护区内开展保护和开发协调发展实验,建设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的神圣使命、促进该保护区自然保护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也可为中国自然保护和沿海各岛屿进行海洋保护和开发活动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实例,从而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海洋自然保护区自然条件优越,海洋生物,特别是贝、藻类生物资源丰富。区内不仅海洋生物物种繁多,而且还具有热带、亚热带、温带三种区系和地域上的断裂分布现象,呈现多种流系交替影响下的物种资源特征。因此,***海洋自然保护区不仅在海洋生态方面有着重要的保护研究价值,而且还是海洋贝、藻类的种质资源库。国内外有关专家曾多次提出建议,南麂可建成中国主要海洋贝藻类的天然博物馆,其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均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不仅可加强海洋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而且还可为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生产示范提供重要基地。***是***省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因此,只要经过不断努力,其还可望成为中国海洋国际生态研究基地、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与开发协调发展示范岛和***省重要的海珍品养殖示范基地。其将吸引国内外专家和高校师生来岛开展科技合作交流,提高保护区的科研水平,促进海洋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博物馆和科普基地建成后,通过接待4.2必要性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联合国《21世纪议程》郑重指出: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同时,生物多样性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所以,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维持海洋生态平衡,保证海洋生物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一项全球性的任务,也是全球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1)项目建设是***作为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被公认为在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人类宝贵的自然遗产。它不仅是***省的财富,也是中国的财富乃至全人类的财富。在中国海洋自然保护区行列里,***是第一个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成员,其国际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保护区的综合水平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代表了中国海洋保护区的水平,它是世界认识中国海洋自然保护状况的窗口,也是中国海洋保护区走向世界的桥梁。因此,必须通过本次项目的实施,加大***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力度,努力提高管理和科研水平,拓宽国际合作交流渠道,不断缩少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步将其建成世界一流的海洋自然保护区。(2)项目建设也是完成《中国21世纪议程》赋予南麂的神圣使命的需要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明确指出:“在***海洋自然保护区内开展保护和开发协调发展实验,建设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将***的建设和发展列入了“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保护”这一重要的行动方案领域。随后,***还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的中国优先保护生态系统名录,国家海洋局在编制《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行动计划》、《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时也将***自然保护区建设列入具体行动计划,进一步确立了***在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同时,***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已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保护区建设已经纳入各级政府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1999年***省环保局和计委组织编制的《***省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已将***自然保护区列为全省两个重点自然保护区建设示范工程之一。因此,***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必须寻求各方的项目支持,从而使自己达到名符其实,并肩负起这种神圣使命。(3)项目建设还是应对目前面临海洋开发和环境污染的巨大压力的需要南麂保护区的建立有效地保护了当地的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并有力地促进了当地海洋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海水养殖业和旅游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然而,这些开发活动对环境和资源产生了很大的压力,目前区内已呈现出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受到人为影响的迹象,同时也大大地增加了保护管理工作的难度。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已被列为全国科技兴海示范基地,并正在积极申报全国生态渔业示范区建设项目,保护区内的海洋开发活动必将进一步加强。因此,保护和开发之间将出现日益尖锐的矛盾。为了正确处理和协调两者的关系,同样要求我们必须加大保护区的建设力度。如果没有基本的保护设施、监察装备和先进的科研设备,没有一支过硬的管理队伍,又不加强科研力量,就根本无法应对目前的复杂局面,保护区内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将会面临丧失的威胁,其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5项目规划目标和原则5.1项目规划目标本项目的规划目标是: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目标和《中国21世纪议程》的要求,以自然生态学和系统论为指导思想,坚持“保护为主、适度开发、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保护区软、硬件设施,提高管理能力和科研水平,通过强化保护、科学管理,积极地开展与国内外的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使区内海洋贝藻类及其生态环境得到良好保护,资源可永续利用,岛上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使本区成为我国主要的海洋贝藻类天然博物馆、基因库进行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的场所,填补我国贝藻类自然保护区方面的空白,丰富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类型。同时合理适度开展贝藻类苗种的培育和增养殖,投放人工鱼礁,稳妥发展生态渔业和生态旅游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最终把***建设成为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求的,生态良好、环境优美、风格独特、设施完善、管理规范、功能齐全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世界一流水平的生物圈保护区。5.2项目规划应遵循的原则5.2.1坚持保护为主、适度开发和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中国21世纪议程》和“保护为主、适度开发、开发必须服从保护”的要求,在搞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社区的生态渔业和生态旅游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5.2.2坚持依法保护、科技先导、对外开放的原则认真执行国家、省有关自然保护的法律、法规,做到依法管理,科技兴区。同时,充分利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的优势,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5.2.3坚持海域保护、海岛建设协同发展的原则鉴于贝藻类的主要栖息地属于海陆生态交错带,因此,要按照全岛性保护的概念,切实加强海域生态保护和陆域环境管理,在建设项目上做到海陆并重、协同发展。5.2.4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根据保护区的实际和发展需要,建设项目应优先考虑核心区的保护工程核心区居民搬迁和科教设施的建设。同时,按照轻重缓急,做到分步实施,力求实效。5.3项目规划期限本项目规划期限为2004年-2007年。

6项目建设条件6.1自然条件6.1.1地质地貌***处于东海大陆架上,其地质特征与闽浙沿海地区相似,出露地层单一,为上侏罗统高坞组地层,岩性主要为流纹质晶屑溶结凝灰岩。地形以丘陵为主,平均海拔约70-80m,最高峰(大山顶)海拔229.1m。海岸线总长约74.66km,基本上是岩岸。由于长期受波浪、潮汐的冲击和侵蚀,因此基岩裸露,且多呈陡崖峭壁。岸线形态曲折,岬角丛生,海湾众多。列岛地貌形态以海蚀地貌为主,海积地貌不大发育。该区海底地形自西北向东南下倾,水深一般在15-25m之间。南麂岛东北和西南两侧为两条深水通道,其水深在30m以上,最深处可达45m。海域底质以粉沙质粘土为主。6.1.2海洋环境***海域既是黑潮支流——台湾暖流和东海沿岸流的相互作用区,又是江浙沿岸水、台湾海峡水和台湾暖流水三种水团相互交汇的海区,流系复杂,锋面发达。由于海区岛礁星罗棋布,受地形影响,局部涡流亦十分发达,水体交换良好。该海区夏季在台湾暖流水的控制之下,冬季则受江浙沿岸水的支配。南麂海域的潮汐为正规半日潮,年平均潮位3.2m,平均潮差为3.74m,最大潮差可达6.76m,一般大潮时的潮差在6.0m左右,为我国主要强潮地区之一。最大涨、落潮流速度分别为1.7kn和1.6kn,全潮平均流速在0.6kn以上。南麂海域常年波浪较大,全年平均波高大约在1.0m左右。夏、秋季在热带气旋的作用下时常出现强风浪,波高可达6.0m以上,实测最大波高为10.0m。而冬、春季波浪相对小一些,最大波高一般在4.0m以下,但冬季的寒潮大风也会引起大浪。南麂海域表层水温年平均为18.7℃,月平均水温8月份最高,为27.8℃,2月份最低,为9.6℃,年较差达18℃之多,极端最高水温32.1℃,极端最低水温5.7℃。表层海水盐度变化范围在28.8(11月份)-33.5(7-8月份)之间,年平均盐度为30.5。海域水体终年清澈,悬浮物含量低,平均透明度大于2m,最大可达7m。南麂海域海水PH值春季较高,平均值超过8.40,秋、冬季PH值下降,变化范围为8.26-8.29,属正常海水范围。水体溶解氧含量较高,全年均在4.4以上,最高可达9.36,超过海洋渔业和海水养殖溶解氧含量的需要标准,氧饱和度因剧烈的海水运动常处于100%状态。化学耗氧量冬季为0.48-1.70,平均0.69,符合一类海水水质要求;夏季为0.42-4.58,平均1.48,平均值在一类海水标准范围内。表层水的含量为0.271-0.463,平均为0.367;的含量分布均匀,平均为0.022。6.1.3气候***属典型的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其气候特点为冬暖夏凉、风大雾多。年平均气温16.5℃,最冷月为2月,平均气温6.7℃,最热月为8月,平均气温26.2℃。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4.3℃,历年极端最低气温-4.5℃,气温低于0℃的日数,累年平均为3.7天。平均年温差19.5℃。全年无霜期长达363天。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5%,最大湿度出现在夏季,秋、冬季湿度较低。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1765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1172mm,年降水日数平均为155.5天,主要集中在春、夏季。***多大风,年平均风速为7.9m/s,瞬间风速17m/s(阵风8级以上)的大风日数累年平均为179天,为我国一类风区。据统计,每年影响该区的热带气旋次数平均为3.3个。6.1.4土壤***的土壤基本上属于丘陵区的红壤。由于列岛海域终年风急浪高,空气中水分的含盐量较高,使红壤全部成为饱和度很高的复盐基红壤。一般自海面交界处至海拔30m左右的带状区域是由海浪冲击形成的岩秃;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土壤土层逐渐加厚,除大山和打铁洞山等海拔200m左右的山顶为岩秃外,其余的丘陵顶部和缓坡地带均分布着饱和红壤。砾石滩涂分布在后隆,沙涂分布在大沙岙、国姓岙右侧、火岙与马祖岙内侧;泥涂分布在国胜姓岙左侧、马祖岙和火岙外侧。土壤大多呈酸性,PH值范围为6.0-7.4。但泥涂和沙涂均为碱性。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氮素含量中等偏低,磷素含量偏少,钾素含量较丰富,钙、镁含量较高。6.1.5植被***的开发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岛上坡度较缓之处,大多已被垦植过,原生性植被已破坏殆尽,目前都是次生植被。岛上植被类型较为简单,主要有禾草草丛与黑松灌丛。但由于海岛风大,故黑松生长矮小,林冠稀疏。列岛丘陵山坡罕见树木生长,只在村落周围及岙湾避风处可看到少量树木分布,形成小的村边树群,都是人工栽培的。植被类型虽然较为简单,但是由于小环境的变化复杂,群落类型还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植物区系的热带、亚热带特征显著。6.2社会经济状况***是***省平阳县的一个建制镇,共有11个行政村。全岛现有常住人口2272人,暂住人口920人,过去主要以张网捕鱼及采捕海洋贝藻类为业,近年来海水养殖业和旅游业发展迅猛。2002年旅游人数已超过4万人次,工农业总产值达3283万元,其中渔业收入1764万元,旅游收入1519万元,居民人均收入5012元。***远离大陆,是东南沿海的前哨,因此在历史上具有较强的封闭性。建立自然保护区前,南麂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均相当落后,岛上水电缺乏,交通通讯不便,医疗卫生条件差,文化教育设施落后。南麂保护区建立后,随着保护、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特别是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和海珍品养殖业的兴起,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几年来,各级政府和大批企业家投入南麂的基本建设经费已超过亿元,相继完成了一批水、电、交通、通讯、宾馆等重点工程建设。岛上现有300吨级客货码头和500吨级客运交通码头各一座,有高、中、低档宾馆、旅馆23家,床位1200余个。平时有普通客轮或快艇往返鳌江,旅游旺季增开瑞安、***等航线。岛上主要公路已改造为块石和水泥路面,共有各种车辆32辆,车辆可通达主要景点和村庄。程控电话、手机、传呼等通讯已相继开通,岛上已实现昼夜连续供电,还建成了小型水库、有线电视、卫生所、中心学校等设施。主要景点建成了游步道、凉亭、停车场以及一些娱乐、服务设施。6.3建设用地本项目所需移民用地122亩需异地征用,建设用地共22亩,其中了望哨所和鸟类迁徙观察站1亩、海洋生物苗种繁育及生物救助中心5亩、生态监测站和研究所实验室2亩、博物馆12亩、博士后工作站2亩。***自然保护区的所有土地和海域全部归国家所有,核心区的土地使用权已划归保护区管理局,其它区域的土地使用权归当地政府管理,实行有偿使用。本建设项目中的了望哨所和鸟类迁徙观察站、海洋生物苗种繁育及生物救助中心、生态监测站和博物馆分别建在镇政府所在地、马祖岙、大擂、小柴屿和上、下马鞍,这些项目属公益事业,建设所需土地可向当地政府征用,政府将给予特别优惠。6.4已有工作基础6.4.1建区之前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呼声由来已久。在建区之前,有关部门和科研单位特别是***省、***市和平阳县环保部门,已在环境、资源调查和保护区的申报建立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1)据不完全统计,从1959年开始,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在***进行科学考察达40余批、约700多人次,其中规模较大的组团考察达8次,发表专题文献30余篇,涉及文献资料114篇。(2)1983年省环保局开始着手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前期调研工作,搜集了大量有较高科学研究价值的宝贵资料和文献。(3)1987年平阳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组织录制了《***贝藻类资源》电视片。(4)1989年4月,***省环保局受国家环保局的委托,在杭州主持召开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可行性论证会”,对平阳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编制的《***省平阳县***自然保护区规划纲要草案》进行了充分的论证。(5)1989年4月平阳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由环保部门管理的县级海洋综合型自然保护区。(6)1989年8月-9月,***省环保局又受国家环保局委托,组织了海洋、生物、地理、土壤、地质、环保和规划等方面的专家对***进行了多学科的大型综合科学考察,考察成果于1991年1月通过了国家环保局组织的成果鉴定,荣获***省环保局科技成果一等奖,并于1995年在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综合考察文集。(7)1989年5月***省环保局和***省海洋局分别向国家环保局和国家海洋局提出了建立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的申请,国家海洋局在综合评议和审查后,于同年6月报请国务院审批。6.4.2建区之后***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自199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建立以来,在国内外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特别是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种软、硬件设施建设已取得了重要进展。(1)1991年4月***省海洋局和平阳县人民政府共同组织编制了《******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方案》,并得到了国家海洋局的批复。(2)1991年,***省编委、***市编委和平阳县编委分别正式发文建立副县级的专门管理机构——***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行政上隶属平阳县人民政府,下设办公室、海洋监察管理科、监察队等,具体负责保护区的保护、建设、规划和管理,业务上接受国家海洋局和***省海洋局的管理指导。(3)1991年5月平阳县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的通告》。(4)1992年***省海洋管理局委托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和杭州大学地理系共同编制了《***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主导功能区划和总体规划》,并通过了专家评审鉴定。(5)1992年8月***省海洋管理局负责编写的《***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论文选(一)》在海洋出版社公开出版。(6)1992-1993年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等单位联合进行了***潮间带春、夏、秋、冬四季的本底调查,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于1994年在《东海海洋》上刊登了“***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本底调查——潮间带底栖生物及环境质量评价”专辑。(7)1993年平阳县编委又下文成立保护区研究所,隶属于保护区管理局,加强保护区的科研工作,为保护管理和适度开发提供科学依据。(8)1994年投资150万元建成了1200的保护区综合大楼。(9)1996年6月29日***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省***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1998年12月14日***省海洋局又颁布了《***省***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使保护区的管理工作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10)1998年《东海海洋》杂志又刊出了***微小型藻类研究专辑。(11)(12)1999年***省环保局和计委组织编制的《***省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将南麂保护区列为全省两个重点自然保护区建设示范工程之一。(13)今年二月,由全球环境基金(GEF)资助的中国南部海域生物多样性管理项目(BMCACSS)已将***列为示范区,为南麂保护区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提供了难得的机会。7建设内容和规模建设期内建设工程主要包括资源监管、科研繁育、宣教培训、环境保护、核心区门屿尾村渔民搬迁和功能区划调整与总规、详规编制六大工程建设(详见附表一)。7.1资源监管工程资源的监管是自然保护区保护工作的重点,保护区的工作做得好不好主要是看监管工作做得怎样。通过该项工程的建设,要将保护区的监管工作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使保护区的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资源监管工程包括增建监察管理中心、购置监察管理船、新建管理码头、建造了望哨所、设置标牌、标识、巡护道路整修、添置巡护交通工具和添置管理通讯设施。7.1.1增建监察管理中心现有的监察队宿舍办公用房,随着监察人员的增加和队员年龄的增大已不适应。拟在大沙岙新建500㎡的监察管理中心,采用砖混结构两层楼房,以解决监察队员目前办公、生活用房的紧张,使他们能安心海岛工作。7.1.2购置监察管理船缺乏马力大、抗风力强的管理船只一直是保护区管理工作的难点,尤其是对远离本岛的小柴屿、上马鞍核心区和大部分的二、三级区难以进行有效地保护管理,一些违法人员在上述地点炸鱼、偷采、盗挖不能得到及时的制止。只有购置监察管理船后,这种现象才能得到改善。南麂海区属二类海区,风大浪高,拟购置能抗风能力8-9级,吨位50吨,航速25节的管理船一艘。7.1.3新建管理码头为方便管理,拟在小柴屿、上马鞍、马祖岙、大擂建4座码头,供管理船停靠。7.1.4建瞭望哨所由于保护区较为分散,故拟在大沙岙、门屿尾、大擂、小柴屿和上、下马鞍各处立一座瞭望哨所,以加大监管力度。7.1.5设置标牌、标识标牌、标识的设置,既有利于保护区的管理,起到警示作用,又利于增强自然保护区影响,是保护最基本的设施。(1)核心区和缓冲区之间由于管理方式不同,核心区内人员禁入。为了使人们识别,立界牌20块,设隔离网2000m,沙滩栏栅350m,海上浮漂标志15000m。(2)设界桩50个,永久性标志性立牌13块。7.1.6巡护道路整修为方便监察人员巡护,对部分巡道进行整修,长度为3㎞。7.1.7添置巡护交通工具为了能迅速处理潮间带的破坏生态、生物资源的行为,拟添置玻璃钢摩托艇1艘,越野吉普车1辆,摩托车3辆。7.1.8添置管理通讯设施为了使保护区的管理手段现代化,将管理人员从长时间的野外工作状态中解脱出来,拟置无线对讲机50部(包括聘请的义务协管人员),机站1座,添置远红外监视系统2套。7.2科研繁育工程建设科学研究是海洋自然保护区实施有效保护、实现保护管理目标的保证,又是获取丰富科技信息资源、推动海洋各分支学科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它是海洋自然保护区整个管理工作的最终目标,其活跃程度是衡量保护区保护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搞好保护区的科研工作,必须进行科研繁育工程建设。科研繁育设施建设包括海洋生物苗种繁育及生物救助中心建设、生态监测站和研究所实验室建设和鸟类迁徙观察站建设。7.2.1海洋生物苗种繁育及生物救助中心建设该中心主要进行珍稀海洋生物和重要经济品种的苗种繁育和救助,即是培育人工放流和海水养殖所需苗种的研究、生产基地,又可对一些珍稀海洋生物进行救助。该中心选址于马祖岙口,占地面积5亩,计划育苗水体1000m,救助水体200m。7.2.2生态监测站和研究所实验室建设建立海洋生态监测站,通过长期定时、定点的生态观测和调查研究,收集海洋生态资料,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将来变化趋势作出分析,并对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功能及演替过程和环境因子及人为干扰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不仅可为保护区的科学研究、保护管理和资源开发提供重要依据,而且还可对中国东、南沿海生态环境系统的质量和变化趋势作出科学评价和预测,从而为科学开发、利用和管理海洋,保护自然环境与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因此,建立南麂海洋生态监测站,使该保护区的海洋生态监测逐步走向系统化和规范化,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自然保护区研究所建立于1993年,多年来已承担国家、省、市、县各类课题10多项,多次获市、县科技进步奖,但至今仍无专门的实验室。为了更好地开展保护区的科研工作,为保护管理和开发建设提供服务,同时便于与国内外有关单位开展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都需要尽快建设一个适应保护区发展需要的现代化实验室。为了避免重复建设,尽可能节约资金,计划将生态监测站和研究所实验室合并建设。建筑面积500㎡,地点选在司令部。7.2.3鸟类迁徙观察站建设下马鞍是我国东部地区黑尾鸥重要的繁殖基地,为了观察鸟类同贝藻类的生态关系,拟在这里建设50㎡观察站。7.2.4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博士后工作站建设,面积1000㎡,地点设在司令部。7.3宣教培训工程建设宣传教育工作是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我国的自然保护区事业起步较晚,尚未得到全社会的普遍理解和充分支持,这就需要通过开展广泛的、持久的宣传教育,逐步提高人们对自然保护区重要性的认识,以增加公众的参与程度。同时,自然保护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事业,亟需业务素质较高的自然保护工作人员。积极开展人员培训,是提高自然保护区现有人员的政策、业务、管理和科研水平的有效途径。为此,本项目计划扩建现有保护区标本展览室,将其建成融科普教育、环保教育和研究实习培训于一体的保护区海洋生物多样性博物馆,并逐步使之成为我国一流的海洋科研、教学实习、专业培训和海洋科普教育基地。7.3.1海洋生物多样性博物馆建设选址在南麂镇政府所在地——司令部,占地面积12亩,建筑总面积1500m。内设展览大厅、多媒体演示厅、游客服务中心等。展览大厅是海洋生物多样性博物馆的主体,建筑面积1300m,分保护区概况、海洋环境、藻类、贝类、鱼类、虾蟹类、珍稀海洋生物、科研成果、领导视察、对外交流等展厅。多媒体演示厅用于进行各类培训和宣传教育,建筑面积120m。游客服务中心主要用来为广大游客提供全方位服务,如导游解说、宣传教育、提供资料、出售保护区纪念品等,建筑面积80m。7.3.2标本制作、购置与展示***海洋生物种类繁多,现已查明有各种海洋生物1851种,其中还有不少特有种和珍稀种。因此,在南麂保护区进行海洋生物标本采集、制作并对外展出,对于进行海洋生物研究、科普宣传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项目计划在3年内采集制作、购置各类海洋生物标本800-1000种5000-8000份,供保护区馆藏、展出和研究交流使用。7.3.3博物馆设备配置多媒体演示厅需配置多媒体演示系统1套。展览大厅需购置去湿机5台、空调2台。印制游客指南、科普资料、音像制品等。7.4环境保护工程自然保护区的环境保护,是对维持区内自然生态和保证保护对象不受环境的污染而导致破坏的重要环节。对南麂自然保护区来说,贝藻类生长在潮间带,海岛陆域和海水的污染都会给它们带来巨大的威胁。近几年,区内的旅游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的污染在日益加重。环境保护工程主要包括风能发电站、垃圾处理设施、污水处理厂三项建设。7.4.1风能发电站建设目前保护区内供电由三台共450KW的燃油机组发电,在旅游旺季(7月-10月)时常停电,供电量不足。同时,废机油和废气的产生,对环境造成污染。特别是废机油流入海里后,对潮间带的贝藻类造成威胁,必须寻找清洁能源解决该问题。岛上风力资源丰实,年平均风速7.9m/s,有效风力累计达7183h,年平均有效风能密度为549w/㎡,是建风能发电站的理想场所。拟在后隆背建600KW风能发电站,配置3台FD-23-200kw改进型机组。7.4.2污水处理厂建设核心区有常住居民2000人,旅游高峰期游客4000人,以每人每天耗水量250升,排水量80%计,每天排放生活污水1200m3。拟在马祖岙与新码头建设日处理规模分别为600m3的污水处理厂(含部分中水处理)各一座,以解决宾馆及居民的污水排放问题,工程总投资120万元。7.4.3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计划在后隆和三盘尾间建造垃圾处理厂一座,购置清运车2辆。7.5核心区渔民搬迁工作根据《***省***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的要求,需将核心保护区内门屿尾村的居民迁出,妥善安排迁出居民的生产和生活。该项工作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未能实施,不但给村民的生活、生活带来很大的限制,而且给核心保护区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影响。日前该村共有67户207人,按照***珊溪水库的移民方式,每人安置0.5亩生产用地,60㎡的生活用地,建房补助每户1.2万元。需征用土地122.1亩(包括生活用地)。7.6功能区划调整与总规、详规编制7.6.1保护区功能区划调整由于建区初期的功能区划已不适应当前的需要,应按照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1月20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和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管理规定》的要求,提出功能区划调整方案并按规定的程序上报审批。7.6.2在功能区调整的基础上委托国内知名的高校或规划设计院编制保护区体规划与详细规划。8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8.1建设项目投资8.1.1估算范围估算范围为规划期内(2004年-2007年)所进行的资源监管工程、科研繁育工程、宣教培训工程、环境保护工程、核心区门屿尾村渔民搬迁工程、和功能区划调整与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编制工程建设费用、勘察、设计等前期工作费用和不可预见费用等。8.1.2估算依据投资预算主要依据是:(1)自然保护区工程总体设计标准;(2)房屋、道路等基础工程按当地近年类似工程综合价计算;(3)仪器、设备按当前市场价格计算;(4)勘察设计案前期工作需要按工程建安费的5%计算;(5)不可预见费按工程建安费的3%计算。8.1.3估算结果根据项目建设内容和规划、相关经济指标进行测算,******自然保护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项目建设期内(2004-2007年)总投资2982.2万元。1)按建设项目划分按前期工作费和不可预见费分摊后,投资额按建设项目分:a、资源监管工程项目投资814.5万元,占建设总投资27.3%;b、科研繁育工程项目投资490万元,占建设总投资16.4%;c、宣教培训工程项目投资235万元,占建设总投资7.9%;d、环境保护工程项目投资666万元,占建设总投资22.3%;e、f、功能区划调整与总规、详规编制工程项目投资250万元,占建设总投资8.4%;g、前期工作费和不可预见费为80.3万元,占建设总投资2.7%2)按投资类型划分建安工程费1030.4万元,占建设总投资34.5%;设备器具购置费1138.5万元,占建设总投资38.2%;其它费用733万元,占建设总投资24.6%;前期工作费和不可预见费80.3万元,占建设总投资2.7%。投资估算具体详见附表1。3)按建设年度划分第一期投资1343.2万元(包括前期工作费),占建设总投资45.04%;第二期投资1639万元(包括不可预见费),占建设总投资54.96%。8.2资金来源及筹措方式本项目建设资金由国家投入为主,地方(省、市、县)按一定的比例给予匹配。平阳县人民政府已承诺按不低于30%的比例安排配套资金,国家海洋局、***省海洋与渔业局也将给予一定的支持。要求国家安排自然保护区建设专项资金2087.54万元,占总投资的70%,其余894.66万元可由地方匹配解决,占总投资的30%。8.3运行经费及来源保护区运行经费每年需140-170万元。其中人头费80万元;车船油料费20-30万元;设施、设备维护修理费20-40万元;科研、监测费20万元。平阳县人民政府除解决人头费外,每年还安排自然保护专项经费15万元,现已全部列入财政预算。目前国家海洋局每年安排20万元业务经费,省海洋局每年安排业务经费20-30万元。2001-2002年争取到财政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项资金135万元,2002年省环保局生态专项资金35万元。“十五”期间,随着南麂保护区的不断发展,各项经费还会有一定幅度的增长,所以本保护区的正常运行经费已有可靠的来源与保证。9进度安排本建设项目计划在4年内完成,起止年限为2004年-2007年。根据轻重缓急以及关联程度,将各项目的施工年度、建设周期、资金需求作出合理安排(详见表)。

10预期效益10.1社会效益通过***海洋自然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项目的实施,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将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南麂建立保护区后,已陆续引进资金1亿多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发展水产养殖和旅游业调整了产业结构,当地经济结构已开始从低效益的资源破坏型经济向高效益的资源保护型经济转变,当地居民的人均收入已从建区初期的300元增加到2000年的5012元。水产养殖业和海洋旅游业的发展,还可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增加就业岗位,这将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同时,随着南麂自然保护区的不断发展,大大提高了***乃至平阳县的知名度、信誉度,创造了无形的资产,且由平阳乃至全社会共享。知名度的提高,客人的增多,有利于大家了解平阳和当地人了解外界,其能争取更多的支持和产生较多的商机。保护南麂,开发海洋,这是平阳的一个重大战略抉择,为平阳提供了更新更好的发展机遇。10.2环境效益通过***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将使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陆域和水域生态环境得到恢复,环境质量得到不断改善,因此该项目的实施有十分明显的环境效益,而且具有普遍的示范意义。南麂保护区通过多年对核心区进行强化保护管理,已经产生明显的生态效益,受到了国内外有关专家的一致肯定。据调查观察,以前已不多见的角蝾螺,现已成为常见种,最大的个体达150~200g;大沙岙沙滩南侧的岩石上,未经保护时,曾是光秃秃的一片,而现在在潮间带的岩石上已长满了贻贝、牡蛎、石鳖、锈凹螺、藤壶、鼠尾藻和铁钉菜等;尤其是核心区的中心——龙船礁周围,整堆整堆的贻贝,最大的竟达10cm以上,外壳上长满了藤壶、绿苔等;龟足则形成几十个个体连在一起的莲花状群体;还有宽800m的大沙岙沙滩,等边浅蛤资源十分丰富,旺发时日产量高达2000kg。由此可见,通过严格的保护管理,这些区域内海洋生态恢复得相当快,资源的丰度明显增大,分布均匀,种群增加,整个生态系统人工野化的效果非常显著。相信通过本建设项目的实施,将会产生更为显著的环境效益。10.3经济效益南麂保护区的建立不仅有效地保护了当地的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并有力地促进了当地海洋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海水养殖业和旅游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2002年旅游服务业产值达到了1370万元,已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海珍品养殖已取得重要进展,2002年海水养殖产值已达545万元。本项目生产示范系统建设将对当地旅游业和海水养殖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并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带动影响作用,从而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此外,本建设项目还可取得一定的直接经济效益。当保护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可通过收取进岛(区)费、门票、资源补偿费等形式获取经济效益。进岛(区)费主要针对外来人员收取,每年外来进岛人员控制在10万人,若每人收取20元,每年可收进岛(区)费200万元。门票主要有宣教中心、大沙岙海滨浴场、三盘尾景区等,三处的门票票价分别10、15、15元,参观人数按5万人次计算,也可收取200万元。资源补偿费主要向利用南麂保护区环境和资源者合理收取。生产示范系统中的海水养殖和科研繁育系统中的海洋生物苗种繁育及生物救助中心也可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11结论地球是人类的家园,环保是未来的希望。因此,保护区是我国生态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其意义显得更加巨大而深远。本保护区从贝藻类生物的保护、繁育及生物多样性的监管等方面,将具有极高的价值。本项目建设技术方案、总体规划及各项工程设计精确,保护措施合理得当,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巨大。因此,******自然保护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项目是具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的。

单位:万元附表2巡护交通工具清单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单价金额玻璃钢摩托艇艘118万18万越野吉普车辆125万25万摩托车辆31.5万4.5万合计47.5万管理通讯设备清单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单价金额无线对讲机及机站部500.3万15万远线外监视系统套260万120万合计135万附表3生态监测站和研究所实验室仪器清单一览表单位:万元序号仪器名称型号生产厂家单价备注1离心机4000P/S江苏1200测叶绿素2荧光分光光度计960MC上海分析仪器总厂38000测叶绿素3S2美国热电444700测重金属4原子荧光光度计XGY1011A64000测汞砷5陶瓷马弗炉P-M6016P19600测油6便携式PH计PHB-4上海雷磁厂1200测PH值7紫外分光光度计2102C上海28000测四项营养盐8电子天平BS210320000秤微量9纯水器DPW-5031000010电子显微镜80000分析藻类11盐度计SYA2-215000测盐12定位仪GPS1000013电热衡温培养箱上海700014干燥箱101G-1上海100015除湿机1500016450017小天平100018调速多用震荡器200019真空泵120020电热恒温水溶锅200021空调机500022油烟机70023磁力搅拌器50024清毒压力锅500025各种器皿和配件20000合计796600陶瓷马弗炉:1000℃,程序控温6L。附表4博物馆设备清单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单价金额多媒体系统套16万6万背投式电视机台11.5万1.5万去湿机台40.3万1.2万空调台60.4万2.4万宣传品印制3万电化教育设备(包括卫星接收设备、桌椅等)6万档案柜台若干2.5万讲解设备套10.8万0.8万电脑台20.8万1.6万合计25万附表5******自然保护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项目进度表年度项目第一期第二期第一年第二年第一年第二年一、资源监管工程1、监察管理中心2、监察管理船3、管理船码头4、了望哨所5、保护标识6、巡护道路修整7、巡护交通工具8、管理通讯二、科研繁育工程1、苗种繁育及生物救助中心2、生态监测站和研究所实验室3、鸟类迁徙观察站4、博士后工作站三、宣教培训工程1、海洋生物多样性博物馆2、标本采集、制作及展览设施3、博物馆设备四、环境保护工程1、风能发电站2、垃圾处理设施3、污水处理厂五、核心区门屿尾村渔民搬迁工程六、功能区划调整与总规、详规编制工程1、功能区划调整2、总规、详规编制七、前期工作经费八、不可预见费目录TOC\o"1-2"\h\u253321总论 1311911.1项目概况 1317891.2建设单位概况 3162241.3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331123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4225921.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426521.6可行性研究范围 5265791.7结论与建议 665262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9302042.1项目区基本状况 9237942.2项目背景 1132747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1265903市场分析 14297233.1物流园区的发展概况 1479553.2市场供求现状 1669963.3目标市场定位 17108883.4市场竞争力分析

17160544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 1950564.1选址原则 1969314.2项目选址 19544.3场址所在位置现状 19297334.4建设条件 20123545主要功能和建设规模 22282555.1主要功能 22281835.2建设规模及内容 26195696工程建设方案 27137726.1设计依据 27219396.2物流空间布局的要求 27262516.3空间布局原则 2853886.4总体布局 2936766.5工程建设方案 30235856.6给水工程 33115596.7排水工程 3553126.8电力工程 38288986.9供热工程 4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