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乡愁》教学设计和反思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乡愁》教学设计和反思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乡愁》教学设计和反思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乡愁》教学设计和反思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乡愁》教学设计和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乡愁》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材分析

本课是九下第一课,也是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是以爱国和思乡的新诗,而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正是一首表现爱国思乡主题的诗歌,篇幅短小,节奏和谐,内容浅显又意味深长,特殊适合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诵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力量,领悟美丽意境,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学习态度较端正,课前都能自觉的完成字词和诵读预习。但对于如何把感情融入课文进展朗读,还存在肯定的问题。特殊是关于诗歌的意象比拟抽象,不好把握,学生也缺少相应力量,这是学习本课应重点突破的地方。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悟其象征意义。

力量目标

1.品尝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体会诗歌中美丽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

3.把握诗歌的主题。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力量。

德育目标

体会诗歌抒发的思乡情愁。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诵读。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2、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网站工作室于2023-10-922:52编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1.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1)请学生默读,熟识诗歌内容。

教师提示余光中简介

(2)教师配乐诵读提示并进展配乐范读

1、(1)学生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尝试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

(2)请学生个别诵读,其他同学点评。

1、学生初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意。检查预习完成状况。

2、研习诗歌

2、(1)提问:

“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在《乡愁》诗里,它转化成了详细可感的东西,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化的?

(2)合作研讨:

①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升华的?

②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③诗歌的第四节对诗意的拓展有怎样的重要作用?

2、学生可分四个小组争论,然后每组派一个代表概述本组的理解,其他组员补充。

2、学生自主研读诗歌,通过争论提高学生的理解、概括力量,特殊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查找诗歌意象并体会诗人情感的力量。

3.比拟阅读。

比拟:台湾当代女诗人席慕蓉的《乡愁》(详见课本P5)也是抒写乡愁的,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

3、(1)学生齐读席诗后再自己品尝。

(2)找出相关意象,畅谈对诗文的理解。(3)比拟两诗的异同。

3、练习查找诗歌意象,并通过意象把握意境,更好的提高新诗的阅读力量。

4、拓展练习

拓展:余光中说乡愁是“浅浅的海峡”,席慕蓉说是“没有年轮的树”,那么,假如有一天走出家门,你心中最惦记的是什么?请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用美丽的比方句尽现你的感觉。

4、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自由写作,同桌沟通相互润色,再个别展现。

4、比方能把抽象的情感具象化,通过练习比方,为作业中写诗做好铺垫。

5、布置作业

1.《乡愁》中一个诗节就是一场凄美的离别,请设想自己是诗中的主角,写一段文字把诗中离别的模糊补充清晰。

2.仿照题为《国魂》的新诗的第一节,分别以“长大后”和“而现在”为开头,续写其次节和第三节(每行诗的字数不加限定)。

国魂

小时候

国魂是项上的红领巾

我在红旗下

烈士在心头

课下完成

5、学写诗歌,完成由阅读到写作的转化,升华课堂学问

板书设计

乡愁

余光中

鉴赏诗歌的方法:朗读找出意象感悟内容挖掘主题

时间变化详细形象表达意思表达感情(抽象)

小时侯邮票母子分别个人的家乡之思

长大后船票夫妻分别

后来啊坟墓母子死别

而现在海峡游子与大陆分别普遍的家国之思

写作特点:托物寄情

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虽然每个教学环节都能落实,但上完后总感觉少了什么,原来缺少的是一种感染力。主要表现在:

1、学生的朗读缺乏情感。的确,我们的学生才十几岁,对这些离愁别绪并没有一种痛入心肺的感受。在课堂上对学生进展有效的情感引导力度还不够,因此学生在朗读时并不能很好地把握深情哀伤的情感基调。

2、课堂时间把握不好,后面的课堂造句练习时间过长,没时间让学生展现就下课了。

【反思】

《乡愁》是一篇布满人文,饱含感情的诗歌,它以独创的意象、精致的构思和近趋完善的形式抒发了浓郁的思乡之情和希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妙愿望,具有剧烈的现实感和鲜亮的时代感,具有以往的乡愁所不行比较的广度和。而深度且诗歌教学重在朗读,因此在教学中,我让朗读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尝诗歌的语言美,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进而感受蕴含其间的浓浓乡情。

首先,导入时让学生说出自己所积存的表达乡愁的诗句,让学生明白积存的重要,然后引出新课。

其次,进展朗读指导,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读出节奏,读出语速语调,读出感情等。把无声的书面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学生与诗人在诗歌中所迸发的思乡爱国之情产生共鸣。其间的听课文朗读录音能使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和节奏,给学生有一个仿照的标准,对下一环节学生的朗读起到了较强的指导作用。从教学过程看,朗读的形式敏捷多样,有学生的自由朗读,有学生的个人试读,还有听课文朗读录音,全班同学的集体朗读。学生在这些形式敏捷多样的反复朗读中,由初步感知到渐渐深入感知诗的内容,领悟诗歌的意境,品尝诗歌的语言。正由于教学中很好地处理了朗读这一环节,所以为其他教学环节的师生互动打下了很好的根底。

再次,在品尝诗歌的意境这个环节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争论沟通,充分表达了新课标自主、合作的教学理念,在这里,既有学生个人的见解,又有小组集体的才智,小组成员间各抒己见,相互沟通,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绽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描述四幅画面的情景,既培育了学生的创新力量,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力量。

最终通过拓展延长,进一步培育和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力量及审美情趣,其中的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