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废水处理试题_第1页
污废水处理试题_第2页
污废水处理试题_第3页
污废水处理试题_第4页
污废水处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污废水处理试题污水处理工试题分析活性污泥法

一、判断题

1、厌氧—好氧生物除磷法比普通活性污泥法对磷的去除率高。(√)

2、硝化菌比增殖速度比去除有机物的异养菌快得多,且受水温影响较小,因此硝化反应只有较小的SRT时

才能继续。(×)

3、考虑到进入反应池水量和水质的变化,为安全起见,反应池出水溶解氧的浓度最好维持在0.5-1mg/L的

范围。(×)

4、原生动物中大量存在的纤毛虫可以分为三类,通过它们在活性污泥中的构成比例和数量,可以判断活性污泥的净化能力以及污水的净化程度。其中活性污泥性纤毛虫类是在活性污泥成熟后才出现的。(√)5、SVI异常上升大多都是由于丝状菌膨引起,发生丝状菌膨胀时SVI值可达到500以上。(√)6、一般二级处理出水的BOD在15mg/L左右,BOD异常升高的原因有:活性污泥处理机能下降;测定BOD

时有硝化反应进行;活性污泥流出等。(√)

7、二次沉淀池的沉淀时间应依照设计最大日污水量确定。(√)

8、BOS—SS负荷、SRT、MLDO、SVI、MLSS都属于曝气池水质管理控制指标。(√)9、垂直轴表曝机寻常保持一定转速连续运转,不得采用变速或间歇运转。(×)

10、完全混合曝气沉淀池运转开始时,逐渐增大进水量直到达到设计水量的过程中,应不进行污泥的排除,

以使活性污泥迅速增殖,达到适合的MLSS浓度。(√)

11、二次沉淀池中不再消耗DO,因此,二沉池出水DO与曝气池出水一致。(×)

12、二次沉淀池中水质异常可能是由于二次沉淀池的污泥堆积、排泥不当、池构造上有缺陷、存在短路、

异重流等与二次沉淀池有关的原因,还有可能是由于曝气池或其进水异常造成。(√)

13、二次沉淀池去除的SS,以微生物絮体为主体,与初次沉淀池的SS相比,其沉淀速度较低,故表面负

荷为20-30m3/m2d,在能够预计污泥沉降性很差的处理厂,最好采用更低的数值(15-20m3/m2d)(√)14、用生物处理技术处理污水的方法称为生物处理法。(√)

15、活性污泥法正常运行的条件除有良好的活性污泥外,还需要有足够的溶解氧。(√)16、污泥指数的单位用mg/L来表示。(×)

17、一般活性污泥具有很强的吸附和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18、推流曝气池比完全混合曝气池中更易发生污泥膨胀。(×)19、活性污泥培养初期,曝气池中出现白色泡沫是正常现象。(√)20、二沉池污泥腐败上浮,此时应增大污泥回流量。(×)21、硫化物的积累会导致活性污泥发黑。(√)

22、容积负荷是指曝气池内单位质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接受的有机物的数量。(×)

23、好氧生物处理对温度、pH值的适应范围较宽,而厌氧生物处理对温度、pH值和无氧环境要求较高,是运行控制的关键。(√)

24、MLVSS表示的是污泥中有机物的含量,又称为灼烧减量。(√)

25、污泥驯化的目的是选择适应实际水质状况的微生物,淘汰无用微生物。(√)26、氧转移效率与水温无关。(×)

27、污泥指数越高说明污泥沉降性能越好。(×)28、VSS为悬浮固体。(×)

29、曝气池供氧的目的主要是供给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所需的氧。(√)30、二次沉淀池是用来去除在生物反应器中增值的生物细胞物质。(√)

31、污泥容积指数是指混合液经过30min沉淀后,形成的沉淀污泥的容积占原混合液容积的百分率。(×)

32、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曝气池的曝气时间一般控制在6-8h。(√)

33、对一定的MLSS来说,二次沉淀池表面水力负荷越小,固液分开效果越好,二次沉淀池出水的水质越好。(√)

34、假使缓慢地提高有毒物的浓度,让微生物在这个环境中逐渐适应和驯化,是可以让微生物承受一定高浓度的有毒物的。(√)

35、丝状菌的过度繁殖可引起活性污泥膨胀。(√)

36、一般冬季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和浓缩性能变差,所以回流活性污泥浓度降低,回流比较夏季低。(×)37、HRT指的是生物固体停留时间又称污泥龄。(×)

38、活性污泥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质的去除主要是通过吸附作用完成的。(×)

39、氧能溶解于水,但有一定的饱和度,一般是与水温成正比关系,与压力成反比关系。(×)40、高浓度有机废水可用厌氧—好氧工艺处理比较经济。(√)

41、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主要有初次沉淀池、曝气池、二次沉淀池组成。(√)42、MLVSS指的是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43、污泥膨胀均是由于丝状菌大量繁殖所引起的。(×)

44、污泥的体积指数是1L曝气池中混合液静止沉淀30min后污泥所占的体积。(×)45、好氧微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氮、磷营养盐的比例为COD:N:P=100:5:1。(√)46、废水中使用的曝气设备根据其结构形式可分为鼓风曝气设备和机械曝气设备。(√)47、滗水器是一种收水装置,是能够在排水时随着水位升降而升降的浮动排水工具。(√)48、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主要有初次沉淀池、二次沉淀池和混凝池组成。(×)49、滗水器的排水特点是随水位的变化而升降,可将上清液排出。(√)50、反应活性污泥数量的指标主要是MLSS。(√)

51、好氧生物食物与营养物的比例一般要求BOD:N:P=100:5:1,而厌氧生物要求BOD:N:P=200:5:1。(√)

52、二次沉淀池的排泥方式主要有:排泥泵直接排泥,水位差排泥,虹吸式排泥,气提式排泥。(√)53、当活性污泥中出现大量的线虫等后生物时,往往说明处理效果较好。(×)54、HRT是指活性污泥在整个系统内的平均停留时间。(×)

55、正常运行二次沉淀池可能会出现出水混浊,浮渣上浮和部分活性污泥流出的现象,这是正常的,可以不用处理。(×)

57、二次沉淀池刮泥机设备长期停置不用时,应将主梁两端支墩。(√)

58、由于中小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产量少,因此一般不建设污泥消化系统,直接对污泥进行浓缩、脱水和最终处理。(√)

59、生物处理主要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将污水中的繁杂有机污染物变为简单的有机污染。(×)60、对于反硝化造成的污泥上浮,应控制硝化,以达到控制反硝化的目的。(×)61、厌氧生物法营养元素比例要求BOD:N:P=200:5:1。(√)

62、在初沉池的设计运行参数中,有效水深是指池子最深处的池底的水深。(×)63、污泥龄是指活性污泥在整个系统内的平均停留时间。(√)二、选择题

1、初次沉淀池中必要的水质观测项目是(D)

①外观及气味、水温、透明度;②pH、BOD、COD、SS;③总氮、有机性氮、氨态氮;④排泥的总固体浓度;⑤排泥的灼烧减量;⑥碱度、总磷、PO43-;⑦亚硝酸氨硝酸氮。

A.①②③;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⑦。

2、微生物为了获得合成细胞和维持其生命活动等所需的能量,将吸附的有机物进行分解,这个过程叫做(B)

A.同化;B.氧化;C.吸附;D.内源呼吸3、对普通活性污泥法,MLSS一般要求把握在(A)。

A.1.5-2.5g/L;B.2-3g/L;C.2.5-5g/L;D.4-6g/L。4、以下(A)不属于曝气池中生物相异常的表现。

A.运动性强的微生物出现;B.丝状菌大量出现;

C.微生物数量骤减;D.微小鞭毛虫及微小变形虫大量出现5、污泥容积指数SVI为(A)时,会发生污泥膨胀。

A.250-350;B.200-300;C.150-250;D.100-200.

6、以下有关完全混合曝气池池容、池型及池数说法不正确的是(D)。

A.池子通过隔板,将曝气池分为曝气区和沉淀区;B.池容根据与最大设计污水量相应的停留时间确定;C.池形为圆形或长方形;D.池数可以是一池。

7、以下哪一项包括了曝气池水质管理的全部水质检测项目?(D)

A.水温、pH、MLDO、SV、MLSS、MLVSS、活性污泥的生物相、RSSS;B.水温、pH、MLDO、MLSS、MLVSS、SV、RSSS、回流污泥的SV、耗氧速率;C.水温、pH、MLDO、MLSS、MLVSS、SV、耗氧速率、活性污泥的生物相;

D.水温、pH、MLDO、SV、MLSS、MLVSS、活性污泥的生物相、耗氧速率、RSSS、回流污泥的SV。8、以下陈述中(D)不是由表面活性剂引起的活性污泥发泡的特征。

A.泡沫为白色、较轻;B.用烧杯等采集后泡沫很快消失;

C.曝气池出现气泡时,二次沉淀池溢流堰附近同样会存在发泡现象;D.对泡沫进行镜检可观测到放线菌特有的丝状体。9、以下(A)不属于曝气池中生物相异常的表现。

A.运动性强的微生物出现;B.丝状菌大量出现;C.微生物数量骤减;D.微小鞭毛虫及微小变形虫大量出现10、以下有关垂直轴式曝气池正常时的管理要点说法不正确的是(A)。

A.表曝设备与鼓风曝气设备相比是一种省能型设备,同时构造、管理简单,表曝设备的缺点是充氧能力逐年降低、适应负荷变化的能力较差、充氧范围有限、寻常采用开放型结构;

B.池壁和溢流堰部易于附着污泥,产生不洁感,作业时也简单造成危险,应定期清扫;C.对于表曝式曝气池,从性质上絮体有分散化的趋势,应尽量避免过量曝气;

D.除测定SV外,运行管理时要注意保持良好混合液DO浓度,保证颜色、气味不发生变化以及不产生气泡等。

11、以下有关完全混合曝气沉淀池正常时的管理,说法不正确的是(A)。

A.为维持正常、良好的运行状况,有必要通过水面的监视确认其运转状况。一般运行状况良好时,上清液透明度在15cm以上,表面看不到污泥上翻现象;

B.一般状况下,回流窗闸门开度在20mm-50mm比较适合,具体值视沉淀区状况、MLSS及沉淀速度来绝对;

C.污泥性质与进水的SS有关。为保证不增大负荷,一般MLSS为3000-6000mg/L0SV约为20%-50%,沉淀速度越大越好;

D.当活性污泥沉淀速度较大,扩散性较差时,应提高搅拌机的转速,相反应降低转速。12、二次沉淀池堰上溢流负荷以(B)为标准。

A.100m3/m.d;B.150m3/m.d;C.200m3/m;D.250m3/md。13、二次沉淀池超高以(C)为标准。

A.30cm;B.40cm;C.50cm;D.60cm。14、以下关于二次沉淀池BOD负荷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D)。

A.BOD一般在20mg/L以下,BOD污泥负荷大,污泥凝聚性或沉降性下降会导致出水SS升高,使BOD

升高;

B.处理水中存在氨氮、亚硝酸氮,并且运转条件对硝化细菌的增殖较为有利,硝化菌大量存在时,氨氮

和亚硝酸氮硝化会消耗DO导致BOD测量值升高;

C.BOD异常偏高时,最好以碳化BOD作为有机物去除的指标,测定时参与硝化细菌抑制剂,以正确判

定BOD污泥负荷;

D.可同时考虑ABC三点分析二次沉淀池BOD负荷。15、城市污水初次沉淀池的表面水力负荷一般为(C)。

A.0.5-1m3/(m2h);B.1-1.5m3/(m2h);C1.5-3.0m3/(m2h);D.3.0-4.0m3/(m2h)。16、普通活性污泥法的实际需氧量为(D)。

A.BOD的氧化需氧量;B.活性污泥内源呼吸的硝化反应需氧量;C.曝气池出水带出的氧量;D.以上三项的和。

17、完全混合曝气沉淀池曝气区和沉淀区的停留时间分别为(C)。

A.1-2h,2.5-3h;B.1-2h,2-2.5h;C.2-3h,2-2.5h;D.2-3h,2.5-3h。18、以下关于曝气池水质监测项目对水质管理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A.水温可以作为推测活性污泥法净化效果,探讨运行条件的资料。一般在10℃-35℃范围内,水温每升高10℃,微生物代谢速度提高1倍;

B.微生物的代谢速度与各种酶的活性有关。而酶活性受pH影响很大,一般活性污泥法要求pH保持在6.0-8.5;

C.对池内DO进行测定是为了判断池内溶解氧浓度是否满足微生物代谢活动对氧的需求;

D.MLSS是曝气池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计算MOD污泥负荷、SRT、SVI、以及调理剩余污泥量、回流污泥量都要使用MLSS。

19、以下陈述中(C)不是曝气池MLDO急剧上升的原因。

A.硝化反应中止;B.活性污泥浓度降低;C.进水浓度过高D.有毒有害物质的流入。20、以下关于垂直轴曝气池的调理,错误的是(D)

A.通过增减使用池数来调理曝气时间;B.以SV为指标进行调理;

C.通过改变剩余污泥量调理MLSS;D.通过调理表曝机的浸没水深和转速调理DO。21、以下有关完全混合曝气沉淀池的调理的说法,正确的是(C)。

A.合建式完全混合曝气沉淀池耐冲击负荷能力较强,无需对进水量进行调理;B.鼓风量一般随进水量的波动进行调理;

C.为维持曝气区MLSS浓度,SV的测定在曝气池的运行管理上是十分重要的,每天应在所定时间测定一次SV;

D.搅拌机一般应间歇运转。22、二沉池的有效水深一般为(B)。

A.1-2.5m;B.2.5-4m;C.3.5-5m;D.4-5.5m。23、二次沉淀池的正常运行参数表面负荷、停留时间、污泥含水率分别为(A)。

A.1.0-1.5m3/(m2h),1.5-2.5h,99.2%-99.6%;B.1.5-2.0m3/(m2h),1.5-2.5h,99.0%-99.5%;C.1.0-1.5m/(mh),1.0-2.0h,99.0%-99.5%;D.1.5-2.0m3/(m2h),1.0-2.0h,99.2%-99.6%。30、以下有关二沉池的水质管理,说法错误的是(B)。

A.一般处理水的pH在中性附近,与进水一致或稍低,但是发生硝化时pH要降低;B.处理水的透明度一般在50cm以上,水质良好时也能达到100-150cm或更高;

C.处理水SS一般在15mg/L以下,但当活性污泥凝聚性降低、表面负荷增大、活性污泥异常堆积等时,SS会升高;

3

2

D.对于以生活污水为对象的处理厂,一般处理水COD在100mg/L,受特定工业废水影响时可能升高。31、以下(C)项不属于二次沉淀池外观异常的表现。

A.处理水浑浊;B.浮渣上浮;C.处理水变臭;D.活性污泥流出

32、对要求硝化的污水处理厂,除需供去除有机物所需氧外,还需供硝化所需的氧量。当混合液溶解氧浓度低于(A),则硝化反应速度下降。

A.0.5mg/L;B.1mg/L;C.1.5mg/L;D.2mg/L33、普通活性污泥法MLSS为1500-2000mg/L,污泥回流比为(D)。

A.平常10%~20%,最大50%;B.平常10%~20%,最大100%;C.平常20%~40%,最大50%;D.平常20%~40%,最大100%。34、城市污水处理厂一级处理SS的去除效率为(C)

A、20~30%;B、30~40%;C、40~50%35、活性污泥微生物对氮、磷的需要量可按(B)考虑。

A、BOD:N:P=100:20:10;B、BOD:N:P=100:5:1;C、BOD:N:P=100:3:1

36、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的对象是处理(D)有机物。

A、悬浮状态;B、胶体状态;C、溶解状态;D、胶体和溶解状态37、(C)是活性污泥培养成熟后才出现的。

A、豆形虫;B、漫游虫;C、钟虫;D、波多虫。38、曝气池中曝气量过大不会导致(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