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第四讲分类_第1页
昆虫第四讲分类_第2页
昆虫第四讲分类_第3页
昆虫第四讲分类_第4页
昆虫第四讲分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昆虫第四讲分类第1页/共49页20.半翅目(Hemiptera)体型:俗称蝽象,又叫臭鼻虫、,体小至大型,体扁平。身体结构:口器刺吸式。胸部具两对翅,后翅膜质,前翅半鞘质。身体腹面常具臭腺开口。变态:

渐变态分类:半翅目已知昆虫35000多种,我国已知种为2000多种。经济意义:绝大多数为植食性,有些种类是重要害虫;但猎蝽、姬猎蝽、花蝽等科为肉食性,是一类重要的害虫天敌。1第2页/共49页大稻缘蝽2第3页/共49页刺米缘蝽猎蝽科Reduviidae日月盗猎蝽缘蝽3第4页/共49页负子虫4第5页/共49页

红娘华科-蝎蝽仰泳蝽5梨网蝽第6页/共49页一龄若虫初孵化若虫卵为害花期和期幼果荔枝蝽象TessaratomapapillosaDrury7第7页/共49页平腹小蜂寄生蝽象卵平腹小蜂在蝽象卵上产卵8第8页/共49页21.缺翅目(Zoraptera)体型:通称缺翅虫。体小至微小形,成虫体长一般在4mm以下。身体结构:口器咀嚼式,触角念珠状,9节。具有翅型和无翅型个体,有翅者翅狭长,翅脉退化,翅易脱落并残留翅基。腹部10节,较短,具尾须l对,不分节。变态:

渐变态栖境:陆生,有群居习性分类:全世界已知不到30种,我国于l974年发现两种:中华缺翅虫和墨脱缺翅虫,均分布于西藏东南部。9第9页/共49页10第10页/共49页22.蛩蠊目Grylloblattodea1915年发现,世界已知1科3属25种,仅长白山1种我国王书勇1986年鉴定.中华蛩蠊--活化石昆虫11第11页/共49页体型:

通称蛩蠊。体细长无翅。身体结构:触角丝状,复眼小或退化,无单眼,口器咀嚼式。前胸发达,背板方形。3对足相同,适于疾走。腹部宽短,尾须细长,分节。雌虫具剑状产卵器。变态:

渐变态栖境:杂食性,夜间活动,喜低温,多分布在海拔1500一6500m的山地及高原靠近冰川和融雪地带的河湖附近,在苔藓和堆积物、石下或土中栖息,有些种类穴居。分类:全世界已知25种,我国已知1种,称为活化石昆虫的中华蛩蠊,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12第12页/共49页23.缨翅目(Thysanoptera)体型:

统称蓟马,体长仅1-2mm长的小型昆虫,小的仅0.5mm,最大的也不超出15mm。身体结构:身体细长,口器为锉吸式,触角线状,6-9节,具翅的种类有单眼和复眼,无翅的种类仅具复眼。翅狭长,翅脉简单,至多具2条长的纵脉。翅的边缘具长的缨毛。雌虫腹部末端圆锥形或圆柱形。变态:

过渐变态,蓟马中很多种类行孤雌生殖,或无雄虫。栖境:大多数蓟马是植食性昆虫,其中很多是农林牧业的重要害虫,少数营捕食生活。分类:全世界已知6000种,我国340余种。13第13页/共49页危害稻叶若虫成虫稻蓟马(StenchaetothripsbiformisBagnall)在广东各地普遍发生,主要为害水稻,尤以水稻秧苗和分蘖期受害最重。成虫及若虫以锉吸式口器锉破水稻叶面成微细黄白色伤斑,由叶尖开始,渐至全叶卷缩枯黄。抽穗扬花期集中为害嫩穗,造成秕谷。

14第14页/共49页成虫若虫为害状棕榈蓟马ThripspalmiKarny,又称节瓜蓟马,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华中、华南各省。为害节瓜、冬瓜、苦瓜、西瓜和茄子,也为害豆科和十字花科蔬菜。15第15页/共49页24.脉翅目(Neuroptera)体型:

小至大型身体结构:口器嘴嚼式;触角细长。前胸短小,翅两对均为膜质,大小及形状相似,翅脉多网状,翅前缘有一列横脉。变态:全变态食性:成虫与幼虫均为肉食性,其中的草蛉、粉蛉是重要的害虫天敌。分类:全世界已知5000多种,中国近200种。经济意义:许多种类是害虫的重要天敌16第16页/共49页草蛉科Chrysopidae英文俗称greenlacewings或aphidlions。触角丝状,约与体等长;前胸梯形或矩形;中胸和后胸粗大;翅的前缘横脉简单,不分叉。幼虫主要捕食蚜虫,故又称蚜狮(aphidlion)。珍稀种类:横断华草蛉SinochrysahengduanaYang为我国特有珍稀种类。

17第17页/共49页螳蛉科Mantispidae

英文俗称mantidflies形似螳螂,前胸特别延长;前足为捕捉足;前翅和后翅的翅痣长。蝶角蛉科Ascalaphidae

英文俗称owlflies。触角丝状,末端突然膨大成球杆状,如蝴蝶之触角,长于体长之半;翅痣下方无延长的翅室。常见种类:南方常见种类为黄脊蝶角蛉Hybrissubjacens

(Walker)。

18第18页/共49页

常见种类:蚁蛉Myrmeleonformicarius

(L.),幼虫在地面或埋伏在沙中等待猎物,或设漏斗状陷阱捕获猎物,主要捕食蚂蚁或其它地面活动的昆虫,又称蚁狮(antlion),因幼虫常倒行,故又叫"倒退虫",可入药。。漏斗状陷阱蚁狮捕食昆虫19第19页/共49页药用昆虫蚁狮20第20页/共49页25.广翅目(Megaloptcra)体型:小至大形,体色暗。身体结构:触角丝状、念珠状或齿状。口器咀嚼式,发达,上颚强大。前胸发达,近方形或长方形。翅大而膜质,前后翅相似,翅脉网状,多分支,但在翅缘不分叉。腹部l0节,无尾须。变态:全变态栖境:幼虫水生,前口式,胸足3对,发达,腹侧具有7~8对足状气管鳃。幼虫性活泼,在水中主要捕食其它小虫。种类:包括泥蛉、鱼蛉、齿蛉等,全世界已知300余种。经济意义:成、幼虫多为淡水鱼类的饲料。21第21页/共49页

鱼蛉鱼蛉广翅目的幼虫22第22页/共49页26.蛇蛉目(Rapllidiodea)身体结构:头部长,后端常狭缩变细,呈三角形。复眼发达,触角丝状,口器咀嚼式。前胸延长呈颈状,中、后胸宽短。翅狭长,膜质,翅脉网状,前、后翅相似。腹部无尾须。雄虫尾端具肛上板和抱握器,雌虫具长针状产卵器。变态:全变态栖境:成虫和幼虫均肉食性。成虫多发生在森林地带中的草丛、花和树干等处捕食其它昆虫。幼虫多树栖,常在松、柏等松散的树皮下。种类:全世界已知60余种,我国20多种。23第23页/共49页蛇蛉幼虫24第24页/共49页

27.长翅目(Mecoptera)

通称蝎蛉。体型:小至中形,体细长略侧扁。

身体结构:口器咀嚼式。复眼发达。触角丝状,多节。翅狭长、膜质,前、后翅大小、形状和翅脉相似,少数种类翅退化或消失。腹部10节,尾须短小、不分节。雄虫外生殖器常膨大成球形,并似蝎尾状上举。变态:

全变态栖境:成、幼虫一般肉食性或腐食性,捕食节肢动物或软体动物。少数种类也取食花蜜、花蕊、果实及苔类等。种类:全世界已知近500种,多分布于亚热带和温带,少数产于热带,我国150余种。25第25页/共49页不同种类的长翅目(Mecoptera)昆虫雄外生殖器常膨大成球形,似蝎尾状上举。

雄虫26第26页/共49页蝎蛉雄虫蝎蛉雌虫蝎蛉雌虫蝎蛉雌虫雪蛉雌虫27第27页/共49页28.毛翅目(Trichoptera)通称石蛾(成虫)和石蚕(幼虫)体型:。小至中形,外形似蛾类。

身体结构:口器咀嚼式,但常退化,无咀嚼能力。触角细长、丝状,复眼发达。翅面上密布细毛,。足较细长适于疾走。腹部无尾须。变态:

全变态栖境:多数种类水生,少数陆栖,生活于树木基部的苔藓内。幼虫可吐丝缠连小枝、碎叶、砂等做巢筒匿居,或以纯粹的丝作成圆锥状的网或薄弱的隧道。取食顺水流经过的食物。成虫多在夜间近水处活动,有趋光性。幼虫为淡水鱼的食饵,少数种类为害稻苗根部。是三类水质监测昆虫之一(蜉蝣目、襀翅目)。种类:全世界已知约1万多种,我国记载有850余种。28第28页/共49页石蛾、石蚕caddisflies、watermoths石蛾幼虫29第29页/共49页30第30页/共49页29.鳞翅目

(Lepidoptera)

(1)包括蛾、蝶两类昆虫。(2)全变态(3)全世界已知约20万种,中国已知约8000余种。该目为昆虫纲中仅次于鞘翅目的第2个大目。(4)分布范围极广,以热带种类最为丰富。(5)绝大多数种类的幼虫为害各类栽培植物,体形较大者常食尽叶片或钻蛀枝干。体形较小者往往卷叶、缀叶、结鞘、吐丝结网或钻入植物组织取食为害。(6)成虫多以花蜜等作为补充营养,或口器退化不再取食,一般不造成直接危害。31第31页/共49页触角单眼球杆状无单眼羽毛状或丝状多数有单眼静止时翅的状态四翅竖起于体背四翅呈平展于体侧或呈屋脊状盖于胸腹部活动习性日出性多为夜行性,并有趋光性,少数日行性蝶蛾产卵方式幼虫结茧多散产除眼蝶和绢蝶外,化蛹前均不吐丝结茧.散产或聚产老熟幼虫多能吐丝结茧弄蝶32第32页/共49页在2002.6月1日曾由于天幕毛虫幼虫大发生,大兴安岭一段约2公里的铁路爬满幼虫,最厚处幼虫达1.1米,导致铁路停行。天幕毛虫幼虫♂♀33第33页/共49页小菜蛾成虫柑橘潜叶蛾小菜蛾被寄生茧小菜蛾正常茧34第34页/共49页药用种类:虫草蝙蝠蛾HepialusarmoricansOberthur幼虫被冬虫夏草菌CordycepssinensisSacc.寄生后形成的虫菌结合体--冬虫夏草。冬虫夏草是名贵中药材,产于云南、四川、青海、甘肃和西藏,一般在海拨4000m高度的草甸地带。35第35页/共49页蝙蝠蛾成虫

幼虫蛹虫菌结合体--冬虫夏草36第36页/共49页

37第37页/共49页

幼虫体大,有枝刺或带刺的瘤突;上唇有极深的倒V字形缺切;趾钩双序中列式。

38第38页/共49页鹿蛾科39第39页/共49页

灯蛾科灯蛾幼虫毒蛾成幼虫40第40页/共49页

重要检疫对象--美国白蛾41第41页/共49页

42第42页/共49页

蝶类幼虫头大,前胸小,有明显的颈部,体末较尖,呈纺锤形;肛门上方有臀栉。

43第43页/共49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馆内周尧教授展厅“蝶神”周尧教授的塑像

世界著名昆虫学家、圣马力诺共和国国际科学院院士、全国劳动模范、博士生导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周尧教授,一生颇富传奇色彩,并在国内外享有“虫坛怪杰”和“蝶神”美称的。2008年12月15日周尧教授在杨凌去世。44第44页/共49页

珍稀品种中国二级保护动物LuehdorfiachinensisLeech珍稀品种中国二级保护动物TeinopalpusauieusMell分布:甘肃、陕西、四川、云南、西藏等省.中国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国际列为K级保护对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