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乡愁》教案与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乡愁》这首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和魅力。从内容上说,“乡愁”是中国传统文学经久不衰的主题,余光中虽曾承受过现代主义的浸染,但骨子里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诗歌内容触及思想深处的“中国意识”时,自然而然地摄取了“乡愁”这一主题。历代爱国学问分子有借诗词歌赋流露家国之思的传统,本诗在这一点上可谓传承了民族的历史文化。从形式上说,这首诗恰到好处地运用现代汉语,使之带上了古典诗词的格律美和音韵美的特点。诗的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短句变化错落;同一位置上词语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造成一种类似音乐的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基调。
学情分析
学生已在上学期学了诗歌的阅读方法,已具备了肯定的诗歌阅读力量,因此,本节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训练学生对诗歌的阅读鉴赏力量。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1、学习现代诗的朗读根本技巧,学会节奏、重音,较有感情的朗读。
2、理解本诗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现的详细含义。
力量目标:
1、理解、观赏《乡愁》一诗丰富的情感和美丽的意境。
2、理解本诗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现的详细含义,学习形象化手法的表达方法。
情感目标:
体会所表达的乡愁,同化爱家爱乡爱国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习现代诗的朗读根本技巧,学会节奏、重音,较有感情的朗读。
2、理解、观赏《乡愁》一诗丰富的情感和美丽的意境。
[教学难点]:
理解本诗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现的详细含义,学习形象化手法的表达方法。
网站工作室于2023-8-3122:10编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用深情的语言引导:
乡愁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我国唐代宏大的诗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就是抒写这一主题的,同学们还记得吗?请一起背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同学们还能想起另外一些表现乡愁的诗句吗?(参考:“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其实,现当代待歌中也有许多写乡愁的名篇,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首:
二、简介。
三、熟习课文、指导朗读。
余光中,台湾当代闻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1928年诞生于南京,1950年去台湾。由于特别的政治缘由,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常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
1.请学生自己先默看本诗,熟识诗歌内容。
2.再请学生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
3.提问: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昂扬激越还是愁闷肤浅?
4.设问(不用立刻答):朗读这首诗的时候,在语速和节奏处理上应留意什么?
先请二人(举手)试读(确定读的不较好),教师以此为例订正:
讲解:①语速要放缓慢一点;③要多停顿,不直读长句。
5.教师作示范朗读。
并试着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
四、分析、解读本诗。
1、三个问题:
(1)乡愁原本是一种特别抽象的情感,而诗要讲究形象性,这首诗是怎样把抽象的乡愁形象化的?
(2)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3)诗中分别表达了怎样的乡愁呢?
学生独立思索,然后开展全班性的争论
第一题结合前面学习过的〈静夜〉中有关形象化的手法应当不难理解,学生比拟简单找出是用比方的方式,把乡愁投射于“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详细可感的对象上,采纳了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技巧:托物寄情。
其次题前一个问题简单找到,共同的特点教师应给恰当的提示,便表达效果可抽查优生答复,对
于中下生可把握可不把握。教师再讲解。
(“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学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第三题应当简单想到,假如不行,教师作一些启发,提问后再总
五、课外阅读观赏。
六、仿句练习:运用托物言情的写法,用一个详细的事物比方乡愁,
教师也适时参加其中。
结。
(小时候母子分别对母亲的思念,长大后夫妻分别对妻子的思念;后来母子死别再也无法沟通的思念;现在游子与大陆分别对故土的思念。这四节诗层层推动,由个人的家乡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国之思。)
句子要完整。
乡愁是,。
七、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仿照本诗的写法,以“母爱”为话题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需要始终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邮票母子分别
长大后船票夫妻分别
后来坟墓母子死别
现在海峡游子与大陆分别
逐层推动个人思乡之情普遍的家国之情
托物寄情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培育初中学生肯定的文学鉴赏力量,是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近年来,我从小说、散文、诗歌的鉴赏几个方面进展了探究。我认为,学生文学鉴赏力量培育的关键,一是培育兴趣,二是把握方法,这是符合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科学学习的要求的。我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也表达了这种熟悉。
本节课的导入能够让学生加强对古诗词的归类积存,朗读训练提高了学生的朗读力量,三个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领悟了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象征化手法的含义,仿句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力量:学生的听、说、读、写力量都得到训练。本诗的艺术特色在本节课中探讨过少,写作力量的提高不是很好。
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在立意、构造、语言上都很有特色的现代诗歌。本节课教学不仅能扩展学生的课外积存,提高学生的朗读力量和诗歌的鉴赏力量,而且对于学生借助形象的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思想感情的语言表达力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本节课中,我紧紧抓住教材的特点,充分发挥教材课文的示范作用,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根本力量。朗读训练由学生自读,教师范读到领悟感情后的感情读有条不紊进展,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朗读力量。结合的人生经受,领悟四组意象的丰富含义,促进了学生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力量,培育了学生的爱国爱家之情。说话仿句练习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学生的根本力量是贯穿本节课的主线,在本节课的各个环节都有突出表达。
反思本节课,虽然对学生进展了仿句训练,但这一起点有些太低,可以让学生以“母爱”为话题,选取自己人生经受中最能表达母爱的生活片段来表达对母爱的歌颂,进展口头训练。这样,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写作训练才能得到最高层次的进展。
【反思】
《乡愁》是一篇布满人文,饱含感情的诗歌,《乡愁》以独创的意象,精致的构思和近趋完善的形式抒发了浓郁的家乡之思,怀亲之情,希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妙愿望,具有剧烈的现实感和鲜亮的时代感,具有以往的乡愁所不行比较的广度和深度.教师专心去创设情境感染学生,努力使师生的感情融入浓浓的乡愁之中,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也进一步培育和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力量及审美情趣。
在教学的环节上分为:导入新课作家身影诵读品读赏读
首先谈谈诵读,听说读写是语文的根本功,所以教师要大胆范读,假如能配以舒缓悲伤的背景音乐,或许效果会更好。接下来,教师指导学生读,重音、节奏、情感,一一都要把握。
品读即走进诗人、走进文本。在余光中的《乡愁》中,最能够打动人心的就是那浓得化不开的情感,有人说,余诗是用最狠心的别离成就最醇美的乡愁。但是余光中只把乡愁比方成“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样东西,那么剩下的他未曾用到的很多意象就是他余留的想象的空间。这里我让学生们设想一下,假如有一天你走出家乡,心中最惦记的是什么?让他们想象一下自己的乡愁,大胆地进展比方句的仿写。学生们的仿写就象是在填补空白。这种想象力的调动,给学生们的理解又制造了很多新的元素,乡愁也因此带上了多元的共性颜色。固然,学生的创作究竟是稚嫩的,但也一样可以从中发觉稚嫩的美。如有的学生写乡愁是一张泛黄的旧照片,乡愁是家乡庭院中枝繁叶茂的枣树,乡愁是一杯香浓的咖啡,都是很不错的想法。也就是说,我们要培育学生自己的制造力,就要赐予他们相宜制造力生长的课堂环境。信任这样的仿写肯定可以深化学生对原诗感情的理解,又可以在肯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写作力量,让学生尽可能积极主动地进展自己的创新思维。
在这个环节中我非常留意内容前后的连接,板书的设计,诗歌托物寄情的写作技巧,我引导学生回忆了李清照的《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很多愁。”这样既复习了旧知又让学问前后连贯。但课后发觉这个环节还存在许多缺乏,教师说得多了些,学生的活动少了些,教师讲课的语言不够精炼、诗意,而且板书的设计还应更合理。
赏读环节就是鉴赏诗歌的环节,所以我把它也称为“寻美”过程,盼望学生能从诗歌的整体构造、构思立意、词语运用、思想感情等角度入手鉴赏诗歌,如:《乡愁》诗美在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肉牛饲养与养殖经济效益提升试题考核试卷
- 2025年外籍员工劳动合同范本 外籍员工劳动合同模板
- 隧道衬砌工程安全施工方案
- 劳动合同中的危害告知二零二五年
- 公司团建活动合同
- 二零二五版押金合同范例
- 二零二五版担保合同书终止
- 二零二五贷款保证合同范例
- 2025年小学课后托管服务合同
- 游戏营销的双十一革新
-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核心知识精讲精思】 高一地理下学期 (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2023年美国AHA心肺复苏指南
- DL-T 2087-2020 火力发电厂热电联产供热技术导则
- GB/T 20840.103-2020互感器第103部分:互感器在电能质量测量中的应用
- (模版1)某标准件厂冷镦车间变电所设计
- 2022Z世代洞察报告QuestMobile
- 大专毕业论文3000字格式12篇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总复习
- 初中学生家长会安全教育课件
- 第二部分-CPO-10中央机房优化控制系统
- 2020新版个人征信报告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